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生活真情作文
2022-04-03陈健
陈健
摘要:“生活化作文”指的是将文章写作与实际生活相联,使学生能够意识到文章写作途径的多样,提高写作能力和技巧。在“生活化作文”的教学中,教师应找准侧重点,以日常生活和校园生活为主,同时将生活中的乐趣引入课堂,拓宽作文的写作形式和写作素材,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为写作积累更多素材。本文主要探究感悟生活真情作文,小学“生活化作文”的教学思考。
关键词:感悟生活真情作文;生活化作文;小学教学思考
引言: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作文占比较大,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同时也能锻炼词句的灵活运用,更加方便的抒发内心情感。学生的写作能力与语文核心素养也有紧密的联系,在新课标的深化下,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写作能力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写作能力,正确引导学生寻找生活素材,将写作生活化。
一、生活化教学的概念与意义
生活化教学指的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得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所学大都来自现实生活,能用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由于年龄小,还未形成固定的思维,部分学生在学习时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困难。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对生活化教学的重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主,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创新精神也就是培养学生用新思路和方法去解决问题,并从中有所启发。只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敢于发现问题的精神,才能帮助其查漏补缺。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与管控着,并不能直接将创新意识教给学生,也不能通过短时间让学生学会创新。因此,为了尽快让学生掌握创新方法,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教师应把学生置于主要地位,在创新活动中为学生创造适宜的氛围与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找到新方法新途径解决问题。不能只是单一的,从某个角度去判件事,必须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习惯,让他们能够正确的认识创新,同时教师也应组织相关活动。在活动中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促进其全面发展[1]。
二、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具体策略
1、引導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经验
教师在写作教学时想要引入生活化教学,为学生积累素材,最为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注意,在观察过程中不能盲目的观察,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观察,留意生活中发生的小事,积极地挖掘教材中有关生活化的元素,小学语文属于一门基础性人文学科,与实际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教师应积极挖掘语文教材中有关生活化的元素,可以有效提高生活化教学效果。例如,有一节课程的教学内容是识字,教师可以在讲授完本堂课的知识后,切勿千篇一律的布置抄写等课外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阅读报纸或书籍等查找生字生词,并在相应的生字生词旁标注拼音和释义,这样一来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课外知识,教师还能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其中出现的问题也能把握的更加准确,有助于促进课堂质量和日常教学质量的提升,实现学生良好发展。除此之外,也可以鼓励学生在日常多留意身边的字词,出门在外发现路边的广告牌或超市货架上的介绍语时,把生字生词进行简单积累,回家后借助互联网或其他途径找到生疏字词的释义及正确发音。第二日,教师可以组织“生字生词分享会”,邀请不同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积累的生字生词,这样的方式不仅实现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同时也有助于拓展学生知识面和词汇量,为今后写作打牢基础。
2、加强学生生活化语言表达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提升整体教学水平和质量,教师应尝试带着学生走出课堂,语言来自生活,因此,教师应让学生充分的接触大自然。比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中有教师布置的作文题目为《我眼中的春天》,在练习环节,可以不局限于课堂内的练习,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带领学生一同走进大自然。让学生亲自观察花朵的生长状态与各种形态,在与大自然接触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有更多的灵感去创作,也能够得出不一样的结果。写作过程中也不必拘泥于描写花或者草,校园里的任何风景都可以成为写作对象,如此一来,通过走进自然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与大自然之间的交流,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观察结束后,可以让学生进行分享自己眼中的大自然。除此之外,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在语文写作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3、举办写作交流会,增进学生之间沟通
教师的责任就是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的兴趣放在第一位,只有学生有兴趣了才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在写作时,教师可以定期举办写作交流会,让学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例如,教师确定好写作主题为《故乡的春天》,任何学生都能上台发言,讲述自己故乡的美景。对于那些敢于表现自己,能够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2]。哪怕他们提出的问题很简单,教师也要加以肯定和鼓励,注重保护学生的积极性。部分教师,认为学生提出的问题毫无意义,是在拖延课堂时间,不予以解答,导致这部分学生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信心。在语文学习中,让学生收获到知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语言功底。同时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思想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奠基,为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革新做贡献。
结语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的参与者,要始终把自己摆在正确的位置上。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为主,很多学生之所以不能学好语文,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式存在问题。如果去课堂缺少趣味性,就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开小差,做一些与课堂学习无关的行为。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教师应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注意,让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中,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将生活化教学融入到教学中,搭建生活化写作与学生之间的桥梁,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毕金书.探讨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0(03):39+38.
[2]吴学芳.生活是习作的源泉——关于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的思考[J].读写算,2020(01):195.4F2A077F-4076-4C23-80F4-03ADEFAA09F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