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地区旅游业变“绿”为“金”发展对策研究
2022-03-31陈佳
陈佳
摘 要:旅游业是佳木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同时也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重要环节。佳木斯地区的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其中自然资源以湿地为代表,人文资源以少数民族特色为代表。根据佳木斯地区的旅游资源现状,提出旅游业发展对策,即注重民俗旅游向文化层面延伸,坚持“精神”传承,凸显文化底蕴,通过建设主题公园来丰富居民生活。
关键词:佳木斯;旅游业;资源概况;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07-0138-03
一、研究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通过解读总书记对于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论述可知,地方经济的振兴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是应以地方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为基础。为此,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通力合作,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环境发展理念,居民也在为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而不断努力。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地方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既要滿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需要,又要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这促使地方政府和企业必须重新规划发展路径。
佳木斯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是传统的工业基地,当地的造纸业曾经在亚洲居于领先地位。近几十年,佳木斯实现了经济转型,一、二、三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现有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7个,面积达到890万亩,轻工制造业取代重工业,服务业比重有所提升,与传统服务业相比,现代服务业发展更为迅速。在现今生态文明建设的大环境下,旅游业的发展对于促进佳木斯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二、佳木斯地区旅游资源概况
佳木斯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介于130°32′~134°28′E,46°80′~48°37′N,东西长340公里,南北宽190公里,位于我国最东端,隔黑龙江、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相望,素有“华夏东极”“东方第一城”之称。佳木斯地区共包含4区4县和2个县级市,东风区、前进区、向阳区、郊区构成了佳木斯市主城区,4县为桦川、桦南、汤原和抚远,2个县级市为同江市和富锦市。
(一)自然旅游资源
佳木斯地区具有良好的生态基础,当地市政府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佳木斯境内湿地面积达25万公顷,自然保护区20个,面积500 139.56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省级自然保护区5个、市级自然保护区10个,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被列入世界湿地保护名录。部分湿地保护区已建成湿地公园,国家级湿地公园成为了佳木斯地区旅游业的标志性景点,例如黑瞎子岛湿地公园、富锦国家湿地公园、三江口国家湿地公园等。
除湿地资源外,佳木斯市属森林覆盖率14.94%,有野生动物200余种、野生药材120余种,依托丰富的自然林业资源,多地政府和林业系统在地方规划设立了森林公园,其中以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此外,一些加入了人文元素的自然景观也成了居民休闲旅游的好去处,例如名义镇的花山、大来镇的花海等。
佳木斯地处寒温带,冬季寒冷干燥,冰雪旅游项目一直以来都是其一大特色。各式各样的雪上项目,大大小小的滑雪场,吸引着来自全国的游客。佳木斯于2020年推出了以“东极冰雪,赫哲神韵”为主题的三江泼雪节,吸引了大量游客,泼雪节的举办给寒冷的冬季增添了无尽的热情。
(二)人文旅游资源
1.少数民族民俗旅游资源。佳木斯地区幅员面积3.246万平方公里,人口数量为233.3万人,除汉族外,有41个少数民族,其中蒙古族、回族、满族、朝鲜族、赫哲族人口居多,其余36个民族的人口数量均在千人以下。赫哲族是我国的六小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同江、敖其、抚远、饶河等地,各地建立的赫哲族旅游风景区每年都接待大量国内外游客。2013年正式投入运营的龙源赫哲族水寨成为敖其赫哲族风景区内的一大亮点,对佳木斯及周边城市游客有较强的吸引力。
2.地方饮食文化。佳木斯地区纵横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三大水系,大中小河流290余条,渔业资源丰富,其中以淡水鱼类为主,盛产鲑鱼、鲟鱼、鳇鱼等名贵鱼种。正因如此,“鱼宴”“鱼子酱”成了佳木斯地区的特色美食。除此之外,受赫哲族食鱼文化的影响,“一鱼三吃”“杀生鱼”等菜式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提到餐饮特色,佳木斯的炭火烧烤制品享誉盛名,与东北炖菜平分秋色。
