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批判性思维改进议论文写作
2022-04-02陈可人
陈可人
内容摘要:本文运用批判性思维的理论,以《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习作《“劝学”新说》为例,归纳出学生在论证中常见的错误有以下几条:隐藏前提错误、循环论证、错误类比、草率的结论、过度概括和刻板成见及“稻草人”等,以此指导学生认识自己论证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改进议论文的写作。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 议论文写作 有效论证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要求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具体到“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中,其“教学提示”要求:教学过程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的引导,注意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1]
批判性思维直译于英语的CriticalThinking”,是通过理解、质疑、查证和推理等探究活动考察观点及论证的可靠性从而决定应当信什么或做什么的思维。逻辑是批判性思维的基础。批判性思维能力包括对各种信息的理解、识别、分析、综合、比较、判断等方面的能力,但推理和论证能力在其中最为重要,要善于批判性思维首先要擅长推理和论证。从根本上说,批判性思维是一门逻辑学科。[2]
因此,笔者尝试将批判性思维运用于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让学生学会理性地怀疑、审视、追问、反思,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如何合理求证及审慎断言。
具体操作上,笔者以《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学习之道”的作文题《“劝学”新说》写作教学为典例,因为本单元紧扣“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正适合学生学习、掌握批判性思维,并运用其指导自己在写作中合理、有效地论证自己的观点。
教材提供的作文题为:
《劝学》是两千多年前荀子对学习问题的朴素认识,《师说》是一千多年前韩愈对“耻学于师”的批评。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我们今天在学习中又遇到了新的难题。针对当下学习中的某些问题,以《“劝学”新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3]
从学生写作的情况看来,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质疑意识,而质疑是批判性思维的要点之一。学生主要针对荀子《劝学》不完善的观点和推论,勇敢地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值得肯定。以下是学生对《劝学》的几点质疑:
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质疑:思考具有重要价值。
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质疑: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学会灵活变通。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质疑:博学不一定成功,要找准方向,集中精力投入到特定领域。
4、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质疑:除了单纯积累还实践、质疑、创新。
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质疑:“性”有异,个人主观条件不同。/要靠自己,不要一味依赖外力。/借助的外物影响学习,抄答案,玩游戏等。
6、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质疑:学习能否改变人的本性。
学生的质疑精神很可贵,但习作中论证缺乏逻辑性,缺乏针对性,推理不准确不完善的现象比比皆是,根本原因在于学生还没有掌握批判性思维,论证观点时还停留在簡单说道理、举例子的思维阶段,在给自己的观点提供理由支撑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基于批判性思维,笔者归纳出学生在论证中常见的错误有以下几条:隐藏前提错误、循环论证、错误类比、草率的结论、过度概括和刻板成见及“稻草人”等。下面分别展示学生的典型错误和例文,并具体辨析其错误之处:
错误1:隐藏前提错误
批判性思维理论认为,论证说出来的理由只是一部分,那些没有说出来的理由就是隐含前提。当一个论证含有隐蔽的前提时,在你进行评价之前先把它们找出来。构想并表达论证时,隐蔽的前提显然意味着还未认识到的思想。当隐蔽的前提准确时,就不会有什么坏处;但是当它不准确时,就会暗中破坏论证。
[典例]
然而改变人性的弱点却未免强人所难。曹孟德熟读兵书却不免多疑;诸葛孔明博古通今却不免嗜杀;关云长夜读《春秋》却不免刚愎自用。学习确能改变外部条件乃至自身修养,但面对人性它仍束手无策。
[辨析]
文中所谓“曹孟德熟读兵书却不免多疑”,其隐藏前提是学会了兵法可以使人不再多疑,这是不成立的,因为兵法就是教人尔虞我诈,学完了反而会加剧人的多疑。“诸葛孔明博古通今却不免嗜杀”,其隐藏前提是博古通今可以让人珍爱生命,也是不不成立的,因此都不能证明“学习无法改变人性的弱点”这一观点。“关云长夜读《春秋》却不免刚愎自用”也是如此,不赘。
错误2:循环论证
这个错误在于试图通过以不同的形式来重复一个陈述来证明之。为了避免这种错误,需要检查你的论证,确保你提供的是真正的证据,而不只是重复你的主张。
[典例]
于是千百年来众人传颂:“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难道善于借助外物,便可以称得上是君子吗?
事实并非如此。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往南海迁徙时,借着旋风盘旋而上九万里,超越云层,背负青天,向南飞翔。
你说,鹏能借助强风飞向南海,难道算不上是君子吗?
