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注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

2022-03-30虞大明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黄继光胸膛枪口

虞大明

课前交流:

师:孩子们,看过电影《长津湖》吗?

生:看过!

师:看完后,你们心里有什么感受?

生:志愿军很勇敢!

生:我知道,我们出兵是为了帮助朝鲜,打败侵略者。

生:有些战士都被冻成冰

雕了。

师:是啊!如果朝鲜被占领,战火一定会蔓延到我国的东北地区。唇亡齿寒,面对邻国遭受的侵略,我们要不要帮?

生:要帮!

一、情境导入,了解背景

师叙述以下片段:(配乐《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1950年,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想把战火引到我国边境,毛主席发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随即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

1952年10月20日,黄继光在朝鲜上甘岭战役中担任爆破任务,掷完了手雷,打垮敌人几个火力点后,在身负七处伤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孔,壮烈牺牲。

师: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黄继光是一名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

生:我们必须保卫朝鲜,保

卫国家。

师:辽宁省丹东市鸭绿江

畔,耸立着一座“抗美援朝纪念塔”,祭奠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烈士。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回到71年前,一起去追寻这个伟大的身影——黄继光。

(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文本,概览全貌

1.反馈难点字词

师:同学们预习过课文了,

谁愿意来领读本课生字词?

(生领读)

(师出示)

战役、屡次、摧毁、冰雹、胸膛;

597.9高地、匍匐前进、参谋长;

晕(yūn):晕倒;

晕(yùn):红晕、日晕、晕车、晕船。

師:哪个词比较难理解?

生:我不知道“屡次”的意思。

生:“屡次”就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意思。

生:给它找个近义词就是

“多次”。

师:同学们,“胸膛”在哪儿?(生指)来,张开双臂,挺起胸膛。

生:597.9高地。(读作五百九十七点九高地)

师:还可以怎么念?

生:五九七点九高地。

师:另外,“晕车、晕船”的

“晕”读第四声,大家要读准确。

2.概览文章内容

师: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

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默读)

师:谁来说一说,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课文讲了黄继光所在的

营攻打597.9高地,却被敌人碉堡里的火力打了回来,黄继光和两个战友去炸碉堡,队友牺牲了,他也受了好几处伤,他慢慢爬向火力点,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师:最后——

生:最后黄继光牺牲了,战

士们占领了高地。

师:这样就概括得很完整,谁能概括得简洁一点?

生: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

利,用胸膛堵住了机枪口。

师:最终——

生:壮烈牺牲。

师:加上战役名称,连起来说一遍,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口,壮烈牺牲。

师:很不错,这样概括,既简洁又完整。

3.交流英雄品质

师:了解了事件的大致内

容,你觉得黄继光是一个怎样

的人?

生:我觉得黄继光英勇无畏,他为了任务能顺利完成,果断接下了任务,去炸敌人的碉堡。

师:(板书:英勇无畏)是啊,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生:我觉得黄继光是一个舍

己为人的人,他用胸膛堵住枪口,换来了战斗的胜利。

师:这个“舍己为人”,为的不仅是自己的战友,还有在座的你我。

生:黄继光扑上去的时候,我觉得他是奋不顾身、视死如归的。

师:(板书:奋不顾身)说得好!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导读提示,明确任务

师:同学们,想要学好这篇略读课文,可以关注哪里?

生:可以关注课文前面的导

读提示。

(师出示导读提示)

课文讲述了抗美援朝特级英雄黄继光的事迹。读一读,找出课文中描写语言、动作的语句,说说从中体会到他怎样的英雄气概。再读读其他的英雄人物故事,和同学交流。

(生默读)

师:找出课文中描写黄继光语言、动作的语句,请你用横线画句,用圆圈圈词,在感受最深的地方,用笔记录下你的思考。

四、圈画批注,感受英雄

1.个人默读;组内交流

(生默读课文,画找句子,圈关键词,写批注。)

师:思考结束后,和组内小伙伴议一议。

2.班级交流

师:同学们,你从哪里感受到了黄继光的英雄气概?

片段一:

生:请大家看第5自然段,我觉得黄继光说这句话的时候,已经下定了决心,要去炸毁敌人的火力点。

(师相机出示第5自然段)

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营参谋长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师:他在什么情况下下定决

心说这句话的?

生:时间剩得不多了。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启明星升起来了,已经四点多了。

师:如果不拿下这个高地,这场夺取高地的战斗会失败;可能

导致上甘岭战役——失败;后果严重一些,那将导致整个抗美援朝战争的——失败!

