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视域下地方高校德育空间构建研究
2022-03-29严春华
严春华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广州 510631)
地方高校的德育要落实到实践层面,必然会与地方文化发生联系,地方文化对地方高校的德育实践有着浸润作用,那么如何利用好地域文化为地方高校德育开拓新思路、新空间呢?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来分析地域文化与高校德育的相关性和高校德育空间构建中的地域文化应用路径,以期为地方高校德育工作形成自身特色提供借鉴。
一、地域文化与地方高校德育的相关性
(一)公共性
1.德育的公共性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即道德是基于共同生活而呈现的,具有社会性特点,故必然具有社会普遍性作用,而教育本身是一种公共实践,公共性是德育的内在属性。公共性,在近代尤其是到当代民主化社会中所拓展的多重公共领域(如政治、社会、文化及经济)之中所产生的对应的语汇,故而传统的中国道德教育没有突出强调道德教育的公共性,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传统道德教育面临现代化转型,学者们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化转型,强调通过教育使人们具有以公共情感、公共理性以及致力于公共事务的奋斗、牺牲精神所构成的公共精神为核心的公共性品质[1]。德育工作也由此应重视公共性属性,立足于公共精神、公共道德的培养。
2.地域文化的公共性
公共性是文化的一种属性。首先,文化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产方式,其主体是人类,地域文化指特定区域的人民在特定历史阶段创造的具有鲜明特征的文化,虽然空间范围是限定于一定区域范围内,但其创造主体仍然是区域内的全体人民,故其公共性属性不变。就文化主体而言,地域文化具有公共性性质。其次,文化的客体对象,也具有公共性,梁启超说:“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2]。其中的“共业”之“共”,即共同的,公共的文化模式,是被文化主体的大多数人所共同认可的,公认的约定俗称的观念与行为。地域文化的客体对象,即被这一地域的居民群体所共同认可了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同理也具有公共属性。
地域文化和德育都具有公共性属性,故而以地域文化为平台来构建地方高校德育空间便是有据可依。
(二)空间性
1.德育的空间性
德育工作的开展需要有空间的支撑,这个空间即是一定的场域,只有在空间场域中,个体才能实现道德对具体行为的教化。
道德不仅仅只停留于理论层面,还具有实践性。道德的具体体现就在吃穿住行的种种行为和各类社会关系中,这些行为、关系受到道德的约束,呈现出社会规范性特征。德育也在这些日常生活行为中得以实现,从与人相处到衣食住行中如何心系社会资源,从柴米油盐到单位集体共事,处处体现着道德观念,道德教育落实到这些生活实践之中,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才会让道德观念内化到个体的思想深处。
道德实践即道德空间化的过程。伦理空间的思路提示我们,伦理空间的建构不同于思想的逻辑推演,必须在人的生活空间中得以实现,因而,伦理空间普遍性的提升,需要有现实生活中对应的伦理实体。伦理空间的生产就是不同层次的伦理实体有机互动的相互建构实践[3]。
2.地域文化的空间性
文化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人类在现实生活空间里感受到文化,空间在文化的形成、传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地域文化即在一定地理区域内的现实生活空间内存在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和。我们对某个地域的特色文化感受和体验,是通过当地的美食、特有历史文化建筑、方言等在生活空间内具体可感的文化具象感知的,故而地域文化必然在地方空间内存在和体现。
(三)资源的同构性
一是内容上具有相同性,德育资源的内容包含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如刚健有为,贵和尚中,以人为本等等,以及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如人文取向与人道原则,群己关系定位中的群体原则等。这些文化精神同时也是地域文化的思想基础,是各地地域文化所认同的几千年以来中华传统文化形成的民族文化价值观念。在这些部分,地域文化与德育教育资源是相通的。
二是都具有教化功能。地方高校德育,本身就属于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通过课程学习、课外考察、生活实践等方式,把先进的社会思想、道德观念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从而实现以德育人的教化功能。
