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环境下信息行为研究的拓新与发展—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信息行为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信息行为研究2021年年会会议纪要*
2022-04-01肖雪章小童李安祎范斯诺
肖雪 章小童 李安祎 范斯诺
(南开大学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天津,300071)
1 引言
信息行为研究是一个涉及面广、研究对象多元并随着信息技术进步而不断演化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它面向所有与信息资源、信息渠道有关的主动或被动的人类行为或活动[1]。信息行为研究的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1849年递交到英国国会的一份关于图书馆的效用及读者阅读行为的报告[2],因为其研究的重要价值而成为学者们热衷的研究主题。自1948年的英国皇家科学信息会议(Royal Society Scientific Information Conference)召开以来,信息行为研究逐渐成为图书情报学核心研究领域之一[3]。
中国学者对信息行为的研究虽起始于20世纪末对国外信息行为研究进展的跟踪、评述与经典理论模型的引介[4-6],但发展迅速,并已在研究主题、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进行开拓创新,产生了一批具有一定国内外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也汇聚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研究群体。2019年5月,首届“交互与信息行为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国内学术界首次聚焦这一情报学研究的核心领域,也是该领域最新进展与成就的集中展现[7],吸引了国内外学者的积极参与和研究热情,展现了对构建信息行为研究平台和组织的迫切期待。
在此背景下,经过两年多的筹备,在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的引领、指导和支持下,信息行为研究专业委员会获批成立,并于2021年7月9-11日在南开大学商学院成功举办“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信息行为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信息行为研究 2021 年年会”。会议以“多元环境下的信息行为研究”为主题,面向信息行为领域研究者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旨在促进信息行为研究相关领域的纵深发展,推动信息行为、交互信息检索及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交流与合作。此次会议获得了12家图情专业期刊的支持,吸引了来自全国4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170多位师生参会,通过信息行为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仪式、主旨报告、专家报告、分会场报告、学术海报展示、论文写作座谈会与闭幕式7个模块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活动,促成了后疫情时期中国信息行为研究同行的一次科研大汇聚、经验大交流,也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主题。
2 会议主旨报告与专家报告
会议共邀请了7位专家分别进行主旨报告与专家报告。主旨报告的报告人为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戴国强理事长,专家报告的六位报告人依次为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朱庆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图书情报教研室主任/信息构建研究中心主任周晓英教授、吉林大学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李贺教授、华中师范大学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王伟军教授、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主任王军教授和南开大学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于良芝教授。
