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万仙楼明代香客题名碑分析初探
2022-03-29宫延鹏
张 冶,宫延鹏
(1.河北金润置地房地产开发公司,河北 石家庄050031;2.泰山景区管委会 红门管理区,山东 泰安271000)
一、泰山万仙楼明代香客题名碑简介
据研究者统计,泰山现有各类香社碑504 通(1)孟昭峰.明清时期泰山香客的地域分布研究[J].暨南史学,2013(8) :288 -299.。其中,宋元时期的香社碑数量很少,而以明清时期为多。在已出版的泰山石刻文献中,泰山万仙楼63 块题名碑一般按一块统计。万仙楼题名碑无论是在香客人数数量,还是在组织结构、来源地分布等细节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题名碑总人数大约为23090( 考虑到现有一些碑刻有些漫漶,但总体人数不会超过25000 人) 。我们初步估计,现存其他明代泰山碑刻,其题名人数总和都不会超过此碑。因此,对万仙楼香社题名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表述方便,今按《市、地区、县( 市) 石刻、雕塑调查表》中编号规则,以楼殿正门左手( 面南) 第一块为第1 块碑,右手( 面南) 第一块为第63 块碑,碑刻序号按逆时针排列。其布置如图1 所示:
图1 万仙楼香社题名碑布置俯瞰图
万仙楼亦称望仙楼。其门额题刻有“万历四十八年三月立,衲子董阳美募修”(2)袁明英.泰山石刻[M].北京:中华书局,2007:726、731.。清人宋思仁《泰山述记》卷二《岱上》亦记:“北为万仙楼,旧称望仙楼,明万历四十八年建。”(3)宋思仁.泰山述记[M].国家图书馆分馆.中国山水志丛刊( 第2 册) [C].北京:线装书局,2004:371.《岱览》中记: “南为万仙楼,道出其下,旧称‘望仙’,明万历四十八年建,上祀王母列仙,中祀元君。皇上额曰‘景会群真’”。(4)孟昭水,集注.岱览校点集注[M].济南:泰山出版社,2007:370.袁明英主编《泰山石刻》一书对此碑做了介绍:“此碑由63 块碑并成,为泰山现存规模最大、刻字最多的碑刻。每碑高皆129 厘米,宽皆52 厘米,其石质、书体、字径皆相同,当为修庙时按庙墙长、宽同时设计刻制,并一个接一个砌入殿墙下部四周。……通碑无铭文,悉刻题名。每碑刻450 -500 人题名不等,……。共刻新城县……等全国各州县信士约三万多人题名。”(5)袁明英.泰山石刻[M].北京:中华书局,2007:726、731.张用衡的《泰山石刻全解》释义与《泰山石刻》大致相同。(6)张用衡.泰山石刻全解[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15:58.
关于万仙楼香社题名碑之年代,一直以来学界并没有统一的意见。一般认为这些题名碑为明代万历四十八年所立,也有人认为组碑是明代、清代及民国混合体(7)苑胜龙,王海鹏,等.景区文物大典( 内部资料) [Z].泰山景区文物局,2013.。其嵌壁时代,则有明、清、现代多说。周郢先生近在清人诗稿中发现一关键性证据,黄国瑾《万仙楼》诗云: “卓午日华红,流金烁石壁。葛蔓上荒台,荆榛蔽层级。眼底云沍烟,水光一丝碧。熙熙东野人,姓氏铭屴岌( 自注: 明人施财碑六十三通,在楼上) 。几曾施眼头,竟欲占仙籍。十天但有名,焉用此镌剔。太息倚空楼,悓闻龙象泣。”(8)黄国瑾.训真书屋遗稿[Z].紫江朱氏存素堂,1943.黄诗成于同治九年(1870) ,(9)赵烈文.能静居日记( 第3 册) [M].长沙:岳麓书社,2013:1714.从诗稿的题注可知,至少在同治以前,万仙楼大殿四周的题名碑已经镶嵌完毕。以下,对这些题名碑的立碑年代进行进一步的论证。
二、万仙楼香社题名碑年代辩证
实际上,在一些寺庙道观,墙壁四周镶嵌碑刻或题刻国内多有见,在泰山就至少可以见到三处:如灵岩寺大雄宝殿东西北墙,灵应宫大殿前东侧墙及大殿后墙下部由数十块石碑砌成,以及我们所讨论的万仙楼组碑。国内河南洛阳关林、湖北荆州太晖观祖师殿也能见到这种做法。由于泰山灵应宫在1943 年重修灵应宫过程中,将灵应宫百余通碑刻砸毁修建了大殿的墙基及四壁,造成这些位置的碑刻既有明清时期也有民国时期的。灵岩寺大雄宝殿的题刻也是明清混杂,因此来判断万仙楼与上两处类同也就不难理解。
今人关于万仙楼组碑是万历四十八年前所刻的观点,应该是受到现存万仙楼牌匾的暗示。石匾左有款识: “大明万历四十八年三月立,衲子董阳美募修。”此外,嵌于万仙楼门洞内东壁万历三十三年(1605) 立《莱芜县进香施茶记碑》、西壁万历三十八年(1610) 立《朱自然等施茶记碑》,似乎都在证明万仙楼碑刻大多都是在万历年间所立,故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万仙楼大殿四周这些碑刻可能是香客的“捐修题名”,并立于万历四十八年前。
我们下面从8 个方面论述万仙楼香社题名碑是明代碑刻,但时间并非早于万历四十八年( 1620)前,而大多立于天启和崇祯年间。
(一) 碑石中之明代纪年
万仙楼香客题名碑中有明确纪年的一共有六块,分别为第1 块崇祯二年( 1629) ,第2 块崇祯丁卯(1628) ( 崇祯期间无丁卯年。天启七年为丁卯年(1627) ,此“崇祯丁卯”应为崇祯元年) ,第3、5 块崇祯元年(1628) ,第6 块崇祯二年(1629) ,第27 块天启三年(1623) 。从碑刻纪年来看,皆在万历之后,原来某些专著认为这些碑皆是万历四十八前捐修所立的观点不确。
(二) 碑石中之明代人物
第3 通“莱芜县新泰县”碑中有“乡宦”李思智。《新泰县志》卷十四选举下载: “李思智,官营州卫经历。”(10)乾隆新泰县志[A].中国地方志集成( 山东府县志辑66) [Z].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400、416、217.在“把总官”下有“徐光孚”题名。徐光孚是明新泰解元进士徐光前的胞弟,崇祯元年,徐光前已去世15 年( 万历四十一年) 。徐光前曾镌刻凌志魁诗《登岱八首》,其碑今存岱庙。在“把总官”下有“曹应第”题名,《新泰县志》卷十六人物中有载:“曹应第,家本寒,素奉父母,必丰必洁。”(11)乾隆新泰县志[A].中国地方志集成( 山东府县志辑66) [Z].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400、416、217.此碑中尚有“曹应登”,为曹应第弟,县志称其“天性至孝”。(12)乾隆新泰县志[A].中国地方志集成( 山东府县志辑66) [Z].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400、416、217.
