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医源性药物中毒的临床症状与解救措施总结
2022-04-01张志勇吕健田久文
张志勇,吕健,田久文
(朝阳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辽宁 朝阳 122000)
医源性药物中毒是指由医生开出的治疗方法引起的药物中毒,原因可能为医生开具的处方剂量不对、药品摆放混乱导致拿错药品、没有认真核对包装上的剂量或者实际浓度等都会引起医源性药物中毒。重症医学科是为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抢救、延续生命支持的学科。重症医学科患者的疾病都较为严重,当医务人员由于自身原因出现差错时,很有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甚至引发死亡。为此,本研究选取该院2020 年1—6 月重症医学科医源性药物中毒的11 例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解救措施,旨在提高临床医务人员的重视,减少临床安全事故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20 年1—6 月重症医学科医源性药物中毒的11 例患者,纳入标准:均符合医源性药物中毒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非医源性药物中毒的患者;年龄>45 岁患者。其中男6 例,女5 例;年龄5 个月~45 岁,平均年龄(21.46±1.17)岁。该研究已经该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患者或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通过法医病理学尸检鉴定书、尸体解剖记录、有关病历摘要或原始病历复印件、死后亲属和有关人员的陈述,以及毒物化验报告,按性别、年龄、原患疾病、中毒药物、剂量或致死血浓度、中毒原因与方式以及后果等进行分类整理。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进行描述。
2 结果
11 例患者中,在诊断处方过程中发生医源性药物中毒1 例(病例6),处方中只是写明了药物名称,并未标明其使用浓度;在护士执行医嘱方面有7 例(病例1、2、3、4、5、7、9);护理人员观察期间3 例(病例8、10、11);在执行医嘱阶段,药品发放错误的有4 例,包括浓度错误的3例、药品被污染的1 例,见表1。
表1 11 例重症医学科医源性药物中毒患者案例分析
3 讨论
3.1 医源性药物中毒及医源性药物中毒对患者的危害、对医院及医护人员的影响
医源性药物中毒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由于医务人员操作不当、专业知识欠缺、态度不认真等原因引起的中毒或者死亡。医源性药物中毒发生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包括医生诊断,开具处方,药房发放药物或护士执行医嘱,用药期间对患者进行的护理、观察等。杨童玲等[1]研究显示,NICU 患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是患儿的住院时间及出生体重,即NICU 患儿出生时的体重越小、住院时间越长,医源性皮肤损伤现象越容易发生。徐霁等[2]研究发现,30 例患者中女性28 例,男性2 例,年龄范围3~80 岁,除2 例不详外,其余均为A 型肉毒素中毒。发生肉毒素中毒最早为使用肉毒素当天,最晚为注射后3 周,病程持续10 d 至6 个月,经积极治疗后,多数预后尚可,因此临床应高度重视医源性肉毒素相关性不良反应,把控适应证,确保用药安全。姚仁芬等[3]研究提示,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多是由于医疗上操作不当或者仪器故障所造成的与原发病无关的皮肤损伤,考虑原因是新生儿住院过程中需要做较多的诊疗护理,从而容易导致新生儿皮肤损伤。陈鹏飞等[4]研究表明,对于医源性上消化道出血采用选择性血管造影有相对较好的诊断效果,导管动脉栓塞治疗对于治疗医源性上消化道出血安全有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以上研究均提示医护人员在进行临床工作时要以谨慎认真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出现医源性药物中毒不仅会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也会影响医护人员和医院的声誉,引发较多的医患矛盾,不利于医疗事业的发展。
3.2 重症医学科医源性药物中毒的研究结果分析
本研究中,在诊断处方过程中发生医源性药物中毒1 例(病例6),处方中只是写明了药物名称,并未标明其使用浓度;在护士执行医嘱方面有7 例(病 例1、2、3、4、5、7、9);护 理 人员观察期间3 例(病例8、10、11);在执行医嘱阶段,药品发放错误的有4 例,包括浓度错误的3 例、药品被污染的1 例。药品发放错误的原因为根据药品颜色、包装进行发放药物,有的药品甚至标签丢失,表明医务人员工作态度不谨慎,浓度错误是因未认真核对安瓿瓶上的实际浓度。本研究中病例9 资料表明药房药物摆放较为混乱,三氧化二砷未进行单独存放,与其他中药混乱放置,导致药品发生污染,出现急性砷化物中毒现象[5]。