2.1 主旨报告:信息行为学的若干思考
戴国强理事长的报告高屋建瓴,解读了对信息行为学的认识,指出信息行为研究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对未来研究的建议。他指出,在“以应用为目标”为横轴,“以知识发现为目标”为纵轴形成的“科学研究象限模型”(Quadrant Model of Scientific Research)①作者注:科学研究象限模型(Quadrant Model of Scientific Research)是从二维角度对科学研究进行分类的模型,最早由学者Donald E Stokes在《巴斯德象限:基础科学与技术创新》(Pasteurs Quadrant: Ba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一书[8]中提出,该模型“以应用为目标”为横轴,“以知识发现为目标”为纵轴划分出4个象限,依次是应用启发基础研究的巴斯德象限、纯基础研究的波尔象限、技能训练和经验整理的皮特森象限、纯应用研究的爱迪生象限。中,信息行为应该处于“应用启发基础研究”的巴斯德象限中,围绕着应用、实践、发展需求和用户来开展研究。戴理事长随后指出信息行为面临着5项挑战:
(1)信息是真实的,但先入为主,不能全方位地获得真实信息,因此,需要从多视角进行分析;
(2)信息是真实的,但叠加信息是歪曲的,因此,在研究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信息进行深度的挖掘,不被其表面所蒙骗;
(3)信息是真实的,但叠加信息无法解释,研究行为过于相信暗示,而忽略了大的逻辑;
(4)信息是真实的,叠加信息是多重隐含的,研究者受限于跨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欠缺,不能有效识别,需加强辨识能力;
(5)信息是真实的,但信息机理尚未清晰或在不断发展中,需要情报工作者不断追踪科学原理突破和新知识发现带来的研究方法转变。
此外,滞后信息、伪造信息、虚拟和智能环境下的人机交互、突发事件的行为分析等问题,都是情报工作不同于信息研究的特殊问题,值得情报学和情报工作进行深入研究。为响应急速变化的世界,信息行为研究就要努力做到宏观趋势正确、中观方向准确、微观路径精确的总体原则,对行为进行全面、准确的理解和运用。
2.2 专家报告:基于信息生命周期的健康信息行为研究
朱庆华教授指出健康信息行为研究从实践背景来看聚焦于人、信息、技术与社会之间的交互,从学术背景来看,是健康信息学、社群信息学和社会信息学的交叉研究领域。从信息生命周期视角可将健康信息行为分为健康信息需求、搜寻、甄别、采纳、加工使用和干预6个阶段。朱教授团队在研究中主要关注的问题包括如何精准描述健康信息需求、如何应对多元化的健康信息搜寻、如何实现失真健康信息治理、如何有效挖掘健康信息内容价值以及如何实现有效的健康信息干预,并针对性地开展了多项研究。面向未来研究,朱教授提出了四个关注:一是理论视角上注重多学科理论整合,立足本学科特点并结合多学科理论;二是研究方法的融合,注重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传统方法和新兴方法相结合;三是研究范式的迁移,注重数据驱动、实证主义与设计学,充分调动信息主体与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四是关注研究情境的嵌套,整合健康信息学、社群信息学、社会信息学的研究情境。
2.3 专家报告:健康-信息-动机-行为的关联和影响
周晓英教授的报告将健康、信息、动机和行为作为四大关键词,对其相互的关联关系进行了阐释,指出四者之间可以互相组合又互相影响。健康新理念是要消除所有导致健康问题的危险因素,而不是仅仅依靠治病,信息是通往健康的必经之路。她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al Skills Model,IMB模型)②进一步指出,信息干预(知识和知道)、动机干预(心理和意愿)、行为技巧干预(方式和能力)三者是同时作用于健康行为改变的,比单一因素的作用效果好。
周教授也提出了自己对信息行为研究的思考:
(1)“信息+行为”不等于信息行为,信息行为是所有与信息查询、获取、检索、利用、扩散等信息活动相关的人类行为,而“信息+行为”可以是与信息产生关系的人类所有行为;