第10 块:碑中“泰安州”有题名“张我善”,此人在《敕建泰山灵佑宫碑》出现。《敕建泰山灵佑宫碑》位于碧霞祠院内香亭以西,明天启五年( 1625) 立。碑阴题名有: “书记张我善、冠带夫头卢□、冠带书记张焕、商人刘兰田、泰安州善人王儒”等。《敕建泰山灵佑宫碑》中担任书记官的“张我善”显然与万仙楼题名碑中来自于泰安州的“张我善”是同一人。此题名碑大约立于天启间。
第11 块:碑文中有“左守备青州等处地方以都指挥体统行事济宁卫指挥张孔言”。《济宁州志》卷七·四十五“选举志”载:张孔言,武举,天启年,辛酉。天津军门中军游击楷之子。(13)徐宗干,修.许瀚,等,纂.济宁州志卷七“选举志”[A].中国地方志集成( 山东府县志辑76) [Z].南京: 凤凰出版张孔言与本碑中“济宁州廪膳生张席孔”为兄弟。《燕河路左参将张楷墓志铭》中载: “生男有四,长孔言,儒学生员,……三席孔,儒学生员……。”(14)李恒法,解华英.济宁历代墓志铭[M].济南:齐鲁书社,2011:161.
碑文中有“济宁卫军政佐贰管屯更番运粮指挥官杨振宗”。《济宁州志》卷八《人物二》有记:“杨振宗,以卫指挥官历安庆都司左都督。乙酉(1645) 四月,左良玉东犯,振宗出御。”杨振宗其父杨方亨,康熙《济宁州志》记“杨方亨,济宁卫指挥,任辽东都司,出使日本,加一品服都督同知。”(15)康熙济宁州志( 卷五) ,武职栏[Z].从杨方亨家族情况来看,杨振宗之职当是世袭。崇祯十年(1637) ,杨振宗和监军同知杨正苾、督同都司张士仪攻击陶城社,2008:482.镇沙河的流寇,迁任副总兵。《偏安排日事迹》关于此人有载。《文学潘时见墓志铭》中载: “生男二,……次好智,娶总兵杨公振宗女。”(16)李恒法,解华英.济宁历代墓志铭[M].济南:齐鲁书社,2011:208.
第17 块:碑文中有“永年县己酉科举人:秦德光”。秦德光参与编撰了崇祯年间《永年县志》。《永年县志》“选举志”载:“效鹏子。历任大□推官,怀德道佥事。”(17)国家图书馆地方志及家谱文献中心.明代孤本方志选( 崇祯十四年永年县志) [Z].北京: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微缩复制中心,2000:312.秦德光其父秦效鹏曾于万历年间任孟津县知县。从碑文中仅书“举人”而未列其官职来看,应是辞官回乡后所立。从香客题名碑整体立碑时间来看,此碑当立在崇祯年间。
碑文中有“高苑县乡宦青阳县知县张爝”。检《乾隆池州府志》,卷二十八“青阳县秩官”有万历四十二年知县张爝。(18)乾隆池州府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编委会.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59) [Z].南京: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411.张爝( 楼子庄张氏家族第9 世) ,高苑县( 高青县) 大张村人,明万历甲午( 1594) 举人,曾任阳武、青阳知县。
第21 块:碑文中有“济南府武定州判官周自新”。州判系知州的佐官。《武定州志》“职官志”有“周自新,固安人,岁贡。”(19)王永积,修.刘嘉祯,纂.崇祯武定州志[A].国家图书馆地方志及家谱文献中心.明代孤本方志选[Z].北京: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微缩复制中心,2000:6.虽周自新判官任职未列详细时间,但从职官志排列顺序上看,应该是天启或崇祯年间任职。岱顶《敕建泰山灵佑宫碑》碑阴题名有“顶庙委官武定州州判周自新”。可知万仙楼此碑立于天启五年左右。
第26 块:有“大名府元城县壬子科举人杨从素”。《大名县志》卷十五“选举志”有“杨从素,壬子,元城人,西安府同知。”(20)民国二十三年大名县志[A].中国方志丛书( 华北地方·第一六五号) [Z].台湾:成文出版社,1968:768.壬子科是万历四十年(1612) ,此碑应刻于杨从素辞官回乡后。
碑文中有“大名县锦衣卫舍人陈宾胤施银二钱、母郭氏共施银伍钱”。锦衣卫为明代护卫皇宫亲军,朱元璋时设立。舍人称谓之解释见下。
第30 块:此碑中有临清州乡宦“秦大夔”。秦大夔,号春晖,军籍,山东临清州人( 直隶吴县) ,万历八年(1580) 庚辰科三甲第二十一名。历官宁波推官、监察御史,陕西右布政使。政声茂著,士民勒石颂德。(21)于睿明,修.胡悉宁,纂.临清州志[A].康熙十二年刻本[Z].另在康熙年间翁澍所撰《具区志》与乾隆年间金友理所撰《太湖备考》中,均载有秦大夔的简传.临清土城东水门外的歇马厅庙宇内《岱岳祝圣保泰题名记碑》为秦大夔撰。1993 年在临清原钞官署仪门前出土的万历二十五年(1597) 《记部李公德政序碑》也为秦大夔撰文。山东省临清市曾出土《秦大夔墓志》,碑文载秦大夔卒于明天启三年(1623) 。那么按此碑应早于此年。
第33 块:德州栏“乡宦”有杨槚。乾隆《德州志》载:“杨槚,万历二十年(1542) 进士”(22)王道亨,修.张庆源,纂.乾隆德州志[A].中国地方志集成( 山东府县辑10) [Z].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杨槚,字毓奇,德州人。万历二十年(1592) 进士,官至海防兵备道参议。德州苏禄王园寝碑廊陈列有《清故程室杨氏墓志铭》( 程先贞妻杨氏) ,该墓志刊刻于清顺治九年(1652) 。志文中记载了杨氏的家世:“参议公毓奇先生之女孙,文学公伯英先生之女子。”据《明故先考廪生杨公墓志》可知“参议公毓奇先生”,即指杨槚。
第34 块:碑文中有东平州乡宦“张文秀、张志尹”。据光绪《东平州志》卷十三“恩荣·封赠”: “张文秀,以子志尹封新安县知县”。(23)光绪东平州志[A].中国地方志集成( 山东府县辑70) [Z].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225.此新安县当为保定府新安县。从排列顺序看,此碑当立于万历末至天启间。
第35 块:碑文中有“茌平县知县陛南城兵马司杨巽”。民国《茌平县志》载:“杨巽,天启三年,陇西人,选贡。”(24)民国版茌平县志[A].中国地方志集成( 山东府县志辑90) [Z].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315.碑文中另有“济南府禹城县县丞苏光宗”。嘉庆《禹城县志》载:天启年间“苏光宗,南乐人,附监。”(25)董鹏翱,修.牟应震,纂.禹城县志[A].中国地方志集成( 山东府县辑10) [Z].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451.可知此碑立于天启三年(1623) 后。
