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原生艺术创作解读
2022-03-29李顺利
摘 要:原生艺术创作对艺术没有明确的诉求,不受传统艺术文化的规范,表现形式各有不同。原生艺术作品极具个人特点,包含着创作者深层次的内心情感,也保留了艺术最本质的自然纯净。但由于原生作品呈现非理性艺术效果,致使观看者无法用常规的思维逻辑和传统的艺术理念去读懂它们。因此,对于原生艺术的概念、创作原理、创作动机、作品特点等进行分析,能够帮助接受者解讀非理性的原生艺术作品,从而理解原生艺术创作者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原生艺术;图像;原生艺术创作;艺术心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原生艺术介入广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201911959)研究成果。
一、原生艺术概念界定
在艺术的世界里,艺术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领悟,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去进行艺术创作,表现所见所想。“一切都有可能成为艺术,并且在艺术创作中,一切都应该被允许”,这是杜布菲提出“原生艺术”理念的出发点。原生艺术创作完全遵从个人的喜好和表现方式,表达内心直接真实的想法和感受[1]。随着时间沉淀,杜布菲对原生艺术的概念界定进行了几次修正,最后保留的核心部分是:原生艺术的创作者包括精神病人、儿童、通灵者、艺术自学者、社会底层的边缘人士等,他们较少受到传统文化艺术的影响或者对传统文化艺术有反叛精神,不以功利为创作动机,完全发自人的自然本性,创作意识呈现非理性的模糊和未知状态。杜布菲认为这样的艺术才更接近自然、更贴近人类文明与文化。
由特殊群体、大众群体创作的非传统的原生艺术作品,是每位创作者完全按照个人意愿、对艺术没有明确的诉求、不受传统艺术文化的规范,在没有任何目的性、商业性等因素介入的前提下,仅仅发自自然本性独立完成整个艺术创造过程的产物[2]。原生艺术作品表现形式各有不同,极具个人特点,包含创作者深层次的内心情感,承载了超越现实的精神内涵,也保留了艺术最本质的自然纯净。
(一)原生艺术不等于儿童艺术
许多原生艺术作品与儿童艺术十分相似,但原生艺术并不等于儿童艺术。弗洛伊德在《释梦》中指出儿童一般不会像成年人那样懂得隐藏自己的欲望与冲动,孩子是超越了社会和法律的[3]。儿童在创作中无需考虑外在形式,表现手法无拘无束,艺术作品也因此呈现大胆、辛辣和充满创造性。儿童思维天真、纯洁,较少受到传统艺术观念限制,远离社会规则,不会压抑自己的情感,艺术表现比成人更为坦诚,艺术创作呈现出自由和无忧无虑的状态,满足自己对自由和快乐的向往。然而,儿童艺术受年龄阶段思维影响,往往是凭一时兴起,缺乏对艺术创作执着的持久性。
(二)原生艺术不等于疯子艺术
原生艺术并不是疯子的胡乱涂抹,原生艺术家在创作时思维是迷醉的癫狂状态,作品呈现非理性艺术效果,致使观看者无法用常规的思维逻辑和传统的艺术理念读懂这样的作品。虽然说“一切艺术家都是精神病患者”,艺术家在艺术上的“癫狂”状态和医学上的疯狂从表面上看都不正常,但是,两者却有着本质的区别。原生艺术家的创作欲望来自于内心深处的本能,其创作过程是内心情感聚集后的释放,产生的作品酣畅淋漓,揭露现实,直白裸露内心。只不过面对这样违背了各种文化、法律社会秩序约束、毫无物质包装的艺术作品,我们误认为了是疯子的行为产物。原生艺术家潜在内心情感、未经修饰表现出来的作品,或许略显粗糙,却恰是饱含创作情感、赋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品。
二、原生艺术中的“预成图式与修正”心理投射
原生艺术具有显著的心理投射功能,可以用英国艺术史学家贡布里希所提出的“预成图式与修正”理论来解释。贡布里希认为艺术作为一种再现的视觉呈现方式,有自身的法则和规律[4]。“预成图式与修正”理论认为,人们观察事物之前,认知系统中早已存在一套预成图式。这种特定的“预成心理图式”潜藏在艺术创作者的意识中,并指导他们进行艺术创作。人们认知系统中的“预成心理图式”一部分来源于生活日常图形图像观察习得的经验累积 ,而另外一部分则来源于神秘的人类古老的遗传基因,也就是现代心理学鼻祖荣格所提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它是祖先生命的残留,是在心理最深层积淀的人类普遍性精神。这也为原生艺术家在作品创作中出现大量古老的图腾图案提供了解释的依据。原生艺术创作者在对事物的观察过程中,先由预成心理图像在事物表面形成投射,创作中再根据实际事物形象进行修正,只不过由于原生艺术创作者的精神病症和心理状态不同,其对事物的实际修正程度也各不相同,因而导致抽象的、不符合透视规律的原生艺术作品创作出现(如图1)。
“预成图式与修正”理论除了影响原生艺术的创作,同时对观众观看解读原生艺术作品也起到了关键作用。人们在刚开始观看非具象的、非理性的原生艺术作品时,会产生一个偶然出现的隐约的图像外形,与人脑中的心理预成图式进行匹配,并在不断的图式修正中产生具体的图像。因此,同一幅原生艺术作品,根据不同观众心理预成图式和心理状态差别会有不同的理解。
