非遗传承的现实困境及创新模式
2022-04-03王瑛
王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文化的重要软实力。非遗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中有许许多多具有内涵的教育学习资源,值得青年大学生学习、传承、发扬。而青年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需要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担,因此高校作为学生思想引领的重要阵地,需要重视青年大学生的非遗传承,让非遗文化深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增强同学们的文化认同感。而近年来,随着新兴科技的快速发展,青年大学生有了更多渠道接收信息,抖音、微博、小红书等的盛行,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有利亦有弊。学生协会是同学们自愿组织成立的,以同学们的兴趣爱好为重要因素的学生团体,同样亟待创新。让社团成为非遗传承的重要媒介,让青年大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感受非遗,同时传播、传承非遗,是高校需要思考与解决的一个方案。创新模式是当今时代必不可少的;单纯的传授模式,并不能引起青年学生的兴趣,教与学、教与传、学与传如何互相融合,是现在亟需我们探讨的关键。
非遗文化传承在高校的重要性及困境
非遗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首先,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隨着大数据时代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去大都市生活,与此同时,非遗文化、中国传统文化都缺少可以传承的人选。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都岌岌可危,面临着无人传承的风险。如何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如何加强对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如何降低中国传统文化消失的风险,是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所需要思考的。让我们的后代能了解到中华文化的精髓和魅力,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并且减少普及的缺失度,是我们的重要使命。其次,非遗文化对于我们的文化输出有重大影响。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日益提高,而文化输出成为了我们现在的关键举措。非遗文化作为我国的特色文化,值得让全世界都了解。我们可以通过对非遗文化的传播,加强国际间的交流,让世界认可中国文化,同时增加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凝聚力。
非遗文化传承所面临的困境
1.非遗技艺耗时较长
非遗技艺的学习需要消耗较长的时间,学习一种非遗技能普遍需要3-5年,而真正传承这一项技艺,则需要至少10年的时间;且学习的过程单一、枯燥,非遗技艺学习需要投入的时间成本较大。而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早已被手机等各类电子产品所占据,很难有人愿意静下心来,潜心学习某一项技能。技能的学习往往见效较慢,无法紧跟时代变化的步伐,而且也无法支撑手艺人的基本生活。所以很多时候,非遗技艺都面临着无人传承的困境。
2.非遗文化推广不足
非遗传承的最大问题是推广力度不足,很多人还没有了解到非遗文化的重要性,更加难以意识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价值,因此没有因地制宜地对其进行维护。我国依然有很多非遗项目没有被列入被保护名单,部分非遗技艺由于数据的缺失,导致保护缺失,这给传统文化的传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非遗的宣传现在依赖于传统媒体,例如传统的报纸、电视节目等,对于新兴媒体的使用则较少。而青年大学生更加倾向于使用新兴媒体,例如抖音、微博、微信、小红书等,对于传统媒体的使用甚少,较为单一的传播途径,让很多非遗项目逐渐失传,甚至销声匿迹。青年大学生70%以上的时间皆在学校,在学校期间,同学们接触电视、报纸的时间甚少,而他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依赖于手机。总之,传统媒体的影响力正在日益下降,非遗推广需要改变其方式方法,从传统媒体过度至新兴媒体。
3.非遗传承受众面较窄
