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针灸治疗耳鸣选穴规律

2022-03-31李品能吴加利孙春梅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选穴三焦处方

李品能,吴加利,孙春梅

(中山市中医院,广东 中山 528400)

耳鸣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美国听力学会将其定义为“由来源为非外部声音所感知的听觉”[1]。耳鸣与噪音(强声)、年龄增长、耳毒性药物的使用等多种因素有关,同时与多种疾病关系密切,可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困扰,部分患者甚至出现自杀倾向[2-4]。现代医学主要采取治疗耳鸣的原发病、耳鸣习服疗法、药物治疗(血管扩张剂、营养神经制剂)[5]等方法,但是效果不甚理想。针灸在治疗耳鸣方面具有优势,通过灵活选取多组穴位可取得满意疗效。本研究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复杂系统熵聚类的统计学方法,挖掘1989 年至2018 年针灸治疗耳鸣的选穴规律,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及科研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 主要搜索1989 年1 月1 日至2018 年12 月31 日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收载的文献,检索关键词为“针灸”“针”“耳鸣”;检索条件为“针灸”o“r针”and“耳鸣”,两数据库共搜索到文献693篇。

1.2 纳入标准 ①针灸治疗耳鸣的文献;②选穴组方明确;③治疗方法包括针灸治疗及针灸合并药物治疗;④研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总样本数量≥40例。

1.3 排除标准 ①使用非十四经穴及经外奇穴的疗法(如董氏奇穴、靳三针、头晕听针区、阿是穴等);②临床经验、综述、Meta 分析、个案报道、动物实验等类型文献;③重复的文献。

1.4 数据录入 从693 篇文献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文献共56篇,包含68首针灸处方,78个针灸穴位。穴位名称参照《腧穴名称与定位》[6]进行规范化后由同一人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录入后由2人进行核对,确保录入的数据准确无误。

1.5 分析数据 录入全部数据后,进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数据分析”模块,进行组方规律的分析。

2 结 果

2.1 高频次(≥10 次)穴位分析 结果见表1。高频次穴位共21个,总使用次数820次;其中使用频次在100次以上的3个穴位为翳风、听宫、听会,分别为三焦经、小肠经、胆经上的穴位。

表1 针灸处方中使用频次≥10次的穴位

2.2 基于关联规则的穴位规律分析 将“支持度”设置为27(即组成数为2、3、4 个的穴位组合反复在各个针灸处方中出次数≥27 次),置信度设置为0.9,可得到36 种相关联的腧穴组合,其中出现频次≥55 次的穴位组合共16 组,见表2。当置信度=1 时,处方穴位规则关联情况见表3。

表2 基于关联规则的常用穴位关联分析(出现频次≥55次)

表3 处方穴位规则关联情况

2.3 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核心组合分析 本次研究共收集符合条件的针灸处方68首,据此结合经验和预读不同参数提取出的数据,将相关度设置为8,惩罚度设置为2,进行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分析,并演化出个穴位的组合共16个。见表4。

表4 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治疗耳鸣的穴位核心组合

2.4 基于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针灸新处方分析 通过系统逐步演化,最终可得到8 首针灸新处方,见表5。各穴位关联见图1。

图1 治疗耳鸣的新处方穴位网络图

表5 针灸治疗耳鸣的新处方分析

3 讨 论

中医学对耳鸣早有记载,耳鸣轻症在中医学中称为“聊啾”,严重的耳鸣则称之为“啸”。《内经》中“一阳独啸,少阳厥也”指出耳鸣的发病与肝、脾、肾这三个脏腑关系密切。肝阳暴亢于头目可致耳鸣;脾升清阳不及,则头面诸阳有失温养而致耳鸣;肾精失而清窍患,在耳则耳鸣。治疗上多选用汤药内服和针灸外治两种方式,其中针灸效果尤为明显,但在穴位的选择上主要是根据医者的经验,流派之间差异大,缺乏统一的选穴模式和理论支持。本文采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挖掘针灸治疗耳鸣的选穴规律,可为今后的临床工作及科研提供依据。