第42 块:碑文中有“京都顺天府司礼监文书房太监王之心”。王之心,《明史》中有载(26)张廷玉,等.明史·列传第一九三·宦官二[M].北京:中华书局,1974:7831.,为崇祯时期司礼监掌印太监。崇祯六年疏钞有“监视蓟镇中协太监王之心为黄土坡夷骑西行情形事题本”(2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辽宁省档案馆.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八三) [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9、80.,看来在崇祯后期委以实职。碑文中另有“乾清宫近侍尚膳监太监李承芳”。崇祯六年李承芳之职务已有所变动,崇祯六年疏钞有“司礼监秉笔太监李承芳为库贮金钟数少等事题本”。(2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辽宁省档案馆.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八三) [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9、80.从王之心、李承芳之职位变动来看,此碑当立于崇祯六年前。碑文另有“周藩镇平王府奉国中尉朝緟、张氏”等。此碑应立于崇祯年间。镇平王朱有爌,定王第八子。(29)张廷玉,等.明史列传[M].台北:明文书局,1991:3568.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三十四“郡王中”载:“子昭顺王安泭嗣,薨,寿三十一。无子爵除。以从兄子睦欄奉嗣。”(30)王世贞.弇山堂别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5:604.据此碑,“睦”字辈后尚有“朝”辈为“奉国中尉”。
第51 块:碑文中有“曲周县举人:刘九成”。《迁安县志》载刘九成“北直( 隶) 广平( 府) ,迁安县教谕”(31)滕绍周,修.王维贤,纂.迁安县志[A].中国方志丛书( 华北地方·第五〇一号) [Z].台湾:成文出版社,1976:253.。刘九成是万历三十一年(1603) 举人,天启年任迁安县教谕。《迁安县志》将刘九成写成嘉靖年间教谕当误。按此碑之写法,应为刘九成辞官后崇祯年间所立。碑文中另有馆陶县生员“王毓秀”。光绪十九年刻本《馆陶县志》“选举志”载:“王毓秀,( 崇祯) 元年恩拔通判。”(32)光绪十九年刻本馆陶县志[A].中国方志丛书( 华北地方·第四十号) [Z].台湾:成文出版社,1968:237.
第52 块:碑文中有昌乐县乡宦“李芳春”,曾任扶沟县令。光绪《扶沟县志》载:“李芳春,山东昌乐,举人,万历四十八年任。”(33)光绪扶沟县志[A].中国方志丛书( 华北地方·第四七一号) [Z].台湾:成文出版社,1976:346.后继者张茂芹则于天启二年(1622) 到任,估计李芳春任上干了三年左右。此碑应立于天启三年后。
第59 块:碑文中有“山东都使司军政掌印都指挥李在沐系济宁卫世系镇抚,曹州人”。李在沐此职应是天启三年以后所任。《明熹宗实录》卷三三天启三年有载: “升山东加衔守备李在沐署都指挥佥事加都司佥书职衔管曹州新旧营兵马事”。(34)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明实录·明熹宗实录[Z].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1681.又《崇祯长编》崇祯三年五月十日载“令原任兖州参将李在沐管理团练”。此碑应立于天启三年后。
第62 块:碑文中有“寿阳县廪生:荣命。”《寿阳县志》“选举志·各贡第三”有“荣命”(35)光绪寿阳县志[A].中国方志丛书( 华北地方·第四三五号) [Z].台湾:成文出版社,1976:1681.。从排列顺序看,当为天启或崇祯年间。
(三) 碑石中之明代藩府特征
第8 块:碑文中有“鲁府:李福、耿用、薛宗孝”,三人皆鲁府人员,未署官职。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年(1370) 封第十子朱檀为鲁王,后就藩兖州府。
第28 块:碑文中有:鲁府引礼舍人:李明、尹志高、张守志等。引礼舍人,藩王府官职,隶属长史司。掌按对宾客,赞相威仪。《陕西汉中府通判宋清墓志铭》中有“次子奎耀,亦简重援礼拜鲁府引礼舍人职”。(36)李恒法,解华英.济宁历代墓志铭[M].济南:齐鲁书社,2011:77.
第30 块:碑文中有“□鲁府仪宾汪伯槐、福山县主;信女汪门商氏。”仪宾,全称应为宗人府仪宾,是明朝郡主、县主、郡君、县君、乡君夫婿的封号。此处仪宾,应是下面“福山县主”的夫婿。郡王女曰县主。郡主、县主、郡君、乡君都不是实封,在藩府女主去世后,某地之郡主、县主等可由不同藩府重复封赐。《明孝宗实录》卷三十六弘治三年(1490) 三月七日“晋府慱兴郡君并仪宾杜浩、归化郡君并仪宾郭聪、福山县主并仪宾杨凤……诰命,冠服如制。”《明孝宗实录》卷二百十弘治十七年(1504) 四月七日“戊戌,赐唐府福山县主并仪宾庄宝……诰命,冠服如制。”此碑中另有“□丘府侍长钱门朱氏”。从碑文中多山东州县来看,此“□丘府”当为山东之藩王府,阙字应为“安”字。鲁藩辅国将军朱观炊曾封于安丘。其他墓志中曾见侍长由县主担任,那么这个“□丘府侍长”应为后面“朱氏”,“钱门”为其仪宾。此系辈分用字可能为“弘”字辈。
第31 块:碑文中有“镇平府宗室”。明朝规制: 皇子封亲王,非嫡长子的其他诸子封郡王。镇平府为郡王府。
第41 块:碑文中有“河南周府柘城昭定王恭人王氏”“河南周府柘城昭定王侍长东光县主、吴门张氏”“汝阳王府宗室坤亭”。洪武十一年(1378) ,朱元璋封第五子朱橚为周王,驻藩开封。柘城王府、汝阳王府都为郡王府。
第44 块:碑文中有“周藩汝阳王府奉国中尉朝□、朝□”。第48 块:碑文中有“汝阳王府奉国中尉朝□、王府辅国中尉□勤、管理府事辅国将军在镇长子肃法”。明代郡王嫡长子称为王长子,其余为镇国将军,镇国将军降等袭爵,余子成为辅国将军。
第50 块:碑文中有“□□府承奉:冯习”“宫女王氏、张氏”。承奉,明宦官官名。明在亲王府设宦官机构,名承奉司,设承奉正、承奉副,秩正从六品。
(四) 碑石中之明代所特有地名或机构
第9 块:碑文中有“平山卫”。东昌府城内有一小山,人称“平山”,军卫设置于此,因此得名平山卫。鼎盛时期,平山卫牧养的军马多达5 万匹,管辖着临清、濮州等五处千户所。康熙二十七年( 1688) ,平山卫裁撤,旧址改做仓库,称作卫仓。从文献记载来看,清代部分卫所的裁撤时间更早。清代余命牧在康熙二年(1663) 撰《卫辉府新派城工碑记》中云:“迨经明末,荒寂之余,人亡地芜,所之为所,仅存其名久矣。及我清定鼎,厘革一新,顺治十六年(1659) 奉旨,卫所裁并附近州县,诚所谓便于征解。”(37)徐汝瓒,杜崐.汲县志[A].乾隆二十年县署刻本[Z].重庆市北碚图书馆.可见,卫辉卫所在清代顺治时已经裁撤。
第13 块:碑文中有“直隶沈阳卫”。沈阳卫又称沈王城,明洪武时置。此碑从碑文布置来看,可能与第5 块碑刻制时间相同。
第18 块:顺治十六年(1659) ,改保定巡抚为直隶巡抚,从真定徙治保定。雍正元年(1723) ,因为避讳世宗皇帝胤禛名讳,改真定为正定,真定府和真定县从此改称正定府、正定县。此碑文中有真定府所辖“宁晋”“临城”“柏乡”写法来看,应为明代碑刻。
第37 块:碑文中有“德州卫”“德州左所”“舍余”等。舍余是舍人和余丁的统称。舍人是指卫所武官户内除武官以外其他人丁的统称;余丁指卫所军户之家内正军以外的其他人丁,亦称军余。(38)王慧明.明代募兵制发展中的卫所舍余[J].古代文明.2020(2) :115 -124.
