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及粪便隐血的结合检测在Dukes B期结肠癌诊断中的应用①
2022-03-31孙跞,程瑶,辛华
孙 跞,程 瑶,辛 华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结肠癌是作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疾病之一[1]。本病患者早期症状较隐匿,多数患者在就诊往往肿瘤已发展至中、晚期,临床对中、晚期结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有限,对此,及早诊断对本病患者具有重要意义[2]。临床研究表明,血清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链抗原-125(CA125)、糖链抗原-199(CA199)等血清肿瘤标志物在临床诊断中具高效且无创等多种特点,上述指标在结肠癌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3,4]。而粪便隐血试验则是诊断结肠癌诊断常用方法。研究以评价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粪便隐血试验在Dukes B期结肠癌临床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04~2020-03收治Dukes B期结肠癌、结肠息肉患者各40例以及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检测对象。结肠癌纳入患者符合临床病理诊断腺癌且为Dukes B分期,研究排除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其他慢性疾病患者,排除合并其他部位肿瘤疾病患者。结肠癌组患者男女比22:18,年龄36~81岁,平均(59.7±4.2)岁;结肠息肉患者男女比24:16,年龄36~83岁,平均(60.1±4.6)岁。对照组受检者男女比22:18,年龄36~80岁,平均(61.2±4.8)岁。3组患者受检者对比无明显差异,研究内容经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通过。
1.2 方法
3组受检者均于晨间采集空腹状态下静脉血3mL作为检测样本,采集后样本置于5000r/min转速离心机进行离心处理10min,离心后分离获取血清进行检测。通过Archetec-ti 2000sr型号全自动免疫分析仪(亚培公司,美国)对CEA、AFP、CA125、CA199等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指标水平进行检测;受检者均接受粪便隐血检测,应用HALO-F180型号全自动大便分析仪通过化学发光免疫法对大便样本隐血进行检验。检测试剂应用配套原装检测试剂,对整个试验过程需严格依据仪器操作规程进行检测。 针对CEA、AFP、CA125、CA199等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指标的正常参考范围参考:其中,CEA以≤5ng/mL、AFP≤13.4ng/mL、CA199≤37U/mL以及CA125≤35U/mL表示检测正常,以0.3ng/mL作为大便隐血检测灵敏度阈值。针对上述检测指标水平以≥临界值表示检测阳性,进行联合检测时,以其中任一项指标检测提示阳性即表示联合检测结果为阳性。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及粪便隐血结果均以[M(Q1,Q3)]描述,行t检验;针对计数数据采用n(%)形式描述,χ2检验。P<0.05差异存在统计意义。各指标与结肠癌相关性分析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受检者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与粪便隐血的检测结果对比
结肠癌组患者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与粪便隐血相比对照组均明显更高,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与结肠癌组患者粪便隐血、CA125、CA199以及CEA相比结肠息肉患者明显更高,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受检者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与粪便隐血的检测结果对比(n=40)
2.2 3组受检者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与粪便隐血检测阳性率对比
结肠癌组患者CA125、CA199、CEA以及粪便隐血阳性率相比结肠息肉患者、对照组受检者均显著更高(P<0.05);结肠癌组患者各指标联合诊断的阳性率相比结肠息肉患者、对照组受检者均显著更高(P<0.05)。见表2。
表2 3组受检者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与粪便隐血检测阳性率对比(n=40)
2.3 各指标与结肠癌相关的单因素回归分析
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粪便隐血阳性、CA125、CEA、CA199以及AFP均作为结肠癌的高危因素(P<0.05);粪便隐血阳性导致结肠癌的风险最高。见表3。
表3 各指标与结肠癌相关的单因素回归分析
2.4 各指标与结肠癌相关的二项分类回归分析
上述结果提示,结肠癌组、结肠息肉组患者AFP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在多因素分析中剔除该指标,并以其余因素作为新变量,以临床病理结果作为应变量,通过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A125、粪便隐血指标水平升高可作为结肠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4。
表4 各指标与结肠癌相关的二项分类回归分析
3 讨论
肿瘤标志物是与肿瘤相关的各类抗原,但肿瘤标志物不完全是肿瘤发生的特异性抗原,不同肿瘤标志物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患者肿瘤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此类指标往往在患者肿瘤的病变组织、血液以及排泄物当中可被检出[5]。在各类肿瘤标志物中,CA199是一类对胰腺癌等肿瘤具高度特异性肿瘤标志物,该指标在结肠癌的临床诊断中也可作为预后的独立判断指标。CEA属于酸性糖蛋白物资,CEA指标的升高可见于结肠癌、乳腺癌以及甲状腺髓样癌等肿瘤疾病患者。CA125是一类于1983年被发现并用于临床诊断卵巢癌等疾病的肿瘤标志物。在近年来,血清CA125也被用于结肠癌的临床诊断。而甲胎蛋白(AFP)也是临床诊断结肠癌常用的一类肿瘤标志物[6,7]。
针对结直肠癌患者,当前指南书中推荐采用粪便检查以及进行结构性检查以筛查诊断,粪便隐血试验是作为本病患者一种简便性、成本较低的诊断方法。然而在当前临床也有研究发现,粪便隐血的检测与结肠癌无明显。针对结直肠癌患者的Meta分析显示,粪便隐血检测对结直肠癌患者诊断灵敏度在0.42~0.94,诊断的特异度在0.40~1.00。
本研究以评价CA125、CEA、CA199以及AFP等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粪便隐血试验在Dukes B期结肠癌临床诊断情况。研究结果显示,结肠癌组患者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与粪便隐血相比对照组均明显更高;与结肠癌组患者粪便隐血、CA125、CA199以及CEA相比结肠息肉患者明显更高;结肠癌组患者CA125、CA199、CEA以及粪便隐血阳性率相比结肠息肉患者、对照组受检者均显著更高;结肠癌组患者各指标联合诊断的阳性率相比结肠息肉患者、对照组受检者均显著更高;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粪便隐血阳性、CA125、CEA、CA199以及AFP均作为结肠癌的高危风险;通过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A125、粪便隐血指标水平升高可作为结肠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发现,CA125、CEA、CA199以及AFP等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粪便隐血试验在结肠癌临床诊断中可发挥重要作用,且其中CA125、粪便隐血指标水平升高是作为结肠癌肿瘤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针对Dukes B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中,CA125、CEA、CA199以及AFP等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粪便隐血试验诊断阳性率较高,其中CA125、粪便隐血指标水平升高是判断Dukes B期结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该诊断方法具有推广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