三、原生艺术作品创作与特色
(一)潜意识下的作品创作灵感
现代心理学研究得出艺术创作的灵感其实是人的潜意识活动的思维成果,变幻莫测的、玄妙的艺术创作灵感,常常出现在精神心理物我两忘的迷醉状态。原生艺术家在创作中不须过多进行构图设计与思考,不拘泥于光与色,不追求画面的合理性和逻辑性,创作是在精神最纯粹的状态下不自觉的行为,注入非理性的自由联想,再现头脑中恍惚出现的画面。原生艺术创作灵感便是来自于潜意识的这种神秘力量,它在创作者无名利驱动、无创作技法限制的绝对放松心理状态下浮现,并在不经意间左右原生艺术家的创作。具有高度原创性的原生艺术作品打破了常规,包含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直逼人性,透露出创作者的心理潜意识。
(二)原生艺术作品中的图像抽象化
思维需要图像,图像包括思维,精神思维的异常与紊乱必然导致图像表达的异化。原生艺术创作者的精神思维状态除了能从其语言行为上体现出来,更为真实直接的方式便是艺术图像创作的表现。贡布里希指出“在所有艺术中,抽象都是不安的表现”。大量实践案例发现,有不同程度精神问题的原生艺术创作者由于记忆的断裂,思维逻辑的混乱,创作的作品图像偏抽象化。其创作的过程是以过往的实物记忆为基础,通过想象与再造,用简单抽象图形的形式,将残缺的实物记忆轮廓进行拼接与概括,同时也能弥补创作者本身记忆的缺失和绘画能力的不足。此外,原生艺术创作者有无受过美术训练,其在图像的抽象化表现上会有所区别。没有绘画基础的创作者,在将记忆图像化加工的过程中,会用几何图形如线、三角形、圆形、方形等进行规则的拼接(如图2);而具有一定绘画基础的创作者,则在几何图形处理上会更灵活自由,图形更有变化,几何图形重复、打散、再组合,画面效果更为“怪异”(如图3)。
(三)原生艺术作品中的文字符号化
文字通常是语言的译码,但我们往往忽视了文字本身就是最为抽象的表意符号。最初的语言意义来自于特定的文字符号秩序,人类根据自身的语言意义需求,进行造型、排列设定。在患精神疾病的原生艺术创作者的作品中出现的文字做为抽象符号表达,类似天书,又像神秘的编码,无法解读。这些脱离了文字本身結构的文字,总结起来有两个特征。一是文字书写作为创作者的宣泄方式,随着其情绪越来越激昂,书写的速度持续加快,字体的书写逐渐脱离了可辨识的字形,笔画肢解、残缺、重新组合;二是这种正常人无法阅读和辨识的文字,其实是创作者对文字含义的根本性忽略,是创作者将图形与笔画共同搭建的画面图像来传递意义的自我探索(如图4)。
(四)原生艺术作品中分裂出来的“我”
大部分的精神疾病产生于自身心灵需求与外界社会环境的不适应与断裂,是两者间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精神疾病患者在现实中遭受的伤害、内心的痛苦逐渐加剧,最后将自己封闭在自我世界里[5]。在原生艺术作品中,创作者往往会分裂出能保住内心真实期待的另外一个“我”,以此来平衡与现实的矛盾。原生艺术家阿道夫·韦尔夫利成长经历极为坎坷,在他的作品中,将自己化身为充满荣耀的“阿道夫骑士”“圣阿道夫”“阿道夫皇帝”,以此来平衡他真实生活中的不幸(如图5)。原生艺术家阿罗伊姿·科尔巴家境贫寒,因为疯狂单恋德国国王纪尧姆二世而陷入精神的疯狂。在她的作品中,以展现心中的自我形象为中心,将自己幻化成美丽的公主、纪尧姆二世的皇后(如图6)。
四、原生艺术创作的心理疗愈意义
原生艺术是创作者对生命充分自我表达的过程,也是对生命重新构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身、心、灵重新整合,将人体自我疗愈机制唤醒,心理疾病得到康复。原生艺术创作者遵从内心的感受,自由地将难以言表的感受,通过象征、投射等手法直观地表现在作品中,使情绪得到有效的释放。原生艺术创作没有技法的束缚,创作者可以自由刻画幻想的理想世界,平衡现实的缺失,替代满足心理的需求。
五、结语
艺术的社会意义在于它不停地致力于陶冶时代的灵魂,凭借魔力召唤出这个时代最缺乏的形式。原生艺术作为一种狂野真诚的艺术形式,正好能平衡我们今天过于理性的思维和补偿内心情感的匮乏。当我们在面对这些非理性的原生艺术作品时,除了理性的分析理解之外,更应该敞开心扉地去感受,通过直觉和体验,在情感的共鸣中去感知原生艺术作品中更为丰富多彩的世界。
参考文献:
[1]张天志.中国原生艺术:冲决灵魂之声,重辟艺术之境[J].艺术当代,2017(4):44-47.
[2]梅泽尔斯.原生艺术手册[M].郭梅,沈颖,译.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3
[3]弗洛伊德.梦的解析[M].周艳红,胡惠君,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4]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M].范景中,译.南宁:广西美术美术出版社,2008.
[5]福柯.精神疾病与心理学[M].王杨,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李顺利,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高级工艺美术师。
编辑:刘贵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