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彰显儿童美术教学中的童真童趣

2022-03-30黄华芝

阅读(教学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童真童趣

黄华芝

【摘要】美术不仅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媒介,也是儿童表达自我的重要途径。严格意义上说,儿童画并不属于美术创作范畴,它是儿童天性的一种展现方式,因此,在儿童美术教学中,教师要秉承一颗童心,保护童真童趣。文章通过对儿童美术视域下的童真童趣的内涵解读,进一步分析美术教学活动中彰显童真童趣的重要性,并依据小学美术课程特点,构建童真童趣的体现途径。

【关键词】儿童美术 童真 童趣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美术的基本特征是形象感知、形象理解与形象创造。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高度依赖视觉、触觉等感官经验的运用,以促进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从儿童美术教学视角分析,按照形象思维逻辑描绘的画作,大多只能表现出同一类事物的普遍性,如花是鲜艳的、天空是蔚蓝的、人是有五官的,却无法展现出事物的本质差异。这意味着出自儿童之手的“儿童画”在表现技巧上多是原始的,在创作态度上多是主观的,在描绘目的上多是随性的,画作中看似失调的比例、失真的形状、失范的结构等,恰恰表现出了童真童趣。比如在画厨房时,孩子画的炉、灶、锅往往比人高、大,因为他要突出呈现炉火和锅里烧的内容。儿童美术作品中蕴含的童真童趣,是外部的、客观的存在映射于“童心”的写照,如果强行追求高超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是违悖儿童形象思维的,也必然会使美术教学丧失童真童趣。

一、儿童美术视域下的童真童趣内涵解读

关于儿童画,丰子恺先生给出过一个非常贴切的描述,认为它是一种“情感特殊而画技笨拙的人的画作”。这一描述揭示了儿童美术教学的重要原则,即要“重兴味而轻理法”。“兴”即兴趣,“味”即趣味,“兴味”可以说是儿童做一切事情的原始动力,将其映射在儿童美术教学领域,则可以视为儿童绘画作品中童真童趣的直接来源——所谓童真,即儿童天性中保有的天真品质、本我思维及想象模式等;所谓童趣,即儿童与生俱来的兴趣、乐趣等心理及行动倾向。“兴味”是保障幼儿喜爱美术的重要因素,作为教师,合理地引导兴趣、丰富趣味,不使教学活动、内容、方法等违悖“兴味”,才能促进儿童画中童真童趣的生成。

二、儿童美术教学彰显童真童趣的重要性

1.童真童趣是儿童美术创作的动机

涂鸦、折纸、塑物等均体现出儿童爱玩的天性,这些也都可以纳入到美术创作的范畴,对应绘画、手工、雕塑等艺术形式。从“天性使然”的角度出发,童真童趣无疑是儿童美术创作的最重要动机之一,由于儿童处在生命阶段的较原始形态,所以孩子眼中的世界總是充满新奇感,即便在成人眼中再普通不过的事物与现象,也能够激起儿童的“兴味”,驱使儿童主动进行美术创作实践。加上儿童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不会受形式、结构、比例、线条等美术技法所累,因此创作本身就充满了愉悦的体验。儿童可以发挥想象力,如为鱼儿穿上裙子、为花儿添上翅膀、为彩虹安上楼梯等。如果在儿童美术创作环节抹杀了童真童趣,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儿童的创作动机,不利于美术教学的开展。

2.童真童趣是儿童作品情感的源泉

人们常说“童言无忌”,这恰是童真童趣使然,儿童不会像成年人一样“深思熟虑、打好腹稿”再着手创作。因此,童真童趣可以看作是儿童作品中“情感的源泉”。例如,在教学统编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第16课《我的老师》“试一试”教学环节时,有学生这样描绘老师的形象:非常直观地表现出自己的情感,手中“挥舞着教鞭”,眼睛“喷出火焰”,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这位同学还生怕自己表现得不够清楚,特意加上一句话:“老师生气了!”虽然画面很夸张,但从中可以感受到孩子质朴的情感。

3.童真童趣是儿童绘画的本真体现

儿童无论画什么题材,给出怎样的作品,都不应该为其设置特定目标,加以限制,否则会让童心蒙尘,掩饰本真思想,这很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此外,从现实出发,也必须考虑儿童在绘画技能方面的不足。他们对线条、结构、比例、色彩等运用并不熟练,如果画出“脑袋大、四肢小”的人物、有翅膀的鱼、二维化的楼房,或将天空涂成彩色,将海洋染成紫色,都是本真流露所致。

三、儿童美术教学中体现童真童趣的途径

从“儿童本位”美术教育理念出发,为彰显儿童美术教学中的童真童趣,教师自身要先有一颗童心,主要体现在美术课程教学的引导方面。以下结合统编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3课《大人国与小人国》,具体构建表现童真童趣的途径。

1.营造教学情境,彰显童真童趣

契合儿童“兴味”的教学情境,不仅有助于唤醒美术创作灵感,也有助于引导儿童更好地把握美术主题。在“大人国与小人国”这一主题下,如果儿童不知道《格列佛游记》的故事,很可能理解为“成年人与小孩子”。因此在美术教学活动中,通过视频、图片等创设“大人国与小人国”的教学情境,帮助儿童建立“巨人和小人”的对应概念,并基于人物、建筑、环境等“大小对比”来彰显童真童趣,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展示完成作品,丰富童真童趣

临摹、模仿是儿童美术创作的基本手段。尽管在教学情境中明确了“大人国与小人国”的概念,但如何把握“大与小”的对比关系,还需要进一步引导。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展示已经完成的作品,赋予儿童直观的美术体验,如“小人”在“大人”的手掌中活动,“大人”帮助“小人”移动一座建筑等。

3.设定创作要求,激发童真童趣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应保持一定的目的性,以保障美育效果的实现。可以通过设定创作要求的方式,激发童真童趣在某一领域的体现。本节课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大人国与小人国”的场景设定在“教室之内”,让孩子们围绕着书桌进行创作,尽情地发挥想象力:如“小人”搬动橡皮、铅笔,“大人”写一个字引起“小人”的围观等。

通过对儿童世界的观察,不难发现童真童趣处处可循,它既具有诗歌般的纯真,又有童话般的美好,是“真善美”艺术追求的栖居地,维护童真童趣是儿童美术教学的应有之义。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东门小学)

猜你喜欢

童真童趣
九月·童趣
童趣
荷池童趣
华丽追梦者
大神“碰瓷”瓜?真香!
蓝湖童趣
萌趣圣诞
童趣游乐场
回归童真季
童趣照相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