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研究生教育满意度状况调查及对策
——以石河子大学为例
2022-03-28左满芳陈洁婷
左满芳,王 璐,杨 展,陈洁婷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
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大背景下,如何提高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供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医疗人才以优化医疗服务质量,已经成为亟待研究的关键问题。医学研究生对研究生教育的满意度是衡量医学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维度[1]。然而我国关于医学研究生教育满意度的研究很少,因此开展医学研究生满意度调查,可以有效了解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状况,对于提高医学研究生教育质量,推动医学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为此,本研究于2019年度开展对石河子大学医学研究生满意度调查,从院校总体情况(软件、硬件)、奖助体系、课程培养、实践培养、科研培养及导师支持7个方面探究医学研究生的教育满意度并提出优化策略。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9年11-12月,整群抽取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包括临床、基础、公卫、护理等医学相关学科研究生。共回收问卷470份,其中有效问卷430份,有效率为91.48%。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问卷采用中国医药学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测共享平台制定的《医药学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调查问卷》[3],具体包括对所在院校总体(软件、硬件)、院校奖助体系、课程、实践、科研训练及导师的评价等。调查问卷主要采用李克特五级评分法,最高分5 分,最低分1分,分别代表“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一般,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评分越高代表该项程度越大。整体满意度为各维度得分相加除以维度数,大于3分为整体满意(包括“非常满意”或“基本满意”或“一般满意”)。
1.2.2 资料收集及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法。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3.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例数、百分比描述,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描述。与医药学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全国常模[3]比较用t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基本状况
本次430名医学硕士研究生中,男生124人(28.8%),女生306人(71.2%);平均年龄(25.2±2.3)岁;汉族405人(94.2%),少数民族占5.8%;一年级98人(22.8%),二年级120人(27.9%),三年级211人(49.1%);专业学位研究生242人(56.3%),学术学位研究生180人(41.9%);一志愿225人(52.33%),调剂生205(47.67%)。
2.2 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评价状况
2.2.1 整体满意度状况
本次调查中,有409人表示“非常满意”或“基本满意”或“一般满意”,占95.12%;仅有21人(4.88%)认为“基本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
2.2.2 各维度满意度情况
各维度得分最高为导师总体满意度(4.45±0.74)分,其余依次为科研训练总体满意度(4.20±0.89)分、课程培养总体满意度(4.10±0.75)分、院校奖助体系总体满意度(4.06±0.85)分、实践培养总体满意度(3.96±0.94)分、软件总体满意度(3.84±0.82)分,得分最低为硬件总体满意度(3.79±0.81)。
2.3 总体评价
2.3.1 对院校总体评价(软件)
“院校软件总体”评价环节,得分最高为“校园安保”;其次是“学校教学管理服务”“学院(系)教学管理服务”;最低是“住宿服务”,仅(3.36±1.22)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发现心理支持系统、餐饮服务、医疗服务与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宿服务得分低于全国常模,其余均高于常模。(详见表1)
表1 医学研究生对所在院校软件总体评价分)
2.3.2 对院校总体评价(硬件)
在“院校硬件”环节,评分最高的是“图书馆及数据库资源”,(4.27±0.82)分,最低分是“宿舍环境”,仅(3.44±1.20)分。与全国常模相比发现宿舍环境得分低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2)
表2 医学研究生对所在院校硬件总体评价分)
2.3.3 对奖助体系的评价
在“院校奖助体系”评价环节,得分最高为“奖助评比公平性”。奖助金额、奖助比例均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3)
表3 医学研究生对院校奖助体系的评价分)
2.4 培养过程
2.4.1 课程评价
在课程评价部分,其中得分前三的依次是“授课教师”“课程内容(与时俱进)”“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课程”,得分分别为(4.26±0.82)分、(4.15±1.63)分、(4.13±0.90)分,最低为“课程与实践结合度”,为(4.00±0.86)分。与2019年度医药学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调查全国常模比较,发现课程评价满意度高于全国高校常模水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4)
表4 医学研究生对课程的评价分)
2.4.2 实践评价
对于实践培养部分的评价,得分最高为“第一导师指导”,(4.30±0.84)分,且高于国家常模(P<0.05);最低的是“实践单位提供补助津贴”。(详情见表5)
表5 医学研究生对实践的评价分)
2.4.3 对科研训练的评价
