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样子

2022-03-30罗鹤军

阅读(教学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博尔赫斯词汇文字

罗鹤军

博尔赫斯,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我曾经在《像我这样的一个读者》(西西著)里读过关于他的一些作品的评价,对故事中的隐喻的“结构”“细节”与“主旨”有很深的印象。

博尔赫斯曾经说过,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样子。这句话足以证明他对阅读、对书籍、对学习的酷爱。《博尔赫斯谈话录》是他失明以后去访问芝加哥、纽约、波士顿,一路上边走边说的访谈记录,共11篇对话,涉及博尔赫斯对时代、宗教、哲学、文学的诸多观点。“人群是一个幻觉。它并不存在。我是在与你们个别交谈。”阅读这本小书,仿佛与智者博尔赫斯进行了一场“个别交谈”,有很多打动心灵的感触,必须通过文字表达出来,才感觉踏实一些。

谈读书。“我现在喜爱的书就是我从前喜爱的书。我一生中读的书不是很多,大部分时间都在重读。”说自己读书不多,其实是谦辞,博尔赫斯在阿根廷国家图书馆工作的时候,同事们一天天混日子,而他特立独行,把自己关在地下室里如饥似渴地阅读、写作。终于有一天,同事们惊奇地发现图书馆书架上有一本书的作者居然与博尔赫斯同名同姓,对此他没有给出任何解释。读书、写书本身就是生活给予酷爱它的人们的最大奖励 。

“人们应该把读书当作幸福的事、快乐的事。人们应该为乐在其中而读书。如果一本书使你厌烦,那你就丢开它。它不是为你而写的。但是如果你读得兴致勃勃,那你就读下去。”作者认为,强制性阅读是一种迷信行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捧起自己喜爱的书一页一页地读下去,总会有些自己的发现和心得。

“我们有书,而这些书实在都是梦。每一次我们重读一本书,这本书就与从前稍有不同,而我们自己也与从前稍有不同。”重读经典,细读经典,把经典读成工具书,不断挖掘经典内在的意蕴和价值。好的阅读者之间交流的话题可能是“最近我在重读某一本书”,而不是“我正在讀某一本书”。随着阅历、学力的增加,重读经典,就如同在阅读一本新书一样。

谈诵读。“当一首诗是真正的诗时,它迫使读者大声朗诵。这是对诗歌的检验。在阅读一首诗,或一部长篇小说,或一个小故事时,如果你觉得不必要把它大声朗诵出来,那么这作品一定出了什么毛病。尽管文字出诸笔端,但从本质上说它属于口头。既然它始于口头,它就不该脱离口头。”

读到此处,想起十年之前,苏州吴小健老师在灯下大声朗读的情景。我想,那一刻,他读到的一定是极佳的文字,通过发声的诵读,与文字、与作者融为一体,感受语言的美好与作品的魅力,感受作者的胸襟和情怀。诵读,将自己的心血融入到作品之中,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读书感受、读书体验、读书思考的学习过程。反之,作者写作,也应该借助诵读检验文字、细节、结构的气势。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把文字放到口头上念一念,就能够发现语言表达的欠缺之处。念一念,也是修改文章、调整思想的重要途径。

谈写作。“灵感是存在的,它也许来自记忆,来自一种未知的力。我让主题来寻找我,我感到有什么东西要到来。我们可以用岛屿来打个比方。我看到岛屿的两端,这两端就是一首诗、一篇寓言的开头或结尾。而我不得不创造、制造两端之间的东西。”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意在笔先,回到那词语、思想与感觉的源泉,写出自己的想法。有了一个思想的火花,好的作者一定能够敏锐地捕捉它,并且把它诉诸笔端。这来自他平时不断地练习。写作者贵在坚持,才气就是坚持写作的结果。否则不可能有灵感光顾,即使有了,也不能把它准确地表达出来。

“写作是想象力的练习。要想写好一篇小说,就必须把它清晰、连贯地构思好,然后才能写出来。若不是这样,整个东西就成了词汇的大杂烩。一篇小说不但意味着词汇,而且也意味着词汇背后的东西。”

苏轼在《答谢民师书》中评价谢民师的文章:“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想清楚,说明白,写通顺。“能使是物了然于心”,方能“了然于口”,继而“了然于手”。写作首先要精于构思,想清楚自己说几点意思;其次要围绕文章的主旨说话,所有的言谈都要指向文章的题目,不可偏废,否则就是“词汇的大杂烩”,缺少独立的生命气息。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写好局部与细节,努力追求表达的趣味,给读者以新鲜的阅读感受。

“作家等待着他的作品。我想一个作家始终被他写出的东西改变着。所以他开头写下的东西也许并不合他的心愿。而倘若他继续写下去,他将发现那些东西总是在把一只铃铛敲响。”写作的秘密就是不停歇地写下去,保持对事物的敏感,不断磨砺手中这支越写越熟练的笔,写着写着,就会写出一路花开。

谈想象。“在我失明以前,我总是在观察和阅读中寻找属于我的一角天地,而今我却只好深入内心来思考问题,或者说,由于我拙于思考,我便沉浸于梦想,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可以使我的生命在梦中流逝。想象由记忆和遗忘构成,它是二者的融合。”

难以想象,失明以后的博尔赫斯如何与厄运共处、与自己和解。转念的智慧,或许是一种伟大的奖赏。失明的好处就在于你对时间的感受不同于大多数人,你有所记忆,也有所遗忘,你用不着记住一切。想象即积极的思考,意味着记忆与遗忘,描绘出自己心中的那一个独特的景象。

谈未来。“去年我八十岁了,我以为我不会再遇上任何事。这以后我做了一次成功却又非常痛苦的手术。手术后我去了趟日本,这是一次奇妙的旅行。而现在更奇妙,我来到印第安纳,同你们谈话。未来为我准备了这一切,这所有的礼物,而对此我过去却茫然不知。现在我知道了。我仍然期望未来能为我带来更多的礼物。”一个八十岁的老人失明后居然依旧周游世界,对生活充满期待,实在令人起敬。

想想我自己呢,2016年6月,父亲重症手术的那一天,仿佛天就要塌下来一般。五年间,又经历了种种。身体和精神在不断地游历,到过宣城、上海、重庆、成都,最远到了地球的另一边——加拿大多伦多,看到了不一样的异域风情……最近则读了一些书,像《教海漫记》《语文品质谈》《信与思》《像我这样的一个读者》等,有了自己的一点体悟。感触最深的是参加了苏州“半书房”的“越读会”,与书友们在阅读、交流、讨论、演讲、聆听的过程中,逐渐发现新知,发现光亮,也发现那个久违了的“自己”。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城东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博尔赫斯词汇文字
对话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进入时间的神秘
那个在地铁里读博尔赫斯的人
梦中的文字
博尔赫斯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出版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