非遗传承往往通过非遗传承人进行,而普通民众了解非遗传承人的渠道较少。国家虽大力推广非遗文化、非遗知识,但是对于非遗传承人的宣传力度不足,这就使得较大一部分有兴趣学习非遗技艺的年轻人并不知道如何联系到非遗传承人,更加不了解如何进行学习。网络上对于非遗传承人的介绍较少,因此很难找到适合的非遗传承人进行技艺学习。非遗技艺的传承更多的是在一定范围的圈子里发酵的,并没有面向大众。因此,很多有兴趣学习非遗传承的年轻人,往往因为不了解、无法联系等因素失去了非遗传承的机会。
高校非遗类社团所面临的困境及现状
社团面临的困境
1.专业性、创新性不足
社团是因学生兴趣爱好而组建的学生组织。目前,大多数学校面临着社团缺少专业性和创新性的问题。很多时候同学们只是相聚一起,由学长学姐进行知识传授,更有甚者,社团成了单纯吃喝玩乐、交友的平台,失去了社团本身的意义。没有足够相关专业的老师一一匹配社团,甚至有些指导教师只是挂名,并没有真正参与社团指导等问题,导致社团的参与度大幅度下降。
2.社团活动浮于表面
社团活动的质量、水平、宣传力度受限于负责学生的个人水平,容易出现活动短板。目前,社团活动的活动类型固化严重,思政类社团以宣讲会、讲座为主,文体类社团以比赛、晚会形式为主,非遗类社团以非遗授课为主,无法真正起到育人的目的。社团活动作为高校“第二课堂”的关键部分,很多同学加入社团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增加其“第二课堂”的分数,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加入社团。学生对于社团活动的参与度较低,在社团中的存在感较低,这使得社团无法真正激发青年学生对于社团活动的兴趣。
非遗社团的现状
1.专业传承人紧缺
非遗传承人的紧缺,是非遗社团面临的首要困境。非遗社团的指导教师基本上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非遗传承人,对于非遗技艺的了解相对有限,有些老师甚至会出现一知半解的情况,因此,有可能出现“教学成果不显著——无成就感——敷衍——教学成果差”的恶性循环。相对应的,邀请非遗传承人进校园有一定的困难,首先非遗传承人通常较为忙碌,很难系统性地对同学们进行培训;其次,高校没有特定的经费用于聘请非遗传承人担任培训老师;第三,非遗传承人很多是年纪较大的老人,与同学们交流有一定阻碍,同学们在课程中对于非遗知识的理解有一定难度。
2.创新模式较少
现有的非遗社团大多依赖理论课学习以及实操训练进行授课,课程次数较少,普遍一周2到3次。理论课往往枯燥无味,实操课则难度较大,次数有限的培训对于同学们的进步有一定的影响,很多同学在参与几次课程之后,会选择放弃学习。“填鸭式”教学容易妨碍同学们的创造力,很多时候学生们去学习只是为了通过社团内部的考核。同时,社团成员的基础参差不齐,非遗传承人很难平衡不同基础的同学的需求,同学们参与课程的积极性因此被影响。兴趣作为高校学生参与社团的第一要素,在社团活动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创新模式提高其参与兴趣,迫在眉睫。
3.传承力度较低
非遗社团更多存在和活动于学校内部,学生虽会通过学习、授课了解非遗文化知识,但是他们对于传承的力度较低,影响力有限。非遗社团没有扩大其影响力,没有让更多的青少年同学参与到对非遗知识的学习和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中来。单纯的学习较难提升同学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也无法扩大非遗传承的宣传面,所以应将高校非遗传承与地方文化相结合。总之,非遗社团具有一定的传承力度,但是现阶段,其社会影响力较弱。
以美育教育贯穿的“学—研—传”模式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非遺社团包含剪纸、根雕、书法、戏曲等多种形式,通过非遗传承人的授课、“拾梦非遗”公益微学堂、非遗传承基地的建设以及非遗走进社区、假日学校等形式,传承发扬非遗文化。
“教—访—练—传”教学模式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非遗社团通过理论式、沉浸式、体验式三种方式,将社团课程融入到学校“第二课堂”教学体系中,将非遗社团与地方相结合,与时俱进。首先,通过理论式的非遗传承人系统性的授课,保证社团成员能够在传统授课中逐渐成长。其次,沉浸式模式,是通过高雅艺术进校园,定期拜访非遗传承基地、非遗传承人等的模式,将实地考察与学生培养结合起来。最后,通过体验式训练模式,让同学们对学到的非遗技能进行实际演练。
非遗传承基地建设
大力打造宁波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自获批“非遗传承科普基地”以来,我校持续培养青年学生从“非遗”技艺的学习者成长为“非遗”文化的传播者,为“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践行青年担当。通过基地建设,让非遗传统文化不仅面对校内师生,同时走出国门,面向我校中斯丝路学院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的学员,让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校地结合,服务双减
