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2022-04-01胡江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2年3期
关键词:外墙装配式构件

胡江

(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四川绵阳 621000)

1 引言

装配式建筑,得益于其便捷的施工模式以及高效的施工节奏,以创新性的施工理念为核心,成为现代建筑施工的主要应用形式。一方面,装配式建筑具有创新模式的生产构架,能够实现建筑施工管理的便捷化操作,能够满足工期、建设成本、建设质量等多层面的实际要求;另一方面,装配式施工技术,随着近年来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对应的施工内容以及施工效率,呈现更加显著的提升,有效促进工程建设的质变和蜕变,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2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主要意义

2.1 促进建筑工程施工效率的提升和改善

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是现代建筑领域的创新代表技术。该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建筑施工形式的改变和升级。以传统建筑施工技术为例,需要根据施工作业目标,选择不同的施工方案,对应的施工流程以及施工作业存在多种影响因素,进而导致施工作业进度的延误,甚至会造成部分工程的成本超支等问题。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能够有效规避传统施工作业中的隐患和问题,包括施工天气的影响、施工场地的影响、施工作业人员的影响等,能够实现对多种问题的有效解决,实现施工作业效率的高效化,为工程建设节约大量的建设成本。根据相关统计可知,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施工效率是传统建筑工程施工作业效率的2 倍以上,对工程的时间成本、人员成本、技术成本都产生极为显著的影响和价值。

2.2 助力绿色施工理念的深入和普及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采用流水化、统一化、高效化的施工作业模式,将施工模具以标准化的生产作业方式开展和实施,能够实现对施工材料的高效利用。传统施工作业项目中工程混凝土的使用量,需要根据施工浇筑区域具体体积进行设定和分析,对应的误差极为明显,并且存在混凝土超量或者混凝土浇筑程度不足等问题。混凝土材料的超量,必然会引发相应的浪费问题,对地区所在环境以及工程的建设,都会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反应,违背绿色施工的基本宗旨。应用装配式施工技术能够有效规避相应问题,以标准化的模具生产流程,能够对所有浇筑构件混凝土数量进行精准测算,能够实现混凝土浇筑数量的精确分析,为工程的建设节约大量的建设资源。图1 为某装配式建筑构件安装效果图。借助装配式施工作业技术的模式和理念,能够为工程建设节约大量的建设成本,为工程在项目概算、项目盈利分析等方面提供有效帮助。因此,借助装配式施工技术的显著成效,能进一步推广该技术的应用和实施。

图1 某装配式建筑工程安装效果图

2.3 提升工程建设便捷化施工的创新属性

目前,我国城市建筑施工作业普遍面临施工作业场地不足等问题,特别是在城市的繁华地带,对应的施工作业场地无法实现施工技术的实施和开展。例如,工程作业期间需要大量施工设备的投入和使用,对应的场地需求极为明确,需要保障基本的使用空间,但是受实际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少工程无法顺利实施和开展。例如,某工程的施工场地需要满足1 000 m2以上的施工场地,但是实际场地无法达到对应的目标,并且对应的场地长度、宽度都无法满足相应的需求,周边区域属于繁华的城市区域,无法提供相应的帮助。应用装配式施工技术能够有效缓解施工场地的局限性问题,将工程中的核心构件,在加工工厂或者其他区域进行制作,然后运输至施工场地,有序进行核心构件的组装和建设,能够实现施工场地的便捷化以及施工作业的高效化。目前,国内不少繁华地段的大型建筑,都采用装配式施工技术,对于工程建筑起到不可估量的影响和作用,实现工程建设理念的创新和升级。

3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主要内容

3.1 装配式混凝土构件施工技术

装配式混凝土构件施工技术,是目前装配式施工技术的代表技术。首先,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将主要承载构件进行组装设计,然后利用电脑软件,对核心构建的尺寸和结构进行分析,以多种材料进行模具建设。一方面,通过电脑软件的应用分析,能够对模具的数量以及标准尺寸进行说明,能够减少施工作业的准备周期,能够解决施工场地不足等客观问题,同时还能够在流水线生产模式中,实现核心构件的标准化制作,保证所有构件的制作质量。不仅如此,通过统一的浇筑模式,能够实现所有混凝土构件标准化的生产质量,能够推动工程建设的便捷化和高效化。装配式混凝土矩形构件体积计算公式为:

针对异型构件的尺寸计算,可以将构件进行拆解,然后参考矩形构件体积计算方式进行。通过计算构件的体积和数量,能够精准测算所有混凝土的浇筑体积,能够对工程施工浇筑数量进行判断和分析。例如,当前BIM 技术已经在全球广泛使用,可利用这一技术对工程施工构件进行模拟化分析,实现对应的分析目标。另外,当工程受施工管理不当引发部分材料损坏时,能够快速对破损构件进行替换,能够实现更加便捷的施工目标。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借助统一的安装方案,能够快速完成建筑的组装工作,达到工程的建设目标。目前,我国已经实现超高层建筑应用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有效解决工程建设周期长、工程建设成本过高等一系列问题,具有显著的应用成效和施工价值[1]。

3.2 装配式钢结构施工技术

装配式钢结构施工技术,主要是针对钢结构工程,通过不同组合拼接模式,以科学的力学设计,满足钢结构建筑的施工要求。图2 为某装配式钢结构工程施工作业图。在施工作业前,将对应的钢结构组件进行数量统计和尺寸统计,通过统一化的生产和加工,能够实现超快速的施工目标,能够实现建筑的抗震等级、抗洪能力的提升,能够从建筑质量的基本层面进行改善和强化。不仅如此,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还能够充分发挥钢结构材料的特殊性,能够具备超强的韧性。目前,该技术的应用,能够解决紧急功能建筑的建设使用需求,能够快速实现灾后重建的设计目标,能够解决大量居民的居住需求,具有极为显著的应用价值[2]。

图2 某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施工作业图

3.3 装配式外墙楼板施工技术

装配式外墙楼板施工技术,主要是针对外墙节点防水以及外墙整体安装等内容。一方面,外墙节点防水施工作业,其核心目标是为了解决外墙拐角等位置的防水问题,通过设置必要的遮挡建筑,能够将建筑的防水功效进一步提升和强化,另一方面,相关防水构件的建设,借助装配式加工技术,能够实现流水化的施工作业形式,能够保障对应的施工质量,特别是与传统防水构件进行对比,其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质量更加显著。另外,外墙施工技术,大多需要对施工区域进行测量和计算,从而对外墙的尺寸进行设定,必要时还需要对外墙进行调整和变更。应用装配式外墙施工技术,能够保障所有构件的标准化,能够通过统一的施工模式,实现外墙构件的快速安装。针对钢结构建筑以及框架混凝土建筑,能够发挥出超强的施工成效。在施工完毕后,施工人员仅需要对拼接缝隙进行水泥密封即可,能够减少大量的施工作业流程以及施工任务,显著提升了工程的施工速度[3]。

4 促进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建议

模块化管理是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应用策略。一方面,基于模块化施工管理的特殊性,结合装配式建筑的核心理念和核心目标,从建筑的功能性、价值性、创新性等方面进行构建和分析,将工程施工作业进行拆解和剖析,细化分部工程的建设内容以及施工目标,以流水化的管理模式,促进工程施工作业管理的创新和高效,特别是对于人员的科学管理,通过设定小组模式,能够将传统的大规模管理体系进行升级和优化,能够借助统一化的管理策略,实现工程建设的标准化和合理化。另一方面,模块化的管理模式,更加侧重于对工程建设质量的科学管理,并且将工程的管理策略以及管理内容进一步明确,强化对工程建设的直接管理流程,能够降低多级别管理模式中的弊病和问题,能够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的管理成效。

5 结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实现施工效率的提升和强化,助力现代建筑领域施工管理核心价值的体现,其对应的关联内容,涉及工程的建设周期、建筑成本、工程质量、工程维护等多个角度,对应的领域以及实践效果,是传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无法实现的目标,符合现代建筑的发展目标和建设目标。

猜你喜欢

外墙装配式构件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控制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高层建筑外墙外保温节能体系施工工艺
装修一体化装配式建造技术研究
外墙防渗工程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判断:哪位洗得快
BIM模型相连构件获取方法
如此外墙,防水还扛得住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