第40 块:碑文中有“天津卫”。关于天津卫,第46 块碑有论。
第44 块:碑文中有“济南卫”“德州德庄二卫”。“二卫”即“左卫”。永乐五年(1407) ,为安置“靖难之役”的官兵,扩大北方军粮供应,并为迁都北京做准备,在德州增设了德州左卫。明代大约1120 人为一所,一般每卫设左、右、中、前、后5 个。如第37 块碑就有“前所”。
第45 块: 碑文中有“滨州: 道正司张守□”。滨州明代为州,清代升为府。府为道纪司,州为道正司。按此道官之设置,此碑为明碑。
第46 块:碑文中有“河间卫”。嘉靖《河间府志》记载:明代河间府内卫所为“河间三卫”,即河间卫、大同中屯卫( 寄治) 、沈阳中屯卫( 寄治) ,另外还有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和沧州守御千户所,管辖海河以南至德州沿运河一带地区。(39)郜相,修.樊深,篡.嘉靖河间府志卷十一武备志[A].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Z].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1.
第47 块:碑文中有“湖广保靖舍把彭天阴”。保靖宣慰司,湖广土家族土司。洪武元年(1368) ,安抚使彭万里遣子奉表贡马及方物,诏升安抚司为保靖宣慰司。碑文中“舍把”究竟含义为何,学术界意见尚未统一。(40)成臻铭.“舍把”辩证[J].民族研究,2002(6) :86 -94.碑文中有“大同府天成卫□所□钦骑营守备许米虏”。辽代设置的“天成县”,在明代被改制为的“天成卫”。顺治三年(1646) ,“天成卫”与“镇虏卫”合并,所以此碑是明代碑无疑。碑文另有“榆林卫”。明初洪武年间命千户刘宠在此屯兵治理,明成化七年(1471) 置,治榆林堡( 今陕西榆林市) ,属陕西都司。万历十七年(1589) 立《合龙山创建接引寺记》中有“榆林卫百户左营哨总李一彩”。(41)康兰英.榆林碑石[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300.清雍正二年(1724) 废入绥德州。
碑文中有“□□袭封衍圣公夫人张氏”“□□冠服候封衍圣公长男妇夫人殷氏”。衍圣公为孔子嫡长子孙的世袭封号,从碑中人名“孔尚逊”及其他“尚”字辈人士,当为第64 代孔氏传人。此碑当立于万历至崇祯年间。
第53 块:有德州卫“王时行”。明代郑岳有诗《德州遇王时行大参夜话》,诗中之“王时行”是否就是此人,待考。
第54 块:碑文中有“钦差提督皇极殿门兼管琉璃窐工所内宫监太监李弘路一十三口”“□前近侍谭有德”“宛平县原任辽阳城管穆家堡新兵千总谢维华”。内宫监,明宦官官署名,十二监之一,由掌印太监主管,下设总理、管理、佥书、典簿、掌司、写字、监工等员。清顺治时十三衙门亦有内官监,旋改称宣徽院,康熙即位后裁撤,改设会稽司,属内务府。此“内宫监太监李弘路一十三口”当属明代太监,其一十三口同来泰山,恐不是官差,应是个人名义进山朝香。
穆家堡,明置,即今辽宁辽阳县西南木家乡。《明神宗实录》“四十年春,虎酋拥三万余骑突犯穆家堡。”(42)明神宗实录( 卷五百四十四) [Z].万历四十四年四月二十六日.“杨镐请以延绥中军守备张应昌及穆家堡”(43)明神宗实录( 卷五百七十) [Z].万历四十六年五月二十八日.“升开原副总兵宋文鉴,升标下中军阎仰以都指挥体统行事备御穆家堡”(44)明神宗实录( 卷五百七十一) [Z].万历四十六年六月二十六日.《清太祖实录》卷七:后金天命六年( 明天启元年,1621) 三月,辽阳既下,其辽东之奉集堡、穆家堡、武靖营等“大小七十余城官民俱薙发降”。(45)清太祖实录( 卷七) [Z].天命六年三月.此碑当刻于天启元年后。
第58 块:碑文中有“彰德卫”。彰德卫在府城内,洪武七年置,辖左、右、前、后千户所四及守御林县中千户所一。又有常山护卫,洪熙元年为赵府置,宣德三年(1428) 革,而改后千户所为赵府群牧所。另有“顺天府大兴县东直门里各城坊巷居住”“太医院吏目□□□”。从香客题名碑中出现的卫所分析,其官职、设置、碑文用语等判断,皆与清代无涉,都是明代之卫所。碑文中亦有“彰德卫安阳县军民人等”,这种写法,通见于《万仙楼香客题名碑》中,是碑文中的常见用法。
第60 块:碑文中有“井陉县白庙村”。白庙村,清代前期称白庙庄,后期已称于家村。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 立于井陉县天长古镇北玉峰山《明灵王庙捐资碑》中有“于家村”。
第63 块:碑文中有“信阳卫舍人王世明”。关于“舍人”一词上面有论。
(五) 碑石中之文字互证
第4 块碑有“泰安州庙主冯谦、禹氏、弟冯论”,第5 块碑有“管吕祖一尊,冯论”,可知第4、5 块碑应立于同一时间。那么第4 块碑也应立于崇祯元年。明汪子卿《泰山志》云: “吕公洞: 在岳之南麓,王母池侧。”嘉靖《山东通志》卷三《山川》云:“吕公洞:在泰山下王母池东壁,一穴如宅,方丈馀,内有吕公石像。”第5 块碑也有可能为吕祖洞题刻,搬迁至万仙楼,待考。
关于碑文中“庙主”之含义,文献少有讨论。我们在山东淄博市博山区凤凰山《明万历三十年禁止采伐山木告示碑》中见到了关于“庙主”的详细介绍。碑文中云:“顾庙主不可徒委于无根之道人与坐待之庙户,又思经营筹度、出纳施舍者,儒官张尧封也;相理地宜规画庙宇者,庠生赵祜也;昼夜勤劳督工任怨者,寿官王鐰也;助其不给、佐其不逮者,寿官王积也。此四人,均有功于行宫,当为斯庙主,其一切看守人役,修理庙宇,长养材木,悉听四家主张,勿得冒滥襍进,以致废弛。”(46)赵卫东,等.山东道教碑刻集( 博山卷上) [M].济南:齐鲁书社,2013:147.从万仙楼题名碑第4 块碑文来看,“泰安州庙主”并未专指某一庙宇,可能管辖范围很宽。此碑证实明代泰山亦有管辖山林树木、捐助施舍、工程修缮等职责的庙主。庙主应是由官府委派。
