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为不教”理念下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探索

2022-04-01刘广东

体育教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自主学习

刘广东

摘  要:“教是为了不教”是叶圣陶先生创立的旨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现代教育理念。当下围绕新的教育理念,许多学校都在进行校本教育模式改革,本文基于“教为不教”理念从情境带入、相机诱导、激励评价等方面对小学体育教学策略进行探索,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发展,培养终身体育的人生观。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为不教;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2)03-0046-02

“教为不教”是叶圣陶先生创立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这一教育理念致力于促使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养成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主题精神,能够离开教者,超越教者,终身自学,创新实践,“自己衷心乐意向求真崇善爱美的道路昂首前进”[1]。体育课堂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理论融合的学科,随着新课程改革标准的不断发展,“教为不教”的现代教育理念逐渐渗透到体育教学之中。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发展主观能动性,培养自我学习、自我探究、自我创造的能力是一线教育工作者需要探索的问题。

一、设置符合学生心理的情境模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小学体育重在游戏化教学,情境教学一直都是游戏化教学的首选之一,它不仅可以使学生置身于某一特定的场景,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还可以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一)课前探索:自创情境,调动学习积极性

在学习新的技术动作之前先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这也是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的重要基础。小学阶段学生对新鲜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理,利用他们的好奇心使学生在技能探索的层面上自行创设各种情境。在学习一个新的技术动作之前,教师让学生自行编排有关技术动作的情境游戏,不限题材,只要求利用所学内容进行。学生针对专项内容发挥其自主创造力,将所要学习的内容融入充满个性化的不同情境,不仅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为不教”的现代教育理念发轫于教育的起始阶段。

例如,在小学一年级学习“跳跃与游戏”单元时,课前布置“最佳小导演”任务,让学生在家自行设计有关跳跃的情景剧,要求在单脚跳、双脚跳中任选一种动作,题材不限,限时两分钟,在课堂中评选出“最佳导演奖”并给出奖励。

(二)课中引导:情境展示,激发学习兴趣

讨论评价是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失的一环。课堂上针对学生创设的各种游戏、情境进行展示,在学生体验不同的情境游戏时,教师重点提醒学生要对比各个环节中所要学习的技术动作,并思考每个动作的异同点。游戏结束后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评价,并引导学生回顾游戏中所利用到的各种动作,最后教师再次带领学生进行包含较精确的技术动作的游戏,然后与学生探讨不同游戏中所出现的技术动作的异同之处。教师在学生做出动作后及时给予他们相应的引导、评价、纠正、补充,让他们自己反思并研究自己的动作,唯有如此才能养成学习的好习惯。

例如,学生A创设“龟兔赛跑”情境游戏、学生B创设“小青蛙找妈妈”情境游戏、学生C创设“森林跳远”比赛情境游戏,教师组织学生展示情境游戏,并让学生思考自己的跳跃动作与其他同学的动作有什么不同,哪种方式跳得最远。最后过渡到教师利用情境游戏教学教授学生标准动作,并进行比赛。

(三)课后应用:检验成果,自我改进

应用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必要途径,也是反馈和调整的重要阶段,学生通过思考、改进,把掌握的知识转变为自己的东西加以应用。在生活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会激发学生更加主动地去学习,教师应在教授一个新的动作技能后給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后任务,让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会经历反思、改进、再强化的技能形成过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都会得到提升。

例如,学习过快速跑后可以给学生布置“与老爸赛跑”任务,学习过篮球原地运球技术后可以布置“比比谁拍得多”的家庭作业。

学生在情景游戏中通过教师的不断引导与激励,不仅可以加速运动技能的形成,还会养成自我学习、创新、发展的习惯,这为践行“不教”理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创造合适的学习时机,引导学生进行质疑与讨论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无论教什么都要设法让学生先学先思,在学生遇到困惑时给予启发,诱导他们共同讨论,促进其学习正确、深入开展[2]。好的教师应该善于捕捉时机,创造机会,及时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一)根据重难点提出问题

教师不是问题的传达者,也不是问题的终结者,而是问题的引领者、提出者,也是学生解疑答惑的策划者。体育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课堂实践占主要部分,因此教师在提问时同样可以把问题置于情境中,因人而异地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水平的问题并让学生做出展示,通过学生的表现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采用不同的策略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自我探索、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投掷与游戏”单元时,教师提问:“物体掷出后出手点是向前上的时候掷得远还是在下面的时候远?物体掷出后是平行飞行得远还是弧线飞行得远?”教师根据重难点提出问题,让学生自行练习去检验哪种方式更好。

