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造:遇见更美的自己

2022-04-01胡涛波

体育教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团队成长

胡涛波

摘  要:宁波市小学体育特级(名)教师跨区域带徒活动(以下简称“特带徒”)自开展以来,每三年一届,如今已经开展了11届。这一培训模式从学员专业发展、课堂教学实际、教学方法探索、科研水平提升等需求出发,培养了一大批宁波市体育教学名师骨干。笔者以参加“特带徒”的实际为切入点,归纳“六悟”,助力体育教师专业的进一步成长。

关键词:特带徒;团队;成长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2)03-0052-02

泰戈尔曾说过:“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炼就出创造天堂的力量。”2018年10月,笔者参加了宁波市第11届特级(名)教师跨区域带徒考试,经过层层选拔,非常荣幸地成为浙江省体育特级教师沈斌校长的一名徒弟。时光荏苒,在三年光景中,笔者磨炼自身技艺、深耕专业发展、享受思维碰撞、精进提升自我,使自己业务的第二发展期有了弥足的进步。

一、理清思路,明晰目标

参加“特带徒”累吗?累。参加“特带徒”苦吗?苦。但最后的收获是丰实的。参加“特带徒”,如果你不想苦、不想累,唯一的办法就是习惯,当你习惯了也就不累了,既然求了雨,就要兼顾风雨的泥泞。如三年前的首次论坛中,笔者用四个行动和一个憧憬制定了发展目标,对比过往,收获颇深。行动一,每次认真完成师父们组织的活动,笔者全勤参加活动,每次作业、任务,绝不延期拖欠;行动二,每学期用心听课20节以上,在第九次宁波镇海区中心学校活动中,笔者一天半听了9节课、1个讲座;行动三,每学年至少开设余姚市级以上公开课或讲座1次,三年里笔者执教余姚市级公开课8节、宁波市级公开课4节、跨区域温岭市执教公开课1节,开设余姚市级讲座5次、宁波市级以上讲座3次;行动四,每学年至少有2篇论文在余姚市级以上获奖或发表,笔者三年内撰写的论文在CN期刊发表13篇、浙江省一等奖1篇,宁波市一等奖2篇、三等奖1篇,余姚市一等奖8篇;最后在2021年10月完成了憧憬目标,顺利通过高级教师职称评审。“特带徒”这个平台焕发了学员职业生涯的第二春,小目标汇集大目标,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规划。“特带徒”让笔者学会换一种思维,换一种活法,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二、理论武装,深耕研读

同行们总是戏称,体育教师多的是汗水,少的是墨水。其实这句话也说出了当下部分体育教师的现状——能够上好一堂精彩的课,却苦于无法俯下身子写好一篇文章,要交论文时,总会有各种理由来搪塞。课是在一次次的执教中提高的,文章则是在执教后的一次次反思中悟出来的。理论是指导课程实践的“指挥棒”,而课后反思是课程实践指导的“脚手架”。笛卡尔曾说“我思故我在”,当我们的思维一直在行动的时候,说明我们还是真正活着的。有的体育教师工作久了,总感觉不到职业幸福感,其实是职业方面“思维”已经固化了,每天千篇一律工厂机器般的生活模式,何以有创造,怎会有激情。破除冰点的方式就是:阅读!阅读可使思想不固步自封,阅读可使自己看待问题更加清晰。

从“特带徒”的第一天起笔者就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那就是要坚持看书。看什么书、怎么看这都是次要的,关键还是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和可控的时间。读书模式是一年挑战12本书,分为四个季度,每个季度共读一本书,限选一本书,自选一本书,且每读一本书都有留痕,就是要写不少于2000字的读后感。笔者一开始真的感觉自己那么忙,哪有时间去读书写读后感。后来才发现时间真是“海绵里的水”需要“挤”、需要“压”。看到阅读的书一页页增多,一本本堆积,看到码出的字一个个变多,这一刻,笔者深切体会到日积月累的成就感,正因如此,“特带徒”期间,笔者被评为宁波市教科研先进个人。

三、课堂实践,思而行远

课堂实践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更是教师自我打磨的主要阵地。参加“特带徒”后让自己明白了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公开课,但也少不了常态课。在宁波市鄞州蓝青小学的第三次活动中,笔者有幸代表团队与浙派名师班进行异构课堂交流,这也是自己人生的第一节市级公开课。师父们不断帮着修改和打磨教案,让自己逐步意识到走出舒适圈才能拥抱成长。