第36 块碑为淄川县进香香客专有碑刻,其中有人名“杜真存”。从该姓名列于首列来看,应为会首。灵岩寺有万历四十七年(1619) 立《淄川县在城各街乡村善人题名碑》,其中有“淄川县在城各街乡村居住人氏聚泰山香社一道朝参圣母完功随喜灵岩,会首杜真□。”(47)张昭森.长清碑刻]M].济南:济南出版社,2020:943.第36 块碑中杜真存之位置应为社首,与灵岩寺题刻中会首“杜真□”应为一人。可知第36 块碑当立于万历四十七年后。
(六) 碑石之形制判断
通过上面对碑文的解析,我们可以判断有47 块碑为明代碑刻,尚有16 块未确认明代信息。这些碑我们通过碑刻形制来确认。
张用衡等《泰山石刻史》记叙了泰山一些寺观为进香香客题名预留碑石的做法:“历史上,很多庙宇都有一项服务,那就是准备好空白碑石以供进香者镌刻,现灵应宫还有这种空白石碑。而灵岩寺做得更好,寺内之《重修大殿募缘疏碑》便对此做了详细说明,这应是明代泰山寺庙针对下层民众进香许愿刻碑题名的创举。”(48)张用衡,马东盈.泰山石刻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9:319、320.④张用衡,马东盈.泰山石刻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9:319、320.灵岩寺刻于万历十五年(1587) 《重修大殿募缘疏碑》,碑文记载了道人韩邦明和释子庆珠重修大雄宝殿和预留碑石的事: “均置字版三百余尺,各各刻题名字,芳名安置殿壁之间,以垂不朽。”④碑文中所说的“置字版三百余尺”,就是当年用来题名刻字的碑石。
《万仙楼香客题名碑》一般分上下二段。题名碑视碑文内容设置的行与列会有差异。常见的有16-18 排。一般上面十行,下八行,有刻碑时用作尺寸记号的划线,中有双横线,内刻波纹线作为区隔标识。目前划线不明显的有第4 块、第6 块、第27 块、第36 块。第5 块碑边上有花纹装饰,与其他碑不太相同。第36 块碑没有分隔线的原因是此碑信众全部来自淄川县,人数众多,不需区分。第23 块碑中间也没有分隔线,因为此碑香客全部来自泰安州。
从碑刻尺寸来看,我们估计原来的碑尺寸为55 ×110mm。为了配合镶嵌,适当打磨了一下。比较典型的是第53 块碑,尺寸51.1 ×106.2 mm,边界人名紧贴碑缝,看来是经过切削。还有特征比较明显的第12 块、56 块碑。在63 块碑中,只有一块碑尺寸比较特殊:第22 块碑为39.5 ×106 mm。虽然第22块碑尺寸异于其他碑,但从碑文布置比较稀疏,亦有划线,当是出自同一批刻工。
从碑文字体看,万仙楼北墙第20 通至第44 通碑,西墙第45 通至第55 通碑,大殿西南第56 通至第63 通碑,显然出自同一批刻工之手。故上述未包括的碑都应为同期碑刻。大殿东南第1 通至第8 通碑,除了第5 碑、第6 碑字体、形制有差异外,其他应为同一批刻工所刻。第9 通至第19 通碑亦为同一刻工所刻。这样,我们基本可以判定,万仙楼组碑大约的刻制时间是从天启三年到崇祯二年期间。
题名碑中关于僧尼的写法比较统一。一般僧尼的用词一般四字,如“僧尼某某”或“僧人某某”,少见“僧某某”或“释某某”之用法。如第10 块“尼僧进福”、第12 块“僧尼继常”、第53 块“僧人宽土”、第55 块“僧人通论”、第56 块“僧人性江”、第61 块“僧人道升”“僧人道昇”等。
从泰山所立碑刻看,绝大多数都刻有纪年。红门碑林现有清、民国时期碑刻四十余块,只有四五块未署纪年。一般说来,除非特殊情况,碑刻刻制纪年应为定制。像万仙楼这样没有纪年碑刻之多,恐此一处。我们推测,其中有一部分碑是集中刻制,或许与某些有纪年的碑刻是一批,故未署纪年。
从散见的碑刻中“生员”“监生”等人名,核对县志,尚未发现有清代之例。从用词习惯来看,清代常用的“耆宾”“文庠”,民国时期常用的“太学生”等,在万仙楼题名碑中未见。“乡宦”用法,在几块碑中见。第19 块碑中有“乡宦:于门夫人安氏。”此用法与其他明代碑同,故此碑也应为明碑。香社首领大多称“会首”“香头”“社头”等,一般没有香社名称。清代的多年香社会有香社名称。另外,未见到清代八旗人物常称名不书姓的名字记录。清代八旗人物名字多与汉人常用姓名差异很大,容易分辨。
最后说下误刻与补刻。第22 块显然是一块误刻碑。从碑首刻“泗水县”三字来看,显然此碑准备专门刻制泗水县香客。但从其内容来看,有新泰县闫家庄、章丘县、南乐县、肥城县等处香客,与“泗水县”碑首不符。我们估计,此碑刻制后发现有误并未立碑,随着万仙楼的某次修缮,也把此碑镶嵌于大殿四周。第20 通碑情况类似,也应为废碑。碑文稀疏,且磨损严重,估为碑扑地人为践踏所致。
题名碑中有补刻现象。如第6 块“衡府进香朝山酬神建醮施财碑记”显然是为衡府单独刻制的。但碑文中出现的“禹城县陈□新”及下角“益都县”“乐安县”等信众题名当为补刻。补刻字体与前期字体不一致。说明此碑刻制完毕后搁置一段时间,后又补刻其他题名。
(七) 碑石年代之结论
我们通过万仙楼香客题名碑的碑文讨论了这些碑刻是否为明代碑刻。通过对碑刻中记载人物、纪年、特有名词、机构、碑刻形制、用词习惯等方面,可以确认,这些碑刻为明代碑刻,大致刻制时间在天启至崇祯年间。这63 块碑刻某些碑石为独立碑刻,而有些可能是组碑。
万仙楼香社题名碑纪年距离最近的是天启三年(1623) ,也距万仙楼建成过去三年。而更远的纪年为崇祯二年(1629) ,与1620 年相差了9 年。因此,我们怀疑部分题名碑中题名信众的捐资并非为筹建万仙楼而用。一般来说,筹建万仙楼如果需要募集资金,题名碑中应该有参与组织募集的道士题名。如现存于岱庙的明代嘉靖十二年(1533) 修建的天书观铁塔,就有“泰山灵应宫焚修住持李泰辉”“碧霞灵应宫住持吴玄善”等20 余位道士的题名。但目前我们所见到的香社题名碑文中,只有一名道士,并且在碑文中并非题刻于主要位置。各碑中却有不少的僧尼题名,说明道士并非募修主体。第10 块碑有来自于莱芜县“玄门”的“王妙玄”。综上所述,万仙楼通过香客之“捐资”修建可能性不大,因此也不可能是当时将题名碑砌入殿墙中。
三、题名碑中香客来源地及群体、组织分析
我们把63 块碑文经过整理,将碑文中香客来源按现行省份分类。碑中地域标注,一般以县级为单位,但也有少量以州府为单位。一般地域名称多在碑首和中部位置。由于历代多次修缮,部分碑上部有填充物遮挡,导致部分地名显示不完整,无法识别准确的地名,这种情况我们尽量不录。
