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龙的群众观及其当代意义
2016-09-07徐亚云
徐亚云
【摘 要】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瑞龙是党内走群众路线的代表性人物,他的群众观内容丰富、涵义深刻。其群众观体现在为人、为政、为官、为父、为文的各个层面,其精髓集中表现为:坚持相信群众,坚持深入群众,积极发动群众,紧密团结群众,大胆依靠群众,在各方面尊重与保护群众正当利益。对刘瑞龙群众观的梳理与研究,能够为正确处理党群关系,为当前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梦进程提供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刘瑞龙;群众观;当代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8-00-02
刘瑞龙是南通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无论是早期南通党建工作,川陕边区的宣传工作,解放战争的后勤保障,解放初期的农业工作,刘瑞龙始终密切联系群众,深入依靠群众。此外,他的子女个个成才,为人处世都很低调,这与刘瑞龙一贯保持的公仆意识和群众路线的工作作风以及他对子女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可以说群众意识不仅贯穿了刘瑞龙的革命生涯而且得以延续,已成为革命的传家宝。
一、刘瑞龙群众观的形成途径
刘瑞龙的群众观,就是刘瑞龙对“如何把握好党和群众的关系”的基本看法和观点,其基本点就是对于群众路线本质的认识以及搞好群众关系的方法和方式。群众观是一种思想意识,刘瑞龙作为社会个体,其群众观的萌芽、发展与成形是有规律可循的。“纵观刘瑞龙的一生,是为党、为国家和人民的事业而努力奋斗的一生。”在长期的革命与新中国建设实践中,刘瑞龙形成了特有的群众观,其理论渊源及形成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为其群众观奠定了深厚基础。
我国具有悠久的儒家文化传统,儒家思想中包含丰富的“民本”思想,影响着一代代的中国人。刘瑞龙幼年丧父,母亲用传统儒家思想来教育他。考入通州师范学校后,校长张謇是清朝光绪年间的状元,国内名儒,主张“实业救国”,他希望通过努力让百姓安居乐业的伟大梦想也对刘瑞龙产生了影响。可以说中国的儒家传统文化,尤其是其中的“民本”思想对日后刘瑞龙群众观的萌芽、发展与成形,奠定了一个较为深厚的基础。
2.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对其群众观产生了重要影响。
群众观大量蕴含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刘瑞龙很早便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终身的信仰,并在实践中积极践行。1924年通州师范学校的进步学生丛允中们组织晨光社,团结校内进步同学,学习马列主义。当时,刘瑞龙在通师读书,晨光社成了刘瑞龙政治上的启蒙者。自此,刘瑞龙经常不断、深入透彻地学习马列主义理论知识,并且随时与革命实践相结合。中央档案馆存有他参加革命初期阅读过的马列书籍。他曾亲笔抄录《马恩列斯毛论农业》,手迹图片收录在《刘瑞龙纪念文集》中。
3.与群众工作密切相关的革命经历是其群众观形成的重要主观条件。
刘瑞龙革命生涯与群众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从南通建立红十四军开始,发动群众就成为刘瑞龙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十四军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心腹地区浴血奋战了两年多,在江北各地播下了熊熊的革命火种,有效地打击了敌人,也为陈毅、粟裕在抗战爆发后率领新四军挺进苏北提供了较好的群众基础。
陈毅有个著名的评价:“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此役的作战环境和方式之复杂、需要动用的人力物力之巨、动员组织群众的困难之大是前所未有的。当时没有现代的机械化运输工具,支前物资全靠230多万人的人力和大量的畜力运输。百万支前民工长途运送,不眠不休,冒着上有飞机轰炸、下有炮火杀伤的生命危险,坚决完成前指的任务。刘瑞龙作为支前工作的负责人,一方面锻炼并证明了自己开展群众运动的超凡能力,另一方面也为人民群众的力量深深震撼。
4.党的教育培养是其群众观形成的重要客观条件。
