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静:让阅读照亮孩子的童年

2022-03-30李裕馨

阅读(教学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刘静学困生绘本

李裕馨

在徐州东南,古睢水之畔,有一座风光秀美、交通便利的小城——睢宁。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让这座县城焕发着勃勃生机。在初春一片料峭的寒意中,记者来到了江苏省睢宁县新城实验学校。在这所学校里,有一位专注于儿童早期阅读教学研究的教师——刘静。在十几年的执教生涯中,她悉心探索、大胆创新,从无到有地建立起了一套具有鲜明个人特色的阅读教学体系,并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在学生、教师和家长群体中获得了一致肯定。

如今,基于这套体系圆满完结了不少教研课题的刘静,已成立了自己的名师工作室,在学校内部推广自己的教学经验,还有许多学校慕名邀请她去开设讲座。而回望过去,谈起走上这条道路的初衷,刘静对记者追忆起了五年前的那段时光……

用阅读的力量改变“学困生”

2017年,刘静被分配到四年级的一个班级执教。由于此前长期“跟班走”,习惯了和一群孩子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共同成长,刘静有些不太适应。短暂的磨合期过后,她很快发现了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

“我发现这个班上的孩子几乎没有任何读书的习惯,”刘静对记者说,“他们读的最多的就是教科书,而且也是应付式的。班级里几乎看不到一本课外读物,课间也见不到一个安静读书的孩子。”这种现象所带来的后果就是,班上的学生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个人素养都颇为堪忧,也让接手班级的刘静十分头疼。尽管她一再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但收效甚微。到了六年级,面对即将升入初中的压力,班上许多学生不可避免地成了“学困生”。

这种现状让刘静开始反思:为什么很多孩子在小学中年级甚至低年级就出现跟不上学习进度、个人行为难以约束等问题,在最美好、最可塑的童年时代却成了让教师和家长都头疼的“学困生”呢?结合刘静自己的观察,答案呼之欲出:缺少系统的、完善的阅读培养和阅读训练。

“读书是一件什么时候都不晚,但越早开始越好的事。”刘静说。秉持着这样的信念,重新回到低年级课堂的刘静开始一步步探索如何用阅读的力量把“学困生”消灭在萌芽阶段。在仔细观察、思考了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之后,刘静决定用绘本作为主要的推广读物。她对记者解释道:“绘本是一种独特的儿童读物,它是文学和美术的完美结合。它图文并茂的形式更容易抓住低年级孩子的眼球,生动有趣的故事也十分适合引领孩子走进阅读世界。”

在具体的操作层面,刘静则发挥出自己大胆创新的一面。她觉得一直把学生关在教室里,不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的注意力很快就会分散,读起书来也是事倍功半。所以,刘静开始带着学生走出去,到操场上、到农田里、到小河边,到那些绘本中描绘的场景去,带着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一起读绘本。很快,几乎所有学生都爱上了这种有趣的读书活动。“只要做好安全防护,我们就可以多带着孩子们出去走走,”刘静说,“绘本所描述的大多是发生在生活中的事情,与其让孩子们坐而空想,不如带他们走进真实的生活场景。这样才能更快、更有效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初期的有益探索极大地鼓舞了刘静的信心,很快她就不满足于带着学生一起读绘本了。看着学生们津津有味地谈论绘本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她萌生了一个想法:能不能让孩子们把这些他们喜爱的故事表演出来呢?或者更进一步,能不能引导孩子们在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创作自己的绘本呢?