“文化”的“化”字有教行迁善之意,《易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明确了以人文来行教化的意思。在文化创造过程中,人类自身的认知与道德等水平也得以提高,而文化形成后,仍然活跃于当今人们的生活中,人们在有着文化特色的实践中提升自身。同理,地域文化在当地人群的实践生活中起着教化作用,塑造地域文化特色的同时,其人员认知、道德等水平也得以提升了。
二、地域文化的德育功能
(一)引导文化认同,助推道德教育
当今时代是个多元化社会,许多青年人崇尚个性自由,讲求时效。这导致他们觉得传统文化与现实有着一定距离,甚至认为传统道德观念与时代脱节,缺乏主动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与此同时,人们生活方式正跨越空间变得趋同,地域性特色越来越被淡化,相应的文化认同的意识也随之被冲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强化文化认同理念在青年人中越来越凸显其必要性。
每个地域拥有自己特色的文化资源,这种地域文化资源就是重要的文化认同的媒介。文化认同是某个个体对某种较为稳定的文化模式的确认感,地域文化,则属于这种较为稳定的文化模式的范畴,这种文化模式是基于群体共同的习性积累,因而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存在从个体到群体共同性的模式认定。道德也是基于群体认同的价值观,而广义的文化是包括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和心态文化层等,其中心态文化层是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蕴化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构成,也就是说,广义文化的范畴是大于道德范畴,其心态文化层就包含了群体认同的价值观念。基于这个逻辑关系,可以说文化认同是道德认同的基础,文化认同奠定了群体共同的理念,在这个基础上实现的道德认同就是一种共同道德理想的认同。
地域空间内共同生活所形成的文化认同和共同道德理念,对处于其中的个体产生影响,对其道德观的形成具有引导和整合作用。地域文化通过引导文化认同,推动了道德认同,由此带来个体对群体道德的效仿并由此规范和提升自身道德理念和行为,从而促进个体道德提升。
总而言之,地域文化助推道德教育可以遵循“文化认同—道德认同—效仿与道德提升”这样的路径有序开展。
(二)发挥场所精神,隐喻价值导向
“场所精神”是指某个地方蕴含的人文思想和情感,它是构成一个场所的典型氛围和核心精神的原因,是一个场所的象征和灵魂[4]。
场所精神注重空间与文化的联系。关注人在空间环境中的体验。挪威学者诺伯舒兹认为,场所精神分为两种,分别称之为方向感和认同感,方向感的载体具体体现为节点、路径和区域,而认同感则与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密切相关。人们会对自己熟悉的环境产生一种特定的心理和行为模式,而从小生活的地域环境则是容易产生这种认同感的场所客体。
在公共场所获得这种认同感,场所的空间需要具有地域可识别性,这种可识别性表明自身地域特征,这种地域特征则来源于地域文化的特性,越是有地域特性则越会提高场所的可识别性。如某个地域有代表性的山岳、湖泊等特色自然景观,该地域有名的崖刻、碑林等人文景观,地域性特色饮食,或者区域文化名人等等都可以成为地域文化的特色代表,或者叫地域文化的名片。这类名片都可以以文化符号形式嵌入公共场合空间中,使得处于公共场合的个人通过辨识这种地方文化符号而产生认同感。
许多高校的校园环境具有地域文化特色,无论是校园水体景观的空间营造、校园园林建筑的设计,还是建筑的命名、楹联、匾额,都做到了让地域特色文化有机融入到校园环境文化主题中。校园特色环境营造场所精神,让生活在校园中的学生由此体悟地域文化,于无声处接受地域环境场所精神的隐性教育,从而通过“空间环境承载文化—个体于场所感受文化隐喻”这一路径实现地域文化的德育功能。
(三)助力生活教化,倡扬良风美俗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风俗具有显著的地域性,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风俗对处于生活其中的人起着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古代文人也早把风俗文化赋予教化功能,如杜甫所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就将政治教化与风俗文化相联系。风俗文化具有地域性的同时也具有社会性,因风俗文化是集体经年积累而形成的共同认同的生活方式、意识和理念,对这一群体的每个成员都具有约束和规范意义,在个体成长过程中会起到引导和约束作用,从吃穿住行到婚丧嫁娶,从社会交际到精神信仰,都对个体产生影响。
