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应用分析

2022-04-02于志燕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12期
关键词:素质拓展小学体育应用

于志燕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当前社会对人们身体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素质拓展训练,是对人体机能的进一步开发。长期的、科学性地进行素质拓展训练不仅能够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同时也能有效的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因此,将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到小学的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小对学生身体素质进行拓展培养,能够将素质拓展变为长效的基础积累,循序渐进的挖掘学生身体的潜能,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有利保障。

关键词:小学体育;素质拓展;应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社会对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愈发重视,素质教育的实质包含了文化素质以及身体素质,想要有效地提高身体素质,就需要从小学体育课程“抓起”。素质拓展训练以往普遍应用于社会中公司及企业提高员工的身体素质。但是成年人由于工作压力等多方面的原因,不能实现长期的素质拓展训练,导致素质拓展训练往往成为形式化的流程,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到小学体育课堂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其不仅可以改变传统的小学体育低效的教学模式,同时也丰富了小学体育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身体素质,为未来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一、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应用价值

1、改变枯燥的传统教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小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兴趣,是保证体育教学的效率的基础。在小学体育的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思路以及教学手段相对单一固定,同时教学的内容“千篇一律”没有新意,在长期枯燥的体育学习环境中,学生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进而对体育锻炼出现抵触,导致小学体育课堂高效开展出现困难。将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课堂就能够有效的改变现状,首先素质拓展训练没有固定的模式,而是由不同的体育项目构成如解手链、信任后背摔、极速120秒等对身体素质不局部领域进行拓展培养。其次,素质拓展项目本身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与竞技性,充分的利用了小学生“争强好胜”的性格特点,帮助小学体育教师将“寓教于乐”充分的融入到小学体育课堂当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身体素质培养达到既定目标。

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以模仿训练作为主要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虽然能够起到一定成效,但是却忽略了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小学生无法像职业运动员一样长期的保持高专注度投入体育训练当中。长期枯燥的教学模式,也让小学生进行体育训练的积极性逐渐减弱,提高身体素质的效果也肉眼可见的下降。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素质拓展训练,能够满足小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心理需求,同时也增强了小学生上体育课的欲望,使其能够主动进行素质拓展项目的训练,帮助小学体育课堂能够形成长效的对小学生身体素质训练的模式,从而增强小学生身体素质训练的效果。

3、对学生素质进行全方位培养

全方位培养指的是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某一项目的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完成该项目指定的目标,同时还能对其他方面起到正向影响。从小学体育的角度进行分析,既是要求小学体育不仅需要达到培养小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同时也要能要能对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几乎无法达到这样的效果,甚至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的效果也并不理想。素质拓展训练,是以体育游戏作为基础,拓展其团结协作意识、自主学习意识、创新发展意识等,以此完成体育素质拓展项目的训练。在通过引导学生以合作、思考、创新来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身体素质的提升效率也能有效增加,从而实现全方位的素质培养。

二、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应用

1、科学设置课程保证素质拓展训练的合理性

小学体育课堂的素质拓展训练需要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惊醒全方位的考量与设置。小学体育教师也需要像文化课程一样提前完成教案准本。首先是根据教学内容对场地进行合理选择,保证训练场地对训练内容具有针对性,在进行与跑步有关的素质拓展需要选择学校中的专业跑道;其次是拓展训练所需要用到的体育用具,进行足跑这一素质拓展羡慕的训练时,需要提前准备好护具,以保证学生的安全;最后,是在完成训练后需要帶领学生对整个拓展训练项目进行回顾总结,保证学生能够有所收获,以此形成素质拓展项目的良性闭环。

例如,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体能分配进行极速120秒的拓展训练。将整个训练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步需要完成十秒的平衡站立,紧接着第二步是进行十次下蹲,第三步完成20米折返跑,第四步完成100米冲刺跑,最后是50米障碍跑。这个素质拓展项目刚开始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时间在120秒以内则算成功。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不高,再加上对体能分配理解不足,绝大部分的小学生都很难保证能够在120秒内完成。但是,这一过程的实际目的不是一定要求小学生能过够在120秒内完成,而是上小学生对自身体能情况产生感知。当小学生对自身体能有一定程度的认知之后,则可以将学生分为五人一个小组,分别选择一个项目以接力的形式完成完整的极速120秒。在此情况下学生很容易就能通过团队协作完成挑战。最后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对整个训练进行回顾,引导学生理解,五个人的体能可以看成是一个人对体能的分配,使学生明白在完成较为困难的体能训练时,对体能进行合理分配的重要性。

在完成一定程度素质拓展训练后,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调查,掌握学生的整体训练情况,明白学生收获了怎样的感悟,了解学生认为什么项目完成难度较大、什么项目最有趣想要多次进行训练体验,以此作为参考,总结创新调整后续的拓展训练内容。例如在肢体协调的训练中,教师可以将传统的平衡训练,调整为以团队协作作为基础的“解手链”训练,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十人一个小组,让各个小组之间相互比拼哪个小组解手链的速度最快。这个项目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创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解手链的过程伴随着学生大量的肢体运动,能够保证学生的肢体协调得到良好的训练。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素质拓展训练的最佳目标就是学生群体,相比成年人学生有过更多的时间去进行长期的训练,保证素质拓展训练效果最大化。将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课堂,能够实现将身体素质教育“从小抓起”,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教师在应用过程中需要科学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同时也要不断的反思创新,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打下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

参考文献:

[1]赵丽蓉.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应用分析[J].速读(上旬),2020(3):59.

[2]陈美仙.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应用分析[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9(8):258.

猜你喜欢

素质拓展小学体育应用
浅析在校园开展体育拓展训练的安全问题
素质拓展与贫困生心理资本的关系研究
民族预科生素质拓展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