在护理人员护理期间的3 例病例需要特别注意,其中银屑病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疾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程相对较长,复发率较高,甚至部分病例会不能痊愈。青壮年发生该病的概率比较大,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精神状况产生较大的影响,临床特征以红斑,鳞屑为主,发病部位为全身,但较常见的部位为头皮、四肢伸侧,冬季病情会加重[6]。银屑病的发病机理尚不是很清晰,免疫缺陷是其发病机理中的一种,尽管6-巯基嘌呤并非治疗银屑病的推荐药物,但是使用期间也不会引起毒副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要不定期的检查患者用药过程中的肝肾功能以及血象,其中医生让患者将药带回家服用,患者未进行血象检查,是患者死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原因。药物的毒副作用很容易被牢记,但是也很容易被忽略。病例8 中患儿为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对于重症患者往往会有后遗症,属于血液传染病[7]。病例8表现为反复抽搐,从而引起痰阻,影响了患儿的正常呼吸,因此采用气管插管、供氧等措施,但是由于长期供氧,会削弱呼吸功能,使患儿出现缺氧的情况,而医务人员并未察觉,最终患儿由于长期高浓度供给氧,造成增生性肺炎,合并小灶性支气管肺炎,导致死亡。阿托品是一种抗胆碱药,主要可以解除平滑肌痉挛,剂量大时还可以解除小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同时腺体分泌受到抑制,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使心搏加快、瞳孔散大、眼压升高,兴奋呼吸中枢,解除呼吸抑制[8]。在临床中发生中毒采用过量阿托品进行抢救的患者较多,病例11 使用阿托品剂量不足,使患者出现死亡,可见医务人员对于药品的性质、适用症状、使用剂量掌握较差,缺乏抢救急性中毒患者的经验以及相应的专业知识。
医务人员在发放药品时由于药品颜色、包装、浓度、摆放药品混乱致使药品出现错误,导致患者出现急性中毒或者死亡,说明医务人员工作态度不认真,工作懈怠,药房管理存在一定的疏漏,需要对医务人员进行相应的知识培训,强化医务人员对于职业的认真态度,加强药房的制度管理,以促进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3.3 重症医学科医源性药物中毒的解救措施分析
医源性药物中毒主要发生在护士发药、护理以及药房的管理等方面,因此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①对于发药方面,护理人员要认真核对药品的名称、标签、商品名、厂家等,注意注射剂型的浓度,并且要核对所发药品是否为患者本人姓名;要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和考核,对于不合格的人员要进行相应的惩罚,以提高护理人员的重视程度和认真负责的态度[9]。②对于护理方面,要重视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药物知识的掌握程度、药物毒副作用、配伍禁忌、用法用量的全面掌握[10]。③对于药房管理方面,要认真分类管理药品,注意药品的商品名、药品名相对应,并且要注意药品存放的温湿度;对于经常用到的药品要放在外侧,对于不常用的药品要定期检查药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若发现有药品的日期超出了保质期,应该立即更换;要对药品的进出进行详细的记录,以防换班时出现差错[11]。④建议医务人员要通过职称考试后才能上岗,并不断进行学习,更新药品的知识,医院可以定期组织相应的知识讲座,或者去优秀单位进行相应的知识培训或者实践操作培训。⑤要加强医务人员对于急性中毒患者的知识培训,强化中毒后解毒药物知识掌握与抢救措施,了解各种需要急救的情况以及相应的药物、抢救措施等[12]。⑥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对于不按照制度执行的医务人员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对于表现出色的医务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每隔一段时间可以进行相应的制度知识考试。
3.4 结论和不足
医务人员的过失会导致医源性药物中毒、死亡,要加强对医护人员专业知识培训、负责态度的教育,促进患者诊治的安全性。但是本研究中由于病例数较少,并且是对本科室病例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对于最新的医源性药物中毒的临床特征有待进一步深入总结,以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