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探寻

2022-03-28蒋新武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生活课堂教学

蒋新武

摘要:要提高地理教学效果,我们得以转变观念为前提,做好课前教学准备,特别是要抓好课堂教学,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成为学生主体,使之与教师共同建构高效课堂。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效果提高实践策略

初中地理主要是以区域地理为主,展现各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特点,阐明不同区域的地理概况、发展差异及区际联系。要让学生学对生活有用和对终身发展的地理,我们就必须创新教学策略,提高学生课堂教学效率,在单位时间内学到更多的地理知识。在大力倡导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今天,我们如何通过优化教的方式提高学生学的效率是摆在每一个地理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地理教学,谈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转变教育观念,这是提高地理教学效果的前提

更新理念,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并非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直接方法,但它却直接影响着教师教学的行为和方法选择,因为观念决定行动,思路决定出路。所以,在践行新课改的今天,我们要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以转变观念作为践行新课改的重要前提。首先是教师角色观念的转变,新课标认为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这就意味着教师不再是“中心发言人”,课堂也不再是教师表演独揽的场所,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不能只注意传授给学生知识,而更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知识。其次,还应转变“一言堂”为“群言堂”,还课堂于学生。我们知道,现代教育思想更关注学生的生活心理世界,打破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无关现状,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的问题或问题情景,从而使教师所教与学生所学、所需能有机结合。所以课堂效果如何,教师的转变教育观念才是践行这些理念前提。

二、做好教学准备,这是提高地理教学效果的基础

古人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是一项有准备、有目的的教育活动,更需要作好充分课前准备,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有序进行。有序是有效的前提,没有有序保证,有效自然也就不能得到落实。所以,精心设计,备好各种教学所需,永远都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期准备。实践中,我们可从这些方面加强准备:备内容、备材料、备教具、备学生、备方法等,我认为最关键的是备学生、备方法。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教学,我相信各位教师在地理基本知识方面不会存在大的问题,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一些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只注重备内容的系统化、全面化,只关注自己的教学过程,不管学生,不备方法,导致教师讲课、学生学习两层皮,教学效果不好。殊不知我们的学生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我们必须研究我们的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现代教学的要求,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灵活运用方法,这是提高地理教学效果的关键

课堂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地理作为素质教育重要载体,我们要提高其教学有效性,提高其育人实效性,就必须创新教学方法,灵活手段,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对自我发展有用的地理。

(1)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我要学”的动力源泉。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心理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对地理课没有多大学习兴趣,造成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学生要么是感觉地理知识过于浅显,很多知识通过自学便可以从书本上理解掌握,课堂教学对学生失去吸引力,要么是觉得知识过于抽象、空洞、难以理解,没有学习意义,从而失去学习兴趣。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如果他们无趣不参与,我们课堂就不能因为双边失支共同建构的基质就不可能获得有效教学。因此,我们必须把激趣作为教学首要任务,充分利用学生挑战欲望强烈、逆反心理强烈这一心理特征,在地理课堂上巧设有效教学情景,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刺激他们征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决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参与活力,使之成为学习主体。

(2)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让地理课堂贴近学生生活。地理源自自然,源于生活。地理的课程性质的区域性“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以区域地理为主,展现各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特点,阐明不同区域的地理概况、发展差异及区际联系”告诉我们要通过其生活性予以教学:地理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突出反映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实施生活化地理教学是其根本方法。而我们主阵地在课堂,就只好通过现代教育手段把集语言符号的书本世界通过多媒体的变成真真切切存在的世界,通过由一系列鲜活的事实和生动直观的感受构建来的世界。从而打通书本与现实的桥梁,在课堂上进行生活化教学。我们知道,现代教学手段可使课堂生动、形象地再现生活,使课本内容与现实有机结合。现代教育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影、计算机、激光视盘等,具有形声性、再现性和先进性的特点。它们主要以图像和声音的形式传递信息,可使学生真正做到眼耳并用、视听并用,使知识传递、接受、记忆变得比较容易,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计算机教学,可根据教学需要,将要表现的地理事物由小变大、化远为近,使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由快变慢或由慢变快,将事物的本质要素突出地展现于学生面前。例如通过电脑动画可以模拟板块运动过程,以及演示板块运移过程,解釋构造地震的成因、板块构造学说等,这将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广大地理教师要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以改革为动力,在新条件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抱着终身学习的态度,努力提高地理课堂教育效果,切实以素质教育为教学重心,有力地促进广大地理教师课堂教学及科研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曹玮,新课标教材教学中的几点建议[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3年。

[2]康艳梅,初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特点及其实现途径 [J].考试周刊,2011年。

[3]李树民,对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的评价[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4年。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生活课堂教学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德育教学效果——立足曾国藩修身齐家思想的教学实践探索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