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部编教材下的阅读教学
2022-03-31吴正涛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茌山学校
吴正涛 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茌山学校
初中义务教育教材进行了改版,统一实行了部编版教材,现有的版本与以前相比做了一个修订,可以说是为初中的学习源头注入了活水,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进行语文教学呢?大家都知道语文教学特别注重阅读教学能力,那么如何在部编教材的大背景下进行阅读教学呢?
一、关注部编教材的教学特点
关于部编教材的培训进行得很广泛,但是究竟怎样关注部编教材本身的特点呢?我们从最简单的角度入手,部编教材在教学上,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三位一体。三种课型融为一体,教读课、自读课、课外阅读,三种课型三位一体。这三种课型要在教学中明晰地显现出来,特别是自读课文,一定要让学生利用大量的时间学语言、练能力。原教材由精读改为教读,由略读改为自读,部编版教材格外注重往课外阅读延伸,并且每一篇教读课文的最后一个环节都要求课外阅读。
第二个特点:实践活动。必须强调课堂上有学生的大量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习得语言,提升读写能力。教材安排实践活动显著的标志是从八年级上册开始,每册教材中都安排了一个活动探究的单元。八年级第一学期活动探究单元就是新闻单元,不仅要读新闻还有采访活动,还要学着写作新闻。
第三个特点:文学教育。部编教材非常关注文学,部编教材有浓郁的文学教育的氛围,整个教材编写体系的语言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有文学知识教育的要求。
文学教育鲜明地表现在知识点的落实上,教材的编者说,教材编写梳理出学生必须学习并且要掌握的上百个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的环节,按照梯度把它镶嵌安排在各个年级各个单元的教学中,方便一线教师把语文核心素养的一些东西想办法落到实处,这就要求我们落实知识教育,特别是文学知识教育。例如七年级上《散文诗两首》的“阅读提示”:“散文诗有诗的想象和情绪,像诗一样精粹、凝练,但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而是以散文的形式出现。”这两首散文诗通过描写金色花、荷叶、红莲等物象寄托情感,篇幅短小、情感细腻、语言清新。所不同的是,《金色花》写想象之事,以儿童的视角来表现对母亲的依恋,《荷叶母亲》则写现实与联想,以荷叶比喻母亲,歌颂伟大的母爱。这种提示全是文学的,这些都是运用文学的语言表述文中的文学的技法。
我们再看七年级下册教材中的术语。在导语、预习要求、练习中渗透出来的文学术语,是要求教师会用的,如动作描写、故事情节、托物言志、直接抒情、间接抒情、铺陈排比、借景抒情、写景状物、烘托、称谓、制造悬念、文章起笔、科幻小说、传记文学、传奇、第一人称口吻、画面感、韵律美、埋下伏笔、误会、一波三折、象征、暗写等等,七年级下就出现了那么多的文学的术语,教师一定要关注到并渗透到教学之中。
第四个特点:综合利用。这套教材告诉我们,在教学设计上要综合利用课文中的各种资源。每一册每一单元的导语部分就是一种资源,比如教读课型文本前的预习,文本后的思考探究、积累拓展,以及自读课文文本后的阅读提示等等,它们往往含有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如果我们忽略了它们,也许就回到原来各套教材陈旧的习惯中去了。
例如,《驿路梨花》思考探究一:“下面的人物分别与小茅屋有过什么故事,谁是小茅屋的主人呢?”这就是活动一,它解决文义把握的问题。思考探究二:“本文构思巧妙,层层设置悬念和误会,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这种写法,说说其表达效果。”这是第二个活动,欣赏小说的文学之美。思考探究三:“阐释各处‘梨花’的含义,并说说这几次出现对全篇文章结构的作用。再想一想《驿路梨花》做标题有什么妙处。”这是第三个活动,是解决文章主旨和表达最精彩手法的问题。这篇课文只要能抓住这三个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一堂课,都比任何一个想了很多办法来设计的课更有质量。