(2)目前,描述信息行为的研究较多,而对改变信息行为的研究较少,因而,信息行为研究要重视信息从代理服务向自我服务转化的过程中,如何影响和改变用户的信息行为;
(3)信息行为相关问题如信息流行病(信息疫情)、谣言传播、信息规避等的治理,可以通过信息、动机、行为技巧三方面的综合干预起作用;
(4)要充分认识健康信息行为研究的跨学科性和综合性。
2.4 专家报告:应对理论视角下互联网用户信息披露行为研究
李贺教授指出科技的发展并未减缓隐私问题,反而日益突出,随着隐私问题的持续,用户意识到在互联网中控制个人信息能力的有限,因此应对隐私问题的方式也在悄然改变,以便使自己更好地适应当下的互联网环境。尽管目前对隐私关注和披露行为的关系已有大量探索,但研究结论并不一致;已有研究还存在视角单一及实证研究缺乏的状况。在此背景下,李教授团队基于应对理论和保护动机理论视角,引入三种认知评估及两种不同的应对模式,构建了互联网用户信息披露行为模型,主要探讨两个问题:
(1)互联网用户对隐私威胁的相关认知如何影响其应对反应以及信息披露行为;
(2)互联网用户隐私威胁的应对策略如何影响其个人信息披露行为。
研究结论表明:隐私犬儒主义主要受到隐私效能的影响,并且是用户披露个人信息的重要影响因素。这种态度的存在也是导致隐私悖论现象可能的原因。此外,尽管用户的保护动机会在互联网用户存在隐私关注时被激发,但该动机却不能降低用户实际披露行为,这又是可能导致隐私悖论现象的原因。研究还发现效能感在用户的隐私问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对态度、动机和实际行为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2.5 专家报告:青少年网络适应:概念模型及其心理机制
王伟军教授从国内外青少年网络使用状况和网络信息内容生态的分析切入主题,他指出网络使用对青少年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其影响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如何适应和使用网络。其团队通过对访谈文本进行编码,按时间发展的顺序构建了个体适应网络的三阶段循环模型,初步解释了青少年个体是怎样从不适应到适应网络的,依次是:在初步接触和评估环境阶段,好奇心和网络自我效能感是重要特征,青少年除了拥有对使用和掌握网络技术的信心,还有对自己积极参与生成网络内容、创新的自信心;在适应具体网络活动阶段,控制感和适应能力是重要特征,但青少年普遍高估自己的控制力;在适应持续阶段,应对挫折的能力是重要特征,回避是青少年常用的应对方式。青少年感知到适应网络与现实的不同可分为两方面:个体感知的网络空间独有的特性和个人在网络空间中广阔的自由度。王教授研究团队后续将编制《青少年网络适应性量表》,开展青少年网络适应性测量和网络适应状态预测研究,并结合具体网络情境揭示青少年网络适应的影响因素,从青少年成长与发展的视角探索网络信息服务算法优化与信息推荐机制,为我国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治理提供理论指导。
2.6 专家报告:智能信息环境下人文学者技术使用态度初探
王军教授从人类信息环境的变迁分析出发,指出不同的信息载体塑造了人们对待信息的态度和利用信息的方式,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对不同学科学者的影响具有不同的特点。对北大文科200多位师生开展调查发现:人文学者做研究时会对每一份材料都重新审视,他们通常会在沉浸式的阅读基础上通过对原始材料的系统性把握和批判性的采纳,以及对微观数据的严密考证,得出自己的独立结论,其结论大多数具有开放性和解释性的特点;更注重内容关系的挖掘,而不是统一数据,重视数据的源头,强调原始资料的准确性和数据加工过程;多为独立研究,很少与人合作。这些特点与图情学者不同,因而应在推进数字化工作时予以考虑。从对信息技术和资源的使用状况来看,文科生对数字资源的利用率和对信息技术的采纳意愿很高,认可当前的智能环境,但同时又存在质疑,包括质疑数字化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人工智能的能力与边界、统计计量和可视化方法是否将问题简单化、数字方法能否在人文领域产生突破性成果等。这些质疑可能是有道理的,这就提醒信息行为领域的学者要借鉴人文学者的经验,对信息技术迅速普及和智能技术无孔不入的渗透抱有警惕。
