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高职院校大学生的非遗状况调查
2022-04-03王靖
【摘要】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当地,他们与本土文化有着天然的亲密关系,却缺乏对自身根文化的认同,在高职院校中广泛地开展非遗的通识教育和文化创新,以有效的方式实现高职院校的非遗实践,有利于打破专业壁垒对学生文化素质的限制,对于高职学子的素质发展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同时也为乡村振兴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培养了坚实的人才基础。本次调查以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为主体,通过问卷与访问,分析了贵州高职院校学生对非遗的认识与态度,并对职业教育中的非遗保持与传承进行探索。
【关键词】非遗;高职学生;保护与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2)01-118-03
【本文著录格式】王靖.贵州高职院校大学生的非遗状况调查[J].中国民族博览,2022,01(01):118-120.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贵州省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20FDY020);2021年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乡村振兴视域下高职院校非遗通识教学实践助力文旅产业发展的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21B25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在大学生教育中,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教育,不仅能充分挖掘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精神内容,还能鼓舞和激励大学生,给予大学生丰富的精神资源,培育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民族自豪感、文化传承的使命感。[1]
为了解高职院校学生对非遗的了解状况,我们通过“问卷星”对清镇职教城的高职校师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4574份,走访调查主要在班级中开展,调查对象的构成符合职教城工科院校的学生现状。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非遗通识教育的状况调查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多以班级方式开展,调查对象学生占97.18%,年龄多在25岁以下,占比为97.44%,其中男女占比为66.42:33.58,符合工科院校以男学生为主体的状况;调查对象多来自本省各地,以县城和乡村为主,符合高职学生的构成现状。
(二)调查对象对贵州非遗及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
调查对象普遍认同非遗具有特别的文化价值和意义,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特有的精神财富,其传承和发展有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对民族团结、民族自信的提升具有特殊意义。[2]
在问卷中,91.05%的调查对象认为非遗传承有助于保存各民族的文化特点,使该民族更像该民族;87.45%的调查对象认为非遗有助于保持文化的多样性,这样的文化差别在全球一体化中更显珍贵;同时,57.29%的调查对象认为对非遗的学习有助于性情陶冶,提升个人素质;有33.04%的调查对象认为非遗可以创造经济收入,带来经济效应。部分调查对象认为,非遗一旦被引入市场很快就会变味,为迎合市场需要不得不低俗化、同质化,甚至劣质化,让非遗变得不伦不类。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调查对象混淆了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特别是对古建筑(物质文化遗产)与古建筑的建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分尤其模糊。
中国是非遗大国,调查对象普遍对于国家宣传较多的非遗项目有较多了解,对于地方非遗项目有所耳闻,而对于跨区域的非遗则十分陌生;仅有近10.23%的调查对象曾有意识地了解或学习过某些非遗项目,近48.64%的调查对象表示他们只是听说过、看到过,对非遗谈不上了解,更有近41.13%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的非遗知识完全是一张白纸,基本不了解、也没想过要去学习和了解。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央视节目对非遗的宣传有重要意义,80.48%的调查对象曾经通过电视看过一些非遗节目,如有部分年龄偏大的调查对象谈起自己是通过“青歌赛”和“星光大道”知道侗族大歌、苗族飞歌与及蒙古族的呼麦的,是在“舌尖里的中国”里知道一些特别的饮食制作,但并不清楚这些饮食制作技艺是不是非遗。
调查对象还有一种对自己身边的非遗文化和民间技艺熟视无睹的现象,他们表示,平时看到自己的奶奶和妈妈做蜡染、做刺绣,看到爷爷做鸟笼,但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也是非遗项目。
来自民族地区的学生说起,自己的奶奶和妈妈都是刺绣、蜡染的高手,自己因为上学却从来没有学过,村里的年青一代基本上都没有这些技艺了,会做的都是他们的父母或以上的老辈,年龄至少也在40岁以上,而奶奶和妈妈的这些手艺只能做一些自己和家人的衣物,即使有銷售,也因产能很低而并不能成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我们也了解到省内大部分非遗传承人并不能依赖非遗技艺获取自己和家人的主要经济收入,非遗产业发展滞后,销售困难,组织生产也困难,完成生产的标准化更是困难。
此外,调查中有59.82%的调查对象参与过与非遗相关的文化活动,如看过展览或演出;有57.76%的调查对象在新媒体(抖音、快手)上看过相关的短视频,但并没有持续关注;有52.62%的调查对象曾听长辈讲述过家乡的非遗,有44.12%的调查对象阅读过非遗相关的书籍;有40.27%的调查对象通过学校的课堂学习过非遗的知识。然而,除来自少数民族村落的学生外,调查对象对非遗技艺和作品有亲身体验的则寥寥无几。
贵州是非遗大省,拥有96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近400名省级非遗传承人,然而大部分年青人从没接触过非遗技艺传承人,也没有亲身体验过非遗技艺和精美的非遗作品,所以非遗对于广大学生来说,仍然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没有感性的认知,没有内心的惊艳与震憾,也就没有真正的学习与认同。至2019年贵州省已举办了13届“贵州能工巧匠选拔大赛”,在2019年经过选拔,共有150名包括银器、刺绣、蜡染蜡画、雕塑及综合类能工巧匠选手入围决赛,有31名选手获得约14万的奖金,然而令人尴尬的是,这类赛场内来来往往的只有选手与工作人员,在相关领导巡视后即偃旗息鼓,对于大部分市民来说不过是一条新闻报道而已。对广大非遗传承人的忽视,使得他们仍然处于沉寂状态,非遗技艺也一同沉寂着。
