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游戏化思维的高职院校学生养成教育实践研究

2022-03-28陈鹏涛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游戏教育

■陈鹏涛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十九大报告、全国教育大会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等多个公开场合,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而养成教育是我们高校开展德育工作的最好切入点和衔接点,直接突显学校德育工作的成效,也是体现我们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高校如何基于游戏化思维开展学生养成教育,采用游戏化的教育方式,提升游戏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利用游戏化的元素进行激励和奖惩,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水平和成效,全面提升大学生文明素养,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一、养成教育游戏化实践内容

养成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教育,通过长期、细致的工作使教育对象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我要求,逐步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2]。对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包括学习生活、言行举止、文明礼仪等方面表现都属于养成教育,也是大力开展德育、改善学生行为习惯、提高学生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养成教育的特点和要求是知、情、意、行统一,即认知水平、情感控制、意志力和良好行为习惯形成要统一。为此,养成教育需要知识传授、行为训练、严格管理等多种方式相互配合,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辅以行为训练,课堂讲授和课下实践相结合[3]。

养成教育实践内容包括学生在宿舍、教室、家庭、社会等等场所中言行举止各方面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和文明素养。鉴于目前高职院校学生以“00后”为主,他们都是游戏和社交媒体中成长的一代,我们可以投其所好,采取游戏化的方式开展养成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同时体验到养成过程的乐趣。因此,我们可以设计各种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游戏,比如“身边好榜样”“大家来找茬”等游戏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意识。以“身边好榜样”为例,就是每个人都通过发现身边每个人身上的优点和值得自己学习的榜样,对他们进行点赞和分享;“大家来找茬”就是每个人都可以对身边人进行评价,寻找他人身上的缺点和值得提高的地方,同时以匿名方式录入养成教育系统,供对方查看和参考。这样每个人都能及时得到身边所有对自己优缺点的反馈,也能把自己对周围他人的观点和看法以特定方式表达出来,达到相互了解和提高自我的目的。同时,系统会自动定期进行汇总,把点赞得分最高的人进行梳理和排名,并进行宣传和报道,以达到宣扬正面典型、渲染养成教育氛围的作用。

二、高职院校学生养成教育实践的游戏化路径设计

学生养成教育游戏化路径见图1。

图1 学生养成教育游戏化

(一)教育准备工作

游戏化养成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在开始游戏前,应该先分析学生的初始状态和水平,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游戏场景、任务和关卡。教育游戏的设计要有明确的教育任务和目标,并把教育的重点内容、难点内容融合其中,确保有教育效果。

(二)教育过程设计

1.情景设计与呈现

通过对学生的个体分析,根据学生养成教育方案,再结合具体的情景,比如宿舍、教室和图书馆等,设计出一连串的教育游戏,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并与学生综合测评挂钩。

2.新手任务

根据具体的情景以及教育目标,制定相应的新手任务,通过游戏的NPC引导,让学生能对游戏规则、游戏操作、游戏内容和目标等有一定的了解。

3.探索与尝试

根据养成教育内容和类型以及教育的目标,设计启蒙性或探索性的关卡,让学生通过游戏关卡熟悉具体操作,并完成相对简单的养成教育任务和目标。

4.应用与挑战

本环节可以让学生把以前学到的知识进行实践,以解决实际问题。把应用和挑战分成很多小任务,每完成一个小任务,都可以获得一定的积分或者奖励,并且会在系统或者公开场合进行公布和排名,以营造积极的气氛和环境,激起学生的斗志,来挑战难关。

5.反馈与评价

教师定期对学生之前完成的任务和关卡进行检查和反馈,以此作为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帮助他们了解自我,寻找努力方向。学生也可以把自己的游戏过程和心得体会发在游戏平台或者朋友圈,让同学们可以一起来分享交流和学习提高。

6.颁奖与庆祝

通过游戏平台来完成养成教育,有竞争也有合作,有个人也有团队,有挑战也有荣誉,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个游戏化教育平台对游戏数据进行汇总和排名,对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反之则进行处罚。

(三)测试与总结

任务或者关卡的节点设置相应的测试和总结,确保学生获得养成教育相应的技能和经验。教师也可以定期开展总结活动,让学生们进行沟通和交流,相互调整和优化学生自身的行为习惯,让大家一起变得更加优秀。

三、大学生养成教育实践的游戏化策略及实施办法

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特点和养成教育的规律,结合养成教育游戏化概念,提出如图2所示的养成教育游戏化策略和实施办法[4]。

图2 养成教育游戏化策略和实施办法

(一)目标分层策略

游戏化养成教育的目标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完成对养成教育知识的建构和良好的习惯养成,教师是引导者、监督者和促进者。我们在游戏中采取分层策略,基于学生现阶段的水平和能力,设定合适的内容、要求和目标;也要对个体学生的目标进行分层,游戏化学习内容和要求是逐级递进,让学生可以慢慢适应和学习,每一阶段内容都是下一阶段内容的基础,下一阶段内容都是对上一阶段学习内容的提高,让学生能顺其自然,信心满满逐级完成任务。当然也可以给优秀的学生提供挑战性目标,完成一些更高难度的任务和关卡,让游戏任务更有针对性和挑战性。

(二)养成教育方式游戏化策略

线下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尽量在真实的情境中,以游戏化的教育方式,把教学任务设计成多款教育游戏,让学生学习到相应知识,同时有良好的体验,也可以创建相应的游戏情景,比如家庭或者公司等,使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玩家的情景体验。养成教育内容情景化,方式多样化,让学生可以沉浸在教育游戏场景中,轻松有趣完成养成教育的过程。