常听说“常态课十节不如公开课一节”,其实不然。在笔者看来,两课各有侧重。公开课是常态课教学行为习惯的“缩影”,常态课是驾驭公开课的基石,没有常态课的累积,就不会有公开课的稳重,没有公开课的检验,就不会认识自己常态课的不足。公開课像是一把尺子,常态课是尺子上的刻度,教学生涯有远度需要“两课”的积累。一节课上完的不是终点,而是教科研的起点。“教不研则浅,研不教则空”,所以每次课后的反思才是对教材的深层理解,当把处理教材与课堂学生表现结合反思在脑海中,再形成于文字才称得上为“师”,而此前仅是“教”,这两项结合起来才是“教师”。在上课试教过程中,学员们把每一节课都录下来,课后通过多次回放和定格查漏补缺,并且邀请同行一起观摩自己的录像课,把自己课中的“死角”进一步曝光,坦露越多,获得的明亮就越多。当与别人思维碰撞时的“想法”落实在字面成“反思”,操纵课堂便更沉稳。

四、互动听评,专业成长

“特带徒”的一种基本教研形式就是互相听评课。如何听课?在“互联网+”背景下,师父要求学员现场听课需用电脑记录优点和不足,这个操作具有极大的挑战性,但在信息化时代却是一个必然趋势。一般教研活动,可能观察的面比较小,更多的是记录教师上课的组织调动是否合理,教材教学方式是否得当等。当进入评课环节时,蜻蜓点水般提及出现的问题。而这个团队活动,由不得你随心所欲,需要学员用心记录每个环节。既要熟悉《浙江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又要充分把握教材,理清教学的目的任务、教学建议、深度等。通过这样的听课模式,使自己在教学设计方面找到更准确的方向,认识到教学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对课程体系的把握、对教材的深入理解、对学情的全面掌控以及对课堂的随机把控。

如何评课?“特带徒”的评课模式是学员在评课过程中对研讨课进行15分钟的点评,其中说3分钟优点,12分钟缺点,并就課堂不足提出改进策略。这一模式迫使观摩学员必须集中精神认真听每堂课,做好每次听课笔记,更要充分调动思维及时捕捉亮点,发现不足。同时在平时亦要做好学术积累,以便在评课过程中做到深度分析和交流。评课的最终目的是使本次课更加精致,通过点评课堂内出现的瑕疵,改善成为一节精品课。对于学员来说,该形式的点评,来源于我们平日阅读的输入以及日常发言机会的“输出”。也许开始会不习惯,会磕磕巴巴,讲不清楚,但是成长就是“丢脸”的过程,需要有“厚脸皮”,只要自己不尴尬,成长永远是自己。

五、团结互助,精进提升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团队的力量是无限的。学徒三年,每次活动大家都会群策群力,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把教研活动做到尽善尽美。如抽签上课,师父们把学员分成4组,每组成为一个小团体,从接到任务的那一刻起,大家集思广益探讨教案,从课的结构到语言的组织,从时间的把握到课堂问题的预设,从器材的准备到场地的布置等进行多次梳理,同时也会进行思维火花的碰撞,各抒己见,最后达成共识。小组内无论谁被抽中,团队的小伙伴都会不遗余力地进行协助,一方面是因为较强的团队互助意识,另一方面大家都深知执教者展示的不仅是个人的能力,更代表着小团队的智慧。课后,大家坐在一起针对课中出现的问题展开讨论,最后通过师父的点评,清晰地看到自身的不足。如队伍的组织调动方面,大家不仅会指出某一环节的不当之处且能以经验之谈提供各种解决方法,回去后多次尝试改进方法,逐步提升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是有了这样的团队合作,学员们做起事来总是信心满满。

六、心之所向,苦亦无畏

阳明先生一再告诫学生:“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静能生定,定能生慧,慧能出奇”,保持冷静,也是一种力量。通过三年的历练,笔者领悟到:“静”不代表看淡,而是在“静”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在“静”中蓄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内力,增长自己的智慧,从而在不经意间爆发;“静”不代表坐以待毙,而是以更加强大的内心去包容万物,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去充实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羽翼丰满;“静”不代表原地踏步,更多的是通过观察去熟知他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可以取长补短、扬利补弊。有时候静心沉淀,内外兼修,才能行将致远。

七、结语

以梦为马,素位而学,向心而行。三年为徒生活不仅是一次次思想的洗礼与更新,更是一次次思维的碰撞和交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每一个学员,都是教育路上的朝圣者,且行且思,人生就有了深度,有了底蕴,希望体育人秉守着一份初心,用自己的一份竭诚,一路前行,一路采撷花香,成就人生的精彩。感恩遇见,风雨兼程见证三年蜕变,不说再见,往后余生,再续师徒情缘。

猜你喜欢

团队成长
搭建发展成长平台 打造高绩效团队
政校行企协同育人的路径探究
打造团队促建设坚持创新彰显专业特色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从身体美学角度分析《所罗门之歌》中奶娃的成长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有容乃大:学术期刊编辑成长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