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服务向公益创业转型的实践育人
2022-03-30戴芸芸冯旺舟
戴芸芸 冯旺舟
(1.湖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8;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实践育人工作,强调要“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立鸿鹄志,做奋斗者。”[1]在当前的“大思政”教育格局下,思政教育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扩展,在人才培养、学科体系建设、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志愿服务和公益创业同属于高校实践育人范畴,拥有各自的价值和宗旨,但二者的具体开展内容、实现路径和具体实施办法并不完全相同,它们之间存在着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新时代高校志愿服务是大学生完成自我服务、教育和完善的重点实践平台,同时也是大学生们走出校门、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更是实现个人理想及价值的重要方式。我国的公益创业最早起源于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是有效结合商业盈利与社会公益的新型创业理念与模式,其核心目标是利用市场机制创造社会价值。因此,志愿服务与公益创业存在着内在的转化关系。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向公益创业转型的实践育人必要性
大学生志愿服务向公益创业转型,对于提升实践育人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其开展研究也很有必要性。目前开展志愿服务向公益创业转型研究具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对在转型中如何推进实践育人的研究则显得非常不足。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从大学生或高校的角度对志愿服务与公益创业的动机、特征、功能、模式等问题展开论述,聚焦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而大部分包含调研数据的实证文章,都是单独地研究志愿服务或者公益创业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未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些研究可以归纳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对高校志愿服务和公益创业认知动机之间的相关研究。通过整合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动机的功能理论和驱动思想,以大学生社会主义公益理念作为服务导向,以创造大学生的社会价值,增进大学生的社会福祉,以大学生个人所追求的价值观和目标作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主要动机。而大学生进行公益创业的驱动因素更加复杂,首先是包含了对物质条件的不同层次需求,其次是追求自身感兴趣的动机,最后是对国家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高层需求动机。总体而言,他们更倾向于挑战自我与回报社会。这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志愿行动和创业活动之间存在着深刻而且类似的特征。第二类是高校志愿服务与公益创业组织结构形态的研究。高校开展志愿服务的社会组织形式和基本形态,主要依托于青年志愿者协会、学生会及其他各类学会社团组织或者从事高校志愿服务相关活动的专业组织机构来展开,而高校公益性创业及其他创业形式来源于创办“非政府的、以社会公益事业为追求目标的社会组织,主要是民办机构,包括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志愿服务组织、私募基金会等”。[2]当前由我国高校组织开展的学生志愿服务和创业实践活动,已经发展成为一项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高校公益性社会创业的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各级地方人民政府、高校以及一些大型社会性投资企业的大力帮扶和积极引导支持下,通过投资设立社会公益性高新创业社会团体业务集群,开展社会公益组织创业人才素养培育,进行公益创业项目投资孵化等多种途径,以努力实现社会公众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创业宗旨的非营利性创业公司模式,目前正处在初步发展探索之中。因此,二者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关系,而是互相补充、共同发展的关系。第三类是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对接青年公益创业运转模式的研究。通过对成功的公益企业创办案例的分析,揭示出具备志愿服务经历对于大学生公益创业的运作管理具有正向影响。这类志愿服务一般具备专业性、目标性和资源整合性等特性,同时还具备稳定的团队、专业的志愿者培训机制以及合理的商业模式。