然而倘若聚集的风不够强大,又怎能负载若垂天之云的双翼呢?就像如果只是浅浅的小水沟,又怎能负载一艘雄伟宏大的船呢?
大鹏只有依靠强风才能翱翔,大舟只有依靠深水才能航行。
君子求诸己。君子当独立。如果大鹏和大舟因条件而处处受限,那么它们还能被称得上有君子之风吗?
[辨析]
论点是:善于借助外物,不能成为君子,君子要独立,要求诸己。作者举大鹏为例证明论点:因为大鹏不是君子,所以借助外物,不靠自己的人都不是君子。
为了证明大鹏不是君子,作者采用了演绎法,大前提:依靠外物,不靠自己,不能独立的不是君子。小前提:大鹏需要借助强风才能翱翔。得出结论:大鹏不是君子。此论证把论点当做大前提,即默认其为真理,就陷入了循环论证。
错误3:错误类比
类比是试图通过参考不同但比较熟悉的某事来解释相对陌生的某事,实际上就是说,“这个与那个相像”。错误类比所声称的相似性经不起仔细检验。为了避免这种错误,需要检验你的类比,确保它们所声称的相似性是真实而合理的,不存在重要的差别。
[典例]
学习就如在沙漠中奔行。有的人方向不明确,朝东暮西,今天向南走,第二天起来再向北。他们中幸运的少数人在改变方向的时候找到了捷径,离开沙漠后便迫不及待地向世人宣示这妙招。因此,人们便认为走出沙漠要不断地改变方向。但我们全面地去看它,便会发现使用了这种方法,却没有走出沙漠的人更多。但正是因为他们成为了一抷黄土,才无法告诉大家这种方式的错误所在,人们便也误将其奉为真理了。而正确的方法是什么呢?找到一个固定的方向,一直朝着它走,终有一天能离开。
[辨析]
论点:博学不一定成功,要找准方向,集中精力投入到特定领域。将博学的人类比为沙漠中不断换路、侥幸找到捷径的人,博学不代表要转变方向,也可以是一专多能,如亚里士多德这类人,类比不当。
[典例]
学习是积累的过程,确是如此。但学习并不是积累,更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创造。这正如太阳,本不发光,但当它吸引足够多的气体,质量足够大时,产生的引力便足以引发核聚变,从而发光放热。如果只有积累,人就会成为背书的机器。
[辨析]
将太阳发光类比创造,似乎合适。但文中说太阳吸引了足够多地气体,量变引发了质变,是否可以反过来证明积累的重要性呢?只有足够多地积累才能创造,所以学习要积累。并不能反驳荀子的观点。
错误4:草率的结论
草率的结论是不成熟的判断——也就是在没有充分证据下作出的判断。为了避免得出草率的结论,需要在你选择任何一个结论之前先辨认出所有可能的结论然后判定你是否有充分的证据支持其中的任何一个结论,如果有,是哪一个结论。
[典例]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中的这句话知名度不低,许多学生在学习后将其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坚信只要自己广泛学习并自我反省,就能达到智高明、行无过的境界。
人人皆知达芬奇是个伟大的绘画家、建筑家,并为他可与大海比肩的知识储备所折服,纷纷感叹博学以成才;但又有多少人静下心来想想:明白“博学以成才”道理的人有多少,真正成才的人又有多少呢?这便是“幸存者偏差”。只有我们抛弃了这些狭隘的视角,站在空间、历史的正上空俯瞰,才能全面地认识到:“博学不能总是成才。”
[辨析]
文中宣称“可是许许多多失败的案例都证明,这只发生在少数人身上。”,结果一个具体的案例都举不出来,唯一找到的达芬奇的例子反而证明了博学使人成才,扣上一个“幸存者偏差”的帽子,充满激情地反问一句:明白“博学以成才”道理的人有多少,真正成才的人又有多少呢?就草率得出结论:“博学不能总是成才。”即在没有充分证据下作出的判断。
错误5:过度概括和刻板成见
过度概括是把仅适合一个群体某些成员的东西归属于该群体所有成员。板成见是僵化地坚持过度概括。为了避免这些错误,需要抵制这种把个人、地点和事物强行归入硬性类别的冲动。并且记住,你的经验越是有限,你就应该越是谦逊地作出你的断言。
[典例]
对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句话,我并不是很赞同。广泛学习并每天反省能见识高明确实不假,但是行为会没有过错并不敢苟同。“行无过”这句话说得就太绝对了。就拿“北大杀母案”来說,作为一个能考上北大的学生来说,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是肯定能够做到的,那为什么他会做出杀母这种严重违背伦理纲常的事情呢,原因在于我们接受的教育全是知识的灌输,题海的填压,放假也补课等等,这造成了严重问题,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被忽视了,这里的反省对于现在来说可能是品德的反省。所以从学习层面来说,这个逻辑确实是行不通。
[辨析]
“作为一个能考上北大的学生来说,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是肯定能够做到的。”北大学生相对而言确实比较优秀,但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只是某些北大学生的优点,不能根据此人是北大学生就不做批判地断定他能做到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这就是过度概括和刻板成见。
另外,后面又说现在的学生(包括此人)没有反省自己品德的时间和意识,就是说他没有“日参省乎己”,又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