(一) 山东地区
东昌府:聊城县( 第14、28、33 块) ;博平县( 第9、38 块) ; 堂邑县( 第10、11、13、26、37、47 块) ; 冠县( 第10、59 块) ;夏津县( 第12、37、44 块) ;观城县( 第14 块) ; 莘县( 第15、26、33 块) ; 朝城县( 第1、14、15、25 块) ; 临清州( 第11、24、30、33 块) ; 茌平县( 第11、44 块) ; 高唐州( 第25、34 块) ; 武城县( 第52块) ;清平县( 第38、39、53 块) ;丘县( 第2、53 块) 。
兖州府:囗囗( 第1 块) ;鱼台县( 第40、56、60 块) ;滋阳县( 第28 块) ;宁阳县( 第4、25、34 块) ;东平州( 第26、34、56 块) ;邹县( 第34、41 块) ;郓城县( 第7、26、38 块) ;单县( 第18 块) ;定陶县( 第57 块) ;曹州( 第32、57 块) ;曹县( 第1 块) ;平阴县( 第3、10 块) ;汶上县( 第11、26、49 块) ;东阿县( 第12、26、35 块) ;济宁州( 第1、8、30、62 块) ;阳谷县( 第8、12、14、15、17 块) ;寿张县( 第12、14、37、46 块) ;泗水县( 第13、22 块) ;沂州( 第13 块) ;费县( 第19、35 块) ;巨野县( 第19、31 块) ;成武县( 第29、52 块) ;曲阜县( 第47、53 块) ;金乡县( 第28、50 块) ;滕县( 第21、41、52 块) ;嘉祥县( 第59、63 块) 。
青州府:乐安县( 第6、16、19 块) ;诸城县( 第19、63 块) ;沂水县( 第13 块) ;临朐县( 第8、9、47 块) ;安丘县( 第6、11、14、16 块) ;临淄县( 第14 块) ;蒙阴县( 第14、39 块) ;寿光县( 第6、16 块) ;益都县( 第6、11、16 块) ;昌乐县( 第18、51、52 块) ;日照县( 第63 块) ;平度州( 第1、17、63 块) ;博兴县( 第32 块) 。
河间府( 原隶属北直隶) :宁津县( 第35、43 块) ;庆云县( 第26 块,原隶属河间府沧州) 。
大名府( 原隶属北直隶) :东明县( 第20、40 块) ;开州( 第8、14、52、62 块) 。
莱州府:高密县( 第8 块) ;掖县( 第6、62 块) ;昌邑县( 第18、40、41、52 块) ;胶州( 第40、46、59 块) ;即墨县( 第38、41 块) ;潍县( 第54 块) 。
登州府:招远县( 第19、25、58 块) ;文登县( 第40 块) ;福山县( 第30、43 块) ;黄县( 第32、61 块) ;蓬莱县( 第43、57 块) ;莱阳县( 第1、40 块) ;栖霞县( 第1 块) 。
济南府:济南府( 第4 块) ;淄川县( 第8、25、36 块) ;沾化县( 第51 块) ;齐河县( 第10、38 块) ;滨州( 第45、53 块) ;德平县( 第10、61 块) ;乐陵县( 第9 块) ;禹城县( 第6、12、17、35 块) ;长山县( 第19 块) ;济阳县( 第49 块) ;阳信县( 第17、38、47 块) ;海丰县( 第47 块。今无棣县) ;商河县( 第40、52 块) ;陵县( 第52 块) ;邹平县( 第52、62 块) ;新城县( 第7、52 块) ;青城县( 第52 块) ;德州( 第24、33、37 块) ;平原县( 第25、37 块) ;泰安州( 第4、5、10、23 块) ;武定州( 第21、35、56 块) ;长清县( 第6、10、38、61 块) ;肥城县( 第10、14、22、35、56 块) ;新泰县( 第3、22、40、43 块) ;章丘县( 第2、22、30、42、43 块) ;历城县( 第38 块) ;临邑县( 第26、28 块) ;莱芜县( 第3、10、24、48 块) 。
(二) 河北地区
保定府:新城县( 第42、52 块) ;清苑县( 第17、20 块) ;高阳县( 第43 块) ;深泽县( 第48 块) ;涞水县( 第48 块) ;安州( 第48 块) ;祁州( 第40 块) ;束鹿县( 第38、61 块) ;庆都县( 第33 块) 。
大名府:魏县( 第20、27 块。第27 块碑“朝山进香碑记”下有“泊口集”,地现属魏县) ; 元城县( 第15、26、53 块) ;大名县( 第26、49、54 块) 。
广平府:邯郸县( 第34、53 块) ;肥乡县( 第35、62 块) ;广平县( 第16 块) ;鸡泽县( 第17、18、45 块) ;永年县( 第17、38 块) ;清河县( 第14、28、29 块) ;威县( 第45、53 块) ;曲周县( 第30、51 块) ;成安县( 第1、2、59 块) 。
真定府:安平县( 第29、43 块) ;元氏县( 第35 块) ; 深州( 第33、61 块) ; 井陉县( 第60 块) ; 获鹿县( 第29、55 块,今石家庄鹿泉) ;行唐县( 第8 块) ;武强县( 第13 块) ;临城县( 第13、18 块) ;新河县( 第13 块,州前一字缺,应为冀字) ;南宫县( 第16、57、62 块) ;枣强县( 第17、39 块) ;隆平县( 第41 块) ; 阜平县( 第17 块) ; 宁晋县( 第18 块) ; 柏乡县( 第18 块) ; 平山县( 第20 块) ; 饶阳县( 第41 块) ; 武邑县( 第20 块) ;冀州( 第19、20 块) 。
东昌府:馆陶县( 第12、14、25、51 块,原隶属山东) ;邱县( 第2 块,原隶属山东) 。
河间府:景州( 第12、22 块) ;故城县( 第14 块) ;交河县( 第17 块,泊头镇) ;河间县( 第20、46 块) ;东光县( 第38、48 块) ;献县( 第8、49 块) ;肃宁县( 第50 块) ;南皮县( 第39 块) ;吴桥县( 第38、52 块) ;任丘县( 第61 块) 。
