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渗透
2022-04-02龚雪峰
龚雪峰
摘 要:在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小学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因为小学阶段是小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并奠定基础的阶段,也是小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阶段。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与法治观念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局限于小学生的心智发展和学习阶段特色,无法对其进行过多抽象化、理论化的教学,所以将隐性教育渗透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就成为教师研究的非常重要的课题。文章对此课题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力求从多个层面采取正确的方法渗透隐性教育,希望对各位一线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过程中更好地渗透隐性教育,使小学生更好地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增强学生法制观念、道德素养形成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隐性教育;小学;道德与法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12-0097-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2.033
在當前素质教育过程中,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作为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受到重视。小学生的成长阶段具有固有的特点,所以针对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采取隐性教育手段有很重要的作用。隐性教育是在宏观教育体系下,区别于专业、系统、直接性的知识传授而开展的间接性、植入性、引导性的教育内容,这种隐性教育体系是有暗示性的,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让小学生在学习中能够首先确立正确的取向,接受和感受结果,然后再接受理论和理念,从而更好地学习知识。以这种内隐式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植入式的教学,能够让小学生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下面,重点分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过程中渗透隐性教育的思路和方式、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尝试和总结。
一、隐性教育,要适合小学生的认知模式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很多案例和内容都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很多内容都是直接来源于生活。所以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真正深入到小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深入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任课教师要放弃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充分借助更多好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要让学生感受不到被说教、被训导的感觉,从而在听故事、分析例子的过程中,接受真正的教育。
比如,在讲授公民权利的有关章节时,授课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过程中的“填鸭式”“说教式”的教学方式,采用隐性教育法,以学生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进行授课,这样就能够在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更好地达到学习目标。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有关公民权利的问题,让大家说说作为公民,自己有什么权利。这一问题能够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学生之间互相研讨,得到答案。然后,教师在总结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得出的答案进行举例。例如,教师问:“同学们,如果你在路上遇到陌生人让你提供家庭住址和父母电话,你会不会说啊?”大家肯定会众说纷纭,通过讨论最终会达成一致意见。教师进行讲解时,要对学生强调,面对不认识的人的询问时,一定不要随便告知自己的家庭信息,要有基本的安全意识。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以此内容编排小品,在班级中演出。这一过程,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教学信息,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
二、隐性教育,要结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体系
事实上,生活是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的主要来源,因此教师应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来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为真正落实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师应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一切可行性教育资源与素材,包括校内与校外一切有利的因素,应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效渗透隐性教育,逐步完成道德教育目标。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事例与内容多是生活中活生生的实例,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列举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相接近的事例,并且采用小学生能够接受的、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知识的传授。这种隐性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升学习效果,完成教学目标。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任课教师要有非常好的观察能力,这样才能够找到小学生感兴趣的鲜活的案例,从而利用好每一次的隐性教育过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充分渗透道德与法治教育。只要这样坚持不懈地持续下去,就能够进一步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水平,进而提升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质。
对小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的隐性教育,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成长。在教案配选的教学内容中,有很多例子是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所以任课教师要循循善诱,认真讲解,做好课堂上的隐性教育,促使学生能够在小学阶段建立起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让学生从小就树立起正确的人生目标,形成正确的生活方式。
例如,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也会有一些描写自然风景的内容,教师此时可以先利用现代多媒体课件或者视频播放软件,为学生播放一些展示大自然美景的视频和图片,并配上优美的音乐。然后让学生通过认真观察,积极讨论,细致描述,阐述感想。让学生在深刻感受大自然美景的同时,能够有效升华自身的精神境界。在这个过程中,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小学生进行春游,或者到公园、植物园进行实地的观察。在学生细致地讨论之后,教师再进行总结和引导。比如,教师可以直接找到公园中的“小草依依,大家爱护”的指示牌,问学生:“大自然是美丽的,我们是不是应该爱护它们啊?”被自然美景陶冶情操的学生们肯定会兴高采烈地表示认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和大自然也是有生命的,需要每一个人来爱护。在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基础上,尊重生命,保护动物和植物。让小学生在欣赏美、感受美的同时,爱护美、融入美。并意识到,一个人在拥有外在美的同时,更要形成内外统一的美,从内而外的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朴素的情感,从而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进而从内心深处产生对大自然的亲近感,形成保护自然、爱护自然、敬畏自然的,从内心到行为的统一,既形成优良的观念,又升华人生的境界,完成良好的隐性教育的效果。