尽管目前已经有一些研究对于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公益创业的认知动机、组织形式结构及其运转模式等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但是大学生志愿服务和公益创业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却被广泛地忽视,特别是对实践育人方面的研究明显不足。一方面是由于目前志愿服务在我国开展的历史并不长,实证探索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动机层面,有关志愿服务的功能和作用等问题的研究只局限于对其理论和实践的一般化阐述,而且缺少对数据的验证。由于目前我国民间公益创业的研究理论大都来自国外,真正专注于中国国情所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都还处在初步探索阶段。另一方面,高校将我国大学生的公益实践界定为传统意义上的以提供社会人力资源服务为主的一种志愿性服务活动,普遍认为提供志愿服务活动是指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的一种无偿性、非营利性行为,而创业更加倾向于以获取经济利润为目的。因而,在研究过程中常常将二者独立分析,无法完整地揭示其对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对实践性育人的工作方法进行了长期而且持续深入的理论研究与探索。依据重大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的一般过程,可以把我国的实践育人发展划分为重大奠基阶段、全面深化阶段和质量水平提升阶段。其所取得的主要成绩体现在四个维度上,即实践课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创新创业。从大学生志愿服务向公益创业的转型,是新时代完善实践育人制度机制,推进立德树人的一个重要抓手。首先,从大学生志愿服务转变到公益创业,是增强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在此过程中,大学生的内在意识和理念外化到对社会服务的具体行动中。它充分强调了社会利益、公共利益的价值取向,在创造社会价值的过程中也极大地提升了自己的能力,有助于树立和弘扬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激发大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从而促进高校社会实践课堂教学的变革与创新。其次,大学生志愿服务向公益创业转型,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保证。大学生志愿者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社会新生储备军,具有被国家、社会所认同的愿望和对自我价值得到实现的追求。通过挖掘我国高校志愿服务向社会公益创业转变的重要影响因素及其实践路径,可以为高校志愿服务者培养工作提供重要的保证。最后,从大学生志愿服务向公益创业的转型,也是当代中国大学生自身成长与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校阶段正处在大学生制定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提高知识与能力素养,选择合适的工作与未来职位,战胜挑战与艰难困苦等的重要关键时期。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间,存在着大量的就业竞争、工作区域差异大、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向公益创业转型的实践育人现实困境
为了更好地厘清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度与公益创业意愿之间的关系,揭示大学生志愿服务向公益创业转型中实践育人存在的现实困境,我们特地进行了前提性的调查研究,通过数据分析,科学地阐释了这一转型给大学实践育人带来的深刻影响。
(一)研究设计
本项研究通过文献整理、理论假设和调研实践等环节,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向公益创业转型的意愿及影响因素。依据以“人”为核心、以“全”为关键、以“育”为根本的构建原则,提出了问卷设计的三个维度:首先,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创业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大学生的自愿参与和社会倡导相结合,服务他人和个人发展相结合。而内在的参与动机,是大学生志愿服务及其向公益创业转型的重要因素。内在参与动机是促使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的主观愿望,社会实践效果是检验大学生主观愿望或动机的标准。因此,大学生对自身动机的认知程度会直接影响其志愿服务向公益创业转型的意愿。其次,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地打造实践育人共同体的原则。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也会带动其他社会成员形成一种社会各阶层成员积极参与、自发参与、乐于参与、勇于参与志愿服务的社会新风尚,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强大学生志愿服务向公益创业转型的意愿。最后,坚持大学生志愿服务向公益创业转型的育人导向。拓宽实践育人的渠道,增强实践育人的效果,是大学生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学校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并向公益创业转型,使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培育良好的品德,提升志愿服务的教育效能,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可以说,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形成,与学校的教育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内在动机”“社会氛围”和“教育范式”均对公益创业意愿产生影响,并将以上三个因素作为主要的影响因子,围绕其进行调查问卷设计,通过数据分析揭示其对大学生公益创业意愿的影响程度。本研究以下图作为理论框架,对研究变量展开数据分析(见图1)。
图1 志愿服务向公益创业转型理论框架图
(二)数据分析
