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核心素养理念 积极创新实验教学

2022-04-02郭振洁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主体实验教学核心

郭振洁

在科学育人观的大力推动下,教师开启了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建构工程,积极探索实验教学走向提质增效、内部挖潜、创新发展的有效策略,力图将科学育人观細化于实验教学之中。实验教学是让小学生理解理论内容、验证科学知识、实现深度学习的重要途径,是科学课程走向实践化、主体化以及高效化的必由之路。因此,教师要自觉创新科学实验教学,为小学生创设一个有设计、有参与、有体验、有效果的主体实践过程,切实促进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均衡提升。

实验教学是小学生验证教材内容中理论阐述的再探究平台,因而对于其信息积累、知识诠释、规律验证以及视野拓展非常有帮助。因此,教师积极创新实验教学的实施策略,能够优化小学生的认知环境与认知过程,对于小学生的实践认知、友好交流与互助成长意义重大。

一、核心素养对科学实验教学的要求

科学核心素养是指小学生在科学课程学习中逐渐养成的观察能力、剖析能力、推理能力、判断能力以及整合能力等主体能力体系,而实验教学恰好能够帮助小学生慢慢习得这些主体能力。因此,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以核心素养理念为活动基点与教学目标,自觉促进小学生的主体参与、切身实践、友好交流与实训成长,切实促进小学生各项主体能力的循序渐进与科学提升。

小学生具有非常高的可塑性、可变性与发展性,因而教师要积极创新实验教学,为小学生创设一个主体参与、亲自实践、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嘴交流的主体认知过程。这样,他们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判断能力等就会获得切实提升,直接助力其核心素养的优化发展。因此,核心素养理念要求实验教学积极践行生本理念以及素质教育路线,助力小学生快乐成长。

二、创新是科学实验教学大势所趋

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小学生借助实验进行知识验证与理论实践,帮助小学生对科学知识实现活学活用、融会贯通,真正实现深度学习。实验教学在科学课堂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师要积极促进科学实验教学的提质增效与创新发展,以培养小学生的主体能力与核心素养为教学任务,切实促进素质教育在实验教学中的贯彻执行。

然而,在传统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方式上仅仅采用简单的说教活动,让小学生在凭空想象中虚构实验过程,认知过程不仅枯燥乏味,效率也非常低下。教师在实验过程中也没有实现小学生的主体参与、切身实践,因而使小学生仅仅成为实验教学过程中的“看客”。在实验素材方面,教师的智慧投入较少,照本宣科地组织实验材料,没有实现对小学生视野的有效拓展。在实验设计方面,教师仍旧是循规蹈矩的承载者,小学生仍旧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因此,小学生并没有真正融入实验教学活动中,而是游离于实验教学之外的“旁观者”,这自然无法给予他们良好的视觉刺激、听觉刺激以及心理冲击。这样,小学生的大脑就无法进入兴奋状态,主体活力、生命律动与能动作用也不能有效激发,自然无法在科学实验中输出充足的主观能动性与生命发展潜能,必然导致科学实验教学的低效。因此,创新科学实验教学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三、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验教学创新策略

科学实验教学在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方面举步维艰,难以保质保量地促进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因而需要教师精心谋划科学实验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创新实验方式,实施电化教学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不可能将所有实验都一一落实,因而电化教学支持下的视频教学就成为小学生观察实验、了解实验、准备实验的简便方法,能够让小学生看得明明白白,全面熟知实验教学的诸多细节。因此,教师可以将视频教学作为实验教学的方式创新,便捷高效地帮助小学生做好实验准备工作,使小学生的主体操作、实验认知、深度探究成为可能,也借此夯实核心素养的知识基础。

例如,在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1课“植物新生命的开始”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小学生展示一枚种子的萌发过程,借助高清晰的视频信息帮助小学生亲眼看到“一枚种子的萌发过程”。这样,小学生就能够确切知道一枚种子中“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的具体位置、大体形状、实际功能、未来变化等相关信息,自然能够为其在后续实验活动中认识与分辨一枚种子的“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积累充足的直观信息。另外,小学生还能够从视频信息中得知“水分”“温度”“光照”以及“氧气”等外界因素是刺激种子萌发的重要条件,因而能够帮助他们了解到促使种子萌发的四大实验条件,能够有效帮助小学生对实验内容的全部掌握。而且,小学生还可亲眼看到在水分过多的情况下,种子能够一点点地体积膨胀;然而由于水分多,种子长期泡在水里,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因而体积变大的种子的胚芽却没有萌发,导致种子慢慢腐烂。可见,电化教学虽不能实现小学生对实验活动的主体参与,却可以帮助其积累非常多的实验信息,从而能够起到集聚实验信息和科学知识的良好效果,助力小学生的知识积累、能力训练以及核心素养发展,推动小学生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二)创新实验素材,实施生活教学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依靠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活动,还应多引入一些生活实物参与,让小学生亲眼看到生活实物的实验用途,以此积极践行生活教育理念,争取在现实生活中进行独立自主的小实验。因此,教师可以将生活实物融入实验素材作为一大创新,主动展示生活实物融入实验教学的可能性,有效推动实验教学的生活化、实用化发展,使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成为可能。

