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起潭门——南海渔家文化展”形式设计构思
2022-03-29齐天俏
摘要:浩瀚的南海似一块棱形碧玉镶嵌在大陆、半岛与岛屿之中,这片海域的岛礁星罗棋布,自然资源丰富多样,对我国的经济与国防都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几百年来探索与开发南海的便是潭门渔民,他们是世界历史上唯一连续开发“三沙”的特有群体。对于潭门渔民来说,“海是田,船是家”,南海便是他们的衣食所系,也是希望所寄。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为了展现潭门渔民在南海艰辛劳作的精神面貌,特制作“帆起潭门——南海渔家文化展”,展览思路巧妙,形式独特,本文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帆起潭门——南海渔家文化展”展陈设计项目的基础上,通过对潭门渔民文化背景与地区文化特征的研究,对本展览进行展陈形式思路与形式分析,阐述潭门渔民文化特征在文化展中的应用。
关键词:潭门;渔民文化;构思
一、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的选址
在南海这片海域中有一批渔民千百年来在这里耕海牧渔、辛勤劳作,他们生活在琼海东部的沿海小镇——潭门,这个历经千年的渔业小镇,拥有着海南岛在南海东岸难得的避风内湾,人口不足3万,却是渔业生产最重要的地方。而潭门的中心渔港是海南岛通往南沙群岛最近的港口之一,1000多年以前潭门的渔民就在此生活,从最初的水上漁家,到家人等待亲人依岸而居,进而形成了渔村,依靠一代一代渔民的持续建设,发展成为今天能够停泊千艘渔船的国家中心港口。周边渔民前往南海诸岛都是在这里起航,作业后也返回于此。每年四五月间,南海渔民从潭门驶入南海,乘风破浪、行船千里,进行远海捕捞,而到了休渔期,渔民陆续返回,潭门渔港两岸便有了千帆百舸、桅杆林立的壮美景象。
正是由于潭门拥有千年的渔业文化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吸引我们将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建设于此,博物馆也像一座渔船安静地“停泊”在琼海潭门的中心渔港。这里是南海内湾的最重要区域和最佳视野,博物馆由此成为潭门镇上的地标性建筑。
二、南海航海家出潭门
由于上升流带来的高营养盐和良好的珊瑚礁栖息地,使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成为良好的渔场,海洋生物十分丰富,吸引海南渔民前来捕捞海产品。这些中国渔船中,多数来自潭门,长期定居在南海各岛礁上的渔民大多也是潭门渔民,潭门渔民便成为这群讨海人中的典型,可谓是南海真正的原住民。
潭门渔民开发经营南海岛礁的历史悠久,从宋元年间开始,众多海南渔家的青壮男子都会随着浩浩荡荡的渔船队伍,驶向辽阔的南海。他们凭借一张孤帆,驰骋浩瀚的南海,他们不畏艰辛、迎战风雨,绕过暗礁,战胜急流,行船千里石塘,扬帆万里长堤,守护着祖辈耕耘至今的深蓝海域。慢慢的他们练就了“看罗盘、望星象、辨海流、斗风暴”的特殊本领,明白了风向和风力以及由此引起的表层海水运动对于帆船的航行具有巨大影响,形成了成熟的航海技术、生产生活技术,并创作出了南海渔民的文字航海线路图——《更路簿》。“自大潭过东海,用乾巽驶到十二更……”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不仅记载着航行路线,还记载着通往南海途中的水流、风向和暗沙,每一代航海人都会将自己的新发现不断增补进其中。《更路簿》凝聚着潭门渔民的航海智慧和世代海耕的心血汗水,它不仅将广阔浩瀚的南海装了进去,也把潭门厚重的历史浓缩在其中。
正是由于潭门渔民对南海的开发和利用,南海沿岸地区才有了龙虾、海参、鲍鱼等顶级美食,我们才能在这里品尝到最地道的南海野生海鲜,欣赏到精美的海洋工艺品。他们乘风破浪,航行过程中遇礁行盘、遇岛驻岛,并给每一个环礁、暗沙、潟湖起了名字。他们以饱满的热情,谱写南海渔耕、爱国守海的故事,世世代代守护着这篇蓝色国土。