在刘静目前所执教的班级教室里,记者看到了一摞特殊的繪本。简朴的装帧设计,简单、生动的笔触,童真而幽默的故事,落款赫然是一个个孩子的签名。“这都是我们班的孩子自己选题、自主创作的。”刘静向记者介绍时,脸上洋溢着藏不住的骄傲和喜悦。她说:“对于熟读了许多绘本的孩子来说,那种生活化的、带着童趣的故事能够极大地引发他们内心的共鸣,激发他们的表演欲和创作欲。”而刘静所做的,就是耐心、细致地引导这股热情,说服家长们接受并配合,最终让学生们拿起画笔,记录下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在梦中想象到的一切美好的故事。

当每一个孩子都开始认真、细致地观察、记录自己的生活,闲暇时主动拿起书本,刘静的班级里再也没有一个“学困生”了。哪怕是考试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也能在绘本剧表演、绘本创作等阅读活动中尽情展现自己的才能,收获同学们的掌声以及教师和家长的赞扬与鼓励。“我们平常所说的‘学困生,根源在于学习能力不足,缺乏学习意愿。但在小学,特别是低年级阶段,如果能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用阅读的力量来改变他们,引导他们热爱生活、热爱交流和展示自我,就能为之后的学习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把‘学困生扼杀在萌芽状态。”刘静说。

以多元化的方法唤起阅读兴趣

在参观刘静班级的教室时,记者看到了一叠方方正正的“奖券”,有的上面还标明了金额。面对记者的疑惑,刘静笑着回答:“这是我们班级用来奖励在读书上特别用功的孩子的,可以算作是我个人的一点‘小发明。”

刘静所说的“小发明”,正是她为了鼓励、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多年来积极创新,大胆尝试,创造性地采取多元化方法的一个缩影。

据刘静介绍,她所颁发的这些“奖券”,有些是荣誉性的,有些却真的能在家长那里兑现。为了全方位地给孩子打造热爱读书的氛围和环境,她克服种种困难,成功说服了班上的每一位家长接受这种方法。而这些“奖券”的兑换物也并不是真的金钱,而是到书店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到饭店去美餐一顿,为父母挑选一件满意的礼物等有价值、有意义的活动。由于“奖券”一共有四种,刘静称自己的这种方法为“四券阅读法”。通过这种方式,刘静不仅让孩子们从阅读中得到了除知识和乐趣以外的正反馈,还在无形中影响着每一位家长,让他们在奖励孩子的过程中看到了读书给孩子带来的成长与快乐。

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读书,刘静加入了一个全国性的公益阅读活动——“百班千人共读”。每个月她都会带着学生共读一本新书,并在班级里举行“新书发布会”。他们读过的书都整齐地排放在教室墙边的书柜中,记者随手拿起一本,虽然有被多次翻阅的痕迹,但依然干净、完整。“仪式感对于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刘静说出了自己多年来观察、总结出的一个经验,“就像开学仪式、升旗仪式等活动能在孩子心里种下热爱学习、热爱祖国的种子一样,一个好的读书仪式也能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变得重视阅读、爱护书籍。”

在教室的另一面墙上,记者还看到了一张榜单,不过记录的不是成绩排名,而是在每个学生的名字后面贴着一排排可爱的小贴纸。刘静随即解释说,那是记录学生阅读量的榜单,属于她的又一个“小发明”。每个学期,刘静都会如实地记录每个学生读了多少本书,每读完一本,就在榜单上贴上一张贴纸,样式则由学生自己选择。记者注意到,除了一位请长期病假的学生,榜单上所有名字后面都贴着长长的一串,有的甚至快贴不下了。除此之外,劉静还在班级里开展了“百本书挑战”活动。从10本到100本,根据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读完的书籍数量,授予“秀才”“举人”……一直到“状元”“阅读之王”等荣誉称号。刘静对记者说:“好胜心强,喜欢竞争,也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一个心理特点。只要把握得当,合理引导,就能将这股劲儿转化为读书的兴趣和动力。”

除了在班级里的这些活动,刘静还积极地劝说家长学习、采用自己的方法,为孩子营造一个“书香家庭”的氛围。为此,她还结合培养自己孩子的经验,为家长们开发了一系列既有仪式感,又不失温馨、活泼的读书方法。比如,“小沙发阅读法”,就是让家长盘膝而坐,孩子靠在家长的怀中,就像坐在一张“小沙发”上,亲子共读一本书;“小零食阅读法”,是在孩子面前端出装满零食的盒子,在他们心动时趁机提出一起读书,随后在美食的陪伴下一起遨游书海;“小帐篷阅读法”,则是关注到一些孩子独特的心理需求,给他们提供一个能在家里支起来的小帐篷,孩子带着自己喜欢的书躲进这一方小天地里,能获得极大的安全感。“这样做的家长反而大多都会收到进去‘参观的邀请,拉近了与孩子心灵之间的距离,我们对孩子的固有认知还是存在很多误区,”刘静感慨地说,“有时候信任他们,给他们一些私密的空间,反而更能赢得他们的好感。”

