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教师如何面对职业压力与倦怠
2022-03-31刘子涵蔡杰
刘子涵 蔡杰
“健康第一”逐渐成为当今育人主题,以“体”育人,首在教师。体育教师是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主导,是中小学体育课程开发与建设的主要承担者。随着责任与工作量的进一步增加,教师“消极怠工”现象屡绝不止。根据前人研究,其中多因职业压力所诱发,由职业倦怠所表现。故引导教师正确面对职业压力,缓解职业倦怠成为关键,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压力前因、辩证教师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的关系,对教师克服职业压力与倦怠的路径进行分析,让教师不再望“压”生畏,谈“疲”色变,真正成为作为“人”的教师。
1 压力是把“双刃剑”
国内较多学者将“教师职业压力”视为一种“消极”定义,主要体现在教师因教学实践和工作中的各种因素所产生的负面心理反应与情感。也有学者认为教师职业压力实为中性概念,其指基于教学研究和实践中,因组织、社会以及家庭等各种外界环境和教师自身因素所造成的教师心理和身体感受的双重刺激的总和。林小群团队曾通过对282名一线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压力源进行实证调查,发现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压力主要来自工作与职业需要两大自身因素以及学生、家长、考试三大外界因素(表1)。
表1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压力源结构分析
虽然教师职业压力来源多样,但同一因素作用于不同个体,程度表现也有所不同(如表2)。根据个体的压力承受范围与反应,可将压力分为良性/恶性压力(表2)。良性压力带来动力,由学习工作的良性竞争引起。恶性压力让人畏缩,主要由恶性竞争、过度加压等因素引起。教师应根据自身反应与感受,正确判断不同压力源,享受“良性压力”,解决“恶性压力”,以促进职业生涯发展。
表2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良性/恶性压力反应分析
王鹏教授曾生动的将教师比喻为乘风破浪的船只,只有让船“有重能负”,才能抵挡狂风暴雨,顺利到达港湾。“无重可负”与“不堪重负”状态下的船只都无法经得住考验。在职业生涯发展中,想要顺利到达彼岸完成目标,体育教师也需身负各种压力,让自己“迎浪而上”。
2 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日复一日的体育教学工作会消耗教师的心理资源,出现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指在以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工作领域中,教师内心体验出现的一种病理性变化。这一变化则主要体现在情绪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三方面(表3)。
表3教师职业倦怠结构分析
国内已有研究证明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存在相关关系。矫镇红利用《职业压力问卷》《职业倦怠问卷》对浙江省普通、重点中小学535名体育教师进行实证调查,发现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在低个人成就感问题上较为严重(M=3.31,SD=0.59),超过中度水平,其次是情绪衰竭(M=2.53,SD=0.55)和人格解体(M=2.45,SD=0.57);中小学体育教师所感受到的职业压力越大,职业倦怠越严重(r=0.33,p<0.001),从压力的来源看,职业期望、家长因素、工作因素、考试压力是引起职业倦怠程度加重的主要原因;职业压力中的职业期望、家长因素、工作因素可显著预测职业倦怠。
Maslach的经验性阶段模型生动地解释了教师职业倦怠的前因及后效。将国内最新相关实证研究引入此模型,可以看出教师职业倦怠最早由社会支持、组织特征、教师个人特质、职业特征以及生态环境五方面相互作用引起,再由情绪衰竭、去人性化、低成就感所表现(三方面表现究竟孰先孰后,目前学界暂无定论)。职业倦怠导致了教师的“四伤”,即职伤、智伤、情伤、躯伤。“四伤”进而诱发教师行为,教师的行为最终在教学等各种媒介下影响学生(图1)。
经验性阶段模型将教师职业倦怠视为系统的、动态的发展过程。职业压力虽可预测职业倦怠,但只是诱发倦怠的“前因”之一,这也说明教师的倦怠不应一味的归因于压力这一单一因素。针对职业倦怠,教师更应站在宏观角度整体的看待。教师应辩证审视职业压力,享受“良性压力”,缓解“恶性压力”。多角度诊断自身职业倦怠产生的各方面原因,多层次干预职业倦怠的发生机制。
教师职业生涯中形成的倦怠最终指向学生行为。这也间接说明“倦怠”并非只影响教师自身,更会辐射至周边他人,这就足以证明倦怠应引起教师的警醒。
3 正视压力与倦怠,拥有美好明天
X老师是一名高中体育老师,参加体育教学十几年,重复着每周18节的体育课,送走一批批把体育课当作放风时间的高考生。他在反思日志中曾這样写道:“我总在问自己,我的职业价值在哪里?认真地备好课去教高一的新同学,简单的篮下打板投篮练了几次课,居然还有人十投九不中,我的天啊!我要疯啦!最近一年我上课的动力越来越小,原来都是盼着下次课快点来,用新琢磨的教法教会学生。现在上课看到总也做不好动作的‘笨小孩’,发现也不再着急,反而选择视而不见,倦怠感也渐渐堆积。”