3.1 穴位出现频次与穴位的关联情况分析 表1 结果显示,出现次数≥10 次的高频次穴位共21 个,其中翳风、听宫、听会3 个穴位使用频次在100 次以上,中渚、耳门2 个穴位使用频度在60 次以上。翳风穴为手少阳三焦经穴位,是手少阳经和足少阳经的交会穴。《玉龙歌》中记载:“耳聋气闭痛难言……须刺翳风穴始痊。”翳风穴解剖结构复杂[7],其下分布有耳大神经、面神经干、迷走神经等,既可调节血液、淋巴循环,又可调节神经,使耳鸣等其他头面部五官疾病得到缓解。听宫是手太阳经穴,可聪耳开窍,丁雷等[8]使用电针针刺听宫穴治疗神经性耳鸣,对改善年龄小、耳鸣程度轻的患者效果明显。听会系胆经穴位,浅层分布有耳颞神经和耳大神经,深层为中耳、内耳等结构,深刺时可更明显地改善听觉传导通路的功能[9]。中渚系三焦经输穴,《甲乙经》云:“狂,互引头痛……耳鸣……中渚主之。”其可疏通耳窍,行三焦清气。耳门是三焦经穴,《针灸大成》谓其“主耳鸣如蝉声……重听无所闻”,针刺耳门可刺激耳周围神经,改善耳鸣。在高频次使用的21个穴位中,其中胆经和三焦经上穴位的个数最多,分别为胆经5 个、三焦经4 个。足少阳胆经和手少阳三焦经的循行路线相近,均“从耳后入耳中,走耳前”,两经均有穴位分布于耳周围,针刺相应穴位属于“近治法”,正如古训所言“经脉所过,主治所及。”[10]而其他腧穴,为小肠经、肾经、脾经、大肠经、肝经、任督二脉等经络穴位,除应用其治疗耳鸣的作用,某些穴位为根据证候特点选穴。

在针灸处方中,某些穴位通常一起出现,以增强针刺的疗效。表3结果显示,当置信度=1时,常出现耳门、听宫、听会三穴合用。这3个穴位位于耳屏前,在临床工作中常合用以治疗耳部诸疾。此外,中渚一穴也多次出现,该穴是远治法中最常用穴位,脑部听觉中枢位于两颞叶,针刺中渚可刺激颞叶,改善听力[11]。

3.2 新处方分析 使用该系统的熵层次聚类新处方分析,共得到新的针灸处方8 首。处方1 为气海、中脘、大横、翳风,其中除翳风外的3个穴位都位于腹部,三穴合用具有健脾化湿、升提清窍之功,适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亏虚之证。处方2均为远治法选穴,合谷为大肠经穴位,有“面口合谷收”之说,对于头面五官疾病疗效好;阳陵泉、丰隆、太冲三穴均为肝胆经穴,对于肝胆火旺、痰热郁结等证型的耳鸣可选用。处方3中穴位(合谷、肾俞、丰隆、太溪)主要针对肝、肾二脏,其中太溪可疗阴虚所致的五官病症,该方合并近治选穴可用来治疗肝肾阴虚之证。处方4 中的4 个穴位(行间、太冲、足三里、脾俞)与肝、脾二脏密切相关,如肝胆火旺、肝火上扰等症均有克脾之弊,治疗时可选用处方4 穴位以健脾气。处方5(侠溪、中渚、后溪、下脘、翳风)中涉及后溪一穴,其可疗颈项疾患,对于颈源性耳鸣可在辨证的基础上加用此穴。处方6 中完骨、支沟均为手足少阳经穴位,可疏通三焦气机,另百会、养老二穴合用可升提阳气,适用于老年中气下陷所致的耳鸣。处方7(完骨、风池、支沟、天柱)中选用风池穴,可用于风邪犯表一证。处方8 中下脘、上脘、商曲三穴具有健脾胃、化湿气、通腑气之效,适应症同处方1。虽然该8 首针灸处方均有适应症,但仍需要合并其他穴位治疗耳鸣,以加强疗效。

4 结 语

中国中医科学院开发的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方药规律的研究,但目前未见使用该系统总结探索针灸治疗疾病选穴规律的文献报道。故本研究将针灸处方中的每一个穴位类比为一味中药导入系统中,并通过该系统的统计及熵层次聚类等方法,分析得出针灸治疗耳鸣的选穴频次、穴位关联规则及8 首穴位新处方等结果,为临床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通过分析可发现,治疗耳鸣时多采用补肾益精、清热化痰、清肝胆火等方法,多选用翳风、听宫、听会、中渚、耳门等穴位,并且选穴主要集中在手足少阳经上,由此可见,治疗耳鸣首应疏理气机,气顺则诸窍通。8 首新处方各针对不同的证型,临床选用时不可拘泥于系统计算数据结果,应辨证论治,加减化裁。

猜你喜欢

选穴三焦处方
整体观念在推拿治疗近视中的运用探析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针刺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选穴规律
亥时调“三焦”,养生效果好
人间处方
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炎的选穴研究
针治奇疾奇验医案
翻掌上托,通调三焦
翻掌上托,通调三焦
翻掌上托,通调三焦
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