刘瑞龙的群众观的形成离不开党的教育培养、以及大量实践的锻炼。回顾刘瑞龙战斗的一生,他在南通师范创建了苏北地区最早一个中共支部;参与创建江苏第一支党领导的工农武装红十四军;他参加过艰苦卓绝的红军长征;担任过抗战期间中共豫皖苏区、皖东北、淮北苏皖边区的领导工作;担任过解放战争三野的后勤保障工作,为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的伟大胜利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作为农业部副部长,领导百废待举的新中国农业,为解决“三农”问题殚精竭虑。他与毛泽东、邓小平、刘少奇、刘伯承、陈毅、粟裕、邓子恢、彭雪枫、张爱萍、张震等我党我军的重要领导人都产生过工作上的直接联系。通过丰富的实践及组织任务,对刘瑞龙得到了全面的思想教育与培养锻炼,为他群众观的最终成形提供了重要的客观条件。
二、刘瑞龙群众观的主要内容
(一)为人:作风朴实低调 关心群众疾苦
作风朴实、为人低调、艰苦朴素是刘瑞龙标志性的特征。革命胜利后,他仍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保持廉洁朴素的生活作风,战争时期养成的清廉节俭伴随终生。他在物质生活方面要求极低,甚至到了苛刻的程度,但在帮助和照顾有需要的同志,特别是烈士遗属方面却总是不遗余力。朱姚氏是革命烈士朱文英的母亲,刘瑞龙和夫人江彤十分敬重这位老共产党员和革命母亲,新中国成立后,把她接到家中,像照顾亲人一样照顾她,直至她逝世。生前,他最后一次参加并主持农史会议时,按照规定,他应当享受正部级待遇,会议主办方也为他安排相应宾馆,但他坚持要与参会的其他同志一样,住在没有空调且离会场较远的普通宾馆,加之日以继夜地工作,终因极度疲劳导致心脏病猝发,逝世在工作岗位上。
(二)为官:树立公仆意识 密切联系群众
“公仆”意识是共产党人受到百姓拥戴的基石,是共产党打天下、坐天下的“法宝”,刘瑞龙的公仆意识非常明确,他一直把群众的利益视为高于一切的首要考量,他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在工作中的作用,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他在革命生涯中担任过一系列领导职务,无论在什么岗位上,他都体现出这一特征。
坚持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是其公仆意识表现之一。他注重调查研究,不论在什么岗位上,他都常年奔波在广大农村,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发现群众中存在的矛盾问题,参与制定政策,指导基层工作,把群众呼声作为自己作决策时的重要标准,为国家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为人正直、清正廉洁的优秀品质,是其公仆意识表现之二。刘瑞龙留给人们最深的印象就是他克勤克俭、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他将纪律和规则放在首位,坚持原则,刚正不阿。他的家人绝不允许乘坐公车,绝不允许以他的名义在外面办事。特别是刘瑞龙任淮北行政公署主任时期领导制定的工资条例,将包括刘瑞龙本人在内的政府工作人员的月工资最高标准定为5元,而将教师的最高月工资标准定为10元,展现了他心底无私的公道之心、公仆之心。
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是其公仆意识表现之三。在工作中,一方面,他可以为群众利益牺牲个人利益,另一方面,当了解到群众的急难险困时,他会毫不犹豫的为百姓解决困难。如泗洪县在三年自然灾害的时期灾情严重,刘瑞龙在与群众访谈时得知后,便从进口粮中调拨了300万斤支援,拯救了无数百姓的生命。
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的胸怀和领导作风,是其公仆意识表现之四。他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刘瑞龙与百姓的关系水乳交融,始终将百姓中的能人、知识分子以及各方面的专家,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为他们排忧解难,注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各级各类群众在社会义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三)为父:重视子女教育 传承群众意识
如何传承党的密切联系群众这一优良传统和作风,特别是传承给所谓的“官二代”,成为党建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刘瑞龙以自己的实践,体现了子女教育中群众观的传承。他在对子女的教育中,首先是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来教育和影响家人,同时也会采用讲事实、摆道理的方法,特别是在书信和赠诗中融会群众观的理念民,力求做到“以理服人”、“润物细无声”。在《示诸儿》一诗中,教导子女说:“人生有真谛,为民服务多。党导正方向,决议勤切摩。人民养着我,甘为孺子牛。祖国抚爱我,奋志壮山河。勤奋攻学业,寸阴莫蹉跎。”[1]这是对子女进行生动的群众观教育,更是他对子女的殷切希望,建国后,刘瑞龙的子女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实事求是,注重民生疾苦,注重调查研究,为党和人民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四)为文:擅用群众语言 传递群众心声