彰德府:武安县( 第17 块) ;磁州( 第24 块,原属河南布政使司) 。
顺天府:香河县( 第8 块) ; 永清县( 第49 块) ; 东安县( 第50 块,廊坊市安次区) ; 固安县( 第2、41块) ;霸州( 第63 块) ;文安县( 第63 块) 。
顺德府:平乡县( 第14 块) ;唐山县( 第41 块) ;广宗县( 第62 块) ;内丘县( 第41 块) ;邢台县( 第51块) ;沙河县( 第54 块) ;巨鹿县( 第50 块) 。
北直隶( 府名未刻,暂归河北) :囗府( 第28、56 块) 。
(三) 河南地区
归德府:商丘县( 第20、31 块) ;永城县( 第59 块) ;睢州( 第18、49 块) ;柘城县( 第41、49 块) ;虞城县( 第33 块) 。
开封府:许州( 第8 块) ;兰阳县( 第8、42 块,今兰考县) ; 陈留县( 第2 块。治今河南省开封县陈留镇) ;杞县( 第33 块) ;鄢陵县( 第16 块) ;洧川县( 第16 块,治今尉氏县洧川镇) ;祥符县( 第1、48、49 块,治所在今河南开封市) ;仪封县( 第44、50 块,在今河南兰考县北) ;太康县( 第40、63 块) ;阳武县( 第40块) ;通许县( 第1、31 块) ;尉氏县( 第59 块) 。
大名府:清丰县( 第10 块) ;南乐县( 第13、35、53、62 块) ;长垣县( 第29、60、61、63 块) ;浚县( 第32、50 块) ;滑县( 第15、57 块) ;内黄县( 第20、27、50、61 块) 。
东昌府:濮州( 第26、29、42、50 块) ;范县( 第24、44、47 块,原属山东东昌府) 。汝宁府:息县( 第58 块) ;汝阳县( 第44 块) 。
怀庆府:修武县( 第31 块) 。
卫辉府:辉县( 第31 块) ;获嘉县( 第31 块) 。
彰德府:安阳县( 第8、24、41、58 块) ;林县( 第31、41 块) 。
(四) 山西地区
平阳府:翼城县( 第11、39 块) ; 洪洞县( 第4 块) ; 安邑县( 第39 块,治今山西夏县) ; 夏县( 第39块) ;灵石县( 第39 块) ;赵城县( 第39 块,碑作山西照城县,应是赵城县之误) ;临汾县( 第39 块) ;太平县( 第39 块,治今襄汾县) 。
太原府:太原县( 第47 块) ;清源县( 第40、47 块) ;盂县( 第29、39 块) ;祁县( 第40 块) ;榆次县( 第40 块) ;太谷县( 第39 块,原碑作太国县,疑为太谷县之误) ; 平定州( 第39 块) ; 寿阳县( 第17、62 块) ;代州( 第54 块) 。
潞安府:平顺县( 第39 块) ;襄垣县( 第39 块) ;黎城县( 第39 块) ;屯留县( 第38 块,治今长治屯留区) 。
直隶州泽州:阳城县( 第39 块) ;高平县( 第2、39、53 块) 。
直隶州辽州:和顺县( 第39 块) 。
(五) 江苏地区
淮安府:睢宁县( 第19 块) ;邳州( 第32 块) ;宿迁县( 第45 块) 。
徽州府:沛县( 第21 块) ;徐州( 第41、49 块) ;丰县( 第44 块) 。
(六) 北京地区
顺天府:漷县( 第42 块) ;房山县( 第48 块) ;宛平县( 第42 块) ;良乡县( 第42 块) ;大兴县( 第42、48、58 块) ;昌平州( 第63 块) 。
(七) 天津地区
顺天府:武清县( 第42 块) 。
(八) 安徽地区
凤阳府:宿州( 第42 块) ; 凤阳县( 第45 块) ; 太和县( 第45 块) ; 虹县( 第43 块) ; 灵璧县( 第37块) ;寿州( 第43 块) 。池州府:青阳县( 第17 块) 。徽州府:歙县( 第45 块) 。
徐州直隶州:砀山县( 第50 块) ;萧县( 第62 块) 。滁州真隶州:全椒县( 第45 块) ;滁州( 第45 块) 。
(九) 浙江地区
杭州府:仁和县( 第45 块) 。
衢州府:常山县( 第9 块) ;西安县( 第16 块) 。
绍兴府:余姚县( 第9 块) 。
(十) 陕西地区
巩昌府:秦州( 第47 块) 。
西安府:朝邑县( 第47 块) ;泾阳县( 第9 块) 。
(十一) 江西地区
抚州府:金溪县( 第17 块) 。
(十二) 卫所
河间卫( 第46 块,河北,后军都督府所辖北直隶) ; 平山卫( 第8、9 块,山东东昌府府城里) ; 济南卫( 第44 块) ;肥城卫( 第35 块,肥城守御千户所) ; 济宁卫( 第11 块) ; 临清卫( 第8 块) ; 东昌卫( 第37块) ;莱州卫( 第59 块) ;德州卫( 第37、53 块,明初设立) ; 德州左卫( 所) ( 第33、44、37 块) ; 天津卫( 第40 块) ;河南卫( 第44 块) ;河南信阳卫( 第63 块) ;睢阳卫( 第8 块) ;彰德卫( 第58 块) ;大同府天成卫( 第47 块) ;榆林卫( 第39、47 块) ;直隶沈阳卫( 第13 块) ;直隶辽阳卫( 第54 块) ;保靖州军民宣慰使司( 第47 块) ;锦衣卫( 第26 块) 。
由于部分碑首州县名被缝隙填充物所覆盖,大约有四分之一的州县名最终无法确认。因此,实际存在的香客来源地还要广泛。
从题名碑内容来看,香客的主力是山东信众,其次是河北、河南省信众,山西、陕西、北直隶、江苏、安徽也有信众分布,最远的来自江西及浙江。卫所军人则有甘肃秦州卫( 天水) 及直隶沈阳卫等处。
再对碑中之香客群体进行分析。普通信众一直是泰山信仰的真正主体。题名中90%以上的人基本都是没有身份地位的信众。如第2 碑“直隶广平府成安县北豆公村”;第58 块“顺天府大兴县东直门里各城坊巷居住”。这些普通百姓是香客的主要群体。
香社本是民间组织,但也有众多的地方官绅和卫所军人也加入其中。基层官员如第3 块“莱芜县新泰县”题名碑,其中有“把总官”“乡约官”“乡长官”“乡宦”。“把总”是明代卫所的一种官职。那么第3 块碑则是军民混合的香社结构。乡约官是民间基层主管宗教事务的官员。第8 块有“工部典科张进科”。第35 块有“淄川县主簿”“禹城县县丞”。这些基层官员担当着与官方沟通的职责。
