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域文化对建盏的影响解析

2022-03-30陈祥松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2期
关键词:建窑建阳建盏

陈祥松

南平市建阳区金油滴建盏陶瓷有限公司 福建南平 354200

引 言

直至唐朝末年,建窑都是闽北区域烧制黑釉瓷的一般窑口,但是建窑合理结合本地的地理优势以及地域文化,对窑口进行不断的改革,逐步发展为我国富有地域特点的建窑建盏。尤其是在两宋阶段,斗茶的风气席卷全国,斗茶文化也推动了茶叶经济与相关商品的发展,而建窑建盏正是伴随斗茶而得以闻名全国的茶具。事实上,建盏不管是造型、胎体还是釉色,都与当地地理特色以及烧制技术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探讨地域文化对建盏的影响,有助于加深对建盏的了解。

一、建窑建盏发展历史

建阳是建盏的主要产地,古代是建宁府建阳县,建窑与建盏之中的“建”字便是取自这一含义。根据有关记录显示,建盏始于五代末期,在两宋阶段发展至高潮,但是在元初即开始呈现衰落的态势。

宋代是建盏发展的鼎盛阶段,而建盏的发展与当时斗茶风气盛行有密切的关系。所谓“斗茶”,即比对茶的优劣,先观汤色,后观汤花,当时从皇帝至民间百姓,均喜欢斗茶。宋朝斗茶倾向于使用白茶,茶色显白是上品。人们为了进一步烘托茶叶效果,不仅需要采用优秀的茶品,自然也需要优秀的茶盏。建盏是由黑瓷所制,搭配白色的茶汤,黑白相称,斗茶效果更为理想,而且建盏口部面积较大,有重量,可以容纳更多的汤花,且便于人们欣赏,也可以延缓散热的速度。故而,建盏成为斗茶茶盏的不二之选。因此,从宫廷内院直至民间百家,都将建盏视为难得的珍品,文人墨客均积极使用诗文予以称赞,建盏也随之发展为宫廷专用的茶盏,深受民众喜爱,而身价也随之显著升高。建盏的风格十分特别,且具有明显的东方艺术色彩,当时不仅闽北区域,全国上下乃至日本也在尝试仿制。

建盏的发展自然也促进了建窑的发展,建窑最为明显的特点与魅力便是“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建盏尽管是因黑而贵,但并非不分差别的黑,而是具有丰富的变化,例如包含了兔毫、鹧鸪斑等多种纹样。季节不同、气候不同、窑位置不同,都会令温度以及湿度产生改变,即便是采用相同的原料,最终产生的效果也有明显的差异。南宋期间,国势衰退,斗茶风气也随之没落。如今,人们的饮茶方式愈渐简单,建盏也因斗茶的失势而日渐式微,无法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而风光不再。

二、建盏的美学特征

建盏的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造型的形象表现和内在情感的表现,建盏的胎、釉、形状、纹饰等都极具研究价值。首先,建盏需具备秀丽的艺术外形,建盏之所以能拥有极高的艺术位置,是因为其非凡的欣赏价值。例如,鹧鸪斑建盏和油滴木叶建盏等都具有秀丽典雅的艺术造型。除了外形,滋润光亮的釉色也是建盏的重要特点,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曜变盏、油滴盏以及兔毫盏。其次,建盏还讲究和谐实用,釉色、胎质和纹饰完美协调搭配,可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和谐美。最后,一件出色的建盏作品,可以给人带来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这才是其工艺水平的极致体现。