师:还有谁也关注了这句话?

生: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

人的火力点。

师:什么叫“注视”?

生:盯着看。

师:他看到了什么?

生:敌人的机枪里射出了比

雨点还密集的子弹。

师:在这枪林弹雨中,你仿佛还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志愿军冲了上去,机关枪开火了,倒下了一大片,战友们有的受伤,有的牺牲了。

师:枪林弹雨里,是一张张由子弹炮火交织而成的死亡之网,黄继光紧紧地盯着火力点,他心里什么感受?

生:这么多战友牺牲了,他很愤怒。

生:时间不多了,黄继光很

着急。

师:要读好这段,重点是要读好哪些词?

生:愤怒、注视、坚定。

师:黄继光目睹耳闻了这一

切,他的内心是——愤怒的,他说话的语速是——较快的;语气是坚定的。自己练习读读这段话,读出那份愤怒和着急。

(生练习,齐读。)

片段二:

生:(“黄继光带上两个战士……爬去。”)这段话说明黄继光对胜利非常渴望,内心十分着急。

(师相机出示)

黄继光带上两个战士,拿了手雷,喊了一声:“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便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

师:时间这么紧迫,为什么要用“爬”?

生:因为对方的火力很猛,不用爬根本无法接近。

(师出示)

敌人发现他们了。几发照明弹升上天空,黑夜变成了白天。炮弹在他们周圍爆炸。他们冒着浓烟,冒着烈火,匍匐前进。

师:他即将面对的,是敌人用枪弹拉开的死神之网,黄继光清楚吗?

生:黄继光心里很清楚。但

是,时间非常紧迫,已经容不得他多想了。

师:千钧一发,黄继光冒着浓烟,冒着烈火,匍匐前进。

师:黄继光紧紧握着这枚手

雷,心里在想什么?

生:我要炸了这个火力点。

生:这个火力点害得很多战

友牺牲了,我一定要摧毁它。

生:就算我死,也要炸了它。

师:是啊,看到此情此景,他下定了决心——(师生配合读)

师:黄继光带上两个战士,拿了手雷,喊了一声——

生: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

的消息吧!

师:把你们满腔的愤怒,倾注在你的朗读之中。

(生齐读)

片段三:

师:刚才同学们关注了两处

黄继光的语言描写,有没有关注黄继光的其他表现?

生:请大家看第8自然段,黄

继光一个战友死了,另一个也负伤了。而他为了完成任务,十分顽强。

(师相机出示)

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二十米,十米……近了,更近了。

师:你体会到黄继光的顽强了吗?想一想,他为什么爬着去火力点?

生:敌人的机枪全都对准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比之前更猛了,黄继光没法站起来。

师:为什么要“用尽全身的力气”来爬?

生:不光是因为火力大,此

时的黄继光已经负伤了,受伤这么严重,他只能用爬的。

师:相比于刚才的雨点,冰

雹给你什么感觉?

生:更大,更痛!

生:比雨点猛烈。

师:黄继光负伤了,他爬得是如此艰难,谁来读一读?

生:(放慢语速朗读)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二十米,十米……近了,更近了。

片段四:

生:请大家看第9自然段。

黄继光已经中弹,连爬都很费劲了,现在居然站起来了,从这里我感受到他十分英勇。

生:黄继光受了很重的伤,他需要使尽全身的力气才能站起来。

(师相机出示)

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师:最能体现黄继光英雄气概的是哪里?

生:“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

师:从“雨点”到“冰雹”,再到“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你体会到什么?

生:黄继光离火力点越来越

近,火力越来越猛。

师:文中对枪弹的比喻有什么好处?

生:课文之前把枪弹比作雨点、冰雹,现在比作暴风雨,我感觉火力更猛了。

师:这段还有哪里可以看出黄继光的英雄气概?

生:我觉得“突然”这个词也可以体现黄继光的英勇,黄继光受了很重的伤,他需要使尽全身的力气才能站起来。

生:我关注了这个“啊”字。他的战友们亲眼目睹了这一切,受伤这么重,火力这么猛,他们不敢相信黄继光居然还能够站起来。

师:黄继光站了起来,他在想什么?

生:我要炸了它!

生:我要坚决完成任务,战

友们还在等着我呢。

师:此时的黄继光,身上已经多处中弹了,谁也没想到,伤痕累累的黄继光居然站起来了。谁能读出这份视死如归?