三、巧将“风起”变“帆起”
在本次展览设计之前,我们与潭门当地渔民进行过多次接触与采访,邀请老船长为我们讲述亲身经历的故事,查找大量文献资料,走访各地征集渔民相关物品,并在当地汲取创作灵感,再结合我馆的地理环境、场馆特色,撰写文本内容,设计展陈形式。展览的制作是形式与内容相互交流与磨合的过程。我们秉承设计与内容相统一,围绕“返朴还淳”的展陈理念,以再现潭门当地风情、营造质朴的展厅氛围为核心,力求让展品述说潭门渔民的文化与精神。
由于本展览属于临展性质,前期制作的时间并不充裕,预算较少。这就需要博物馆人对展览的制作周期与工作量进行细致分析,同时更要对现有文物进行认真地理解与思考。经过研究,我们决定在其他展览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时间,确保展览顺利完成。在比较各展厅的风格定位、空间尺度关系、色彩搭配、展柜点位布局、天花轨道布局以及场景等方面后,最终选用9号展厅,在“风起马六甲——中马关系从古代到未来”的基础上,表现潭门渔民渔家文化的特征与风情。
(一)科学合理的空间划分
“一个建筑的内部空间便是那个建筑的灵魂。”建筑大师莱特的这句名言也同样适用于博物馆展厅内部空间,展览空间是整个展览的灵魂与支撑,直接影响着观众的心灵感受和所承载展品的表达,肩负着观众活动与展品展示的双重功能,是博物馆信息的载体。在做“渔家文化展”时,首当其冲要考虑整个展厅的空间划分,依据展陈大纲对空间进行划分,并建立合理、有序、美观的陈设空间,进而完成展线和参观动线的设计。
“风起马六甲”展厅面积为800多平方米,展线为“回”字形布局,出入口为同一处。界定空间的方式主要通过整体墙面与模块墙面实现,多变的展柜背景墙提高了空间布局的丰富性与灵活性,可以满足“南海渔家文化展”的展陈需求。我们利用原来的墙面,将“南海渔家文化展”的序厅及三部分展陈内容放入其中。“回”字形的动线简洁明了,很容易引导观众按照展览大纲的逻辑顺序观展,增强观众对展览的理解与认识。
(二)精雕细琢的文字
开篇序厅。浩瀚的大海,碧波云天,一艘巨型帆船从海上缓缓驶来,震撼的视觉效果牢牢地抓住观众眼球,创造了展览的第一个高潮。为突出展览主题,我们顺势将展览的主题投射在船帆上,尤为醒目。由于本展览着重刻画南海中的潭门渔民,所以将“帆起潭门”作为展览主标题,“南海渔家文化展”作为副标题。标题文字设计苍劲有力,层次分明,在文字的字体选择与大排列上进行细致地推敲,并对文字在船帆上的位置做了准确定位,以确保版式排列疏密得当、有条不紊。
单元说明。作为各部分内容的起始,在版式设计上需要使观者一目了然,更需要准确、形象地表达单元内涵,所以在图案的选取上我们提取大海的元素,将其进行艺术处理作为背景图案,并融入到蓝色的色调中,使版面看起来统一协调、素雅宁静。单元说明中背景图案作为辅助图形虽然重要,但文字作为展品主要的传达媒介更是不可忽视,根据单元背景与整个展览的风格,我们选择典雅大气的汉仪字体作为单元说明的标题,以简洁方正的黑体作为正文字体,并通过字号与行距的大小变化,排列出精致的版面。为配合背景选用白色作为文字的主色调,使其能更生动形象地表达内容主旨。
(三)神秘幽静的色彩
展览中运用的色彩是多样的,展览通过色彩的心理特征传达设计者所展示的信息,不同的展览主题色彩运用各有特色。展览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做海谋生,主要展示潭门渔民的航海工具与捕鱼工具;第二部分海神信仰,主要展示潭门渔民供奉的神像;第三部分渔路拾遗,主要展示潭门渔民在海中捞取的海珍。
展览第一部分运用神秘幽静的深蓝色作为大背景,从潭门渔民的角度出发,表現他们眼中的南海,而不是我们印象中“碧海云天”“水清沙幼”的南海。徜徉于南海之上的潭门渔民与海共生,世代耕耘于这片海域,他们自称自己是“海里的渔民”,他们出海一般为潜水作业,而不是在海面上。在他们纵身一跃潜入海水的那一刻,世界变得安静了,耳边回荡的只是流动的水声,他们不仅可以看到水上广阔的海面,也看到了水下深不见底的海底,所以在他们眼中的南海是神秘而又幽静的。经过再三斟酌,我们采用深蓝色背景墙来体现潭门渔民眼中的南海,同时在深蓝色的前面加上南海地图作为暗纹,不仅使观众对南海有初步了解,并在视觉上起到了一定的丰富作用。