三、隐性教育,要更多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现代科技的进步,多媒体及视频传播等工具和形式得到极大的丰富,其中的很多形式都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和性格特征,应用多媒体及现代科技手段,利用多媒体手段、图片、视频形式的丰富多彩和极强的感染力,向学生传递隐性教育内容。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多媒体形式,能够更加便捷地向学生展示更多的教学内容。通过更加有声有色的内容,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的接受程度,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通过隐性教育,可以更好、更快地达到提升学生道德与法治意识,提升道德品质综合素质的目的,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比如,在讲授道德与法治課程中民族章节的内容时,任课教师首先可以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向学生展示中华民族众多民族的生产、生活内容,各具特色的服装,各自不同的风俗习惯、辨识特点和不同的生活区域、美丽风光,以及各具特色的节日风俗等内容,这样,能够让学生在感受丰富多彩内容的基础上,了解中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众多民族,自然而然地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如此,“中华民族一家亲,我们都是一家人”的观念就会深入人心。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大家庭要团结一心,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各民族要拧成一股绳,全心全力建设美满富强的现代化国家的观念。同时,在展示中,教师也可以编辑展示不同民族中的杰出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特殊贡献,让学生对“中华民族一家亲,我们都是一家人”的观念更加地认同,形成民族大团结的观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歌曲作为背景融入多媒体课件中,让学生在这种隐性教育过程中,了解并接受不同民族的不同特色,更加热爱民族大团结的社会主义中国,从而达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
四、隐性教育,要科学照顾小学生的心智发展规律
小学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心智的自然成熟。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过程,是为了让学生树立阳光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能够更好地融入生活,感受社会,获得心智的自然成长。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过程中,教师首要把握的一点就是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揠苗助长,不能用成人的心态来揣摩学生的心理,不能用成人的语言和观点来要求学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小学教育中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既要克服前期产生的弊端,又要担负起对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心智健康发展的重担。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科学照顾小学生的心智发展规律,渗透隐性教育,就是比较好的解决方式。
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中就有因材施教和因人施教的教学理念,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广大教育者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的衔接。小学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渗透那些相对复杂的、小学生理解不了的知识信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但要想对学生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等方面进行一定的培养,就需要我们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过程中,既要保护好学生的童真和对社会的积极认知,又要在不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上,通过隐性教育逐渐培养学生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使其形成良好的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地发展。
五、隐性教育,应重视学生的体验
体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唯有学生亲自去体验、尝试与经历,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体验法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一种良好的品行与习惯。
例如,以《父母的难处》一课为例,在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并鼓励学生针对本课中的不同观点展开辩论。《父母的难处》这一课中的两个观点,一是“我们年龄还比较小,即便父母有难处我们也无能为力”,二是“我们应竭尽所能来帮助父母解决困难”。教师所采用的辩论赛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大家积极地参与辩论,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教师发现,学生一直围绕帮助父母做饭、扫地、刷碗或者清理垃圾等家务层面来辩论,表面上看,此教学活动确实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传授理论知识的目的,但是不可忽视的是,也存在“言之无物”的现象与问题。
教师要经过反思与探究,找到解决此问题的最佳方法。教师可以适度调整以及优化教学模式,在授课前为学生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放学回家后观察父母,看看他们每天都在忙碌些什么,而且要让学生将观察到的内容拍摄成图片或者视频,以图片或视频的方式提交家庭作业。在第二天的课堂上,教师就此家庭作业组织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展开探究,引导学生讨论与阐述父母的爱,然后再为学生布置周末家庭作业,让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来帮助父母做一件事情。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将课堂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巧妙地相结合,更易于学生接受。教师要求学生在周末的某一天时间里,与家长进行角色换位,也就是让父母做一天孩子,孩子做一天父母。这种角色互换体验环节,将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父母的辛苦、伟大,以及对自己的爱,切身了解到父母对孩子的情感与期盼,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将其内化为自身良好的道德观念与行为习惯。此种教学模式不仅使课堂教学生活化,还有效地将课堂教学延伸到家庭中,从最初的间接观察到后面的直接体验,真正落实了隐性教育,并达到了隐性教育的目的。
总之,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任课教师要通过合理的方式方法,采用合乎小学生心理规律的渗透式隐性教学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从而达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教学目标。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润物细无声的隐性教育是最高水平的教育方式。从小学生的成长阶段来说,将隐性教育渗透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课堂中,能够对小学生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一定要利用好这种隐性教育机会,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适时、适度地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促使小学生在学习中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康的意志品格。这对于其人生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积极研究并落实隐性教育方式,为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奠基。而经过此次探究活动,教师得出以下结论,即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模式、生活经验体系与心智发展规律等来渗透隐性教育。
参考文献:
[1] 金安娜.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中公民教育实践的分析[J].新课程(上),2018(1).
[2] 宗海玲.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隐性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2017(21).
[3] 叶飞.论法治教育隐性课程的建构[J].中国教育学刊,2018(3).
[责任编辑 郭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