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全麻对风湿性心脏病手术患者BIS指数及心肌指标的影响

2022-04-02赵静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2年2期
关键词:国药准字全麻丙泊酚

赵静

(河南省第二慈善医院麻醉科 焦作 454003)

风湿性心脏病(RHD)是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心脏瓣膜损坏,二尖瓣是最为常见的受累部位。RHD患者多伴有心慌气短、咳嗽、咯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降低患者生活质量,需及早治疗[1]。目前,RHD治疗方式多以外科手术为主,心脏瓣膜置换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等优点,有利于患者恢复,但术中可能会增加心脏负荷,且RHD患者心脏代偿能力较差,若术中麻醉药物选择不当,将增加患者发生心肌供氧不足的风险[2]。如何选择安全、高效的麻醉药物对患者术后转归具有重要意义。丙泊酚常用于全身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短效静脉麻醉药[3]。近年来,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全麻也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但关于其在RHD患者中的应用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分析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全麻对RHD手术患者脑电双频(BIS)指数及心肌指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晓同意。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我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R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7~73岁,平均(60.28±5.77)岁;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21例,Ⅲ级14例,Ⅳ级5例;发病至就诊时间15~52 min,平均(30.85±3.42)min。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5~73岁,平均(59.88±5.42)岁;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20例,Ⅲ级14例,Ⅳ级6例;发病至就诊时间12~56 min,平均(31.04±3.48)min。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风湿性二尖瓣疾病外科治疗指征专家共识》[4]中RHD相关诊断标准,且经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确诊;凝血功能正常;自主意识正常;肝肾功能正常;依从性高,可配合本研究。排除标准:存在急性炎症性疾病;合并其他类型心脏瓣膜疾病;对本研究所涉及药物过敏;合并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存在先天性心脏病;患有精神疾病。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未应用麻醉及相关镇痛药物,入室后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心率等),开通静脉通路。麻醉前30 min肌肉注射0.5 mg硫酸阿托品注射液(国药准字H42021993),静脉注射0.05 mg/kg咪达唑仑注射液(国药准字H20113433)、4μg/kg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国药准字H20123422)、0.2 mg/kg苯磺顺阿曲库铵(国药准字H20060926)全麻诱导,行气管插管,氧流量2 L/min,呼气末二氧化碳控制在30~35 mm Hg。麻醉维持:术中持续静脉滴注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国药准字H20153136)4~8 mg/(kg·h),芬太尼0.1~0.2μg/(kg·h),手术停止时停止输注。

1.3.1 对照组 给予丙泊酚持续输注复合全麻,注射芬太尼60 s后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

1.3.2 观察组 给予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全麻,丙泊酚血浆靶浓度控制在4μg/ml。

1.4 观察指标(1)BIS指数:患者入室后应用脑电传感器(医加医疗,型号186-0106)检测患者麻醉前、麻醉后30 min、麻醉结束后即刻BIS。(2)心肌指标:麻醉前、麻醉后30 min、麻醉结束后即刻分别采集患者桡动脉血3ml,离心,3 000 r/min,10 min,取血清待检,心肌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Ⅰ,cTnⅠ)、肌红蛋白(Myoglobin,Mb)水平测定方式均为化学发光法,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M,CK-MB)水平测定方式为酶偶联比色法,试剂盒均为上海纪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述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多个时点单个指标采用重复度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同时点BIS指数对比 麻醉前,两组BIS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后30 min、麻醉结束后即刻BIS指数均低于麻醉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时点BIS指数对比(x±s)

2.2 两组不同时点心肌指标水平对比 麻醉前,两组cTnⅠ、CK-MB及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后30 min、麻醉结束后即刻cTnⅠ、CK-MB及Mb水平均高于麻醉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时点心肌指标水平对比(x±s)