风俗文化内容广泛,其中民俗、传统、习惯等涉及到意识形态方面,因而风俗文化也承载着道德教化功能。钟敬文先生在《民俗文化学》中指出:“民俗的意识形态方面的文化,例如文学、艺术、俗信,在有形无形中尽着劝善诋恶的职能,就是许多社会组织以及物质生产风俗,也有不同程度地起着规范人们的行为和心态的作用,跟法律和道德相比,在性质上,它更近于一般的道德规范,但它在对人们生活和心理的普及与深入上,比起一般的道德来实在更进一步。”[5]这就深刻地揭示了风俗文化的道德规范作用,并说明其对人们生活的心理的影响之深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风俗也影响一方人的道德观念,生活在某个地域的人自然受到这一地域的风俗文化之心态文化层的影响。青年大学生也必然受到高校所在地的风俗的影响,接受了地域风俗文化“润物细无声”的生活性教化,这是地域文化实现其德育功能的重要方式。
三、高校德育空间构建中的地域文化应用途径
(一)校园空间中的德育建构——校园景观的地域因素植入
打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离不开校园景观的建设,在校园环境中体现出地域特色,则是将地域文化应用到高校德育空间建构中的重要途径。
将地域文化因素植入校园景观,大致可从以下方面展开:
1.植入地方历史文化纪念类的元素
许多高校所在地拥有悠久的历史,校园环境在设计布局时应充分利用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从校园建筑到景观的设计,校园景观的命名和装饰,校园公共空间的装饰与布置,都可以引入这些地方历史文化。大致可以引入的地域文化资源有当地历史名人、历史建筑、革命文化、历史特色文物、艺术品等类别。具体的引入方式或途径,如表所示:
引入的地方历史文化类别建议引入方式或途径地方历史名人以其姓名命名校园路线和建筑,树立名人纪念雕像,以牌匾、门联等形式书写文人诗文作品;地方历史建筑在校园建筑、楼阁、亭台上再现地方历史建筑的建筑特征、空间特征、文化特征;地方历史文物在校园空间走廊等处宣传地方文物记录与承载的图案、习俗文化;地方红色文化树立抗战纪念雕像、烈士英雄石碑。
这些地方历史文化,无论是建筑还是特色文物,都经历了时间的风雨,在采用时要考虑与当今校园环境现代性的融合度的问题,融历史因素于当代承继之中;其次要注意整体布局规划,让历史文化元素有机地融入校园环境,做到整体和谐统一。
2.地方民俗元素类
地方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广泛分布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打造校园环境景观引入地方民俗文化,多以提取民俗文化中的多方面元素并融入到校园文化景观中为主要方式。地方高校可以选择本地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元素,融入到校园文化景观中:一是将民俗文化元素以剪纸、照片及其他工艺作品等形式装饰于校园公共区域、楼栋大厅、楼梯走廊、教室墙壁等,二是在校园绘画、各类标识、平面墙壁的图案绘制中植入地方民俗元素,三是是直接将民俗文化元素应用到校园建筑的设计和命名。如此,既能打造校园环境的地方特色,也可提升校园的文化趣味性。
3.地带性植物生态类
大学校园都有着自己的属地纬度,处于不同纬度的校园会有不同的地带性植物,如广东的校园呈现一派热带植物景象,河北的校园则以温带植物为主。校园的景观生态格局也体现出地域性特征。以地带性植物表现地域文化的手法多样:大量使用本地乡土植物,模拟地域性植物群落结构,通过乔木、灌木、花卉、地被等多层次的植物配置,营造地方特征明显的植物群落景观。使校园景观无论春夏秋冬都呈现属地特色,增强学生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感。
(二)实践空间中的德育建构——地方文化景点中的体验式德育
地方文化景点彰显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体现了富强、敬业等价值观念,也与当今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一致的。在地方文化景点中多方面展开体验式德育活动。首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地方文化景点,让其学习其中的文物知识,领略景点中的传统文化,感受当地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借此培养学生保护文物、爱好传统文化的道德品质。地方文化景点可称得上是当地最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情境之地,学生们置身其中可以学习地方历史知识,感受当地历史的厚重。一方面,通过景点的宣传栏、各类纪念文物来了解地方历史以及地方历史文化的内涵,了解辉煌的地方文明如何取得。另外一方面,在文化景点中追寻地方名士的足迹,感受地域文化的情感、精神。各个地方曾涌现出本地的仁人志士、文化巨匠等,或者凭借一腔爱国热忱,推翻反动的统治、谋求起义或革命的胜利;或者凭着自身才华,积极进取,推进社会文学、科技的进步。这些地方名士身上既有爱国爱乡的家国情怀,也有勤奋努力、积极进取的品性光辉,还有尽忠职守、讲求仁义的社会担当。学生们可以从他们身上感悟到家国情怀、感受到价值引领,体会到社会责任,提升道德修养。