然后,王教授简要介绍了团队做的一些工作,包括建立“吾与点”古籍自动整理平台、构建“经籍指掌”历代古籍目录集成可视化系统、建设“宋元学案知识图谱”等。尽管如此,王教授仍清醒地指出数字人文的技术和工具可以有效辅助人文学者进行一些研究,但不能肯定它对人文学科起到支撑性或革命性的改变,考虑到人文学科的特点以及将资料放大到2500年间的时间跨度等情况,我们今天的很多方法和结论可能不是很适应,因此,一方面要继续推进我们的研究,另一方面要对数字人文的方法保持一定的敬畏和质疑。
2.7 专家报告:信息行为研究中超越情境之人格再发现
于良芝教授首先指出,这里的人格并非心理学的人格概念,而是个人在其信息活动中的主体性特征。她指出,对用户的关注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图书馆研究生院开展的研究以及在同时期兴起的对科研人员信息获取与利用的研究,并在60-70年代之后发展为更宽泛的信息需求、搜寻与利用的研究,被统称为信息行为研究。不同分支的用户研究对人格的处理方式有所不同:20世纪30年代,公共图书馆的利用研究以及阅读兴趣研究包含主体性的人格,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在40年代开展的公共图书馆调研当中的用户研究,尽管其人格描述采用的只是人口学的变量或特征。然而这样的研究在70年代开始被信息行为研究批判为系统中心范式,在这种批判下,各种强调情境的研究逐渐兴起,其中最典型的模型就是威尔森的经典模型,后续研究也多延续威尔森的思路,在强调情境化的同时伴随着去人格化;北欧学者萨沃雷宁的日常信息搜寻行为模型算是例外,此模型增加了类似人格的概念:生活方式和生活能力,并强调它与情境共同对用户行为产生影响。
在梳理这些研究的基础上,于教授也介绍了其提出的个人信息世界的概念,指出它由个人信息活动的空间、时间、智识水平划定边界,揭示了个人作为信息主体的特征而非信息环境特征,其状态反映信息主体的发展程度,在特定时期具有相对稳定性,并渗透到个人在各种情境下的信息活动,从而对情境化的信息行为产生影响。她认为,信息行为学未来研究的创新是重新发现人格的作用。一方面,研究者们可以发展萨沃雷宁的模型,关注到不同人格所带来的情境化信息行为的共性和差异性;另一方面,研究者们可以关注情境因素对当下行为以及未来人格的双重影响,从而超越对情境及其影响的单纯描画,进一步走向对它们的反思。
3 会议分会场主题汇报
本次会议共收到稿件110篇,其中包括长论文108篇,经会议评审专家组评审后,共40篇长论文入围分会场报告,论文接受率为37%。受疫情防控影响,最终34篇论文参与了分会场报告。本次会议设置了10场分会场,根据报告内容可概括为5个报告主题:社会化情境中的信息行为、信息搜寻行为、信息规避行为、健康信息行为和多类别用户的信息行为。报告人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享了其研究成果,体现了信息行为研究的继承与创新。
3.1 主题一:社会化情境中的信息行为
社交媒体和在线社区构成的社会化信息环境为用户的信息生成、获取、分享、推荐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近年来始终是信息行为研究的热点,并持续深入。叶佳鑫基于兴趣传播理论模拟出社交网络中核心用户对整个用户群体的兴趣影响过程,提出了一种融合影响力传播的群推荐方法,该推荐方法在资源数量较少时具有最佳的推荐效果;刘鸿彬探讨了用户参与在线讨论的动机及其对参与行为的影响;马晓悦结合深度访谈和关键事件法研究发现,社交媒体用户的信息再现行为由动机、重新查找和结果三个阶段构成,行为同时受到用户、信息、平台、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肖雪的研究关注“Z世代”社交媒体用户的隐私倦怠现象,从个人行为、个人心理、平台和政策角度探讨隐私倦怠的影响因素及相互作用机制;陆颖颖以微博影响力、已获评论数、信息可见度作为新增评论连接的影响因素,构建了微博评论行为定量模型,揭示了群体层面评论行为的生成机制和社交媒体用户的信息交互关系。
对在线社区的用户学习和知识贡献行为的研究主要结合具体社区展开。程秀峰以CSDN社区为例,揭示了不同类型的意见领袖特征对社区用户学习意愿的影响作用;刘蕤基于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Health Action Process Approach, HAPA)探究在线医疗社区中医生知识贡献行为的形成路径;李蕾以ResearchGate的问答板块为例,利用内容分析法对学者群体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信息需求特征、问题关注度、提问者学科分布、高推荐回答特征等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
3.2 主题二:信息检索行为
