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里的“减负提质”

2022-04-03宁静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37期
关键词:减负提质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宁静

【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在小学阶段为了能够有效贯彻“双减”政策的落实,通过开展“减负提质”专项教学活动,能够有效使减负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开展“减负提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开展“减负提质”能够减少学生不必要的学习负担,尽可能使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化特点,使语文教学向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因此,本文主要以2019部审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材为例,通过浅析小学语文课堂“减负提质”的意义和目的,提出相关的教学对策,为今后小学语文课堂“减负提质”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减负提质;教学策略

目前在小学阶段开展“减负”工作时,很多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会产生一定的担忧,担心学生在“减负”背景下,影响学生的成绩和学习能力等。为了能够有效缓解家长的各方面担忧,在开展“减负”工作时教师要明确“减负”的目的和意义,在此基础上做到“减负提质”,通过开展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学科素养得到提升,在趣味学习的同时实现小学语文课堂高质量发展。

一、小学语文课堂“减负提质”的意义和目的

就目前而言,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双减”政策的要求。针对小学语文教学“减负”的相关内容,要求学校、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要做出新的改变和尝试。特别是针对学生和家长开展思想工作教育方面,由于学生在“双减”政策下,很多学生产生懈怠思想,导致学习效果和质量有所下降,很多家长存在一定的担忧。为了避免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效率下降,在开展“减负”工作的同时,要求学校“提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减负提质”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在小学阶段,语文学科是一门重点学科,在开展“减负”工作时,不能单纯地以减少学生课业负担为目的进行教学,而是应以减少学生不必要的、重复性的课业为主,避免出现重复作业、机械训练等现象,在 “减量”的基础上实现“提质”。“减负提质”的意义就在于“少而精”,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在开展“减负”工作过程中,并不意味着思想上的松动,很多学生误以为减负就是不做作业、少做作业,甚至对挑战和学习更深层次知识过程中存在松懈心理。通过开展“减负提质”教学,就是要对学生的思想进行转变,防止学生学习态度受到影响。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减负提质”,其意义和目的十分巨大,通过开展“减负提质”能够使语文教学向着高质量、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二、小学语文课堂“减负提质”的策略

第一,提高作业高效性,减轻学生负担。在开展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真正落实“减负提质”,首先要从作业方面入手,通过开展高效的作业管理,提高作业的高效性,有效减轻学生的负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作业布置进行精心设计,使学生从成堆的作业中解放出来,作业题量要适量,难度要适中。例如,在《古诗三首》作业布置中,传统的作业以默写、翻译古诗、抄写注释等为主,作业量大、内容繁琐,导致学生存在应付的情况。为有效提高作业高效性,教师在布置作业过程中,要通过精心设计,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三首古诗的诗意和内容,教师可以布置学生通过绘图的方式,通过理解诗意,将自己的想法绘制出来,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给予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加强了学生对古诗内容的记忆,相比于传统布置作业的方式,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第二,立足课堂教学,加强教学效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课堂教学内容,避免学生课后反复回顾课堂内容,进一步加强教学效率。在开展高效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从多角度对课文进行讲解和教学。例如,在开展《梅花魂》一文的教学时,教师通过立足课堂教学,在开展课文教学过程中,通过查阅与课文相关的一些资料,通过多媒体设备以图片、视频等方式进行辅助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时候,能够通过这些辅助教学的方式,更好地理解课文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梅花魂到底是什么,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学习效率,使教师的教学效率得到质的飞跃。

第三,转变教学思想,开展灵活教学。在开展相关教学工作时,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开展灵活教学。首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时,不能继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告知学生“减负增质”的意义,通过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积极配合相关教学工作。例如,在开展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创新性教学模式,在对学生开展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扮演小记者进行采访等方式,共同探讨不同人的童年岁月。通过合作、互动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小组合作、互动的教学方式,能够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第四,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要真正落实“减负”政策,实现“减负提质”,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得到个性化的发展。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作业布置上侧重点有所不同,基础知识较为牢固的学生,教师不用额外增加学生巩固和复习的负担,以加强学生思维能力教学为主。针对基础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应侧重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基础打扎实。又如在开展写作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制定不同的写作要求,使学生得到个性化的发展。

综上所述,传统小学语文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在“雙减”下,为了能够真正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实现高效的教学,就要真正落实“减负增质”工作。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提高作业高效性、立足课堂教学、转变教学思想、开展灵活教学以及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进一步减轻学生的负担,加强教学效率,实现高质量教学。

参考文献:

[1]顾逸雯.简述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减负提质[J].小学生(上旬刊),2022(1):43-45.

[2]白志成.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与“减负提质”[J].新课程,2022(3):57.

[3]高宝林.“减负增效”环境下构建小学语文教学“新三态”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2022(1):45.

[4]何菊芳.扔掉包袱  快乐起航——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增效减负策略探究[J].小学生(下旬刊),2021(12):61.

[5]董小军.“减负增效”背景下小学语文家庭作业的创新性布置[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1(09):79-80.

猜你喜欢

减负提质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心灵之窗
转变教学行为 落实“减负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