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时代下书籍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22-03-29石岩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阅读方式的转变,现代书籍设计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息载体的功能,而要突破自身的限制,以一种艺术化的形式予以呈现,通过技术与艺术的碰撞互融,进而创造出新的书籍设计形式。这便为当下传统的书籍设计教学提供了革新的尝试和实现的保障。
关键词:数字媒体;书籍设计;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郑州大学2021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数字媒体时代下的新书籍设计课程探索与实践”(2021ZZUJGLX117)研究成果。
从古至今,书籍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映照出人类文明的演进。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从早期的竹简、石刻、纸张,再到现今的立体、电子书籍,形式载体发生了多样的变化。伴随着文化科技的进步,书籍的形态结构不断演进变化,既给书籍设计带来了新的创新空间,又给书籍设计教学带来了许多未有的创新可能。书籍设计不再仅仅是文字、图形、色彩、版式、印刷工艺的传统融合,更是形式立体化、感官多元化、呈现虚拟化的全方位创新思维的碰撞。
一、数字媒体艺术的兴起
数字媒体艺术是设计艺术、计算机图像以及媒体技术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与传统艺术比较,它更加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共享性、兼容性和虚拟性等特点。数字艺术的发展彰显了艺术与科技的密不可分,它以一种全新的视觉语言和表现形式向受众展现了艺术的魅力和科技的力量。当今,设计师们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各样的数码设备,寻找全新的视觉要素,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多感官、多角度进行创新设计。
艺术设计作品最终的目的是被受众广泛的认知和普遍的接受,并最终与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种传播与接受来源于受众与作品的信息交换,而计算机便恰到好处地发挥了其传播载体的优势。数字媒体艺术的产生使信息的交流与推广变得更加自由宽广。数字媒体艺术在跨越时空的同时,也实现了艺术作品价值的最大化。数字媒体艺术依托于数字科技的发展以及传媒技术的革新,它完美的将人类的理性思维与感性审美巧妙地融为一体。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态,它的产生与发展改变了传统艺术的传播交流方式,使得艺术的传播更加互动化与全球化,它必将成为未来艺术发展的主要趋势。
二、传统书籍设计的演进
作为人类文明传承载体的书籍,一直以来都是借助图形、文字、符号、色彩等二维元素,记载人们的思想情感,传递社会的文明进程。书籍设计作为书籍整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人类传递信息的工具,更是人类思想交流碰撞的媒介,具有其特有的社会功能和审美价值,彰显出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艺术品位和精神内涵。书籍的演进承载了历史发展,书籍的每一次演变都是人类文明的传承,从早期的图形符号刻写到文字书写的规范,从造纸术的发明到雕版印刷的使用,从最初的书册卷轴到现代科技的腾飞,书籍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复合体。因此,从古至今书籍设计作为视觉符号和历史文化的呈现,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和多元的表现形式。
传统的书籍设计是在有限的二维平面中排列组合图形、文字、色彩等视觉元素,与此同时,书籍设计中的版面、开本、材料也是其重要的组成要素。如何在有限的平面空间内无限地延伸这些视觉符号是决定书籍设计的关键所在。书籍不仅是单纯的商品,更加是文化的传递,所以如何准确把握好书籍外在形态与内在精神内涵的完美融合,是当今书籍设计的灵魂和发展方向。
书籍设计是从二维到三维,从视觉到心理的递进与升华,它包括了图形、文字、色彩、版面、开本、装帧、封面、书脊、腰封、纸张、印刷、工艺等诸多设计要素和制作工艺,它是设计师运用情感和想象创作出来的,能够真实反映书籍内容、形式、思想内涵。书籍不仅是传递精神食粮的工具,同时也承载着商品流通的功能,所以设计师除了要考虑书籍的开本、材料、印刷、工艺、形式之外,还要综合最终的销售环节,使之更加畅销。真正实现书籍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颜值与内涵的完美结合,物质与精神的无限升华。
三、数字媒体时代下书籍设计教学的创新
书籍设计就是融会物质传递与精神碰撞的媒介,通常要以清晰的形象、便利的阅读、完美的形式,将信息和观念最有效地传递给读者。现代书籍设计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息载体功能,而要突破自身的限制,以一种艺术化的形式予以呈现,通过技术与艺术的碰撞互融,进而创造出新的书籍设计形式。这便为当下传统的书籍设计教学提供了革新的尝试和实现的保障。
(一)表现形式从平面到立体
通常把能够弹出式的可以活动的书籍称为立体书,它主要是在书籍的翻页阅读过程中,根据书籍的表现内容,精心设计出各种纸质结构造型,让平面枯燥的图文内容变得立体可动,给读者带来意想不到、新奇有趣的阅读体验。立体书会巧妙运用纸艺中的设计手法和表现形式,创造出新奇可变的视觉效果和赏心悦目的审美体验。读者在翻阅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准确把握书籍的内容信息,而且能够真切体会到从平面到立体、从静止到跳动的交融互动。
在书籍的立体化设计中,通常都是以立体化的图形图像为主,图形图像占据了书籍的绝大部分篇幅,而其中的文字仅仅起到概括说明的辅助作用,这样的书籍比较传统的平面书籍,更加具有吸引力,也更容易锁定读者的视线。立体书不同于传统的静止书,其更加强调书籍在翻阅过程中的互动性和可操作性。在制作过程中,可以采用折合、跳动、翻转等立体造型方式,结合可移动的设计形式进行阅读展示,在过程中更加強调读者的参与性和体验性,只有读者亲自操作翻页才能展现。页与页之间的翻转操作突破了传统的平面版式设计,给创作者带来了更为宽广的设计空间,给阅读者带来了更加完美的视觉体验。因此,在立体书籍设计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保证书籍传统的信息传递和创意排版的基本功能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将纸艺中便于操作的造型手法和表现形式运用进来,并且充分结合纸张材料的属性特征,进行各种充满想象力的创作,运用纸张的折叠、跳动、翻转等表现形式,最终达到吸引读者注意力、丰富读者阅读体验、提升读者审美视野的目的。让平淡的阅读变得生动,让知识的灌输变成读者的主动索取与享受,让读书成为一种愉悦心灵的视觉盛宴。