本次研究借助Spss22.0软件分析回收到的有效问卷资料。本课题研究受访对象总人数共计1 404名,其中,男性632名,占比45.01%,女性772名,占比54.99%;大一的学生251名,占比17.89%,大二的学生99名,占比7.04%,大三的学生472名,占比33.62%,大四的学生582名,占比41.45%;被调查者中理工类专业384名,经管类专业420名,农医类312名,文史类80名,艺体类208名。从志愿服务参与度来看,曾经参与过的884名,占比最高为62.96%,而从未参与过的316名,占比22.51%;被调查者的公益创业意愿在短期内最强烈的有636名,占比45.3%;而选择不确定的有420名,占比29.91%。从结果分析可知,有超过八成的大学生曾经在校期间参与了志愿服务,且不同性别、年级、专业的调查对象在志愿服务参与度分布上的总趋势大体一致,但在公益创业意愿的比重方面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借助Spss22.0软件将“志愿服务参与度”数据作为自变量,将“公益创业意愿”数据作为因变量,进行了线性回归和分析。从表1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该模型R方值的比率为0.012,意味着“志愿服务参与度”可以被解释为“公益创业意愿”1.2%的变化。对该模型的参与度进行F检验时,我们发现该模型是否通过F检验( F=4.072,p=0.044〈0.05),即说明“志愿服务参与度”必然会对“公益创业意愿”产生相互影响的关系。该模型的公式定义为:“公益创业意愿”=2.293-0.098*“志愿服务参与度”。最终进行具体分析结果可知:“志愿服务参与度”的回归系数为-0.098(t=-2.018,p=0.044〈0.05),意味着“志愿服务参与度”将会对“公益创业意愿”之间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见表1)。
表1 线性回归分析结果(n=1404)
从以上分析结果可知,当今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度越高,公益创业的意愿就越低。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大学生对公益创业的动机认知模糊。基于前文的假设,首先研究大学生志愿服务“内在动机”对于“公益创业意愿”的差异关系。调查中,以“你认为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内在动机是什么才能有好的服务效果?”为问题。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内在动机”对于“公益创业意愿”呈现出0.01水平显著性(chi=46.222,p=0.008〈0.01〈0.05)。这意味着不同“内在动机”样本的“公益创业意愿”均呈现出差异性,能够产生实质影响(见表2)。
表2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内在动机与公益创业意愿的交互统计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到,被调查者中有1 048人认为参与志愿服务的内在动机应该是“无私奉献”和“帮助他人”,占总人数的74.64%。只有不到三成的大学生认为参与志愿服务对个人的发展有帮助,且需要一定的报酬。而在“不确定”和“不愿意”进行公益创业的被调查者中,近一半的大学生认为“物质层面”是选择公益创业的主要动机。一般认为,动机是效果的行动指导,效果是动机的行动体现。动机和效果是辩证的统一。如果说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各有不同,那么,志愿服务的持久有序发展就是我们追寻的理想目标。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分析发现,绝大部分的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内生动力符合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但是在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的持久发展中缺乏专业的规划、培训和合理的激励手段,导致部分大学生将公益创业误解成个人或者组织获取利益的手段。因此,在谈到创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时,大学生内心深处纯粹的利他动机遭到破坏,甚至陷入两难境地,从而削弱了公益创业的意愿。
第二,社会对公益创业的支持力度不够。我们分别将志愿服务的影响因子“社会氛围”与公益创业意愿展开卡方检测。在调查问卷中,以下列问题来进行测量:“如果要将你的志愿服务转型成公益项目,你最在意社会上哪种评价?”将数据结果输入软件,检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社会氛围”与“公益创业意愿”的方差关系。结果表明,“社会氛围”样本对于“公益创业意愿”呈现出0.026水平显著性(chi=23.165,p=0.026〈0.05)。这意味着“社会氛围”样本对于“公益创业意愿”均呈现出差异性,能够产生实质影响(见表3)。
表3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社会氛围与公益创业意愿的交互统计
调查结果显示:整体上社会对待公益项目的态度比较友好,只有1.42%的人不愿意参与公益创业,有近四成的大学生选择了“失败就没有退路”。而在选择“短期尝试”的人中,有57.58%认为公益服务只能“作为爱好而非主业”。进一步观察发现,在“非常愿意”进行公益创业的被调查者中,最关注的选项是“舆论导向”。通过以上数据我们清楚地看到,公益性创业活动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企业和创造性模式,但并未完全被社会大众所熟识。同时,大学生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越多,一些消极的舆论氛围就越会制约公益创业文化的传播。
第三,高校在教育引导时内容供需失衡。最后,我们来探讨大学生志愿服务“教育范式”与“公益创业意愿”的差异关系。调查中,以“你认为学校开展的哪些有关志愿服务的教育内容对公益创业有帮助?”为问题进行测量,大学生所认可的志愿服务“教育范式”样本对于“公益创业意愿”呈现出0.01水平显著性。这意味着不同“教育范式”样本对“公益创业意愿”均呈现出差异性,能够产生实质影响(见表4)。
表4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教育范式与公益创业意愿的交互统计
调查结果显示,在“非常愿意”尝试公益创业的大学生中,有40.24%的人觉得“社区共建项目”是对公益创业最有帮助的经历。除了在社区共建的志愿服务项目中得到知识能力的训练提升外,视野的拓展和专业知识的培养,也是大学生志愿服务向公益创业转型意愿提升的关键因素。同时,只有两成的大学生认为,目前其他的实践服务模式对其提高公益创业意愿有帮助。究其原因,高校志愿服务项目的同质化严重,其能力与社会公益需求不匹配,人员迭代频繁、经费不足等都是制约志愿服务深度开展的主要因素。此外,在愿意短期尝试公益创业的大学生中,仍然有将近三分之一的人认为开展志愿服务的相关教育“没有帮助”。
