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及其当代意义
2022-03-29王小瑞魏世梅
王小瑞 魏世梅
摘 要: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具有深刻内涵,其主旨在于倡导妇女的真正解放。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我们当代中国的妇女工作提供了重要理论遵循,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当代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批判地借鉴、吸收空想社会主义妇女学说和资产阶级人类学的优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妇女地位的演变加以探讨的理论成果。通过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阶级社会妇女受压迫、男女不平等的根源,阐述了妇女解放的道路和途径,为指导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妇女运动以及各国对妇女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其主要内容包含如下三个方面:(一)妇女被压迫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社会现象。因此它必将被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男女平等所代替。(二)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人类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因此,妇女解放必须伴随全体被剥削被压迫人民的社会解放而得到实现。(三)参加社会劳动是妇女解放的一个重要先决条件。人们在社会上和家庭中的地位,归根到底是由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决定的。(四)妇女解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从法律上的男女平等到事实上的男女平等,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五)妇女在创造人类文明、推动社会发展中具有伟大的作用。妇女与男子同是人类历史前进的推动者,同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尊重妇女,保护妇女,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文明社会应有的法律规范和道德风尚。
二、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当代中国所面临的挑战
首先,当下中国中价值观念的日益多元化使得人们产生了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概念误解。马克思主义一个重要的观点是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在当代,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和经济的全球扩张,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的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也随着经济的全球扩张而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渗透,尤其是在现代大众传媒主体多元化、内容多样化的信息高速传播时代,使得西方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渗透和影响日益加剧,各种外来的社会舆论、思想观念与本土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的冲突与碰撞使得人们在价值观念的多元化选择中产生困惑。此时的马克思主义与其他文化共处于同一个平台接受人们的选择和取舍,在一定时期内,人们在自己的是非观念和信仰追求出现矛盾冲突的情况下,很容易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怀疑并加以否定。
其次,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形成了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严峻挑战。西方女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作为研究妇女问题的两个理论体系,他们一直互相批判又互相借鉴。在中国,随着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进入了高潮时期,大量的西方女性主义著作传入中国。虽然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妇女观都认为,女性承受着来自于阶级和男性的双重压迫,也都以实现人类两性的公平与正义为最终目标,但马克思主义对于妇女问题的分析偏向于经济基础理论和阶级分析,并主张通过阶级解放和妇女的社会参与实现妇女解放;而西方女性主义则偏向于从性别分工的角度以及父权体系对于妇女的压迫进行探讨,主张“通过法律改革和反歧视政策将平等权利扩展到妇女身上,甚至主张通过基本的法律制度和文化的激进变化来促进妇女地位的变迁”。事实上,西方女性主义在产生初期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有过借鉴和吸收,但在其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所體现出来的更多的趋向则是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质疑、批评和补充、修正。比如米切尔的“四大结构”理论和美国的“性别理论”。这些理论的提出和展开对于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不足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而且作为一种新近传入的理论,观点比较新颖、具体,更易于人们理解、接受。所以,人们在对西方女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比较之下,更容易对原有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进行反思并提出质疑,这对于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的继续存在和发展无疑形成比较有力的挑战。
三、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当代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对于中国妇女运动意义重大。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把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取得了妇女运动的伟大胜利。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吸收西方女权主义理论之精华为我所用,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并在当代中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一)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我国妇女运动的行动指南。首先,确立了男女平等的法律地位,积极完善了妇女权利的法律体系。形成了以《宪法》为依据,以《妇女权益保障法》为主体,包括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刑法等诸多法律在内的法律体系,全面保障了妇女的合法权益。其次,提出了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实现了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战略性飞跃。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通过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规范、引导和制约,使男女在获得资源、发展机会等方面享有同等的机会,从而实现了妇女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再次,通过政府颁布的《妇女发展纲要》,将妇女发展纳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纲要。纲要充分展示了我国政府为推进妇女发展从承诺到行动的决心,为妇女平等的参与发展、实现男女平等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二)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武器。虽然当代我国妇女的地位大大提升,妇女自身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妇女在发展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在分析解决当前妇女发展中的各种热点和难点问题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妇女发展所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女性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当下中国虽然涌现出许多女性高级知识分子和管理人才,但女性整体素质还处于偏低状况。妇女的发展程度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是一项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依靠全党、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共同努力。一是要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从世界范围来看,发达国家的“性别观念”在国际上叫的很响,已经成为一种进步、公正、明智的体现。我们国家在这个方面也开始有了积极的探索,由我国政府起草的《北京宣言》中强调,作为政府,要确保我们的政策和方案中体现性别观点。将性别观点纳入立法,方案和项目中。由此可知,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已经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共识。二是要保障妇女的就业权利。从我们国家目前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只有保障了妇女的就业权利才能实现妇女的其他权利。妇女只有通过就业实现经济上的独立,才能参与更多的社会活动,才能真正走上参政议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道路。三是要提高妇女的综合素质。提高妇女的素质是实现妇女就业权的前提。只有提高了妇女自身的素质才能实现自身的自主性。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女性,其就业权利的实现越充分,经济地位越高,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也就越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刘同舫.政治解放、社会解放和劳动解放——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再探析.[J].哲学研究.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