刘瑞龙的革命生涯是与文字工作密不可分的,倾其一生,他创作子大量的诗歌作品、宣传材料,制订了大量的规章制度和政策法规。《刘瑞龙诗稿》中收录了他1929年至1988年创作的近200首诗词。他的文风“朴实无华、明白晓畅”[2]。针对民众文化水平较低的客观现状,在刘瑞龙的主持下,他积极采取各种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如歌谣、诗词等,努力推进农业农村工作。在宣传土地改革政策时候,农民理解雇农、贫农、中农、地主等的阶级划分标准有难度,刘瑞龙创作了《农村阶级划分歌》,对此进行了形象的描述,如雇农便是“除去两只手,什么都没有。专替人做工,勉强能糊口”。刘瑞龙并非四川人,但在他的《三字经》与《平分土地办法》等作品中,运用了川北当地的方言如“把连(全部)”、“烂巾巾(破衣烂衫)”等,便于当地群众接受。
除了诗歌,为了让更广泛的群众了解农业“八字宪法”,即使身陷四人帮的牢房中仍笔耕不辍。“文革”浩劫中,他在狱中完成了《农业“八字宪法”浅说》一书的初稿,对农业“八字宪法”做了深入浅出的通俗表达。这本通俗易懂的农民教科书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科技种田思想的普及,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增产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刘瑞龙群众观的当代意义
新的历史时期中,以刘瑞龙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领导人,其优良作风与事迹,对当下党的群众路线开展仍具有高度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性。
学习刘瑞龙的群众观有利于加强执政党和群众的密切关系。目前干群之间有一些不和谐声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和意识的淡薄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综观刘瑞龙的一生,无论为人、为官、为文、为父都将群众放在第一位,与百姓同衣同食、同作同息,他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全面组织和发动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与群众形成鱼水深情,这是他取得卓著成就的重要思想保障,这对当前的为政者具有较强的启示警醒作用。
学习刘瑞龙的群众观有利于形成正确的文风。刘瑞龙作为一名以笔为战、著作等身的的诗文儒将,他每次行文必会深入群众开展详尽的调查研究,并能融合群众语言,形成明白晓畅的行文风格,真正做到了“让群众看得懂,让群众喜欢看,让群众看到实际的利益和希望”[3]。对于各个时期党对群众的宣传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在密切联系群众中树立良好文风:主动运用群众语言、自觉培养群众观点、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善于维护群众利益。
学习刘瑞龙的群众观有利于用榜样的力量引导群众观教育实践。刘瑞龙的故居在陆洪闸,离青年路高教区不远,作为南通地区的高校,可以就近学习,且更容易产生移情效应,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建设刘瑞龙纪念馆、编写相关校本教材、开展一系列群众观研究,就是为了将刘瑞龙群众观中的深刻思想内涵积极运用到当前的群众观教育中,成为身边的教材、学习的榜样,学习他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
参考文献:
[1]刘瑞龙.刘瑞龙诗稿[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176,页数:288页
[2]彭雪华.质朴人格稻花香 锦绣山河将军情——儒将刘瑞龙诗词中的“稻”与“山”意象[J]《安徽文学》2010(11):55-57
[3]宋留清.以群众愿意看为标准——体现在毛泽东文风中的群众观[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4(6):4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