因此,我们可以总结出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向公益创业转型及高校实践育人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由于大学生自身对于公益创业的认知还存在偏差,使得其无法通过公益创业来拓展就业空间,并实现自身的价值诉求,从而消解了公益创业带来的实践育人效果;(2)社会大众、政府和公益机构对大学生公益创业的支持力度不足,削弱了大学生从志愿服务转向公益创业的意愿,限制了大学生政治素养的提升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能力的提升;(3)高校作为大思政的主要推动者,引导大学生志愿服务向公益创业转型的力度还不够,未能释放大学生的创业激情,这使得实践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打折扣。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向公益创业转型的实践育人路径和模式
进入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向公益创业转型具有现实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但是在大学生从事公益创业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种种困难和挑战。“青年公益参与能够带动全民公益参与,推动慈善专业化发展,培养慈善专门人才。青年公益参与仍然存在着统筹协调机制欠缺,对青年公益组织扶持力度匮乏、激励不足、监管不健全、公益教育缺失等问题。促进青年的公益参与,需要在国家鼓励和引导公益参与的前提下,从解决问题入手,逐步形成以社区为基础、以学校为基地、以单位为依托的青年公益参与模式。”[3]大学生志愿服务向公益创业转型,势必直接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的实践育人效果,因此,要提升转型过程中的育人效果,就必须探索行之有效的路径和模式。
(一)遵循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规律与特征,发扬公益服务精神
在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向公益创业转型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循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弄清大学生参加公益创业的心理动机,帮助他们提前明确目标与方向,找准自己的角色与定位。(1)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在公益创业中锻炼自己。新时代大学生要明确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中国人自古以来讲究“义利相兼,以义为先”[4]。但是,“轻利”并不是说我们不能追求自己的利益。公益性对大学生的创业行为具有一定的引导与促进作用,但同时公益创业具有“低收益、高风险”的经济特征。对于经济条件并不优越的大学生群体而言,创业项目本身难以带有“造血”功能,这使得很多项目难以为继。因此,必须以思政课堂教学为其切入点,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在志愿服务向公益创业转型过程中“义”与“利”的辩证关系,让学生们理解物质利益本身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和条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社会关系的改变,人们的意识也在不断地改变。要鼓励大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更多地去考虑现实的社会发展需求,努力突破群体,突破自我,调整生活心态,锻炼自己的人格,增强独立意识,从而产生从事公益创业活动的自我选择。(2)正确认识公益创业本质,秉承公益服务精神。一般来说,公益创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非营利组织采用创造性的商业运作模式提升其社会价值;二是企业通过创造性满足社会需要而提升其价值。”[5]大学生公益创业由此具备所有创业的共性特质,即创新性和市场导向性。因此,在开展实际教育工作时,要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注重其和大学生专业学习、创新课堂以及思想理论等诸多方面的紧密结合,将“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实现协同育人,要在师资、教学内容,乃至教学手段上互相融合,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发挥合力。”[6]同时,要把对大学生进行公益性创业教育的重点放在其公益性上,放在培养大学生自身创业能力的基础上,兼顾其社会价值,引导他们多去关注民生、了解社会。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能够充分地了解社会,高度关注社会的发展,形成公益创业的意识和思维方式,树立相应的社会责任感,不断地锤炼自身服务社会的能力,提升道德品质,成为新时代对社会有较大贡献的青年人才。
(二)在党团组织的带动下实现思想升华
