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合力,成就卓越班级

2022-03-29王振东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科任班集体学科

王振东

班主任是班级的指导者、教育者和组织者,在班级工作建设中有很大的作用,行使着很多职能,扮演着许多角色。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核心,然而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又不只是单靠班主任个人力量就能实现,科任老师同时也是班集体建设的中坚力量。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倘若没有科任老师,即使班主任老师有过人的个人素养和能力,恐怕也是无济于事。

科任老师又称任课教师。与班主任不同,科任老师不是班级管理的直接负责人,他们主要通过自己所教学科的教学活动来实现教学培养责任。科任老师的奉献敬业精神、教学方法、教学思想、教学水平等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乃至影响着所有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因此,要想保证一个班集体的良好秩序和全班学生培养教育好,就必须协调和统一科任老师的力量,以保障高质量的教育效果。

一、多“师”齐下,体现德育优先。(为什么科任老師需要参与班级管理)

“才者,德之姿也;德者,才之帅也。”人没有品德是不可以的,教育人的根本在于德育教育。新时代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培养既有品德、又有才能、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德育工作是学校长期和基础的工作之一,是基础教育中的重点,也是学校教育中的重中之重。

科任老师应该在自己学科教育中贯穿德育教育,有机渗透德育教育。一是可以通过创设德育情境,促进学生德育发展。比如在数学学科教育教学中,教师本身就要对数学知识熟悉并且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然后才能再向学生拓展知识、拓展数学名家的事迹,拓展数学史、给学生树立知识渊博的良好形象。例如在学习关于时间的课题中,渗透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习惯,结合自己课上所讲内容讲述时间的重要性,让学生提前准备好珍惜时间的小故事,然后讲给学生珍惜时间的好处,让家长带领学生积累一些珍惜时间名言警句等,引导学生不仅学会珍惜时间,而且可以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二是可以善用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德育素养。例如课堂运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形式,老师可根据课堂任务的轻重缓急建立学习小组,根据趣味性、探究性和自主性的特点,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感觉,锻炼克服困难的精神,建立自信,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意识的思维。三是可以开拓教育方式,增加学生德育内涵。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让德育教育和学科教育恰到好处的有机结合。例如历史学科,在讲解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章节时,利用班会课或者班集体活动,让学生尝试讲述对这段历史的理解,自主交流、总结经验和反思等,让学生更加透彻的了解这段跌宕起伏、惊心动魄和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让学生懂得作为新时代好少年和社会主义接班人,必须以过人的努力,超长的毅力将来为共产主义奋斗。

学生通过这样德育教育和学科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既让同学和同学之间建立了友谊,学会了互相欣赏,又可以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问题,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二、群“师”群力,加强协作意识。(怎样让科任老师主动参与班级管理)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无论哪一个教师我们都不能单独地进行管理工作,不能做个人冒险,不能满足要求学生个人发展负责,而应当成为一个教师通过集体的一分子。只有与其他教师合作,每个教师才能使自己的成就辉煌,同时使整个集体的成就辉煌。”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教师之间的协同合作至关重要。

《鲁氏春秋》也说:“万人持弓,射一招,全招。”在班级管理或者说在教育学生上,单凭班主任一人是很难带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那么班主任到底应该如何巧妙的处理好和科任老师之间的关系,主动邀请科任老师参与班级建设?主动与科任老师沟通班内学生的情况,让科任老师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特点以及特长爱好等,和科任老师一起制定本班的班级目标,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开展班集体活动时,要首先热情地邀请科任老师前来参加,如家长会、主题班会、联欢会、运动会等,这样可以大大缩减科任老师和学生之间地距离,让科任老师可以和学生当面进行语言沟通和感情交流;班级事务的开展主动向科任老师询问意见,课代表选取、班级工作计划、后进生转化等;寻求各种机会与科任老师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向科任老师主动询问班级情况,使科任老师有意愿协助班主任完成班级各项事务。协助科任老师进行处理技术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学生思想上的不成熟难免会在与老师相处的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作为班主任这时候就要起“和事佬”的作用,充当学生和科任老师之间的“融合剂”。当学生和科任老师出现这样和那样的矛盾时,首先,班主任应当主动向科任老师致歉班级工作没有做好,深入了解情况,分析事件前因后果,妥善解决,切忌学生和科任老师之间产生隔阂。教育学生尊重科任老师,要求学生不论上什么课,都必须遵守课堂纪律,注意文明礼仪,认真完成科任老师的任务。

三、集“师”广益,完善工作机制。(如何保障科任老师参与班级管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管理就没有约束。因此,从学校层面来讲,应该制定切合实际的班级教育管理制度,明文规定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应该发挥协同者的意义和作用;科任老师也必须参与班级工作建设,认真参加班级各项事务,参加班级决策和管理;建立例会制度,在制度上保障科任老师在班集体建设中的责任。在教师的教育工作考核方案中,考虑对科任老师的物质和精神奖励。物质奖励主要指在绩效方案中,对积极参加班级工作管理的科任老师倾斜,对这部分科任老师的积极参与表示肯定。精神奖励主要体现在学校各项评优评先中,对待积极参与班级管理的科任老师设立“优秀德育工作者”等称号,凡是为班级建设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的科任老师应当优先考虑评优评先。

四、齐抓共“教”,成就卓越班级。

没有实干的班主任做大量工作,学科教学就会如履薄冰;没有科任教师的齐抓共教,班主任工作独木难支。只有发挥老师和学生的“群体效应”才会产生“1+1=3”的工作成果。许多科任老师都存在着认识偏差,总认学生管理工作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情,只要教好自己的学科就行了,即使面对学生的不良学风、班风,也任其一意孤行。另外一部分科任老师想多多参与班级工作管理,又碍于面子,担心落个“灶王爷扫院子——多管闲事”的名声,同时还担心“得罪”学生,最后只有作罢,离卓越的班集体南辕北辙。学生的进步与成长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努力就能实现的,而应该全体老师智慧的结晶。所以科任老师在工作中,要善于与班主任合作,这样才能发挥教师在班级工作管理中的整体功能。

只要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形成教育合力,相信一个卓越的班集体就会出现。

猜你喜欢

科任班集体学科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人心齐,泰山移
中等职业学校班集体建设的策略研究
秉持五个“一” 形成教育合力
同伴合作 互利共赢
“超学科”来啦
温暖的班集体
提升学生自主管理水平 构建特色班集体
科任教师要参与中学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