三、佳木斯地区旅游业发展对策
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需要充分合理地利用现有旅游资源,把已开发的项目向精细化方向延伸,实现做大做强。同时,还需用不同的视角去发现居民的需求,从而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一)民俗旅游向文化层面延伸
赫哲族作为我国的六小民族之一,聚居地主要集中在佳木斯所辖范围。因此,赫哲族民俗旅游是佳木斯着重打造的项目,本文对于民俗旅游的分析就以赫哲族为例。
旅游项目是可以被模仿、被复制,甚至被淘汰的,只有独特的文化是无可取代的,文化的传承与积淀是地区特色的精髓所在。民俗旅游展现给人们的是独具特色的风景,是与众不同的体验,向游客传递的信息应是全面的,涉及少数民族的生活层面、社交层面、艺术文化层面等等,既包含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又涵盖节日习俗、民间艺术。例如,赫哲族是传统的渔猎民族,依水而居,喜食鱼肉,传统民族服饰是鱼皮衣、鱼皮套裤,捕鱼所用的交通工具则以桦皮船、舢板船为代表。在文学艺术方面,赫哲族的口头创作形式呈现出了多样性,主要有说唱故事形式“伊玛堪”、传说故事形式“特伦固”,民歌被称作“嫁令阔”,其中“伊玛堪”被列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4]。除此之外,赫哲族的音乐、舞蹈也独具民族特色,而鱼皮技艺、桦皮技艺更是被广大游客津津乐道。
在民俗旅游向文化层面延伸的过程中,要坚持“去伪存真”。“去伪”即不为了迎合现代人的生活喜好而肆意开发“伪民俗”项目;“存真”即在尊重和遵循赫哲族居民的实际生活习惯基础上开发旅游资源。例如,“赫哲族水寨”项目,虽然名称与赫哲族生活习性相关,但实则主打“休闲游”市场,来此游玩的游客多数居住在周边市县,人们大多早来晚归,目的是体验水上设施,而非当地的民俗和文化,此类项目带来的经济意义较大,但对文化传播的意义有限。笔者认为,赫哲族民俗文化的开发应从两个方面着手。
1.文学艺术方面,通过打造高含金量舞台剧来增强文化吸引力。赫哲族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如“伊玛堪”“特伦固”“说胡力”“嫁令阔”、舞蹈等,无论何种形式都在讲述着这个民族曾经的生活,以及发生过什么,经历过什么。一出好的舞台剧并非单纯依靠表演,而是需要将各种历史和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例如传说、故事、人物、歷史事件等,再通过多种形式的表演串联起来,形成极具民族特色的舞台剧。这样一出舞台剧的打造,既需要专业导演的策划,又需要从事赫哲族历史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如此严谨的创作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播具有非凡的意义。
2.饮食文化方面,适当改进,促进推广。饮食文化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赫哲族饮食习惯中,鱼是必不可少的美味,做法主要以生食和烤制为主,然而由于我国南北方饮食习惯的差异,赫哲族的食鱼方式仅在东北地区小有名气。近些年,随着日本饮食文化传入我国,生食逐渐被大众所接受,这从客观上为赫哲族食鱼文化的传播打下了基础。然而,赫哲族的食鱼方式在面向全国游客推广的过程中,仍需做出适当的改进,在赫哲族原始加工工艺的基础上,根据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对所烹饪鱼的种类进行调整。来自沿海地区的游客对淡水鱼类的生食顾虑较大,出于对食品安全的考虑,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才能让消费者安心地体验赫哲族风情。
(二)坚持“精神”传承,凸显文化底蕴
一座城市的建立和发展离不开精神文化的铺垫,正是这种地区精神使一座城市拥有了性格,拥有了灵魂,居住在此的人们也因为城市精神的存在而具有明显共性,使得地区文化得以传承。
佳木斯市在1937年正式建立,在1934—1945年间,这里曾被定为伪满洲国三江省省会,同时,这里也是东北抗联的诞生地,是抗日联军战斗的主战场和核心区,东北抗联的11个军中,有5个军在此诞生,8个军在这里浴血奋战,涌现出了以赵尚志、夏云阶、冷云、常隆基为代表的一大批英雄人物,这里被陈云同志誉为“东北小延安”,“抗联精神”在这片土地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此外,这座城市也见证了“北大荒”向“北大仓”的转变。佳木斯是曾经的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总部所在地,54万知识青年来到这里屯垦戍边,他们凭借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精神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把昔日的北大荒建设成了今天富饶的北大仓,“北大荒”精神成为人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时至今日,佳木斯地区的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求随之改变,昔日的“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尤其是年轻一代,对其知之甚少,更无法谈及体会。但是,祖辈留下的这些精神文化是值得发扬和继承的,是后人的宝贵财富。因此,在佳木斯市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应将传统地方精神纳入其中,这对后人的教育意义是巨大的。