在新时代,构筑全方位、立体化的党团共建育人体系,是高校贯彻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途径。在2015年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提供必要的人力财力物力保障,重点解决好群团工作缺资源、缺手段特别是基层力量严重薄弱的问题,在阵地建设、项目筹划、资源使用、力量调配等方面整合联动。”[7]党团组织在直接联系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和青年社会组织的基础上,推动公益创业项目的开展,搭建“新青年下乡”“社区计划”等平台,链接各级优秀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党团组织主动深入基层,为大学生志愿服务转型注入强心剂,可以无形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主要表现在:(1)加强责任意识,强化思想引领。在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和青年社会组织内,尝试通过构建专属的团组织和党支部,发挥青年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团组织的思想引领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所有活动中。把握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其大局观念。关注国家需求,加强公益创业思想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积极投身到公益创业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始终以思想引领为主线,确保公益创业教育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掀起大学生公益创业的新高潮。(2)抓牢关键少数,强化理想信念和意识形态教育。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和青年社会组织的骨干成员作为“关键少数人”,对于整个组织的思想引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党团组织应定期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训,不断地提升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使他们在公益创业过程中坚定“四个自信”,掌握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科学方法,自觉规范自身的行为,积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3)强化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和青年社会团体,大多是依据兴趣而聚集的组织。党团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组织优势、载体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快构建和引人适应社会需求的大学生公益创业课程,努力把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融入这些团体的各类活动当中,引导大学生创业者确立多元创业价值取向,提高大学生对社会需求的认知与洞察力。从而让大学生志愿者在思想上永远跟党走,不忘初心使命,在思想水平提升的同时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三)在社区治理中提升服务社会能力
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和历史底蕴,同时它也是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重点领域。因此,大学生志愿服务向公益创业转型的重点,首先是培育一批致力于社区公益服务的骨干人员。
美国心理学家斯蒂芬·艾略特(Stephen N.Elliott)将社会服务能力概括为“适应性行为和社会技能。适应性行为包括独立工作的技能、体格发展、言语发展及学业能力;社会技能包括与他人交往的行为、与自我有关的行为、与任务有关的行为、自我认知能力、社会认知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8]。因此,大学生志愿服务转型为公益创业,并在社区治理中深度融入,是其社会服务能力培养的实践取向。(1)从高校实践育人的层面来看。将大学生志愿服务和公益创业融入社区治理之中,可以摆脱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的“区域环境”约束,通过与社区辖区内企事业单位、个体商户、物业公司等机构的交流互动,实现资源流动,弥补高校公益创业教育只有“知识基础”和“技术基础”的缺憾。同时,打造“高校专业教师+社区实践导师”相结合的专业师资队伍,并积极加强与社会公益受助集体的沟通互动,提高大学生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修养。深入了解各个社会公共部门的社会组织、服务、经营和财务管理模式,以及各个部门的法定代理人职务行为发展规律及其逻辑,帮助大学生增长见识。(2)从社区治理的层面来看,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与社区社会组织协同治理,可以提升大学生的社会服务专业水准。将优秀的社区大学生公益创业服务团队,优先纳入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范畴,通过“1+1”的公益创业孵化服务模式,即由一个社工组织帮扶一个社区大学生公益创业转型团队,既充分发挥了社会组织专业性强、与社区合作技术基础好的特点,又尽可能地探索出一条社会组织低成本、高经济效益地孵化社区大学生公益创业服务队伍和项目并开展人才培养的有效方法。(3)从大学生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要积极地参与到志愿服务向公益创业的转型中。社区具体的服务项目为大学生增强社会适应性提供了机会,有助于他们把理论和实际、学校与社会、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使其在身心素质、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社会认知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有所提高。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全面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者服务社会的能力。
(四)通过环境空间重构,夯实大学生公益创业文化和氛围
进入新时代,大众创新创业逐渐向深度发展,但是还没有完全形成全社会理解、支持大学生志愿服务和公益创业的良好文化氛围,这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公益创业的积极性与创业效果。