研究者将实验法、深度访谈、问卷调查法与眼动追踪技术、面部识别技术结合,研究多种任务情境、设备情境中不同用户的信息检索行为特征,富有创新。夏立新结合信息检索实验与眼动追踪技术,探究在学术信息探索式搜索过程中各阶段的情感特征与眼动特征及两者之间的关联;黄崑利用面部情绪识别技术,关注用户检索过程情绪的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在另一篇论文中通过多轮实验数据对比,探索对于区分不同任务难度感知具有稳定、显著性影响的行为指标;王鑫棋在意义建构理论和信息检索过程理论(Information Search Process,ISP)的基础上,探究高低错失焦虑心理对考研群体在信息检索各阶段的影响;刘思琦基于“搜索即学习”视角,探讨不同社交关系类型和协作效能水平对协同信息检索用户学习交互行为的影响;胡小飞引入人格特质理论开展协同信息检索行为的研究发现,开放性和外向性人格显著正向影响检索策略,严谨性和外向性人格显著正向影响交互程度;贾明霞的研究表明,任务技术适配、服务质量、自我效能感、结果预期对促进大学生跨屏信息搜索行为具有积极作用。
3.3 主题三:信息规避行为
信息规避行为是用户有意识地对信息进行回避、忽视、拒绝或延迟的行为,与偏好信息寻求的一般习惯相反,显示了用户信息行为和心理的复杂性,这一行为在健康信息行为中表现尤为突出。韩正彪的研究表明,社会氛围、负面情感和患者认知正向影响农村居民的慢性病健康信息规避意愿,进而导致其信息规避行为的发生;彭丽徽探究了中老年人健康信息规避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关联路径,将影响因素区分为直接、中介和调节因素;岳欣基于关键事件法研究了运动损伤人群健康信息规避行为模式,揭示了情感认知、环境及信息等方面的影响因素。
用户长期对信息的选择性趋避将导致群体极化、信息茧房等现象,姜婷婷等基于关键事件访谈法梳理新闻偶遇过程中趋避行为的发生机制,为扩大严肃新闻传播,减轻过度娱乐化现象提供实践指导;李月琳等结合问卷调查、机器学习等方法,揭示信息茧房的影响因素及其不同作用,并为如何预测信息茧房的形成提供指导;彭晗琦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方法,梳理用户主动打破信息茧房的情境和动机,并为系统设计提供指导。
3.4 主题四:健康信息行为
近年来人们的健康需求不断增加,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用户的健康信息行为发生更为频繁,相关研究备受关注。周国韬对社会化问答平台“知乎”中13万条养生问答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用户对养生健康信息的关注内容呈现多样性,安全与尊重需求层次的话题占比最多,健康焦虑与外部风险会促进用户对养生健康信息的关注,养生健康信息话题的热点演化存在内部关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形成了健康信息行为发生的新情境,李月琳探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境下任务与信息搜索行为的关系,发现不同类型的任务会影响用户信息检索行为的多个衡量指标;李彩容研究了用户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境下的信息转发行为,从用户、信息、信源、疫情发展等维度构建影响因素模型。健康信息的替代搜寻行为在特殊群体中比较常见,宋小康通过实验法分析了互联网环境下健康信息替代搜寻过程中的用户行为特征并识别出不同的行为阶段;林蕙关注癌症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信息表露类型、演化和模式,揭示了患者及其家属的信息表露模式和阶段性变化。
3.5 主题五:多类别用户的信息行为
不同年龄、职业、平台、应用的信息用户成为研究聚焦的对象。童钰对儿童网络信息行为与认知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展示了儿童在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行为、对网络信息的认知和理解以及对网络信息可信度的评估三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宋大成构建不同情境下科研人员共享行为博弈模型,揭示科研数据共享的影响因素;沈波调查探讨了企业员工的技术应激心理与知识隐瞒之间的影响关系。