三、地域文化对建盏所产生的影响

(一)当地瓷土与釉料对建盏的影响

建窑地处如今福建建阳水吉镇,建窑所使用的材料均为旧堤取材,胎土泥源自建阳北边山区,该区域泥土普遍为酸性的黏土,土壤的含铁量在7%至10%以内,使用该泥料烧制而成的建盏胚体普遍表现为黑褐色以及黑灰色,也证明该地区泥土含铁量较高,所以将其称之为“铁胎”(如图1所示)。建盏所采用的泥料多源于红泥与黄泥,红泥的优势在于胎土内含铁量较高,而黄泥的优势在于胎土耐温性理想。红泥尽管含铁量较高,但是可塑性不佳,在高温状态下,有较高概率产生形变。宋朝许多工匠在泥料内添加适量的石英,使得建盏更为粗糙且多孔,也正因建盏含铁量更高且壁厚多孔,所以建盏在保温效果方面较其他茶盏更为理想。宋朝斗茶的人倾向于慢饮,重视对饮茶的观赏性,而建盏符合这一要求,壁厚且多孔的建盏在隔热以及保温效果方面表现理想,不仅保证汤花能够持续较长时间,也方便把玩,满足斗茶比试的实际需要。若是不选择建阳本地的含铁量较高的红黏土作为制作胚体的原料,无法烧制为铁胎,自然也不可能称之为“建窑”。

图1 铁胎

(二)烧制工艺对建盏的影响

建盏烧制期间,工匠需要合理控制胎土与釉水之间的比例,同时控制烧制的温度以及窑炉内气氛,上述都是影响烧制结果的主要因素。烧制需要经过选矿、粉碎以及炼泥等数十个工序,所以本地取材的泥土并非直接使用,而是需要匠人结合比例调整为适合烧制的泥土以及釉水。建盏烧制对气氛以及温度的控制十分严格,尤其是气氛,尽管这个因素没有客观实体,但是却直接决定了最终的烧制能否成功。建盏对釉水温度十分敏感,即便有1℃的误差,也可能严重影响品相,进而影响最终的成品率,所以工匠需要不断进行烧制,持续性总结失败的经验,方可更为精确地掌控燃烧的温度以及气氛。

以龙窑为例,该窑依山而建,在持续实践与优化期间,建造技术愈渐纯熟。从结构而言,由于是依山而建,所以自然形成了坡度,可以依赖自然抽力管理进入窑内的空气以及火焰。窑室成体呈现前缓后陡的形态,窑身呈前直后弯的状态,还可借助挡火墙区分为多个独立的空间,以优化窑炉之中温度不平衡的问题。另外装窑密度也是主要影响因素。上述因素可以影响火焰流动速度与估计,既可以利用烟气对胚体进行初步加热,同时也可以提高火焰整体温度以及还原气氛,确保成品最终质量达到预期。

另外,建窑烧制期间应始终将温度维持在1300℃之上,窑炉内运用还原焰,至少需要持续3天至5天,烧制过程中必须不断投放木柴,投柴方式、速度以及气候状况都将对窑内成品产生明显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燃烧温度控制在1305℃左右,即可烧制“油滴”釉面效果;烧制温度控制在1325℃之上,则会形成“兔毫”的釉面效果;如果窑内温度较低或是火焰气氛缺少稳定性,则可能产生其他釉面效果。故而,工匠需要持续反复地进行烧制试验,方可获得最佳的效果。

四、结语

地域性属于瓷器最为显著的特点,如龙泉青瓷、建盏,不同区域所产出的瓷器品类有明显的差异。从宋朝直至今日,建盏受到许多斗茶人的追捧,正是得益于其特殊的地域特点以及福建地区的地域文化,在烧制工艺方面不断创新与发展,最终从一般的民间窑口位列“宋代八大名窑”之中,乃至远销国外。

猜你喜欢

建窑建阳建盏
电场作用下微细通道内纳米流体流动沸腾传热性能
建盏的新发现
宋代建盏的科学研究
茶之清幽 盏之玄色
立字立人 墨香校园
建盏之初探
浅析地域文化对建盏的影响
从文化内涵解读建盏之美
[美]贾晋珠著《谋利而印:11至17世纪福建建阳的商业出版者》简介
我的“七岁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