错误6:“稻草人”
犯“稻草人”的错误就是把不实之词强加于别人身上,然后揭露其虚妄,适时地忘了此人从来没说过这种话。为了避免这种错误,在引用和解说他人的话时需要严格地准确。
[典例]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也是有一些疑问的,除去这句话的夸张效果,它的意思好像是只要坚持不懈,肯下功夫,天底下就没有难事,可事实果真如此吗?在现代生活中,一些看似荒谬的事实就成为了反例。一个农民工在城里打工,就算让他干上五十年,他能攒到多少钱呢?能买豪宅豪车吗?一个孩子,你让他练习举重二十年,他能举得起来一辆车吗?可见荀子的认识还是被主观与客观阻碍了,他忽视了太多客观因素,如个人能力,社会环境,条件机遇等,这样看来,我们对劝学中的道理并不能偏信。
[辨析]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观察生产劳动,发现金石可镂事实上是可以做到的,虽然难度很大,但不是无限的难度,和“愚公移山”“精卫填海”之类不能等量齐观。作者将其理解为“只要坚持不懈,肯下功夫,天底下就没有难事”,有失偏颇,用两个夸张的例子“民工发财”“孩子举车”来反驳之,属于将不实之词强加于别人身上,然后揭露其虚妄,不能令人信服。
[典例]
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一点是没错的,善于借助身边之物来学习,以提高自身涵养与品德,当然是最重要的。但是,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身边之物,真的有助于我们学习吗?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它们占据了我们本应供给学习的一隅,你却无法割舍它。最直接的例子,我敢说,大部分学生拿着手机的大部分时间,绝不是在学习,这是令人可悲的,却也是现实。
[辨析]
注意荀子的论点是“善假于物”,即善于借助外物,而学生在反驳时候都偷换成“假于物”,即借助外物,然后说外物有好有坏,不少外物如手机、网络等有副作用、反作用,以此证明荀子的话不够全面。但荀子所谓的“善”就包含了合理、正确利用外物的意思,因借助外物损害自己的人,不能称为“善假于物”的君子。这是故意忽视文章信息,强行树立一个靶子来打的典型错误。
在归纳了常见的错误后,笔者指导学生自学了批判性思维的基本知识,根据所学的理论,找出习作中论述上不准确、不完善的地方,并做好修改,让学生自己发现了论证中的问题。学生进一步掌握了如何有效地论证自己的观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南京市中华中学徐飞老师在研究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写作教学时,总结了几个要点:批判性思维始于质疑;批判性思维关注理由;批判性思维讲求逻辑;批判性思维要求挖掘隐含前提。[4]受此启发,借助这次写作训练,笔者指导学生学会了用合理证据支撑自己的觀点,不要草率下结论;学生学会了用逻辑思维演绎论证,避免循环论证;学生掌握了如何挖掘论证中的隐藏前提;学生还认识到了错误类比、过度概括和刻板成见等问题对有效论证观点的危害,明白了在以后的写作中如何避免类似的错误。
总之,通过具体的语言运用和学习实践,笔者认为批判性思维的原则和方法可以在写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落实《新课标》“课程目标”中“发展逻辑思维”的具体要求: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判别语言运用的正误,准确、生动、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认识。[5]当然,本文只是初步的经验总结,还要在后续的写作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探索。
注 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第18页。
[2]戴维·希契柯克.批判性思维教育理念[J].高等教育研究,201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上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第63页。
[4]徐飞.始于质疑——批判性思维写作系列思考之一[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9。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第6页。
参考文献
[1]谢小庆.审辩式思维[M].学林出版社,2016。
[2]余党绪.祛魅与祛蔽:批判性思维与中学生语文思辨读写[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3]谷振诣,刘壮虎.批判性思维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斯泰宾.有效思维[M].商务印书馆,2008。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