科研训练的条目评价中,“导师团队指导”和“第一导师指导”得分分别占据第一、第二,得分为(4.35±0.90)分、(4.34±0.89)分;得分最低的是“科研效率(时间被有效利用)”,得分为(3.93±0.96)分。与2019年度医药学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调查全国常模比较,发现科研训练满意度评价均高于全国常模水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6)
表6 医学研究生对科研训练的评价分)
2.4.4 对导师的评价
对于导师的条目评价中,得分最高的是“培养学生学术道德”,为(4.55±0.73)分,得分最低的是“了解学生个人诉求”。与2019年度医药学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调查全国常模进行比较,发现对导师评价均高于全国常模水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7)
表7 医学研究生对导师的评价分)
3 讨论
研究生是研究生教育的主要参与主体,研究生满意度是反映、监测和评估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维度与指标[4]。自2012年起,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社、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连续组织开展年度全国研究生满意度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全国研究生总体满意度71.7%,医学门类研究生满意度75.5%[5];2016年全国研究生总体满意度70.7%,医学门类研究生满意度70.7%[6];2017年全国研究生总体满意度70.6%,医学门类研究生满意度70.4%[7];2018年全国研究生总体满意度71.2%,医学门类研究生满意度70.6%[8];2019年全国研究生总体满意度73.7%,医学门类研究生满意度67.8%[9]。本次医学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调查显示总体满意度为95.12%,高于周文辉关于2019年我国研究生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的总体满意率为67.8%这一结果[9]。考虑原因是首先我校自2016年形成招生培养就业的研究生培养联动机制,从招生生源上借助对口支援高校平台做好招生宣传,培养上形成分类培养目标明确的培养模式,就业上通过每年与就业单位的调研和毕业生的满意度调查,毕业生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反馈培养各环节进行调整;其次充分利用对口支援高校的平台和资源,不间断参与北京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各类学术活动,两校导师不仅有科研合作并且联合培养研究生,寒暑假派师生赴对口高校进行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我校地处西部边疆,目前仍未有医学相关博士点,学院的学科发展以及导师科研项目任务较重,研究生作为科研的主力军,学习投入和学习动机较为强烈,导师将硕士当作博士生来培养。
与2019医药学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全国常模[3]比较:在院校总体评价方面,住宿服务、宿舍环境得分低于全国常模,其余均高于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考虑原因可能为近五年研究生招生处于扩招状态,学校的住宿设施还没有配备到位,住宿服务有待提高。再者研究生所要求的住宿条件比本科生更为多元化,所以学校要根据扩张人数,学生需求加快住宿设施的配套,改善住宿服务[10]。“校园安保”是院校软件评价环节中得分最高的,表明我校对于学生的校园安全管理非常重视。院校硬件评价中“图书馆及数据库资源”评分最高。院校奖助体系无论在奖助金额、奖助比例及评比公平性均高于国家常模。
在培养过程上,研究生对于导师的评价最高,尤其是在“培养学生学术道德”上,良好的学术道德规范的科研工作者是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张贺新在其“研究生导师学术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发挥机制”的研究中表明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要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建造良好的学术道德氛围,把“学术道德”充分落实到研究生教育中[11];在科研评价中,“导师团队指导”和“第一导师指导”同样得分最高。自2017年起,我校对导师的指导过程进行全程评估,从导师的个人素质、导师的育人能力和育人质量三个方面进行动态监测,形成了动态管理机制[12]。每年由对口支援院校对我校导师进行导师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国家政策、师德师风以及科研能力等多维度。学校、学院和学位点根据不同视角,开展了专题讨论、交流沙龙和主题报告等多种形式的导师培训。研究表明我校科研训练满意度评价均高于全国常模水平,科研训练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我校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一流学科)高校,教育部、科技部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学校的资助力度以及医学专业在综合性院校的重要性,对于医学专业的科研平台投入大量的软硬件资源配备,2018年我校临床医学进入全球ESI 1%,在学术方面也给硕士生提供了较好的学术资源和学术氛围。
在课程评价方面,发现课程评价满意度高于全国高校常模水平,但“课程与实践结合度”得分最低,提示后期研究生课程安排需加强与实践的结合度,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对实践的评价中,“补助津贴”得分最低,与张鑫研究结果一致[13],提示在专硕的实践培养中,学校及相关附属医院综合考虑实际情况,适度为专
硕提高补助津贴待遇,注重其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关注其经济压力情况[14]。
医学研究生教育对于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医学教育学人才,促进医学教育学专业化与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提高医学研究生教育满意度对于推动医学发展至关重要[15]。综合此次调查的结果,建议我校在软硬件方面加快住宿设施的配套,改善住宿服务;在培养过程上,课程安排更加注重与实践的结合度;对于专硕实践培养,学校及相关附属医院综合考虑适度为专硕提高补助津贴,提高研究生实践积极性。完善科教融合育人机制,强化产教融合育人机制,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实现新时代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目标奠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