所以综合利用是非常有价值的,它让我们更多地关注课中训练资源,设计更高层次的课堂教学。
第五个特点:语言质量。运用部编教材特别强调提高老师的语言质量,这种语言质量是课堂教学的语言质量。
七年级下学期教材中的“评价语”,对语文现象进行了多样的评价,例如幽默诙谐、绘声绘色、铿锵有力、慷慨悲壮、悄怆幽邃、构思巧妙、直抒胸臆、抑扬顿挫、精致凝练、富有诗意、意境悲凉、别具一格、弦外之音、意趣横生、诗中有画等全是评价语,这就是教材中的内容,不是我们加上去的,如果我们忽略了这些,那么,自己的语言质量就难以提升,学生就受不到感染。
再看七年级下学期教材中的“指导语”,就是要我们老师这样跟学生说话:浏览、略读、追读、速读、简要概括、涵咏品析、选取关键词句、品味语句含义、体味表达效果、感受语言的表现力、分析评价性词语、体会作品的意境、触摸作者情怀、挖掘文章意蕴、梳理文脉思路、感受语言风格、体会词句蕴含的情感,解释其衍生的意义等等,要求老师“指导语”要到位。所以使用部编教材,研究教材,能促进我们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素养的提升。
二、学生课堂实践活动设计
有了对部编教材的研究,在教学实践中就要加强教学设计,关于教学实践活动设计有以下五点需要注意:
第一点:教学设计十分讲究“课文研读”。我们的教学设计要讲究课文研读,要有非常高明的优秀的教材研读的能力,才能够提炼课文中的教学资源,老师才能实施有效的精致的指导。
第二点:教学设计非常重视“教学思路”。在教学设计中要十分重视教学思路。教学思路应该清晰明了,教学思路讲究落实,其中训练环节很重要,要层层推进。
第三点:教学设计关键在于“课堂活动”。我们的教学设计关键要设计学生的活动。教学设计的落脚点在于学生的课堂活动中,要设计、构思学生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当堂有收获。
第四点:教学设计时时融入“能力训练”。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还要时时关注能力训练,用课文来训练学生,而不是就课文教课文。
第五点:教学设计精心考虑“知识积累”。每堂课都让学生有丰富的知识积累,从而在日积月累中使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三、提高课堂实践活动质量
论述提高课堂实践活动质量,不能不说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有五个永恒的关注点:语言学用、技能训练、知识渗透、集体训练、气质养成,这是语文课本身最需要牢牢地把握的教学点。任何教学都得关注语言学用,关注学生的技能训练,关注老师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只有如此,语言能力、读写能力、知识储备能力才能够在课堂上呈现。再有就是集体训练,少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大量浪费学生时间,最好的方法就是在重要的环节中人人都读、人人都写、人人都背、人人都学,于是每个学生在这个课上都有大致相近的收获,当老师的,要非常善于将时间交给每一位学生,由他们来把握自己的时间,不要轻易地浪费学生的课堂时间。最后,我们的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气质养成,包括教师课堂教学用语、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以及课堂教学的管理等等。
课堂实践活动的质量保证需要两点:一是教师的教材研读和教学资源的提取,有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课堂教学活动的质量就能得到保证;第二就是教师实践活动的理论与集体训练的意识。集体训练的反面就是“碎问碎答式”的活动,因为老师在一个课上和无数的学生进行临时对话,这基本上是没有训练作用的,我们要把握让教学更加高效的细节,那就是:坚持利用课文,克制碎问碎答,关注时间效益,丰富活动形式,强调课中积累。