通过“拾梦非遗”公益微课堂,服务当地假日学校的青少年,服务当地双减。活动依托当地假日学校这一文化活动场所,并开设一系列特色文化课程,让小朋友们学习新知、体验非遗,动手动脑,增强意识,度过愉快充实的假期;同时充分发挥大学社团的社会服务功能,令其更好地传承非遗文化,服务当地,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感,推进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开展,提高民众对文化的关注度和保护意识,培养其民族精神,推进文明建设。
以赛促练,重视实践
学校积极探索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兴趣爱好为方向,以竞赛为辅助,带领非遗社团学生积极参与相关竞赛活动,特别是与非遗相关的创新型比赛、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将实践操作与社团活动相结合,提高非遗社团的活跃度、参与度,调动学生参与社团的积极性。
其他创新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打造非遗传承新模式
通过积极沟通、文化交流,非遗传承应该跳脱出固有思维,在做好非遗公益学堂的传统模式下,积极思考如何打造新的模式,服务当地社会。首先可以积极参加当地组织的跨文化系列活动,展现现有、现学的传统文化,做好从学校到地方最后到世界的规划,由小见大,由点及面,提高高职院校和非遗文化的受众度及影响力,将非遗传承变成具有可持续性的工作。
开拓非遗传承创新性
非遗传承亟需创新性,通过打造非遗特色品牌项目、非遗特色文创产品、当地特色非遗文化等形式,让非遗文化与时俱进。将非遗社团学习与学校艺术设计类课程相结合,通过设计与传承相融合的模式,依靠校、政、企合作,通过非遗文创、文旅等形式,将非遗文化、非遗社团与相关行业结合起来,打造属于自己的非遗品牌,从而提高非遗文化在青年群体中的影响力,调动大学生对于非遗文化学习的积极性。
探索多元化培养模式
打造多元化培养模式,依靠校、政、企合作,对非遗文化市场进行调查研究并进行深度分析,帮助同学们将兴趣爱好与未来发展结合起来;通过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同学们将所学知识与就业知识相结合,及时调整其心态,锻炼其所需要的相关技术,让学生、学校、企业、地方各取所需。
对非遗文化的重视程度在近些年日益增长,然而,非遗传承与高校育人的结合却相对有限,我们应该探索非遗文化与高校学生工作、社团工作相结合的新模式,让非遗技艺可持续地在高校美育教育工作中发展,让非遗传承不再停留在纸面,也不再单纯地依靠于青年学生的兴趣爱好。学校要成为青年大学生非遗传承的引路人,要利用好地方、社会、相关企业资源,搭建有效平台,将兴趣爱好与技术技能相结合,将非遗传承与职业生涯相关联,让非遗传承变成同学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实现“教—研—传”的有效体系,让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走出校园、走进地方、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让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得到传承。
参考文献
[1]陈莹.在乡村振兴中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福建省N市为例[J].改革与开放,2020(20):74-77.
[2]陈宗慧.高校学生社团的作用、困境与对策[J].学会,2020(11):17-22.
[3]范洪,马素伟.高校思政类学生社团的发展困境与出路[J].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21,36(01):81-86.
[4]古俊梅.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非遗保护研究[J].今古文创,2021(40):75-76.
[5]李斌,黄静.非遗文化引领下高职“新工匠”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06):37-39.
[6]柳清.大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的困境与对策[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1):60-62.
[7]沈芬,肖剑忠,潘昌初.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教育[J].杭州(我们),2016(09):16-19.
[8]王川,韩亚东,阳川.“非遗文化”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探索与实践——以《服装网店实施》课程为例[J].西部皮革,2021,43(17):41-42+44.
【基金项目】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青年课题:非遗传承的现实困境及创新模式——以宁职院非遗社团为例(课题编号:NZ22Q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