(三)调查对象关于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的认知情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代传统文化的结晶。[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财富,传承和发展非遗有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认识和挖掘其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等价值,深入挖掘其艺术文化底蕴,能加强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有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调查对象中,绝大部分受访者(83.34%)认为非遗有文化价值,值得大力保护;也有11.39%的学生认为社会进步了,科技和工业化的发展必然带来手工艺的消失,人为地保护并不值得;有5.27%的学生认为无所谓、顺其自然就好;同时,调查对象中只有7.33%的学生知道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有52.38%的学生认为国家应该有相关的非遗保护法令法规,却并不知道国家对此已立法保护,还有40.29%觉得非遗保护就是文化宣传和经济开发,与法令法规无关,对立法保护持保留意见。
45.85%调查对象表示有想进一步学习和了解非遗的愿望,同时感到自己学习的经历不足,学习的途径不多。他们认为网络知识过于零散且有很多错误的、自相矛盾的地方;而博物馆太远,相关主题的展示也常年只有那么一、两个;校内图书馆相关书籍相当有限;在省情这些课程的学习中提到一些非遗文化,但只有短短几行字而已;这些都使得他们很难有时间、精力去深入学习和了解。在这项调查中,有7.59%的学生表示自己学习过一些技艺(如刺绣、蜡染),但只是知晓过程,并没有系统练习,因而也谈不上掌握;有27.48%的学生表示自己曾学习过非遗相关知识,做过概念性的了解,也有19.09%的学生表示非遗对自己没有什么用,自己不会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
在调查中,我们看到很多学生表示,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自己也有一份责任,同时愿意为之做点事,如非遗文化的学习与宣传,很多学生认为非遗文化是能创造出新的时代价值的,同时对于如何去创造,有哪些可能性又感到迷茫,很多学生提到旅游文创产品的研发,但对非遗文创产品与廉价的机械小商品却无从区分,在保护与发展之间充满了矛盾与质疑。
(四)创新是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之路
对于非遗手工艺品的未来发展方向,40.34%的人认同“保留核心要素,赋予时代新价值”,认为非遗也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同时34.41%的受访者认为应该将传承原汁原味地保留;也有25.25%的人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必然消亡。在这项调查中,特别是选择保留原汁原味和创新发展的人数只差5.93%,差距并不大,这也反映了文创市场上的不同立场,非遗文创何去何从,如何传承、如何发展,还需由市场决定。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的因素是自己喜欢,并不会纠结于这些元素是否一定传统,同时,在另一项调查中,84.65%的调查对象表示更愿意选择符合于现代审美的非遗文创产品。
很多学生们都表示,在传承中创新是发展的必由之路。学生们在讨论中觉得非遗文化,特别是民族手工自身也有很多的局限性,如手工制作周期太长、不够精致、价格贵、图案陈旧等,要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文化就需要创新与改进,如用机械化生产实现普及消费,在高端消费中做到更加的精致,在图案上与现代生活结合,更时尚和新颖,能被年青人接受和喜欢。
通过调查发现,有意愿学习苗绣文化手工艺制作的年青人还是非常多的,他们缺乏的是接触的途径。如果能推动相关企业与学校之间的联系,让更多的学生能看到成熟的非遗产业,相信这对非遗技艺的传承可以起到积极作用。
二、问卷反馈中呈现的非遗传承问题及解决方法
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甚少,更谈不上保护与传承。接触非遗的主要途径是电视、新媒体,缺少相关专业的课程教育,也很少有渠道可以接触和体验非遗。目前的非遗产业缺乏创新,市场规模小,难以驱动当代年青人投身非遗传承事业。当下常见的三种非遗传承方式——家族式、师徒式、社会化传承大都难以为继,非遗项目传承后继乏人。
高职院校开展非遗通识教育或可成为非遗传承新途径,在此提出以下观点:
(1)贵州是少数民族非遗文化大省,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民间手工技艺是贵州非遗文化传承发展的基础,也是未来发展的资源。
(2)非遗文化的传承应是活态的传承,非遗手工技艺的传承不能仅仅依赖于原生地,以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融合现代都市生活,通过再设计达成历史与现代、农村与都市、传统与时尚的沟通与融合,非遗才能以活态的方式传承下来。
(3)高校是现代文明的文化高地,拥有丰富的设计人才及高科技技术,高校师生既是非遗文化的创造者,也是非遗文创产品的消费者,他们基于非遗文化创新、创业,对非遗文化市场的发展影响很大。
(4)沉浸式教育教学模式在提升美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与非遗文化项目近距离接触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合作、交流等综合素质的提升。[4]
(5)乡村振兴既是产业的振兴也是文化的振兴,与本地非遗相结合的产业、文化的发展,能给乡村带来丰厚的經济收入,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提升乡村文化内涵,增加乡村人的文化自信。
(6)以大学生非遗双创助力少数民族地区产业文化的发展,让高校的人才资源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资源、手工资源,这种文化的融合丰富了时尚的内涵,也将发展少数民族非遗的活态传承,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学价值,对高职校学生的审美具有重要价值,独特的文化审美教育,能提升高职校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新青年的综合素质。通过开展非遗教育,让学生们接触非遗,提高对非遗的兴趣,认识非遗、了解非遗,拓展学生的视野,能提高当代青年人文素质,推动社会的进步。“以消费带动传承,以设计时尚非遗”让大学生通过通识教育成为非遗文化的宣传者、创新者,成为少数民族地区新一代愿意开发非遗手工文创产品的人,从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海梦蝶.浅谈新时期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意义和途径[J].大众文艺.2017,(02):230.
[2]张家生,高妍,杜鑫,李云妹.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意义和路径研究[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2):131-134.
[3]王茜.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融入路径[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9,09(36)4-6.
[4]赵佳.非遗文化融入高校美育课程推广研究[J].大众文艺.2021(08):169-170.
作者简介:王靖(1969-),女,汉族,四川合江人,大学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民族文化、美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