例如,在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5课“植物的叶”的实验教学中,为了丰富小学生的实验观察范畴,教师可以将校园内的花卉、树叶或公园中一些植物的叶子带到课堂上,借助多媒体摄像头将其投放到大屏幕上。这样,可以每种植物只采集一组叶子,既可以有效保护绿叶植物,也可以让所有学生能够看得明明白白,掌握尽可能多的植物叶子的外形、大小、颜色等。小学生可以看到对生叶子如女贞叶、薄荷叶、丁香叶等,互生叶子如杨树叶、桃树叶等,轮生叶子如夹竹桃叶,簇生叶子如银杏叶等。他们发现教师提供的实验素材都是现实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具体实物,自然能够有效强化其在现实生活中注意观察,不放弃进行简易实验的机会,从而推动小学生将实验意识应用于现实生活,有效拓展实验范畴,助力其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还可以让小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利用课下自由时间去公园里、植物园里或小区内爱好养花人士的家里拍摄一些特殊的叶子,如细针状的仙人掌、仙人球、将军棒叶子,“花生米”形状的生石花、藻玲玉以及银叶花叶子,“笼状”的猪笼草叶子,等等。教师可以将小学生收集到的这些千奇百怪的叶子在大屏幕上展示,有效拓展其知识视野与生活见闻,夯实小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知识基础。gzslib202204021656

(三)创新实验设计,实施讨论教学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不能自己“独占”进行实验设计的主导权,要将小学生融入实验设计范畴,让其借助自己的知识基础、实验技能以及教材内容设计出具有一定可行性的实验活动。教师可以将实验设计作为实验教学的创新点,实现小学生的自主设计。为了增加小学生进行自主设计的可行性,教师可以采用讨论教学方式,集合小学生的群体智慧,在建构实验流程中培养其核心素养。

例如,在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1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的实验教学中,为了激发小学生进行实验研究的积极性,教师可以让其自己设计本次实验活动。小学生可以对实验材料进行分类准备,如,液体类材料有醋、酱油、酒精、料酒、蚝油、香油、色拉油等,粉末状固体有盐、白糖、红糖、鸡精、味精、十三香、花椒粉、发酵粉、面粉等。上述物质都属于烹调用品,因而教师可组织小学生对上述物质的可溶性进行课堂讨论,让其利用自己的生活常识以及科学知识预测一下上述物质能否溶解于水。小学生能够在课堂讨论中积累一些生活常识与科学知识,有效拓展知识视野,达到助力核心素养有效发展的目的。在讨论中,小学生能够总结出液体类材料中醋、酱油、酒精、料酒、蚝油等属于水溶性物质,可以与水完全互溶,而香油、色拉油等油类物质却不溶于水。在粉末状固体中盐、白糖、红糖、鸡精、味精等物质可以溶于水,而十三香、花椒粉、发酵粉、面粉等一般不与水互溶。由于上述烹调用品非常安全,教师可以在教室内利用水槽直接展示上述物质的水溶性。小学生在家庭中也可以利用一些较为安全的物料進行简易实验,养成自主探究、实践验证的好习惯,助力良好科学探究习惯的养成以及核心素养的快速发展。

(四)创新实验过程,实施主体教学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依靠电化教学帮助小学生积累知识,也要借助生活教学启迪小学生的生活实验,还要借助自主设计展示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要通过真正的实验教学实现小学生的主体操作、实践认知,以此体现所有准备工作的实效价值。教师可以利用主体教学实现小学生对实验的主体操作,让其切身体验自己心驰神往的科学实验,有效提升核心素养。

例如,在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4课“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小学生进行分组活动:油类小组探究香油、豆油、花生油与棉籽油等油类物质能否溶解于水,调料小组探究米醋、白醋、酱油、生抽、料酒、蚝油等可否溶解于水,化学制品小组探究盐、白糖、红糖、鸡精、味精等能否溶解于水,物理制品小组探究十三香、花椒粉、发酵粉、面粉等可否溶解于水。由于上述物质非常安全,没有任何风险,因而教师可以尽可能多地投放实验材料,让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够亲手做一下实验。小学生要学会如何量取少量的实验物质,如何搅拌混合物以及在实验过程中不能私自品尝实验物品,即使本次实验没有任何危险也不可以,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经过分组探究与主体操作,小学生会发现油类物质与水不溶,明白了吃饭的时候为什么常看见有油漂浮在汤上;他们会弄清调料物质一般都能够溶于水;大多数的化学制品能够与水相溶;而一些物理制品与水不溶,如花椒粉、十三香、面粉等,因为这些物质都是经过研磨而来,研磨以前不溶于水,研磨后也不溶于水。他们可以在真正的实验探究中亲自解开很多生活中的疑惑,从而让自己的主体操作能力与核心素养在实验活动中得到锻炼与提升。

猜你喜欢

主体实验教学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