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业遗产的研学旅行设计与实施研究
——以湖北省黄石市为例

2022-04-01湖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何飞飞吴乐知

成才 2022年3期
关键词:黄石市黄石旧址

■ 湖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何飞飞 吴乐知

0 引言

工业遗产是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研学旅行则是特指由学校或校外旅行社组织、学生为主要参与者的,以获取知识、培养核心素养、了解社会发展历程为主要目的的校外考察活动。

黄石市研学旅行起源较早,但近年来,黄石市研学旅行的发展由于受到学生安全等因素的影响,当地教育部门和学校主要是和校外的旅游机构进行合作开展研学旅行活动,重游轻学等现象让研学旅行与新课标要求大相径庭。好在随着黄石市工业遗产片区被国家文化遗产名单预录以及矿博会的召开给黄石市研学旅行提供了新的方向,让更多的中小学生能够通过研学旅行的方式了解黄石市工业遗产从而更深入地了解黄石市以及整个鄂东南地区的人文发展。本文将以此为基础设计以黄石工业遗产为主题的研学旅行线路以及课程。

1 区域概括和工业遗产分布

1.1 区域介绍

黄石市,湖北省地级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地跨东经 114°31′~115°30′,北纬 29°30′~30°15′之间,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而黄石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要素以及资源储存也造就了其是华夏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摇篮,同时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北省最早设立的两个省辖市之一,全国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华中地区重要原材料基地,也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江开放城市。

1.2 工业遗产介绍

黄石市工业遗产以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华新水泥厂旧址、大冶铁矿露天采场为代表。其中: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位于大冶市,是一座自商朝一直延续到汉代的开采及冶炼铜矿遗址;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地处黄石市西塞山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用新式机械设备进行大规模生产的、规模最大的钢铁煤联合企业;华新水泥厂旧址地处黄石市中心地段,旧址厂区是20世纪50年代工业建筑区风格的典型代表,至今基本保持完好;大冶铁矿露天采场位于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坐落于黄石市铁山区。历经多次战乱破坏,是现武钢集团大冶铁矿的前身,是黄石国家矿山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11月,黄石工业遗产片区喜登国家文物局公布的45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 工业遗产研学旅行线路设计

研学旅行线路设计,笔者认为可以分为以下四步:

第一步,参考材料,选择主题。根据之前黄石市中学地理研学旅行发展现状,笔者结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内容,将研学旅行与黄石市现存的几处工业遗产相结合,设计以黄石市工业遗产为主题的地理研学旅行。

第二步,分析学情,确立目标。经过必修一以及必修二的学习,高二学生基本已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与技能,并对资源的分类有所了解,所以笔者将本次研学旅行主体设定为高二的学生。通过本次研学旅行,学生应学会结合必修三的教材,分析黄石市的资源优势,以及黄石市资源开发的区位优势,并结合教材与课外资料,对比分析,让学生逐步了解到“人与地的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并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念,就黄石市目前存在的工业发展的问题,对症下药提出能更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与意见。

第三步,整合信息,选择资源。结合黄石市现状较为良好的工业遗产情况,笔者认为华新水泥厂旧址、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符合地理课标以及学情要求。

第四步,实地考察,优化路线。通过实地考察,路线安排为华新水泥厂旧址—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

3 工业遗产研学旅行的实施

学生根据研学旅行路线在导师在带领下进行实地考察,并完成相应的研学任务。研学旅行任务的设计应以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主旨,充分考虑学情,对于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及认知规律有详细了解,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探究式学习,逐步养成学生学会认知、学会思考、学会行动的能力。

研学任务清单

学习任务:

华新水泥厂旧址:(1)对现存的设备进行观察、统计及分类;分析华新水泥厂所具备怎样的优势,从而成为华中的全国水泥龙头,以带动黄石市区域振兴;(2)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为什么华新水泥厂要进行迁址;(3)最后对华新水泥厂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

汉冶萍煤铁厂旧址:(1)总结汉冶萍煤铁厂的建厂背景,以及其自修建起至停炼为止,所经历的各个时代对其造成的影响;(2)并且结合汉冶萍煤铁厂的历史,观察其建筑风格,并进行分类;(3)分析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有什么价值。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1)统计并记录公园内现有的景点设施;(2)统计并记录黄石矿山公园所展示矿石种类,并分析有什么不同;(3)观察东露天采场的世界第一高陡边坡以及亚洲面积最大的硬岩绿化复垦基地,分析从古至今人们对该地区的资源利用的合理与不合理之处。

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1)了解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发掘对我国遗产保护、考古学和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的价值及意义;(2)查阅资料,了解其在古代的采矿技术,以及了解从古至今国内外采矿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列出表格分析不同时期的利弊。

学习目标:

[综合思维]通过工业遗产研学旅行,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说明黄石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人地协调观]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通过对当地工业遗产的了解,梳理区域发展水平与产业活动阶段之间的关系,并总结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主要措施,逐步具备尊重自然的意识,进而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念,并结合我国国情就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建议。

[区域认知]根据所学知识以及黄石市工业遗产研学旅行中的所观所感,可以依据产业发展的阶段判断区域发展水平以及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理实践力]借助案例,以及研学旅行中对于几处工业遗产的了解与认识,能够梳理区域发展水平与产业活动阶段之间的关系。

4 黄石市工业遗产研学旅行评价

结合新课标所提出的“教学与评价建议”,倡导尝试多种表现型评价相结合,例如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并将地理学业质量水平分为四级。结合以上几点,笔者制定了如下的综合评价量表。

综合评价量表

续表

地理核心素养评定标准

[综合思维]:能够结合教材知识以及课外资料,从促进区域科学发展的角度,对黄石市工业发展的条件、过程、问题及决策等进行系统的综合分析和评价。

[人地协调观]:能够从人地协调观的角度出发,结合近代以来黄石市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并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并提出解决黄石市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建议。

[区域认知]:能够较为全面地对比分析出国内资源枯竭型城市与黄石市在能源开发上所存在的异同点,并提出可行的建议。

[地理实践力]:在本次研学旅行地理实践中表现出较强的行动能力,并保持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灵活运用各学科知识,完成研学任务。

5 结语

工业遗产是先辈留在我们身边的宝贵财富,以工业遗产为主题的研学旅行也是容易被忽视的一种研学旅行方式。本次研学旅行的设计与实践有别于传统工业考察以及自然地理考察,为工业研学旅行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思路。其在整体设计上还是做得比较到位的,但是结合地理核心素养的话,则存在些许不足,特别是在综合思维的测评上来讲。后续改进可通过先试后测的方式,落实到实际上,将思维提升可见化。

猜你喜欢

黄石市黄石旧址
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觉醒青年发出“建党先声”
黄石国家公园庆祝150年蛮荒岁月——这是怎样的历史
奋力创造建设现代化新黄石的崭新业绩
黄石俱乐部度假别墅
黄石高速公路改造项目中互联网+工程建设管理系统的应用
The Simple Analysis of the Usages of “IT”
东方县旧址修复一期工程已完工
走马观花东北边业银行旧址
黄石市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黄石市助残机构发展情况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