(三)养成教育内容游戏化策略

可以开发养成教育系统,为学生搭建理论学习的资源和平台,同时应用游戏化学习理念,把理论学习内容和知识点设计成任务和关卡。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难度,然后逐步完成相应理论学习任务。同时,在完成理论学习基础之上,游戏平台可以对自身养成教育进行模拟实践,模仿现实中各种场景,完成相应任务,达到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目标。

(四)教育奖惩游戏化策略

养成教育应该是学生在其内部动机的应激下主动积极的学习过程。因此,我们在设计教育游戏时,采用游戏化奖惩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比如在游戏场景中,设定相应的奖惩机制,根据学生完成相应的任务和关卡的情况,对学生在游戏平台上的积分、游戏币、勋章、英雄角色等进行相应调整,以激励学生努力完成教育任务和要求。

(五)竞争排名游戏化策略

对学生在生活、学习、文明等方面的养成教育现状进行个人和集体的排名,直观反映出学生的养成教育的水平和现状,促使学生通过竞争,努力养成良好习惯,也可以让学生组建自身的养成教育团队,完成相应的团队任务,通过合作来达到较好的养成效果。通过竞争、合作、排名等游戏化策略,增加学生的危机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勇于挑战的精神。

(六)交流反馈游戏化策略

在养成教育游戏化平台上,学生们都可以发表自身游戏心得体会、经验和教训,同学们可以相互交流、共同进步。教师和家长也能登录平台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肯定学生的进步和成绩,指出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成长。

四、高职院校学生养成教育实践的案例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选取“生活好习惯”实践项目,作为学生生活方面养成教育模式实践的案例,并进行教育过程设计、案例分析及总结。

(一)教育过程设计

1.情景设计与呈现

由老师制作一个“生活好习惯”视频,比如哪些是生活好习惯以及如何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等信息,告诉学生有好习惯才能有好生活,把视频放在教育游戏平台,让学生进行打卡,在视频中设置任务点,督促学生认真学习。

2.新手任务

根据以上学习视频,安排学生完成简单、容易操作的任务,比如设置简单的选择题,让学生选择哪些是生活上的好习惯,哪些是生活上的坏习惯。新手任务每个学生都要完成,帮助学生建构基本的养成教育概念和理念。完成了新手任务,学生就可以选择喜欢的英雄人物,开始自己的英雄学习之旅。

3.探索与尝试

该阶段为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游戏平台会给学生推送相应的任务、提醒和考核,比如每天六点起床、每天按时跑步等。通过该阶段,让学生定时自我反省和总结,比如让学生反思自己有哪些坏习惯,然后给自己制定目标,分阶段实施,逐步改正生活中的坏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应用与挑战

该阶段设置有两种类型关卡,分别是个人挑战和团队挑战。个人挑战,比如为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让学生每天晚上10∶30睡觉前,早上6∶00起床后,在游戏平台准时进行打卡,然后在平台每天进行排名,看每个人能连续坚持多少天,每个学期能坚持多少天,并根据排名情况给学生进行积分和考核。团队挑战,则可以宿舍、班级和学院等为单位,对宿舍或班级每个人坚持的天数进行累积,以每周或者每月进行系统排名,对优秀的宿舍或班级可以进行集体加分。

5.反馈与评价

学生可以通过游戏平台,获得来自家长、教师、同学等各方面的反馈及教育过程的记录和评价,提醒学生对自己的行为和习惯进行及时调整。家长和教师也可以通过系统,了解学生生活习惯养成情况,帮助学生实时反馈,提供解决对策。

6.颁奖与庆祝

系统可以对个人、宿舍、班级和二级学院等进行自动积分和排名,并实时更新。学校可以定期对成绩优秀的个人和集体进行奖励,也可以对成绩靠后的学生或者集体进行谈话和督促。

7.抽查与总结

辅导员、班主任可以定期对学生、宿舍或者班级的养成教育情况进行抽查,以确保数据的真实和有效,特别针对相对优秀和落后的学生重点抽查。到学期或者学年末,由教师做相应总结,为下一阶段养成教育指明方向。

(二)教育案例分析

1.学生个体分析

针对所有在校学生开展养成教育,但年级、地域、家庭等不同的学生养成教育的现状也不尽相同。大多数学生独立生活,自我管理和生活自理能力较强,但也有个别学生初次离开父母,存在生活自理能力欠缺、自我控制能力欠佳、生活习惯不好等情况,需要我们特别关心和关注。

2.教育内容分析

对于不同年级、不同养成教育状况的学生,生活养成教育内容和要求也不尽相同。我们可以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制定不同的教育内容。学生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的养成教育难度和目标,比如游戏分“容易”“中等”“困难”“非常困难”等难度级别,供不同的学生选择。

3.教育方式分析

根据学生的养成教育现状,我们侧重于先通过线上游戏平台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理论教育,并进行模拟教育实践;然后在线下通过模拟情景,以游戏化方式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乐趣,并针对不同学生,采取相应的教育方式方法,以增强教育效果。

4.教育案例总结

通过以上“生活好习惯”实践项目,督促学生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方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其他养成教育依此类推。为了把养成教育落到实处,关键还是要把养成教育作为评价学生德育水平的重要指标,并对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系统,与学生各级各类评奖评优挂钩,让学生对养成教育给以充分重视,然后上下齐心,真正把养成教育做出实效和特色。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学生养成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结合学生特点和养成教育现状,利用游戏化策略积极开展养成教育实践,提升教育过程实效性和趣味性,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并享受养成教育的乐趣,以最大改善学生行为习惯和道德素养,进而提升高校整体德育水平,为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游戏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