3 讨论

RHD患者主要表现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中一个或几个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若不及时治疗,会增加心绞痛、呼吸困难、猝死风险,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5]。目前,手术是临床治疗RHD患者较为常用方式之一,患者通过手术可清除病变组织,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但手术过程复杂,意外因素多,且RHD患者心脏代偿能力较差,对麻醉药物要求更加严格[6]。因此,探寻高效安全的麻醉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既往RHD手术中多采用丙泊酚持续输注复合全麻,具有一定麻醉效果,但丙泊酚持续输注不能准确控制血液中药物浓度,易使机体循环负荷过重,水电解质紊乱,增加患者苏醒时间,且丙泊酚作用时间较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BIS指数稳定[7]。此外,丙泊酚是一种烷基酸类短效静脉麻醉药,对呼吸及循环系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持续输注丙泊酚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暂时性呼吸停止、血压降低等,加重患者心肌损伤[8~9]。

CK-MB、cTnⅠ均是损伤心肌细胞释放至血液的表达蛋白,是心肌损伤重要的指标之一,Mb是骨骼肌和心肌含氧结合蛋白,当心肌和骨骼肌内细胞受损时会被释放到血液中,是血清心肌坏死敏感标志物,三者水平与心肌损伤呈正比,且CK-MB、cTnⅠ及Mb联合检测更能准确判断心肌损伤的程度[10]。本研究结果显示,麻醉后30 min、麻醉结束后即刻,观察组BIS指数高于对照组;麻醉后30 min、麻醉结束后即刻,观察组cTnⅠ、CK-MB及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表明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全麻在RHD手术患者中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维持BIS指数稳定,减轻麻醉药物对心肌组织损伤程度。分析原因为丙泊酚靶控输注是以药代-药效动力学理论为依据,利用计算机模拟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及效应过程,可控制药物注射速率,使血浆药物浓度维持在预期范围内,从而控制麻醉深度,避免麻醉药物过量或不足,有利于患者术后苏醒和康复[11]。还可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减少麻醉药物在体积蓄积,从而减轻麻醉药物浓度过高引发不良反应,进而提高患者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康复进程[12]。可有效延长丙泊酚作用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药物浓度不均对BIS指数的影响[13]。丙泊酚可激活γ-氨基丁酸的兴奋性,开放机体内氯离子的通道,增加细胞膜对氯离子通透性,促使氯离子进入神经细胞内,引起细胞膜超极化,从而抑制神经细胞元兴奋,降低神经中枢系统兴奋性,进而减少谷氨酸神经递质的释放[14]。还可降低颅内压,减少大脑耗氧量和血流量,起到镇痛、麻醉作用,从而缓解患者术前、术中紧张与疼痛感,进而达到完善的麻醉效果,提高患者围术期安全性[15]。且丙泊酚可抑制二氧化碳通气反应,增加患者清醒状态时的呼吸频率,提高通气量。可抑制心肌收缩力,减少体内儿茶酚胺的释放,降低心脏负荷与心率速度,从而降低心肌耗氧量,减少心脏输出量,改善患者缺氧症状,促进患者心肌内血液流动,改善血液循环,进而缓解患者的心肌损伤,降低CK-MB、cTnⅠ及Mb水平。此外,血药浓度平稳可以减轻丙泊酚对呼吸及循环系统的抑制,维持血液流动学平稳性,降低血管外周阻力,促进血液流动,改善内循环,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心肌损伤程度[17]。

综上所述,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全麻可有效维持RHD手术患者BIS指数稳定,减轻心肌损伤程度,利于病情转归。

猜你喜欢

国药准字全麻丙泊酚
更正声明
胃溃疡治疗药物的应用及进展分析
丙泊酚减低EZH2对miR-34a抑制效应与肠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变化的研究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骨科全麻围术期腹胀便秘的中医护理方案效果评价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视频宣教对全麻患者麻醉术前焦虑及配合程度的影响研究
rhG-CSF 与rhGM-CSF 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丙泊酚复合不同药物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