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组成及培养策略

2022-04-03邓毅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组成运算能力培养策略

邓毅

摘要:高中数学中计算能力是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基础能力,培养学生优秀的计算能力,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为之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所以说,教师应该提高对数学计算教学的重视程度,完善计算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章对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组成及培养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组成;培养策略

引言

目前,在我国持续开展课程改革工作中,教学实践仍然面临着现实的困难。大部分数学教师更加强调通过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课堂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理解吸收数学知识,但学生在学习中养成的被动学习习惯和在数学学习中所经常使用的重复机械训练并不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学生对于知识本质内涵了解得不够清楚,也影响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有效应用。

一、运算能力的组成

(一)信息把控能力

数学题是模拟某一种特定环境,给予作答者相应的条件,并要求作答者计算出问题的答案。由此可见,已知条件是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在不考虑知识点掌握能力的情况下,学生可以挖掘每一个已知条件背后的意义,并整理思路,获得解题方法。

(二)算理掌握

掌握算理,是学生提升自身计算能力的基础,教师一定要注重算理教学。因此,教师把算理教学当作数学教学的最主要内容,循序渐进地渗透算理,使学生正确理解掌握算理并有效使用算理,从而提升计算能力。

二、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设置互动交流推动学生的多向思维发展

在高中数学有关“复数的四则运算”教学中,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掌握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法运算法则,进行简单的计算。而整数的四则运算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学生也具备一定的熟悉度。所以,学生在学习复数则运算时,具备知识运算的基础,能够完成自主的学习,要是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复数四则运算的规律,进行深度的剖析。教师可以设置一个互动学习环节,引导学生组成4人小组,以“复数的加减法和向量运算之间的转换”为课题进行讨论,让学生尝试计算复数的代数式,找出与向量运算之间的内在逻辑,能够总结出复数的运算同样可以应用定性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进行计算,促使学生深度研究数学知识点的应用方法和应用技巧,而在小组的讨论过程中,学生的大脑处于高度活跃的状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維能力。

(二)抓住重点提高教学针对性

在数学计算方面,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问题,教师应根据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数学计算训练。有些学生在算术认知上有错误,简单计算容易出错。造成这些基本错误的原因是学生在基本原理的认识上存在缺陷,因此,教师要加强算术训练。一些学生对乘法公式等基本知识掌握不好,导致简单计算错误频繁出现。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应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做好针对性的训练,进一步提高计算水平,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指引学生掌握多样化的数学解题方法及技巧

数学计算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多数学计算题会不断变换题目和类型,考验学生对数学知识、法则和公式的掌握能力。因此,教师想要提升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不仅需要增强其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还需要培养其随机应变和举一反三的能力,让学生能够适应多种题型的变化。教师需要指引学生掌握多样化的数学解题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用简便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节约计算时间、提高计算效率。数学计算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多种多样,教师应该积极传授这些方法和技巧,如估算法、排除法、数形结合法等,这些方法不仅可以用于常规的计算题当中,还可以在一些需要计算的选择题当中使用,尽可能地节省计算时间,提升计算效率。

(四)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大部分高中生在进行计算时会出现错误,但是出现错误后并没有进行及时的总结。当学生再犯同样的错误时,就会发现许多计算错误都是因为自己在平时练习的过程中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而导致的。有的学生在数学计算的时候虽然很认真,明明这个数字算对了,但是最后在写结果的时候却写错了;还有的学生是在计算时将符号看错了,导致计算出现的错误。这一系列的原因都是学生平时在计算的时候粗心大意,并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计算习惯和认真的学习态度。由此可见,教师想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效率和计算正确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混合教育法锻炼计算学习能力

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通过互动讨论练习等多种模式来充分掌握计算原理,由于教师在前期教学过程中已经通过教学创新进行了详细讲解,此时学生通过互动讨论之后,对计算学习的内容也会掌握得更加熟练。即使有一部分学生无法充分了解教师,也可以对其采用针对性教学,通过各类生活案例来引导学生理解算理。但是目前有一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练习时间,在他们看来新课标对学生的计算要求下降了,随堂计算练习也就变得枯燥无味、没有意义了,于是他们会将有限的课堂时间用来讲解算理,学生无法保证充足的练习时间,这就使得学生在理论学习之后无法得到及时练习,学生的计算技能无法得到提升。这种情况下,学生即使掌握了大量的算理,在完成课后作业时也无法有效完成。面对这种状况,后续的线上巩固复习就变得格外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练习时间,还需要在课后通过微课的形式引领学生去巩固复习,这样学生就能够在不断地训练中获得能力的提升,学生的计算学习也不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学生也能够随时进行计算学习。

结束语

运算能力是数学的关键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引导,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通过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有效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理解和记忆能力,让他们将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从而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何涛.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国教师,2020(S2):128.

[2]李小朋.高中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36):27-28.

[3]徐杰霞.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28):95-96.

猜你喜欢

组成运算能力培养策略
煤矿提升机安全状态异常概述
汽车机械控制系统中当代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浅析自来水公司成本核算与控制
提高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
浅论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问题及策略
小学低年级计算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
挂篮的组成及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