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蠲痹汤加减离子导入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效果
2022-04-02伍茂玉陈红路
伍茂玉 陈红路
(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康复科 龙岩 364000)
肱骨外上髁炎(EH)也被称为“网球肘”,主要发病于长期进行肘部关节运动的人群,典型症状表现为肱骨外上髁处呈进行性加重疼痛,且伴有不同程度的肘关节活动障碍[1]。EH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2],主要证型有气血亏虚证、风寒阻络证与湿热内蕴证,其中较为常见的是风寒阻络证。在临床上,病情较轻的EH患者通过内科治疗即可痊愈,但病情较重的EH患者需联合多种治疗方法来提高临床疗效。近年来,有研究发现,蠲痹汤加减能够有效治疗EH[3],特别是蠲痹汤加减离子导入与温针灸联合治疗,不仅可明显增强临床疗效,同时也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机体的氧化应激水平。本研究主要验证温针灸+蠲痹汤加减离子导入治疗EH患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EH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中EH诊断标准,表现为肘部屈伸不利、酸痛麻木等临床症状;一般资料完整;否认药物过敏史。排除标准:近1周内接受过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与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脏器功能障碍;精神异常;合并类风湿关节炎与肘关节炎;患有恶性肿瘤疾病。患者及家属知晓本研究内容,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20191775)。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34~58岁,平均(40.64±6.28)岁;病程1~13个月,平均(6.43±1.42)个月。观察组男19例,女12例;年龄35~59岁,平均(41.09±6.32)岁;病程2~12个月,平均(6.29±1.15)个月。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温针灸治疗:对皮肤进行局部消毒,选择一次性毫针对患侧曲池穴、阿是穴、合谷穴、肘髎穴与双侧阳陵泉穴进行针刺,得气为准。在上述穴位留针后,将2 cm艾条插在针柄上,点燃,并在针柄下方垫放隔热硬纸板,避免艾条灰烬烫伤皮肤。待艾条充分燃烧后,需将灰烬去除,再次对患者行针,结束后拔针。1次/d,30 min/次(温针灸30 min疗效最佳),每周治疗5次,不间断治疗4周。观察组采用温针灸+蠲痹汤加减离子导入治疗,温针灸治疗同对照组。蠲痹汤组成:当归15 g、没药8 g、荆芥9 g、秦艽9 g、全蝎6 g、木香10 g、乳香8 g、甘草6 g、伸筋草12 g、川芎10 g、羌活9 g、桂枝9 g。加减治疗:寒甚者加用细辛3 g、附子9 g;湿热内蕴者去桂枝,加用苍术12 g、黄柏6 g;气血虚弱者,加用桑寄生10 g、党参20 g、白术10 g。水煎服,每天1剂。并同时利用此方作离子导入剂,实施离子导入操作:经NPD-4BS离子导入仪,使用20 ml浓缩的蠲痹汤,将2块4层纱布药垫均匀浸湿、对叠,或者是并排平摆放在患侧关节部位,并将电极板放置在药垫上方,利用绷带或沙袋对电极板进行固定,打开电源,确定导入状态。电流量要根据患者个人体质、实际年龄与耐受程度等情况进行设置,并且要从0逐级加大,直至患者感觉到微麻胀感,且机体可耐受为止。但多数情况下,会选择小电流(10~20 mA)治疗。每天各关节治疗1次,30 min/次(治疗30 min效果最佳),每2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1)临床疗效。治疗4周后,依据《骨科临床疗效评价标准》[5]对两组疗效进行判定。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肘关节肌力与旋转程度恢复至正常;显效,肘部偶有痛感,在运动后,肘关节肌力会轻微下降,做背伸动作时有疼痛感;有效,肱骨外上髁在活动后有明显不适,肌力中度下降,背伸时,肘关节有轻度或中度的疼痛感;无效,以上标准均未达到,肘关节肌力下降。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2)肘关节功能。采用改良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肘关节评分量表(HSS)与Mayo肘关节功能量表(MEPS)对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肘关节功能进行评分。如上肘关节功能评价量表的总分均为100分,评分越高,表示肘关节功能越好。(3)血清氧化应激指标。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硝酸还原酶法、WST-1法与TBA法对两组血清中的一氧化氮(N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以及丙二醛(MDA)含量进行测定。(4)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头痛、腹部不适、胃肠反应等。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处理本研究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例(%)]