X老师的倦怠从学生中来,也因学生再次重燃教学信心,他回忆道:一天午饭后,漫步在初秋的操场,看着一群群不知疲倦的篮球迷们在半场比赛,自己的手也开始有点痒痒,上次踝骨骨裂后,有好几年没有和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一起打球了。这时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喊我,“老师,我们差一个人,和我们一起打一会吧!”原来是两年前篮下十投九不中的小刘,盛情难却,我简单活动一下后加入了孩子们的战队。当年大杀四方的我功力大减,外围投篮和组织进攻能力还在,关键是小刘同学在我的助攻下频频得分,让我刮目相看,一场挥汗如雨的篮球赛后,学生和我都满足地回到了教室和办公室。
下午的体育课我特别有激情,当我再看到“十投九不中”的学生越想投进越紧张,越紧张动作越变形,我的心也随之“纠”了起来。在后面半场比赛中这名同学比赛中有很多次抢断和篮板球,投篮依旧不好。短暂的45分钟很快过去,下课后我主动留下了这名同学,因为对篮球的热爱他选择了篮球选项班,小学和初中基本没有练过篮球,后来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过几次开始喜欢上篮球啦。我让他用单手持球,准备好后去投,不要想着篮筐,就瞄着打板点,结果投了五次进了三个。交流中孩子说课上练习尤其是分组比赛看哪组进球数多时就特别紧张,不想给小组拖后腿,反而动作变形,后面会在课下多加练习提高的。”
X老师的压力因教学效果收获甚微引起,倦怠由从对学生恼怒到对“笨小孩”的冷漠所表现。十几年的教学经验让X老师对课堂的效果要求越来越高,但他看到更多的是学生的弱点。学生掌握运动技能需要过程,老师应更多的看到学生的优点,多去鼓励和激励学生。学生从掌握运动技能到比赛应用还需要一个过程,邀请X老师一起比赛的“十投九不中”学生小刘现在的投篮技术较之前就有很大提升。
教育效果与影响具有滞后性,并非“一针见效”。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获得快乐、幸福等积极情感并在体育课中及时进行情绪调节或许比“十投九中”更为重要。学生总在持续的发展与改变,作为老师更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及时定位自身压力源,改变原有认知,感知身边确切微小的幸福要素,尝试创新教学方法,看到学生的进步和优点,重燃教学激情之火。
3.1 享受“良性”压力,缓解“恶性”压力
应对压力,首先诊断压力。职业压力因个体间能力、认知、问题解决等方面的不同而具有个体差异性,教师应根据自身生理/心理具体反应判断压力源导致的压力是恶性还是良性(参见表2)。体育教师的良性职业压力多由“课时量大、工作任务繁多(课程建设、教科研等)、学校对教师的要求进一步增加、教与学产生冲突”等引起。若教师面对工作可以胜任,则教师应享受良性压力,时常进行自我激励,将自己定位为社会的“准公众人物”、学生群体的“主导者”,用自律的准则为人处世,用热忱的态度对待工作與学生。
若教师因团队内竞争不择手段、互相诋毁谩骂,或任务过于艰巨无法胜任,都会让教师在恶性压力下“不堪重负”,此时教师应迅速警醒,正确解决恶性压力。面对恶性压力,正确归因,肯定自己的努力,正视外界不可控因素;设置短期、可操作性、富有挑战性且可完成的目标,通过完成任务增加成功体验,以使自己增加职业自我效能感与成就动机;进行放松训练与身体锻炼。每周进行三次有规律的锻炼,如散步、爬山、打太极等有氧运动;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师及朋友的帮助,合理宣泄负面情绪及内在压力,避免消极情绪及压力堆积。
3.2 干预倦怠,重在自身
认知重评,改善心态。“有重可负”的状态使教师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精神焕发。“不堪重负”的状态让教师止步不前,身心疲惫。“压力”指代积极与否,教师的认知与心态是一大关键。与其说为压力,不如说其是每位教师在职业生涯中往前跃进的一道道“跨栏”。美国心理学家Ellis提出的ABC理论可以帮助教师有效进行认知重评,从而缓解压力,预防倦怠。如图2所示,教师通常以为诱发事件A直接导致人的情绪和行为结果C,发生什么事就引起什么情绪体验。其实对该事件的解释与信念B才是影响C的“元凶”。例如:学校派发体育科研新任务给两位老师,一位老师认为:我任务够多了怎么又是给我?另一位老师则认为:这是学校对我的信任,并且还能提高我的能力。虽有相同的A,但不同的B可导致不同的C。这也要求教师注重培养积极的信念解释,不被消极情绪所控制。
正确“比较”,尊重自我。教育总在人与人的互动中进行,在教师团队内难免会进行教师间的相互比较——社会比较。社会比较指自己的某些特征与和自己相似的人进行比较,个体都是通过社会比较来形成自我观念,例如“与XX教师相比,我的专项水平较差”。比较具体可分为以下两类:根据比较对象,分为上位比较(和比自己优秀的人进行比较)和下位比较(和如自己的人进行比较)。根据比较方式,分为识别(在群体中识别自己与他人的共性与异性)和对照(将比较对象当做竞争对象)。
教师应积极采用“上位识别”,明白“三人行,必有我师”,发现身边教师的优点以及自己需要学习改进的地方。久而久之,你会发现,自身周边的优秀教师越来越多,经过自己的努力与提高,你越来越认同“体育教师”这一职业及自己所属团队。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212033)。
通讯作者:蔡杰
(作者单位:1.北京体育大学;2.首都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