(二)感官体验从单一到多元
当代设计师和艺术家们将书籍设计的概念和表现形式进行扩大,创作出了一批具有探索试验性的书籍设计作品。概念书籍设计便是其中的一个分支,她们在书籍的表现形式、材料工艺等方面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尝试,更多地强调突破、创作、观念等设计语义,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方位和创意思维去表现书籍的新形态、新内涵。概念书籍设计是对传统书籍设计的一种探索性的创新与尝试,她往往以某个概念为出发点和切入点,开启设计师活跃的思维构想,突破传统既定的思维模式。概念书籍设计为未来书籍设计提供了更为宽广的思维引领和更为多元化的表现范式,引导未来书籍设计走向一个无限可能的设计空间。
书籍设计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概念书籍设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为深入地思考书籍设计的表现形式和方法,更能够开启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模式。创作概念书籍,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基础的专业理论技能、全新的设计理念,还应具备灵敏的洞察力和超前的设计视角。大胆的创意、新奇的构想、超脱的形态、多元的感官将开启读者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概念书籍设计的创意构思可以从传统的图形、文字、色彩、版式、形态、材质、印刷等多方面入手,可以应用多种设计元素,尝试全新的组合形式,综合跨界融合的设计语言。与此同时,也可以尝试各种新奇的材料和工艺,创作各种异化与传统的书籍形态,传递全新的阅读方式和信息传播路径,唤起读者不一样的阅读过程和激发情感共鸣。书籍作为阅读的载体,体现在概念书籍设计之上,已经不再是方方正正的刻板形态,一页一页手工翻动的常态浏览,进而提升为似是而非、多样变化的形态结构,必然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观感体验。
(三)呈现方式从物质到虚拟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阅读方式的转变,代表新科技时代产物的电子书籍应运而生。它作为一种全新的书籍外在形式,通常采用电子载体予以呈现。作为一种全新的阅读模式,电子书籍往往以互联网和数据传输技术为依托,以数字图像技术为表现介质,综合运用图形、文字、色彩、声音、视频、动画等表现手段,彻底摆脱了纸质媒介的束缚,往往可以存储在大容量的数字化设备之中,以电子支付的方式提供给读者阅读浏览,是一种更为多元化的书籍创新形式。
无论是传统书籍的纸质媒介传递方式,还是电子书籍的数字媒介传递方式,其首要功能都是在向读者提供阅读、传播信息。但电子书籍比传统书籍又具备了自身所独有的特质,它充分利用数字媒体的优势,一改传统书籍单一的视觉感官体验,融入了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元素,让读者在多感官的混合体验中,最大可能地参与融入信息传递之中,真正实现书籍与读者的互动参与,并且为阅读者营造一个多感官的,图文声像一应俱全的三维立体感官体验。
当下兴起的VR技术可以让二维平面的传统书籍瞬间变成三维立体,甚至可以让读者身临其境“步入”书籍的内容情节,与书中的人物角色、故事情景实时互动。VR技术所呈现的交流互动方式,带给传统书籍设计革命性的感官演变。传统书籍中的文字、图片、色彩都是静止不动的,而依托VR技术的书籍设计是全景式的穿越,它具有无限的新奇趣味和互动体验,是对传统书籍的有益补充。我们的书籍设计教学也应引入这种观念,让学生了解VR技术,学习数字媒体时代下的新生事物,让艺术真正实现跨界融合。
数字技术应用于艺术领域,是艺术与科技的高度融合,是艺术领域的一次革命性演进,它几乎涵盖了艺术设计的所有领域。艺术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数字艺术是数字化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科技的创新为艺术家认识和表现世界提供了更加宽广的创作空间和更为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与此同时,艺术的不断创新也促进了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艺术是艺术与科技、自然学科与艺术学科彼此交流碰撞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虽然艺术与科技、自然学科与艺术学科在形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本质上都追求无限的创作性,所以二者有交叉融合的无限可能。在新的数字载体上创作新的艺术作品,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除了遵循传统的艺术规律之外,更多的是要寻求数字艺术的新特征,进而形成适合数字媒体艺术发展规律的新表现形式。
四、结语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技术的革新促使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变得更加直观和形象。将原本感性的认知方式用严谨的数学模式重新梳理,并对各种设计要素进行理性化的、数字化的呈现,这种新的表现方式必将带来全新的设计思维和艺术呈现。艺术设计的演进根植于社会,数字媒体艺术的兴起同样如此,随着数字艺术的不断发展,艺术设计的形态功能也在不断地丰富完善。作为一门学科,我们也应该迎合设计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构建符合社会发展的艺术人才培养的新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模式。我们既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对先进设计理论的学习,又要紧跟时代步伐,快速掌握数字技术,不断拓展创意思维,全面提升自我的操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构建起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教学体系。
參考文献:
[1]华慧.书籍设计的艺术性与实用性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9.
[2]张如画,孟德琦,李艳花.书籍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9.
[3]吴磊.数字化设计中的艺术[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7.
[4]曾军梅,许洁.数字艺术设计理论及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19.
作者简介:石岩,硕士,郑州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编辑:姜闪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