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邵阳市高中课堂启发式教学现状调查与研究

2022-04-03陈艳梅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陈艳梅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高中教学更加侧重于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从而衍生出了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教师的领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教师的教学指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思维,最终到达提升高中学生学习效率的效果。本文将通过对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和启发教学的策略两个点出,为提升高中学生语文学习的质量做简单概述。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前言:所谓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采用多种的教学方法去引导学生的学习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逐步提升的方法。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

(一)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影响

随时代的发展,教育水平的提升,传统的教育方法已经被慢慢的摒弃,但是更新后的教学还是受到传统在传统的教学理念影响,出现了“教师讲,学生听”的现象,学生被动学习,没有办法很好的吸收教师教学的知识,而且在这种情况下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高,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踟蹰不前。在新教育的改革下,教师开始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再是教师为主导作用,而是极大的发挥学生在学习中主导作用,但是还是有部分的教师依旧遵循着传统的教学方法,导致高中的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处于中低阶段浮动,没有得到一个好的提升。

(二)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智能化的产物影响着每个人,手机成为了必不可少的物品,而对于高中生来说手机的吸引力往往要大于学习知识的吸引力。现在的高中学校虽然不允许带手机进入学习,但是还是有部分学生会想尽办法去玩手机、玩游戏,这就导致学生的注意力在游戏或者娱乐上面,对于学习知识的兴趣就不高,加上本身高中学习的压力就比初中、小学的要大,学习的氛围也会相对压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更加不高。因此,在语文课上就会出现大量的学生不听讲、不回答问题的现象。

二、高中语文启发式教学策略

(一)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启发是教学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如何调动高中的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1.通过课堂活动提升学生兴趣。高中生处于15-18岁的年龄阶段,对于知识的掌握和自主把控能力是有一定的基础的,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课堂的活动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和分析,让学生在发挥自主学习作用的同时,能把注意力带代入到课堂中,例如:在教学《沁园春.长沙》时,让学生自行进行朗读,并感受毛泽东的诗词,在学生自主学习完之后,教师先可以一个游戏活动——“诗词模仿”,让学生以这篇《沁园春.长沙》为范本进行模仿,并朗读,优秀的诗词可以在黑白报上面贴至一周,最后再进行词句分析,并再指导教学。课堂活动的作用是将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代入到课堂当中,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加强课堂中的知识现实主义教学。高中的学生基本上是在学校学习知识,对于社会中的现状并不了解。在部分的学生认知中,考好大学是家长的愿望,并不是自己所追求的,学生并没有意识到学习知识对于个人未来在社会上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揭示课程知识的现实社会意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比如,孟子《齐恒晋文之事》这篇文章,教师除了指导学生对文章进行解读和总结,还需要指导学生明白其中的孟子的“说话艺术”,要学习孟子的善辩的性格和高超的论辩技巧,在以后的生活中对人、对事要善于变通,才能在社会上快速立足。教育本身也是育人,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也会教育学生学习各种能力,以便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语文教学就是能很好将知识教学和现实社会相结合,教师在语文教学指导过程中,应加强知识中的现实社会寓意指导,以现实、现状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启发学生“举一反三”,激发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启发式教学的侧重点之一是:激发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想要完成启发式的教学,就需要加强学生的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在学习中“举一反三”。以《琵琶行》来讲,在船上的琵琶女在弹完一曲之后,就是“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理解完这句话之后,再将这句话代入全文去理解其他段落,进行举一反三的思考,如:在照应上,这句话是与文章中开始的“夜”“船”“月”相对照呼应的,结构上完整;在行文上,这句话是在写弹琵琶与琵琶女自述之间荡开一笔写环境,层次分明;在描写上,烘托出悲凉的氛围,从而衬托出琵琶女技艺高超,这句话通过一个点的思想去照应文章中三个不同段落的思想。其实举一反三,在一篇文章中或者教学即几篇同体裁的文章时,都能通用的方法,教师指导学生在学习中利用举一反三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学生就能在学生的过程中,将已知的知识去发散性思考,在学生遇见语文问题和难题的时候就能更好、更快地解决,久而久之,学生的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得到提升。

(三)启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

启发式教学旨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创设问题式教学,让学生能自主思考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比如,在教学《阿Q正传》时,教师可以在学生自行阅读文章时,给出几个阅读问题——“阿Q是个怎样的人?”“阿Q有着怎样的结局?”“你认为导致这样的结局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和思考后,给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然后教师再进行问题指导和文章内容梳理。创设问题情境,能很大程度上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进行内容知识的思考,让学生有自由的空间发挥自主思考,避免学生依赖教师的思维解决语文学习中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结论:启发式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在目标、内容、形式和手段上的根本性否定和改革,但它不是机械课堂教学模式,而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因此,教师要将启发式教学法代入到教学当中,以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做努力。

參考文献:

[1]宋朝霞. 高中语文启发式教学研究[J]. 学周刊:中旬, 2013(7):193.

[2]刘举. 浅谈新课改高中语文启发式教学方法探究[J].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2012(7):222-222.

[3]路娟娟. 启发式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科普童话, 2016, 000(001):28.

本论文为湖南省教育学会“十四五”教育科研课题《邵阳市高中课堂启发式教学现状调查与研究 ——以邵阳市第二中学为例》(课题编号:E—6) 的系列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启发式教学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启发式教学在高职院校足球教学中的运用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简谈数学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
《运筹学》教学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