针对移动阅读平台,梁少博基于“推-拉-锚定模型”(Pull-Push-Mooring Model, PPM模型)探究用户从移动数字图书馆转移到商业性移动数字阅读平台的影响因素,揭示了用户转移的推力因素和拉力因素;王丹基于“刺激-机体状态-反应模型”(Stimulus-Organism-Response Model, S-O-R模型)研究了有声阅读类知识付费用户信息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与影响机制;姜婷婷基于对话日志数据分析客户服务系统中用户的信息需求、信息搜索、用户参与度等行为特征;王晰巍结合自然语言处理、可视化、社会网络分析技术,从用户信息交互模式、关注主题和信息交互特征三方面揭示了短视频平台的用户行为特点;贺晓阳以数字博物馆中全景漫游系统的语音导览功能作为切入点,对用户认知负荷及原因展开分析,发现听觉通道的加入为用户带来更多的认知负荷,但并未带来更好的认知效果,从而为优化通道交互设计提供指导建议。
4 学术海报展示
会议评审专家组择优推荐未入选分会场报告的稿件参与会议学术海报展示,最终共有16篇论文进行了学术海报展示。本次会议在海报摘要提交和制作上都按照国际会议惯例形式进行,期望推动国内会议的国际化、规范化。
参与学术海报展示的研究可分为三大主题,即信息检索行为、社会化情境中的信息行为和健康信息行为。针对信息检索行为,袁红研究用户对状态信息提问(Status Message Question Asking, SMQA)和搜索引擎的偏好,结果表明用户产生指令型需求时偏向于搜索引擎,而问题型需求则偏向于通过SMQA获取信息;王馨悦采用系统性综述法,揭示了时间限制和时间压力对检索行为、浏览行为、撰写行为、偶遇行为和决策行为影响的研究进展;李樵回顾了认知心理学理论、认知导向的信息检索研究进程,指出了认知心理学对信息检索研究理论、方法和实践的借鉴意义;宋筱璇揭示了学习型搜索行为过程中的元认知调控要素、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特征模式;刘畅的研究分析了学习型搜索过程中的问题表达过程及其与情境变量、交互行为变量和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
在社会化情境中的信息行为主题下,多位研究者探讨了社会化信息系统中的用户问答、交互和消费等行为。邓胜利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探究问答社区用户健康信息披露,根据披露广度与深度将用户群体分为核心、中间和边缘三类;严炜炜的研究构建了学术社区科研用户的关注关系和合作关系网络,揭示科研用户的交流行为模式及演化特征;肖雪对社交媒体倦怠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性文献综述;孟嘉从提问者、回答者、其他用户、围观者和平台5个方面探究了用户付费围观行为的路径与影响因素;单文欣以知乎APP为例研究用户个人信息披露行为的影响因素,可归纳为个体需求、个体认知、感知风险、感知收益、主观规范、付费形式六个方面。相甍甍结合结构方程模型和模糊集定性比较方法,分析了运动健身APP用户隐私信息披露意愿的影响因素及路径。
在健康信息行为主题下,研究者分享了用户健康信息素养、信息搜寻、信息采纳方面的研究成果。徐君构建了大学生健康信息素养量表,并对大学生健康信息素养现状进行了分析;李世娟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一情境,探讨了中年人的信息行为、情绪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唐震怡基于IMB模型研究微信公众号用户健康信息采纳行为,其研究结果进一步发展了信息采纳模型。
5 结语
此次会议的会期有限,但在充满激情的热烈讨论中显现了信息行为研究的无穷魅力和研究者的无限活力。会议虽然结束了,但信息行为研究专业委员会的工作刚刚开始,以此次成立大会为起点,未来将面向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继续耕耘信息行为研究的传统领域,拓展信息行为研究的新领域,创新信息行为研究的路径、手段和方法,引领信息行为研究学术前沿。同时,打造信息行为研究的学术交流平台,构建信息行为研究的学术共同体,推动图情学科的发展,并向世界传递中国信息行为研究学者的声音,构建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形成依托中国社会环境和情境的信息行为理论体系,努力推动中国信息行为研究走在世界前沿。
作者贡献说明
肖雪:提出思路,资料收集与核对,论文修改与定稿;
章小童:引言与结语部分的初稿撰写;
李安祎:专家报告部分的初稿撰写;
范斯诺:分会场与海报部分的初稿撰写与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