在南海世代耕海牧渔的潭门渔民中流传着一句古语——“自古行船半条命”,这说明他们在征服南海的过程中常遇不测,潭门渔民内心祈求海神护佑出海平安和渔业丰收,信仰便应运而生,潭门渔民供奉着108兄弟公、五姓孤魂、妈祖等海神神灵,据此在心灵深处得到慰藉与支持。因此,展览第二部分中,我们选用灰色调来衬托潭门渔民自古以来的海神信仰。
展览第三部分,我们保留原有鲜艳的马来西亚典型娘惹色背景,该背景以灰色与鲜艳的色彩相间,相互协调。场景中悬挂着马来风情的装饰,呈现出一派热闹的节日景象。在这部分中,我们以潭门渔民的捕捞工具作为展品,如砗磲钩、砗磲铲、公螺钩、螺扒以及行盘时用的拐木屐等,表现出渔民捕捞时的火热气氛与渔民们丰收时的喜悦心情,并给予观众视觉上的无限想象,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展陈效果。
我们适当地运用色彩,使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形成思想穿越,深刻感受到浩瀚的南海、质朴的潭门渔民以及他们成熟的航海技术、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神秘的信仰文化,表达出“帆起潭门——南海渔家文化展”的文物价值与文化内涵。
(四)生动形象的场景再现
在展览的空间设计中,不光要注重展览的空间分割与版面设计,单纯这两者可能无法让公众全面形象地感受展品的艺术魅力,这就需要提高对场景艺术再现的重视,要有意识地把展览思想和精神理念融入到展览当中,达到展品与展览的统一。
潭门与东南亚各国一直有着往来贸易,潭门渔民打渔的目的不是单纯为了“自给自足”,而是将捕来的海产品运往南洋群岛销售,换取食物和生活用品以维持生计。清代中晚期,渔货可以输出东南亚出售,并且购回日用洋货,盈利非常丰厚。民国时期,他们结帮出海,在不同的作业线上分散捕捞,然后约定集合地点,推举代表船开往新加坡、马来西亚或泰国出售海产品,然后购买洋油、布匹以及火柴等海南岛紧缺日用品,再运回海南出售。两地贸易必将出现文化的交融,这也是“帆起潭门——南海渔家文化展”展出物品与“风起马六甲”的场景自然结合的主要因素。
潭门渔民不擅长撒网捕鱼,他们一般远赴千里之外的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或潜水捕捞海参,或在岛屿站峙,或在浅礁行盘,用到的工具大小、形态各异,有的甚至长达三四米。我们要将潭门渔民的捕鱼工具放入展厅,就需要利用“风起马六甲”展厅灵活的展陈空间,给较大的展品找到合适的展位。用场景与展品配合,对于较大的展品非常适合,场景中没有展柜的空间限制,只要展品符合场景需求就可以。“风起马六甲”展览中的场景,反映的便是当时马六甲港口的景象,我们利用这一场景,搭配从潭门征集来的渔民捕鱼工具,自然摆放在场景之中,并利用音响制造出港口嘈杂的喧闹声,表现出潭门渔民来到马六甲港口时的贸易情景,达到预期的展览效果。这不仅解决了大展品的摆放问题,还可还原潭门渔民的民风民俗,让展览内容更加立体生动、趣味横生。
在“帆起潭门——南海渔家文化展”的设计中,合理利用原有的展陈元素,从中寻找二者的相同之处,做到两个展陈形式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同时,将展品与展览结合,与整个环境结合,相互协调,展现潭门渔民的生产生活、居礁拓疆及海上贸易等原貌,得到更高的艺术审美。
本展的展品,是我们自收录的1000余件潭门渔家捐赠文物和特征文物中精选而来的,一件文物、一段岁月痕迹,沉甸甸地叙说了南海故事,承载了海南渔民的家国情怀。我们尽可能让每位观众透过展品,能读懂时光背后一段段鲜活的南海故事,感受独具特色的渔家文化,并力图从潭门渔民折射出整个海南渔民的历史文化,体现中国海洋大国的风采气度,成为特色文化标志。同时,多角度、多层面展示南海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保护南海水下文化遗产,促进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
作者简介:
齐天俏,单位: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