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大学生5G网络社交发展状况及引导策略研究

2022-03-28肖明月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好友社交高职

■肖明月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伴随着互联网发展而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自然成为网络社交的生力军,具有虚拟性、交互性、资源丰富性等特点的虚拟网络社交对于其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是当代大学生网络社交的主要方式和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对于其学习、生活、价值观念、道德品质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因此,本文立足于5G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机遇期,探讨移动互联网时代高职大学生网络社交的特征,分析网络社交风险的成因,摸清大学生网络社交的心理诉求、表达欲望和社交需求的同时,在学生管理中抢占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先机,尽早形成行之有效的引导、防范策略。

一、大学生5G网络社交发展趋势分析

社交网站最早源于美国,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先后经历了早期概念化阶段、结交陌生人阶段、娱乐化阶段、社交图阶段等过程,让人们逐渐将线下的社交、娱乐等生活信息流转移到低成本管理的线上进行,并让网络社交逐渐模糊了虚拟与现实世界之间的界限。我国网络社交的发展相对较晚,主要是随着邮箱、校园网、QQ等平台社交方式的发展而逐渐兴起的,但是发展至今二十多年的历程,经过了单纯模仿的起步阶段、针对性的飞速扩张阶段、全面探索阶段,未来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网络社交也逐渐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精准化的发展趋势[2]。

特别是5G技术的成熟以及在移动网络中的应用,让基于职业、兴趣、社会认同的垂直网络社交平台快速崛起,并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到热捧。像目前比较火热的“微信视频号”“抖音直播平台”等网络社交平台是得益于5G技术而获得突破性发展的最好证明。未来网络社交的发展趋势,从用户需求来看,“00后”的新时代大学生倾向于在不同社交平台达到不同目的,为未来短视频的发展提供了大学生用户基础;从技术创新来看,5G商用将有助于视频和VR社交发展,大学生将成为社交主力军,为网络社交平台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大学生热衷于5G网络社交的原因和特征

以苏州吴中区国际教育园南区的6所高职院校大学生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查、随机访谈等形式开展调研,了解当代大学生所喜爱的5G网络社交方式,分析5G网络社交的动机、目的和原因及呈现的新特征。

(一)大学生热衷于5G网络社交的原因

就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网络社交行为分析可以得知,大学生之所以如此热衷于5G网络社交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为了逃避现实社会巨大的学习和生活压力,借助网络社交寻求精神寄托。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现代社会和企业对于高职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面对巨大的学习、生活、就业、职业发展等压力,很多高职学生都比较容易产生孤僻、烦躁、抑郁的情绪和心理,而现实生活中与朋友、老师和父母之间的交流则相对较少,使得很多学生都寻找网络虚拟好友进行精神上的沟通交流和情感共鸣,以释放积蓄在内心的压力,同时又不用担心对现实生活产生影响[3]。

其次,网络新奇事物的吸引,高职大学生缺乏自制力。随着5G技术在网络社交中的广泛应用,庞大的数据流量、快速的数据传输,让各类文字、图片、视频、直播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信息快速呈现在学生眼前,原本就对于世界新奇事物具有强烈好奇心的大学生往往难以抵制住新奇事物的吸引力。因此,5G网络社交就成为了当代大学生探索世界、与人交流、建立兴趣圈子的有效途径。

再次,网络社交具有较强的娱乐性质。高职大学生相对于中小学生来讲,具有大量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多学生在空余时间都渴望借助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通过微博、微信、QQ、抖音、快手等网络社交平台来寻求一些娱乐活动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另外,建立在5G技术之上的网络社交平台,随着技术的发展也日益融入了众多具有娱乐性的功能,并且有使用方便、娱乐信息丰富、使用门槛低等特点,让5G网络社交也逐渐成为目前高职大学生娱乐活动的首要选择。比如微信社交平台的“摇一摇”功能以及“斗地主”“开心泡泡龙”等小程序,让学生可以与同学、朋友、网络好友快速开展各类娱乐活动。

最后是出于从众心理。对于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学生而言,很多学生都是第一次走出家门在外地独自生活,其价值观念、思想品德等都处于成长和趋于定型的阶段,比较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和同学群体的影响。特别是当5G网络社交已经深度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为了更好地融入学校环境和群体,不落后于人,往往也从众使用5G网络社交软件。

(二)大学生5G网络社交行为的特征分析

通过“问卷星”对于苏州吴中区国际教育南区的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的网络社交数据调研和分析显示,目前高职大学生对于5G网络社交方式、网络社交活动内容等的选择各有不同,比如普遍使用“微信”“QQ”“抖音”等进行网上聊天,男生喜欢使用“王者荣耀”“吃鸡”“和平精英”等多人游戏增进与其他学生之间的感情,女生则喜欢“弹幕”等形式在动漫观看、小说阅读中继续网络社交[4]。另外,还有学生喜欢通过论坛贴吧进行追星,借助“快手”“抖音”“陌陌”“斗鱼”等直播平台与人交流。通过对高职大学生在5G网络社交平台中的社交行为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首先,网络社交好友的数量纬度。由于高校大学生的网络社交对象,一方面是现实生活中较为熟悉的家人、老师、同学、朋友;另一方面是通过在网络游戏、论坛等网络交流活动中所加的网络好友,以及学生自己通过“摇一摇”“附近的人”“添加陌生人”等方式进行好友数量的扩充。根据微信社交平台的调研情况(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网络社交平台的好友与现实好友数量相当,甚至超过了现实好友。