2.2 两组肘关节功能评分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改良HSS评分与MEP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肘关节功能评分对比(分,x±s)
2.3 两组血清氧化应激指标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SOD、N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清氧化应激指标对比(x±s)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例(%)]
3 讨论
EH归属于中医学“肘劳、痹证”等范畴,发病主要因机体气血亏虚,又感六淫之邪,或肌肉劳损,肘部气血凝滞,发生血不荣筋[6]。若肌肉与筋骨失去气之温煦与血之濡养,经脉会出现痹阻之症,表现为不通则痛。因此,该病属于本虚标实之证,发病位置多集中于关节、经筋与肌腱,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干预,就会严重影响到肘关节的正常功能。
在本研究中,选择温针灸与蠲痹汤加减离子导入相结合的方法治疗EH。这是因为EH的主要发病机制就是伸肌总腱起始部位受到损伤,因此其治疗原则应以“经筋论治”为主[7]。其中,温针灸以手阳明大肠经穴为主,可以充分激活人体的内啡肽系统,加快血液循环,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抑制自由基的生成,充分发挥其抗炎止痛的作用,并且能够起到温经通络的功效[8]。研究发现,对阿是穴进行温针灸刺激,可有效疏通经络,实现通则不痛的目的[9];对曲池、合谷、肘髎穴进行温针灸,既可通经活络,也可镇静止痛;阳陵泉作为筋会,对其实施温针灸,可起到活血通络、疏调经脉的作用。蠲痹汤作为一种治疗风寒湿三气合而成痹症的有效方剂,主要具有祛风除湿、蠲痹止痛的功效[10]。方中,羌活、荆芥性温可散寒、祛风燥湿,二药合用可散风湿、通利关节、止痹痛;川芎、乳香、全蝎可活血祛风、行气止痛;秦艽、伸筋草可舒筋活络、祛除风湿、利关节;桂枝可通利血脉、温经散寒;当归、川芎与桂枝可养血活血;木香可行气健脾、止痛消食;而甘草则可以调和诸药,充分发挥祛风除湿、行气活血、蠲痹止痛的作用。在本研究中,为了进一步增强热力与药力的协同效应,促使药物分子透过皮肤,直接作用于患病关节,充分发挥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舒张局部毛细血管、加快机体关节恢复的作用,专门选择了药液离子导入疗法。该种方法主要是利用电流作用,将药物导入至病患局部组织,形成“离子堆”[11],之后再缓慢渗入人体内,可显著提升局部组织的药物浓度,延长作用时间,使药物透入更深。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温针灸+蠲痹汤加减离子导入治疗的观察组,其有效率高达93.55%,明显高于选择单项温针灸治疗对照组的70.97%。同时,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改良HSS评分与MEPS评分均显著升高。说明较单项温针灸治疗,温针灸联合蠲痹汤加减离子导入治疗EH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肘关节功能。这是因为温针灸联合蠲痹汤加减离子导入可以进一步增强祛风除湿、行气活血、舒筋活络、蠲痹止痛的功效,有利于患者肘关节功能的改善。另外,有报道称,温针灸可以明显增强损伤组织的抗氧化能力,加快受损部位的恢复[12]。分析其机制可能与温热作用以及对损伤部位针刺松解作用有关[13~14]。同时,由于温针灸可以加快局部组织循环与代谢速度[15],减少自由基生成,增强SOD活性,有效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16],再加上蠲痹汤加减离子导入药效的配合,可以明显促进组织损伤的修复[17]。在本研究中,对EH患者施以温针灸+蠲痹汤加减离子导入治疗,患者血清中的SOD、NO含量均明显升高,MDA显著降低。说明联合治疗可以明显增强EH患者SOD活性,有效抑制氧化应激产物MDA的生成,进而能够大大减轻机体的氧化应激损伤。此外,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提示温针灸与蠲痹汤加减离子导入联合治疗并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治疗过程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温针灸+蠲痹汤加减离子导入可明显减轻EH患者机体的氧化应激损伤,有效改善肘关节功能,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