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学生”往往是教育的盲区

2022-03-28刘金平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盲区缺点班集体

刘金平

有些青年班主任教师对工作非常认真投入,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做学生思想工作,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更是倾注了比普通学生多得多的精力,但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于是常常感慨道:“班主任真是难当,好学生吧,不用操心,差学生,操多少心都没用,整天都是白忙!”我也曾有过这种想法,但仔细想想,好学生就真的不用操心吗?我看未必。

学习好成绩好,听老师话的学生自然惹老师喜爱,但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这些学生身上肯定也会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或问题。如果只是因为老师喜欢,就发现不了其身上的缺点,或者发现了也不及时进行批评教育,不但影响这些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不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

一些教师对分数高听话乖巧的学生总是偏爱有加,有时甚至宠着、惯着、护着,怎样看怎么喜欢,就算发现他们身上的缺点,也都会迁就宽容,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痛不痒地说几句,生怕让他们受委屈。评选各类好学生的时候也总是想通过各种途径促使其当选,就算条件不够也会求这位老師提两分,那位老师提两分,就连体育成绩也能由及格提成优秀。就因为这是好孩子,评不上多可惜呀。这些老师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做法值得讨论,这样做的结果只会在这些“好孩子”身上宠出“骄、娇”二气,使他们认为自己真是完美无缺,从而不能主动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缺陷,更不能主动加以调整和改进。再说,老师过分偏爱这些学生必然会对其他学生,特别是学习较差的学生的心理产生消极影响,不利于形成团结、向上的班风。因此,我想对青年班主任老师说:别让“好学生”成为教育的盲区。根据我的工作实践,我认为在这些“好学生”身上可能具有以下缺陷,值得引起教师重视:

挫折感差,只能听表扬,不能听批评,缺乏坚韧的意志品质

这些好学生往往在小学就深得老师喜爱,天天听的都是表扬,表扬、荣誉就应当属于他们。所以我们往往发现这些好学生“说不得”,老师一批评,反应就比较剧烈,哭天抢地的。在学习或工作中遇到一些挫折或困难也往往容易抱怨、放弃,而缺乏与困难做斗争的顽强意志。这些学生的成长过程太顺了,听惯了来自各方面的夸赞,没有经过多少挫折的考验。

一部分“好学生”比较自私,不关心集体,不愿帮助同学,甚至看不起学习差的同学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学生,学习成绩很好,但就是自顾自,对学习绝对是百分之百认真、投入,对集体的事则毫不关心,属于“觉悟低”这一类的。其中有些学生对自己份内的事,如值日、扫除还能勉强应付,另一些学生连对集体最基本的义务都不愿履行,对集体的活动和班内的日常事务更是袖手旁观,仿佛他来学校的唯一目的就是学习,考好成绩。但就是因为成绩高,仍能得到老师的喜爱,而包容他对集体的冷漠。他们对学习差的同学非常冷淡,甚至是看不起的。这真是非常可怕的思想。如果连同班同学都看不起的话,很难想象以后他会和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合作。

有些学习好的学生当着老师一面,背着老师一面,对班集体产生消极影响

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两面派”。这些学生成绩好,是因为智力水平确实较高,脑子灵,一听就会,并且深知老师的脾气,只要成绩高,给班集体争气,其他都是小事。当着班主任的面规规矩矩,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好学生,但背着班主任,上其他课时则时不时表现一番,说个话、逗个笑、传个条,看本课外书什么的。有的甚至是一个区域的中心人物,能量挺大,反正他靠脑子好使,先听懂了再折腾,会给周围同学带来什么影响、什么干扰那可管不着了。一旦出了事,告到班主任老师那,班主任老师的反应往往是:“什么,不可能呀,这可是好学生呀,搞错了吧!”等事情查清了,板子却往往打在周围同学,尤其是学习较差的同学身上,而对“好学生”有时只是轻描淡写,来个“下不为例”了事。

有些“好学生”学习方法较死,工作能力较差,遇事没主见

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教师总觉得他们在学习上有自己的一套东西,也知道努力,不用教师再操心了,因此在学习上教师的注意力往往是在那些较差的同学身上。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认为学习成绩的高低不能成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作为教师不能只因为分数高就忽视这些学生身上存在的缺点,使他们成为教育的盲区。愿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老师都能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一切以学发展为本,把爱的雨露洒向每一位学生,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使他们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真正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

猜你喜欢

盲区缺点班集体
了解汽车的视觉盲区有必要
盲区
跟踪导练(五)2
人心齐,泰山移
中等职业学校班集体建设的策略研究
温暖的班集体
让孩子远离 “汽车盲区”!
提升学生自主管理水平 构建特色班集体
缺点背后的阳光
挨打有因 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