表1 网络社交好友的数量纬度

其次,网络好友熟识度。网络好友的熟识度是学生借助网络社交平台与其他人之间交流互动情况、交往程度的直接反映。调研结果显示,尽管现实中的好友数量占据了大学生网络社交平台好友数量的半壁江山,但是与现实好友之间的交流内容除了日常学习、生活琐事之外,很少涉及到学习生活压力、社交情感等方面的内容,无论是交流的频率,还是交流内容的深度,与网络好友相比都稍逊一筹。大部分学生都倾向于将生活中的压力、情感、人际关系、就业想法等与网络好友倾心交流,因此网络好友的熟识度普遍较高。

最后,好友添加的选择。根据调研数据可以发现,目前高校大学生添加网络社交好友的依据主要体现在兴趣爱好、性别、年龄、学习、学校、专业、城市、经历、社群关系等方面,且好友添加的目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比如喜欢网络游戏的学生大多添加好友是为了“组队游戏”“游戏技巧交流”;情感失意、性格孤僻、不善社交的学生则本着添加好友、寻找交流沟通的目标通过“微信”“微博”等目的进行社交好友添加;部分在专业学习中感到疑惑的学生,则善于通过网站论坛、视频弹幕等形式,渴望与“技术高手”“企业专家”“师哥学姐”“校外名师”进行交流沟通,以答疑解惑、学习知识、了解行业最新动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开阔眼界。

表2 网络社交好友添加的目的 单位:%

三、大学生5G网络社交行为发展引导策略

5G网络社交在为学生提供丰富资源、娱乐身心、促进学生与外界交流的同时,也存在着让当代大学生的交友范围变得模糊、游戏成瘾、个人隐私和信息泄露、社会参与度降低等种种弊端,因此需要根据5G网络社交的特点,主动占领网络社交思政教育的阵地,引导大学生5G网络社交行为,让网络社交平台成为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渠道,成为能够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就业提供丰富资源和便利服务的重要平台。

(一)重视“00后”大学生的网络社交需求

以人文本,秉承人本管理理念,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和思想教育者,需要对新时代大学生的生长环境、个性特征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准确把握“00后”大学生网络社交需求,才能在日常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内因决定外因,只有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价值观念、道德素养情况进行思政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让学生更为理性、全面、客观、合理地运用5G网络社交为我所用,并逐渐养成良好的网络社交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自律。

(二)建立良好的网络社交环境

离家独立在校生活,让原本价值观念和思想理念并不成熟的大学生非常容易受到校园文化、班级氛围等环境因素影响。可以说,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朋友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巨大。校园作为高校大学生的主要集聚地,必须要加强对于高校网络媒体的管理,为学生营建一个干净卫生、积极向上的网络社交环境,提高学生对于网络社交信息的甄别能力、选择能力。一方面加强大学生网络社交的道德文化建设,提高学生对于网络社交弊端和优势的认知度,为学生的网络社交行为指明方向;另一方面加强大学校园网络和学校活动建设,开展丰富多样的网络社交教育活动,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实践参与,来更加深切地体会5G网络社交的真谛。比如在校内借助微信公众号等网络社交平台,开展网络社交知识竞答比赛、辩论赛、网络安全的知识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在丰富大学生校园生活的同时,也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对比自己在网络社交中的行为、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网络社交素养[5]。

(三)构建具有普遍意义的大学生网络社交道德观念和规范

首先,需要从国家和政府层面,建立和完善网络社交相关的法律法规,不仅要尽快实现网络社交实名制全覆盖,而且要通过立法的形式严格控制学生网络社交的行为,监督和规范网络社交内容,让学生沉浸在积极正向的网络社交文化中,才能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网络社交习惯。比如国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不仅明确规定了网络游戏必须要实名制注册和登录,而且高校可以借鉴国家政策的相关规定,通过网络限制等措施,严格控制学生玩网络社交游戏的时间,以保护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推动网络社交游戏行业规范、健康化发展[6]。

其次,高校需要通过校规校纪、班风学风建设,构建具有普遍意义的大学生网络社交道德观念和规范,让学生在日常学习和校园生活中自觉养成良好网络社交习惯、网络安全意识,进而引导其网络社交行为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建设和完善的网络社交法律法规、道德规范的同时,必须注重发挥学生的自律机制作用,引导大学生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规范自身的网络社交行为,才能让大学生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坚定道德信念、升华道德人格。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社交的需要”是人类长期存在和非常重要的需求,伴随着5G技术发展而日益成熟的网络社交在新时代大学生中的是主要社交方式。但是网络社交也是一柄双刃剑,过于沉迷网络社交会造成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交往欲望低迷、交往机会减少,甚至会导致大学生的情感冷漠、道德人格的缺失或扭曲。因此,在认真调研、全面分析大学生5G网络社交发展趋势以及热衷于网络社交原因的基础上,必须要通过建设完善的网络道德规范体系和法律法规,建立良好的网络社交环境,才能让当代大学生在网络社交中不断提高道德认知,坚定道德信念,升华道德人格。

猜你喜欢

好友社交高职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社交距离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属羊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删除好友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