泰山虽然是道教名山,但其佛教寺院也很多。泰山某些供奉佛教神的庙宇,也增供泰山娘娘。明代统治者追封的“菩萨”则在泰山陪祀于泰山娘娘。所以在民众的心目中,儒释道并不矛盾,这也反应在万仙楼题名碑中有不少的僧尼也参与了万仙楼的题名或捐赠活动。据我们统计,万仙楼题名碑中大约有29 位僧人参与了题名,而道人却只有几位。这也许是题名碑反应释道关系有趣的一面。
万仙楼香客来源地分布如图2 所示:
图2 万仙楼香客来源地分布图
知识精英也是香客中的主力。第1 碑中有省祭、照磨、监生等。第28 块有吏目、仪官、承差、监生等。第11 碑有:济宁州廪膳生员张席孔、礼部儒士文星高。第26 块有“元城县壬子科举人杨从素”;第47 块有:□□袭封衍圣公夫人张氏、□□冠服候封衍圣公长男妇夫人殷氏。第47 块碑文中的孔子后裔虽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但对道教思想也表示了认可。碑文中出现的生员、廪生、监生、廪膳生等都是知识精英阶层。第58 块碑有:太医院吏陈加谟。地方士绅阶层往往由知识精英阶层转化而来。
太监在题名碑中也多次出现,先后刻名有王之心、李承芳、李弘路等人。但碑中太监之名并未以大字体现,可能进香仅为个人行为,而非代表皇家。
此外还有明代地方藩室宗亲、藩属官员等。第5 块碑首为“衡府进香朝山酬神建醮施财碑记”。衡王府位于青州,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1487) 封第五子朱祐楎为衡王。碑中之“齐东五府”及平度王、邵陵王等,都属衡王府分支。“衡府进香”题名中,多为下层宫人、官人。只有“衡王宫媵李氏”及“衡王第三女”较为显贵。据周郢考,“衡王第三女”亦出现于《登莱巡抚杨声远启本》中。(49)周郢.林四娘本事新证[J].红楼梦学刊,2005(5) :310 -312.此人清初尚存,在籍府时被北迁。
卫所,是明朝最基本的军事单位,担负着镇戍、城守、出征、巡警等军事任务。万仙楼题名碑文中,有以下关于卫所的记载:第11 碑:差守备青州等处地方都指挥体统行事济宁卫指挥张孔言、济宁卫军政佐贰管屯更番运粮指挥杨振宗。此二人在碑中特意以大字刻出,以别于其他信众。第17 块碑,有“总旗官白守官,妻吴氏,男应魁”,是携家带口来参与进香。第26 块:大名县锦衣卫舍人陈宾胤施银二钱、母郭氏共施银伍钱。这也是目前碑文中见到的唯一一个有具体捐资钱数的记载。第30 块碑:□州府军民人等。第44 块:德州德庄二卫官舍军民人等;第47 块:大同府天成卫□所□钦骑营守备许米虏;湖广保靖舍把:彭天阴;第54 块:宛平县原任辽阳城管穆家堡新兵千总谢维华;第59 块:山东都使司军政掌印都指挥李在沐系济宁卫世系镇抚曹州人;皆为军职人员。
再看碑中之香客组织。我们在碑文统计中发现,同一县名或州名的香客出现在不同的碑中,说明到达泰山进香可能不是同一批次,有先后顺序之分。
一般情况下,香社由一村或数村的香客十几人、几十人乃至上百人组成。如第2 碑中“直隶广平府成安县北豆公村”“顺天府固安县西北万春乡各里甲不齐军民不同人氏见在大庄村”。香社的组织发起人称“会首”“香首”“香头”“领袖”等等。如万仙楼香客题名碑第5 块“流芳万古”碑,有“会首”,还有“领袖”。第27 块“朝山进香碑记”中有“香头朱景人”。第30 块碑中有“社首”。从第35 块碑“乡官张门刘氏”的用词来看,“乡官”是香社在乡里一级的组织者。
规模大一些的香社组织结构就会相对复杂,由于香社组织人数的增多,管理上需要更多的人手。如第3 块“莱芜县新泰县”题名碑就有“把总官”“乡约官”“乡长官”等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或参与者。第7 块“新城县善人碑记”中会首后面还要分“第一牌”到“第六牌”,可见人数之众。
从万仙楼香社题名碑文来看,这些香社组织的泰山进香每年是固定的。能当上“香头”是十分有体面的一种身份体现。第27 块“朝山进香碑记”中的香客一部分来自河北魏县的泊口。碑文中特地表明某人当过几次“香头”或“会首”。其中有“四次会首朱景命”,更有一位“八次会首朱景会”。可见民众对当选会首非常重视。
不过我们发现,在这63 块题名碑中,基本上香社还都没有自己的“名号”,说明明代时期的香社还远没有达到清代时香社严谨组织结构与分工。
结论
清人黄国瑾诗注中记称万仙楼香社题名碑为明人碑刻,本文通过对万仙楼香社题名碑所载香客及碑文的解析,更加确认了这些碑刻的立碑年代。有一些碑刻由于地名信息缺失,我们暂时还无法确定其具体时间,但通过碑刻形制、地名、碑刻字体大小、用词习惯等,基本可以确认为明代所制。此外,明末香客登岱后多礼佛灵岩,灵岩寺大雄宝殿有诸多题刻,对此多有体现,因此,对两处题名的比较,也有助于确认万仙楼题名碑的刻制年代。相关比较工作有待后续进行。
通过对泰山石刻的关联分析,我们认为万仙楼这些题名,其中的一部分碑刻可能与完工于天启五年(1625) 的一次大规模修缮有关。立于天启五年的《敕建泰山灵佑宫碑》中记载:“特遣中使五员,允发帑金,普修泰岳,以李公忠总督工程。……修玉皇顶尊崇上帝,青帝宫、东岳庙俱已改观,修灵佑宮袛奉元君。浴圣殿、神憩宫,悉为更始。”从《敕建泰山灵佑宫碑》碑阴题名来看,此次泰山宫观修缮官府的支持力度、参与人员之级别都达到前所未有之程度,也吸引了全国各地香客的广泛参与。万仙楼组碑的部分题名信众恐与这次泰山大规模修缮有关。
通过对万仙楼题名的分析,对香客来源地、香社组织、香社人员结构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们在查检各地地方志的过程中,发现不少地方志关于职官、选举等人物的记载存在缺、漏、讹、溢等现象,由于万仙楼香社题名碑中含有大量的人名信息,可以据补有关地方志中阙录之生员及官宦。以石证史,以石补史,将会对明史研究提供更多的实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