(生个别读;齐读。)

片段五:

师:黄继光的哪个举动最让你震撼?为什么?

生:他用胸口堵枪口的这个动作最让我震惊,人是血肉之躯,黄继光一定知道,他会被打成筛子的,但他还是扑了上去。

生:黄继光站起来的时候一定忍着剧痛,他站起来的时候,

就已经做好牺牲的准备了。

生:我不敢想象,胸膛被机关枪扫射,这是什么样的痛苦,需要多大的决心和毅力。

(师相机出示)

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师:你们关注了黄继光的哪些动作?

生: 我关注到了“张开双臂”这个动作,说明了黄继光想要抱着这杆机枪,和它同归于尽的坚定决心。

生:我还关注了“猛扑”和

“堵住”这两个词,这个火力点打死了太多志愿军战士了,黄继光的心里充满了愤怒,这两个动作,用尽了他最后一丝力气。

师:同学们,要摧毁敌人的火力点,还有没有其他办法?

生:不行,黄继光的手雷已经用掉了,他没有武器了。

生:时间快到了,形势非常危急。战友们很多都牺牲了。

师:读到此处,老师的耳畔又响起黄继光的铮铮誓言。(出示)

“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

(生齐读)

师:请同学们边朗读,边想象画面。(师范读)

师:(引导读)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战友们的进攻又被压了回来。

生:(读)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师:枪林弹雨之中,黄继光用血肉之躯堵住了机关枪口。难道他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吗?是什么让他选择了壮烈赴死?

生:黄继光是为了阻止机枪的子弹打到战友。

生:黄继光是为了这场战斗的胜利。

生:他牺牲了自己,为了让祖国人民听到他们胜利的消息。

师: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老师跟同学们合作,让我们通过朗读,复现黄继光那一幕幕慷慨悲壮的英雄

往事。

3.师生对读

师:上级下达命令,要在黎明之前夺下597.9高地。战士们屡次突击受阻。关键时刻,黄继光主动请战。

生:黄继光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

师:敌人发现他们了。几发照明弹升上天空,黑夜变成了白天。炮弹在他们周围爆炸。

生:他们冒着浓烟,冒着炮火,匍匐前进。

师: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

生: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

师: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

生: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师: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

生: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五、瞻仰视频,读写激情

师:同学们,电影也是记录历史的一种方式,让我们通过瞻仰电影片段,来缅怀烈士。(播放黄继光堵枪口的视频《英雄赞歌:黄

继光》)

生:(配乐齐读)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师:(再次出示纪念碑)而今,特级英雄黄继光长眠于此,他已然化身为一座不朽的丰碑。如果要在纪念碑上刻上一两句话,你会写什么?

(生写,师巡视。)

师:从大家的文字中,我感受到了你們对烈士的敬意,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生: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惊天地泣鬼神!

生:英勇牺牲为祖国,舍生忘死保和平。向英雄黄继光致敬!

生:黄继光舍生忘死的精神,永垂不朽!

……

师:谢谢你们,让我们对着纪念碑,再次轻轻呼唤他的名字——黄继光。

六、延展阅读,缅怀英雄

师:同学们,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有太多的战士、太多的英雄,为了祖国的明天抛洒热血,让我们同样铭记他们的英雄事迹。(出示生自主默读,《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和《我的战友邱少云》片段,配背景乐。)

师:学了《黄继光》一文,再读了两位英雄的事迹,我相信同学们此刻的胸膛,一定激荡着对英雄深深的感谢与敬意。交流一下这两个片段中,什么地方最震撼你?你最想说什么?

生:董存瑞用身体作支架,炸毁暗堡,最震撼我。这就是英雄,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敢于献出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

生: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最震撼我。烈火烧身,该有多痛苦啊!但是他顾全大局,强忍着剧痛,直至壮烈牺牲。太伟大了!

师:两位同学都说得不错!我们永远不要忘记,我们当下的幸福生活,离不开这些英雄舍生忘死的付出。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些英雄,缅怀这些英雄,继承英雄的遗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下课。

(实录整理:张孝杰)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

责任编辑 郝 帅

猜你喜欢

黄继光胸膛枪口
我能攥紧的都已摁进胸膛
黄继光:舍身忘我 英勇无畏
致敬英雄黄继光
童眼看兵器
黄继光连:英雄精神将永远传承
探访黄继光叔叔的故居
本事
枪口制退器的原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