(二)抓住时机给予启发

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在学生遇到问题时要及时给予指导,当他们的练习方法或者动作顺序出现错误的时候要指出问题的原因,并引导他们问题解决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认知障碍、攻克疑难、疏通堵点,让他们尝试自己解决,从帮扶转变为点拨,启发他们面对不同的技术动作要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

例如,在动作的认知阶段我们可以采用观察、模仿动作去解决,在练习形成阶段采用完整、重复的方法解决,在自动化阶段,由于动作基本定型,可以采用不同项目的相同动作去正迁移纠正。

(三)师生探讨,养成自我学习习惯

教育教学如同导儿学步,最终目的是学生“独行”,做到“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辩,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成为“服务为人民,于国多贡献”的人才[3]。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不仅要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还要帮助他们形成发现、质疑、讨论、解决的习惯。教师及时点出问题,让学生个人、小组去探讨解决,学生在自我质疑、自我推翻再重建的过程中可以锻炼自我创造力,还可以获得成功的喜悦,促进自主学习能力习惯的养成。

例如,学习“跳跃与游戏单元”时,学生起跳习惯手臂向下摆动。教师把前摆和下摆的同学分为两组,练习后进行对比,然后随机分若干小组进行讨论练习,最后教师总结分析。

三、把握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激励性评价

“教是为了不教”既是教育教学之道,亦是教师发展之道[4]。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之前必先领悟其精神,践行其原则,逐渐转变教育与受教育的关系。

(一)转变固有思想,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是思想教育的实践者,在“教为不教”的现代教育改革下,教师应当作為新理念的先行者。首先应当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精神,由原来视学生为空瓶的“全盘灌输”逐渐向“愤悱启发、相机诱导”式的教育方法转变,始终以“教为不教”理念作支撑。其次,转变现有的教育模式,由原来教师为课堂的主体,学生为倾听者、接纳者,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策划者、引导者转变,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由“学会”逐渐变成“会学”,教师真真切切为“不教”而教。

例如,学习“武术与游戏”单元时,教师推送武术视频让学生课后自觉模仿练习,课堂上教师纠正或者解决疑难动作,改变以往的教师手把手教学,学生一招一式模仿的教学模式。

(二)转变学练方式,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教师是学校教育中最主要的主体之一,是学生求学路上亲密的导学者,一言一行皆为榜样,尤其是以实践为主的体育教师。设置小组学习模式,由各项技能较好者担任小组长,课前或者课后教师对小组长进行技能传授并提出要求,由小组长在课堂上进行教授,让学生充分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小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并给予引导,但对问题要做到少指点、少讲说,最后做到不指点、不讲说,最大程度地让学生做到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做自己的老师,真正让“教”变为“不教”。

例如,学习“武术与游戏单元”时,教师布置视频学习后,组织学生分组学习,让课后练习表现良好的学生作为小组长带领其他学生学习,各项动作表现好的学生都有机会作为小组长去指导他人。

(三)注重激励性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一句精彩的评价可以重塑学生的信心、点燃学生的希望、奠定学生的成功,而评价过后把这次的成绩延伸到下一次的目标则会更加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欲望。教师在给出评价时一定要带有激励性与导向性,评价的过程是在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奠定基础,是在为学生找寻自身能力与标准能力差距给出标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及时有效地采取多种形式给出评价,并延伸到下一个目标。

例如,学生在立定跳远学习过程中跳得不是很完美,此时首先要给出肯定的评价,然后再激励性评价不足的部分,并把它延伸到课后的某一次比赛中去。

四、结语

“教为不教”教学理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施,要求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在体育教学中逐渐渗透可以让学生体验不同的上课模式、掌握更加牢固的专业知识。在此基础上体育教学必须与时俱进,以“不教”胜“教”为最终目的,培养学生树立以自主创新学习为核心的学习概念,促进自我终身体育思想的养成。

参考文献:

[1]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叶圣陶集(第十一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社,1991.

[2]任苏民,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的理论意蕴与现实意义[J].教育研究,2017,38(11).

[3]任苏民.教育与人生——叶圣陶教育论著选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4]任苏民.论“教是为了不教”的科学内涵和理论体系[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02).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自主学习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