总结自己多年来开发的种种方法,刘静有些惊讶地发现,不知不觉中她已经成为学生和家长眼中的“阅读军师”了。这些多元化的阅读方法,不仅成功地唤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还为许多家长提供了一个走进孩子心灵世界,改善亲子关系的契机。

在家庭中种下阅读的种子

经过多年的执教和阅读推广,刘静深刻地感受到,要塑造一个爱读书的孩子,离不开一个爱读书的家庭和一位爱读书的家长。尤其是刘静所在的新城实验学校是一所规模颇大的学校,每个班的学生都在60人左右。在这样的环境中,要想引导每一个孩子走上阅读的道路,仅凭刘静和她的同事们难免有些力不从心。此外,刘静所开发的阅读方法、举办的阅读活动,很多也都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因此,刘静格外重视与家长的沟通交流,目的就在于帮助每一个家庭种下一颗阅读的种子,期待它有一天能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

凭借自己的阅读积累,刘静开创了“父母课堂”,不定期地向班上的学生家长们推荐家庭教育、亲子关系类的书籍。为了方便沟通交流,她还经常在家长群举行线上家长会,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指导家长们如何带领孩子读书。开始有家长表示不愿配合,她就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与他们沟通,摆事实,讲道理,说明读书对孩子的重要性。在刘静的不懈努力下,这部分家长也看到了阅读给孩子带来的改变,终于转变观念,开始积极响应她的号召。

在刘静向记者展示的一系列材料中,有几本字迹成熟、内容深刻的读书笔记,不太像是学生所作。面对记者的疑问,刘静笑着说:“这是班上的几位家长自发完成的,交到我这里算是作个纪念。”事实上,在刘静班上的家长群体中,从一开始的不读书,到后来慢慢接受与孩子一起读书,再后来逐渐爱上阅读,主动开始读书的家长不在少数。刘静认为,家长对于阅读的态度、看待阅读的高度、所采取的阅读方法,对孩子的影响可能比自己这个教师要更大。家庭环境的熏陶早在孩子进入学校学习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并且这种影响会伴随孩子的一生。所以当她收到这些家长的读书笔记时,内心无比欣慰和感动。

刘静说:“现在的家长总是忙于繁重的工作和复杂的社交,往往容易忽略对孩子的陪伴。即便有时间陪孩子,也很少会主动选择亲子阅读这种方式。”确实,在这个喧嚣、浮躁的社会中,一般的宣传和推广很难说服一个成年人拿起书籍。但刘静选择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通过引导孩子阅读,她让家长们发现了读书能给一个人带来多大的变化,能为孩子塑造出一个怎样的童年。通过持之以恒的沟通交流,她成功地转变了家长的观念和认识,让他们意识到:不读书,可能会在孩子童年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缺席。而当家长们纷纷拿起书本时,孩子自然就会受到鼓舞和激励。“孩子带动家长阅读,家长鼓励孩子阅读,这是一个正循环。”刘静总结道。

采访接近尾声时,记者问及刘静下一步的计划。她谈到了进一步扩大工作室的影响力,带领更多年轻教师重视儿童阅读的实践和研究;谈到了走出校园,与更多同行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谈到了春学期开学准备给孩子们推荐哪些书籍……说了许多后,刘静思索了一会儿,笑着说道:“要做的事有很多,要走的路还很长。总结起来,不过是我一直以来的追求——让阅读照亮孩子的童年。”

猜你喜欢

刘静学困生绘本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OBTL模式下形成性评估在高职高专医学英语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致生父
绘本
绘本
绘本
刘静艺术作品赏析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