建设“公共场馆”是切实可行的方法。以“公共场馆”的形式对某一时期的生产、生活条件,先进人物、重大事件等进行还原,为居民提供系统、全面、生动的资料,不仅是知识层面的扩展,还对居民的思想建设起到积极作用,尤其对青少年的教育意义更加重大,场馆内生动的主题教育更加能够引起青少年群体的共鸣,有利于对其思想意识形成正面引导,有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三观。一种“精神”的传播应有生生不息的活力,不仅仅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更应该成为文化底蕴深入人们的心灵。
(三)开发主题公园,丰富居民生活
以佳木斯主城区为出发点,周围的旅游资源大多距离较远,车程在三小时以上,当地有意向前往的游客多会选择在小长假或更长的假期出行。相比之下,距离较近的明义、敖其较适合在休息日出行,但由于景区受时令限制较为明显,且旅游资源较为单一,因此来此的游客数量有限,且一年之内多次来此的频次不高。对于佳木斯地区的居民而言,当地的开放性公园和室内游乐场成为日常休闲游的主要去处。
随着居民精神需求的增长,佳木斯市现有的旅游资源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居民的需求,旅游资源的供需矛盾日渐突出。例如,父母希望孩子能更多地亲近自然,因为自然环境不仅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而且有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养成,但现实中这种亲近自然的需求受到局促的环境限制,被广场舞的喧嚣所打破,而室内游乐场逐渐受到家长们的欢迎。
佳木斯市旅游资源表现出的供需矛盾也促进着相关部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主要通过增设主题公园来缓解这一矛盾。这里所指的主题公园是为了满足大多数居民的休闲需求,并非某一群体的需求,例如大型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等。主题公园的建设不仅能够缓解当地旅游资源紧张的状况,而且能够辐射周边市县,形成以佳木斯主城区为中心,由鹤岗、双鸭山、集贤、依兰、汤原、桦楠、桦川等车程一小时以内的地区组成的辐射网。从建设主题公园意义上来讲,第一,主题公园有利于缓解当地旅游压力,提升居民幸福感;第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有助于城市魅力的提升;第三,大型主题公园有可能成为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契机。
总之,佳木斯地区的旅游资源有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应坚持合理开发、适度开发,并且不断更新发展思路,既要与时俱进,又要坚守传承,把佳木斯地区的特色旅游资源和文化展现给全国人民,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王威.黑龙江赫哲族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以街津口赫哲族村为例[J].民族地区经济与现代化,2018,(2):64-71.
[2] 尚大超.各界人士凝聚智慧,助力赫哲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N].中国民族报,2017-06-23(T6B).
[3] 仇靖博,景冬影.赫哲族漁猎文化及其产业开发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26-27.
[4] 杨承雪.当前赫哲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3.
The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ourism Change “Green”to “Gold” in Jiamusi
CHEN Jia
(Jiamusi University,Jiamusi 154000,China)
Abstract:Tourism is an important industry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Jiamusi,it is also an important link to practice the general secretary’s idea of “green water and green mountains are golden mountains and silver mountains” and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man and nature”.Jiamusi area is rich in tourism resources,of which wetland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natural resources,and minority characteristics are the representative of cultural resources.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in Jiamusi area,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extension of folk tourism to the cultural level,we should regain the “spirit” inheritance and highlight the cultural heritage,we should enrich the residents’ life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me park.
Key words:Jiamusi;tourism;resource overview;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