我们研究提问的最高境界就是研究怎样不提问,不是研究多问、追问。研究不提问,学生才能够得到真正的训练。我们一定要关注每一节课的时间效益,增加课堂的容量和厚度。要丰富学生的活动形式,不是一节课从头问到尾的,而要分版块设计学生的活动,并且关注形势的变化,强调丰富的活动形式,就是要对学生有不同角度的训练,把所有的活动落实到一个点上,就是强调课中积累。课中积累至关重要,学生素养都是在课中形成的。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八个字:板块思路,主问设计。板块思路就是每节课都有几次训练的任务;主问设计就是每一个训练都有一个点,把任务交给学生,这是最简单最有效率的做法。例如《蚊子和狮子》这篇小文章,它简单到我们初中有的老师没有办法去教学,三年级学生都读得懂,如果用提问的方法来教学,那就太浪费学生的时间了。现在我们来设计两次活动:(1)练朗读,读清故事层次,表达人物的语气,表现故事情绪。利用反复朗读提升学生朗读的能力,朗读三遍,利用课文训练学生;(2)练品析,品析情节、品析语言、品析寓意,进行三品。一到这个层面上就难了,包括最早寓意的情节分析,很多老师没有参考书,就难以着手。所以利用课文来训练学生,而不是带着学生始终在最低层次的理解课文基本内容上徘徊。
我列举两个例子来说明利用课文落实学生的实践活动,提高课堂实践活动质量,这直接关系到的就是老师的能力、教学意识和读教材的水平。
例一:以少胜多。部编版教材所选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代表性的文章,可以说是语言的摇篮,也是技能训练的摇篮,我们要利用它来训练学生。如选取《大自然的语言》这篇文章的第一段进行训练。原文:“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这个段落,通过训练,学生将大有收获。第一练,认读识记关键词,我提炼了一下,都是美妙高雅的书面语:孕育、萌发、次第、翩然、风雪载途、销声匿迹、衰草连天、周而复始。第二练,分析层次。这既是概括能力的训练,又是具体而微的分析文章层次的训练。此段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是物候现象;第二层是物候的规律。在现象的基础上提炼出规律,浅层次的说法就是分总式,跟学生在交流的时候这两种说法都可以,但是一定要注意高层次说法。第三练,四字短语赏析。分析四字短语为什么用得好,如“翩然归来”用得好,它描绘了燕子的轻捷、洒脱。老师举例词语,学生进行实践锻炼,每一位学生都要分析一个短语。第四练,说明这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这个练习的难度很大,这就是中考的难度、高考的难度,是绝对的能力训练。第五练,背诵积累。很简单,背下来即可。我们想想这一课四十分钟,一个段落让学生有如此丰厚的收获,各个角度的训练都进行了,这就是老师的训练意识、利用教材的意识所形成的教学效果。
例二:浅中见深。分析文章先设计浅显训练,再往纵深设计训练,这就要体现出训练的力度和难度。如《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同样是七年级上学期,任何学生一读就懂的课文,特别有训练性。第一练:概写,说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一个概写的训练,所有的学生都动笔了,所有的学生都进行概括能力的训练,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概写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交流之后,老师渗透文学的知识,让学生有收获。第二练:朗读。读出书中文字的情味,还要体味故事的层次美。朗读也有分析能力的训练和赏析能力训练。第一层次为人物出场、场景设置,或者故事的开端。第二层次就是故事的发展、高潮和结局,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就在这个场景中展开。在这个前提下,还要加大难度,进行第三练:赏析课文语言。赏析文中三问三答的作用。这就是难点。为什么要写三问三答呢?其作用是什么呢?效果是什么呢?这叫浅中见深。再如赏析赫尔墨斯的笑。赫尔墨斯听说宙斯的雕像一个一元,他就笑着问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他笑的潜台词太丰富了,很难体味出来。赏析课文语言,老师要给学生解答这三问三答的作用,它推进故事情节、呈现故事的细节、刻画人物的性格、形成奇妙的波澜,这样一分析学生就全然明白了。通过训练,学生知道了对话描写的作用,再看其他作品的对话描写时也就能够大致分析一二了。
以上就是在部编教材的大背景下进行阅读教学的一点分析。研究部编教材、使用教材,对提高课堂设计、提高课堂实践活动质量、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素养都有极大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