其次,将当地文化景点设为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立良好、长期、深入的合作模式。一是可以让学生参与景点的人文环境维护、景区树木花草绿化环境的保护,在景点组织宣传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等公益活动,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培养其生态道德意识。二是让大学生对这些文化景点所关涉的史实、历史人物、文化现象、革命事迹等等做调查研究,组建相关研究小组或者兴趣社团,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考证景点的人文历史背景,探讨其历史发展轨迹、分析其发展和传播情况。在实地考察学习的过程中既能让大学生了解我们优秀的历史文化,又能增强文化自信,自然强化学生对文物对景点的保护、珍爱意识,也提升了自身的道德品质。
(三)生活空间中的德育建构——地域特色生活环境中的生活德育
大学生来自各个省区的,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差异带来生活习俗的不同,学生在生活相处中逐步建立起新的和谐人际关系,外地生源会有一个入乡随俗的过程,这些适应的过程也是德育浸润的好时机。大学生活除了上课学习外,更多的时间是与宿舍、食堂等生活空间密切相关。而道德教育要落实到现实层面应以日常生活为基础,通过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言行来践行,这些生活空间是构建德育的重要阵地。
大学生生活空间的德育工作还可集中在公寓宿舍和食堂这些场所展开,宿舍和食堂是他们进行思想交流和行为养成的重要场所。个体都自觉不自觉地接受着居住地的生活习俗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故而在宿舍和食堂营建有地域特色的生活环境进行潜移默化的意识形态教育,是大学生生活空间中的德育构建的可行之道。
1.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宿舍生活环境
宿舍公共区域可以展示各种地域文化特色工艺品、宣传资料。如大厅可以摆放地方名人雕像、地域风光的摄影、绘画、剪纸等等,宿舍走廊可以张贴地方名人介绍,地方名人名言、作品。这些工艺品和宣传资料营造出地方文化氛围,学生每天穿行于其间时受到熏陶,从而有助于其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
每个宿舍的寝室门的设计、宿舍内部的布置,可以通过引入地域文化主题的各类寝室文化活动而展开,让大学生对地域文化的感受、传承得以展现。既展示了个性个色,又展示了地域文化在不同学生头脑中的形象。无论是公共区域还是富有个性的各个寝室的地域文化展示,都寓意识形态教育于形象之中,实现生活德育的日常化。
2.食堂、餐饮空间中的地域特色生活环境营建
食堂、餐饮中的德育空间营建,可以分为静态性德育空间和动态性德育空间,静态性的是日常性的、常规性的空间,是由餐饮空间的地域特色环境来体现;动态性的是不定期的、非日常性的,是由食堂门口等人流量比较大的空间来呈现,食堂门口的开放性空间可不定期地进行某类活动的宣传,届时形成公共空间,构成动态德育空间。
餐饮中的静态性德育空间,即餐饮空间中的地域特色生活环境营建。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文化方方面面的反映,非常广泛,餐饮与地域文化有关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餐饮菜系的选择体现地域饮食文化,二是餐饮环境的营建蕴含地域文化。餐饮菜系中有地方特色菜,是学校所处地域文化的饮食反映,如广东高校食堂自然会有粤菜菜品,四川高校食堂也少不了川菜风味。餐饮环境的营建则主要是在餐饮空间设计布置上体现地域文化元素。提取地方的历史建筑、特色手工、风土人情、传统习俗中有代表性的元素,如将有代表性的图形、色彩、材质、空间形态等应用到餐饮空间设计上。让学生们在地域文化氛围中就餐,把地域文化直接融入学生的生活中,实现道德教育的日常化、生活化。
餐饮中的动态性德育空间营建,即餐饮公共空间的不定期、非日常性的开放性空间,这类空间中的公共餐饮活动与地域文化有关的,一是地方节日风俗中与饮食有关的活动,比如上巳节吃荠菜煮鸡蛋、冬至吃饺子或汤圆、端午节吃粽子……二是举行与属地饮食文化有关的活动,如地方美食节、最喜欢的家乡美食评比等等。这两类活动前者是与节日有关、日期固定,后者是不定期的,都是地域饮食民俗文化的具体体现。学生们在这些节日风俗与地方美食活动中积累更多的对地域文化的感性认知,增加对地域文化的精神认同。
总之,地域文化与地方高校德育在公共性、空间性和资源同构性上具有相关性,地域文化在引导文化认同、场所隐性教育、生活性教化方面具有德育功能。地域文化在高校德育空间构建中的应用可以从校园景观的地域因素植入、地方文化景点中的体验式德育、地域特色生活环境中的生活德育等路径具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