大学创业文化的文化自信是指大学生创业群体对大学创业价值观达成共识,对大学创业精神形成共鸣。因此,需要从以下方面塑造良好的文化氛围。(1)分步骤建构大学生公益创业行为的可行性,提升大学生对志愿服务向公益创业转型的文化价值认同。一方面,通过宣传和推广公益性创业政策,让社会公益性企业的行为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建立合适的公益创业胜任力风险评估和控制机制,提高“公益创业大学生——公益创业行为”与风险评估机制的相互匹配性,形成可以被衡量的公益创业胜任力指标。大学时期是个体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阶段,要把“公益创业基因”渗透进大学生的身心,让公益创业成为大学生的一种自由选择。(2)借助榜样的力量和公益创业教育,培育公益创业文化,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的创业技能,强化创业本领。公益创业人才教育的教学专业师资队伍可以从学生校友会、学生家长等群体中分别进行筛选,择优录取。“高校的人才培育模式在发展中逐渐完备,校友作为高校办学成果之一,集聚了丰富的社会资源,在协同‘三全育人’、延伸高校育人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拥有巨大潜力。”[9]与此同时,家庭内部的创业教育对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和创业精神具有潜移默化且根深蒂固的影响,有利于大学生积极地投身到社会实践之中。同时,要鼓励并推动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及公益性创业者“自组织”创业平台的形成。这一平台以大学生公益创业群体自发的高频、短期活动为依托,交流和传播创业意义、价值观,培养大学生公益创业者的创业精神,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提高实践育人的效能。(3)分阶段推进大学生志愿者的公益创业进程,激发其公益性创业活动的激情。企业创新激情的核心维度就是积极的情绪和身份认同。在创业初始时期,要为大学生公益创业者提供思维冲击碰撞的场所和平台,以及小规模的社会经济扶持和不断地进行创新性学习的机会。在创业发展中期,要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与风险投资对接的机会,提供与成熟公益性创业者交流与学习的机会,提供选择合伙人以及特殊技术型人才的机会。通过搭建风险投资与大学生对接服务平台和大学生公益性创业者的自主组织服务平台等方式,持续地激发其创业热情。在全面发展阶段,通过不断地进行互助、学习,促进大学生创业者形成公益性创业的自我效能感。这样,通过分阶段推进,激发大学生进行公益创业的激情与动力,塑造新型的公益创业文化,促进高校实践育人效果的提升。
(五)建立评估机制,在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的公益创业模式中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志愿服务向公益创业转型,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项目,而只适用于有公益创业意愿的那部分志愿者。双向评价机制是指高校对志愿服务转型能力进行的考核,以及大学生对高校评价模式的反馈。(1)要从评估体系的角度,尽快建立一个以高等院校、投资者及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为基础组成的,针对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转型项目各个环节的评估体系。要特别重视对志愿团队领导人员的综合素质,志愿服务团队的总体水平,以及项目所需要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前景、公益效应、可复制和推广模式、技术水平、科技含量等进行系统的评判。同时设计分层次的打分机制,并给予不同程度的创业建议和指导。(2)评价内容方面,应包含对该志愿服务项目向公益创业转型过程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的权衡、社会影响因素的高低、项目可持续发展能力等三部分内容。大学生志愿者对高校评价实行“评价——反馈——修正——再评价”的不断循环,并伴随在公益创业活动的整个过程中。这既能够有效地控制创业过程中的风险,又促进了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健康成长。在此基础上,实现大学生、学校、企业、政府、社区的联动机制,形成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的公益创业模式。提高我国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对公益创业教育的根本性要求,在此过程中,高校应积极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体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地尝试,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帮助他们积极地开辟实践新途径,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出良好的才干;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提高他们的身心素质。由此,大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创新创造素质等综合素质在志愿服务向公益创业转型的过程中得到稳步提升。这样,大学生志愿服务者在学校的引导、政府的帮扶、企业的支持、社区的融入中,实现了自身向公益性创业的转型。同时能够实现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应,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总之,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向公益创业转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它既能够丰富公益创业的理论体系,推动公益创业的实践运作,也可以提升高校的实践育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