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故事文化视角下幼儿故事表演的指导策略
2022-04-02陈秋云
陈秋云
摘要:幼儿的年龄较小,以他们的可塑性是尤为明显的,对外界事物的反应十分灵敏,此时教师就更需要刺激幼儿的大脑和心智,引导他们思维能力更上一层楼。对此,本文将以本土故事文化为宏观视角,从故事表演的角度出发,分析幼儿本土故事角色表演的方法和措施,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师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帮助,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幼儿成长;本土文化故事;表演方法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处于幼儿时期的孩子已经具备了相当程度的认知能力,他们可以根据已有的经验在脑海中勾勒出故事发展的情节,不会受到成人世界的约束和限制,他们的思维空间是广袤无边的。在这种情况下,采取合理的教学手段来刺激他们的思维意识,就可以进一步延伸幼儿的视野,激发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发幼儿的心智。而故事表演本身就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很容易就可以吸引幼儿的眼球,当故事表演贴合本土文化的时候,幼儿的社会性人格就会得到更为明显的延伸。
一、选择合理的本土故事元素
内容的选择与确认是活动得以存续的基础条件,直接影响着后期表演活动的结果。幼儿园本身就划分成不同的层级,不同班级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个体差异都存在明显的区别,所以教师在挑选故事教材的时候,必须要认真分析幼儿的实际水平,这样才可以提高表演活动的有效性。同时,在挑选网络素材的时候,也要突出正向的价值观,弘扬社会主旋律,要做好有害信息的筛选和识别。例如,在表演《我是谁》这一个木偶剧的时候,幼儿在接触剧本时就已经熟悉了很多小动物,例如小白兔,山羊爷爷,大灰狼等等,这些熟悉的动物可以陡然拉近幼儿和故事之间的距离,让幼儿感受到故事的真实性和生动性,加深对重点情节的印象和理解。并且,这些小动物的语言也像儿歌和童谣,十分朗朗上口,幼儿在学习的时候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通过绘本,寻找合适的故事资源,引导幼儿进行自主编排和设计,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幼儿表演《迷路的小蚂蚁》这一剧本,让幼儿根据本土资源的特色,思考小蚂蚁在迷路后经过了哪些著名的景点,又得到了哪些特色动物的帮助和鼓励,这样不仅可以展示出团结互助的氛围,同时也可以让幼儿对家乡文化有更多的熟悉感和亲近感。
二、突出自主性和选择性
故事表演不会脱离表演这两个核心的字眼,教师在指导幼儿展开实践的时候,必须要让幼儿紧贴故事情节,活跃现场的气氛和环境,鼓励幼儿自主选择不同的角色。此时,不同的幼儿很有可能会选择同一个角色,为了保证表演活动顺利存续,教师可以通过民主评选的方式让幼儿进行竞争和比拼,这样他们会对整个表演活动抱有更高的期待,在观看的时候也会集中注意力和思维。例如,在表演《海龙王娶妻》这一故事的时候,幼儿就需要扮演性格尤为鮮明的角色,包括霸气豪爽的海龙王,娇羞且美丽的新娘子,风趣幽默的媒婆,造型奇特的虾兵蟹将等等。在正式开始实践之前,教师要为幼儿生动地讲述这一故事的发展,让幼儿感受到角色的趣味性,激发出他们的好感。再把4个角色写在黑板上,让有竞争意向的幼儿在对应的角色上写下名字,接着便开始比较,上台论述自己要竞选的理由,然后再尝试性展现出角色最为鲜明的特征,让其他同伴进行评价并投票,这种公开且公平的方式,能够让幼儿更容易接受最终的结果,不会产生抵触或者是厌烦的情绪。
三、结合家园的力量
每一个表演活动的完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要经历长时间的调整和打磨,还要根据情节作出多次尝试,要揣摩人物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以上这些都需要教师和幼儿共同配合。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也需要借助家庭的力量,做好任务的延伸,让幼儿回家之后和父母一起,进行练习和实验,这种家校之间的合作,能够让幼儿的表演变得更加自然且生动。例如,在表演《九仙山与七仙女》这一故事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家长和幼儿一起调查九仙山的优美故事,并搜集一些民间传说,然后让幼儿积极进行投票,确定故事的主要情节。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民间故事都是枯燥且难懂的,所以家长和教师应当共同制作表演的图表,设计成幼儿可以理解的剧本,尽可能的浅化角色的语言,让幼儿可以更好的理解故事的起承转合。,在必要的情况下,也要邀请家长共同参与故事表演,扮演故事里面的其他角色,这样可以让亲子剧变得更加生动饱满[1]。
四、结合趣味性的道具
节目的表演离不开道具的辅助,所以为了让幼儿的表演更加完美,教师也可以使用不同的工具,让幼儿可以更快进入到角色的状态,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并分析不同故事中传递的教育价值。在这里,教师也可以带领幼儿制作不同的手工道具,在共同的区域活动中完成一些任务,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课后也可以寻找一些生活素材来代替道具。在这里,笔者将依旧以《九仙山与七仙女》为切入点,当幼儿发现思维以后,他们可能想象的道具包括:精灵的头饰,七仙女的服饰,九仙山的场景布置,道童的道具等等。在这其中,七仙女的衣服,道童的道具在制作上并不复杂,教师可以直接带领幼儿展开区域活动,共同完成手工制作,让幼儿自主进行设计,把脑海中勾勒出来的美妙画面转移到现实生活中。但在制作精灵头饰的时候,幼儿所遭遇的挫折就会变得更加多样,教师可以先指导他们用大卡纸折成角,然后再把这两个角粘在发箍上,由此来充当精灵的耳朵[2]。在道具的衬托下,幼儿的表演兴趣会更加高涨,观看的人也可以一眼就分辨出角色的身份,这会让现场的气氛变得更加活跃。而其他未能登台表演的孩子,他们在参与道具制作的时候,也会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持续性推动本土民间故事的表演是合理且必要的举动,这是创造幼儿美好回忆的应有之策,也是引导幼儿关注本土资源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内容的灵活选择,角色空间的保留,家园力量的支撑,道具的制作和替代这几个角度,论述了民间故事表演的方法,充分结合了幼儿成长的特性,尊重了他们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能够作为教师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闫雪. 中班幼儿故事表演活动指导策略——以《三只小猪》为例[J]. 教育(周刊), 2019(2):1.
[2] 冯少凤. “感悟童趣与爱共演”之亲子故事表演指导策略[J]. 当代家庭教育, 202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