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体化视域下道德与法治课小初衔接教学探析

2022-03-28潘嘉玲

中学生报·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衔接思政课一体化

潘嘉玲

【摘要】统筹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当前教育界的重要命题。小初思政课衔接教学是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一环。探索小初道德与法治课衔接教学策略,以法治教育为例,可从教师研训一体化、教学目标一体化、教学内容一体化、教学方式一体化、教学评价一体化五个方面进行衔接,构建小初思政课衔接教学的新样态。

【关键词】思政课;一体化;道德与法治;衔接;法治

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增强思政课程整体育人效果的重要途径。小学道德与法治、初中道德与法治分别是小学、初中阶段的思政课,两者的内容是统一的知识体系,但各阶段又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小初道德与法治课衔接教学是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一环。然而,当前小初思政课衔接教学面临如专业化教师队伍不足、一体化衔接意识不强和策略不当等问题。本文将以法治教育为例,探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视域下的道德与法治课小初衔接教学。

下图是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和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法治教育相关内容:

一、教师研训一体化,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思政课的落实关键在教师。要做好小初道德与法治课衔接,就要做好小初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研训一体化,建立小初道德与法治课区域教研共同体,加大小初道德与法治课衔接区域教研和培训工作力度,以研促训,研训结合。

建立小初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法治教育培训制度,夯实和丰富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的法治知识,加强教师对不同年龄段的法治教育要求的认识;同时建立小初道德与法治课教师一体化备课机制,实行区域道德与法治课教师集体备课制度,共建、共享小初法治教育一体化优质资源,拓宽研修的广度;建立小初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工作坊,强化研究法治教育衔接的细节,如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加强研修的深度。

二、教学目标一体化,设定梯度化教学目标

法治教育旨在培养具有法治知识、法治观念、法治信仰,懂得遵法守法用法护法的时代新人。在这样的一体化目标下,每个学段分解梯度化、阶梯式的教学目标。小学阶段重在启蒙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规则意识、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具有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美好愿望。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引导学生把党、祖国、人民装在心中,强化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尊崇宪法,培养学生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强化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意识。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必须要有大局意识,明确小学和初中的思政课教学目标的侧重点,有的放矢地对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进行衔接。

小学的法治教学目标更多在“认知”层面,要求学生认识一般的社会规则,知道这些规则守护我们的生活和健康成长。初中的法治教学目标更多在“认同”层面,甚至上升至“运用”层面,要求学生认同国家法律制度,并运用法律制度维护个人合法利益,维护集体、社会、国家利益。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小学高年级教师可以适当设计一些关于“认同”、“简单运用”的教学目标。初中低年级教师可以呼应小学“认知”层面的个别教学目标,但绝对不是教学目标的简单重叠或再现。

例如小学教师在讲授六年级《我们的国家机构》时,可以设计能力水平要求较低的目标,如:“知道法律规定的国家机构的名称,并初步学会运用这些国家机构的职能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相对应地,初中教师在讲授八年级《人民当家作主》时,可以设计能力水平要求较高的目标,如:“理解国家制度,了解宪法规定的国家机关的性质与职责,增强制度自信和国家认同,主动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教学目标的定位从小学的小格局到初中的大格局过渡,从着眼个人利益到立足国家利益转变,有利于实现小学、初中教学的衔接。

三、教学内容一体化,架构整合化教学内容

小学到初中的法治教育内容实质是从“知道自己是社会的人”到“认同自己国家公民的身份”,再逐步扩展到“参与国家法治建设”教育内容的螺旋上升式的编排,是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的逐层推进,又是法治理性认知、法治情感认同和法治行为实践各要素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体。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割裂不同学段的法治教育内容,而要注重知识体系的整合,做好一体化的设计。

小学教师在讲授六年级《法律保护我们的健康成长》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增加关于法律运用方面的知识,为学生将来在初中的学习作铺垫。初中教师在讲授七年级《走进法治天地》的时候,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回忆小学六年级学过一些法律知识,通过回顾过去简单的法律知识,引入崭新的更加复杂的法律知识,从而实现有效的过渡与衔接。但切忌不同学段的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

四、教学方法一体化,运用渐进式教学方法

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法治教育在小学阶段重在开展启蒙性学习,初中阶段重在开展体验性学习。小学教师通常会用讲法律小故事、情境表演、角色扮演等片段式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游戏、参与、演绎的方式感受法律尊严、进行规则训练、提高法治意识。初中教师通常会用案例分析、情境创设、主题辩论、议题探讨、法律知识竞赛等系统式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思维沉浸式地扩展,通过分析真实的复杂的案例,提高法治认知和能力水平。

即使是同一类型的教学方法,小学和初中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例如,情境教学,小学的浅显易懂,初中的則深入深刻。而在一体化背景下,教师应探索教学方法在小学和初中之间的衔接的点与面。例如同样运用“《民法典》治理高空抛物”的情境展开教学,小学教师可通过组织相关的情境表演,把法律要求具象化,引导学生围绕“《民法典》为什么要治理高空抛物”的问题展开小组讨论,以小见大、以事说理,让学生知道规则维护我们的生活,为学生初中阶段的学习培养应有的能力;初中教师可引用相关真实案例和《民法典》条文,设置“《民法典》治理高空抛物的意义”和“《民法典》如何治理高空抛物”的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让学生懂得遵守法律的重要性,并将深刻认识转化为行动实践,助力学生思维纵深发展,增强认同感。总而言之,教学方法的衔接要注意方法选择和使用的坡度,聚焦法治素养循序渐进的培育。

五、教学评价一体化,创建系统性评价体系

首先,要正确认识不同学段的评价内容。根据课程标准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借鉴《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的“一核四层四翼”内容,小学、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评价内容应指向评价学生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小学、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学科评价的“四层”内容侧重点不同,但又螺旋上升式地衔接、递进。例如法治教育方面,小学教师要评价学生是否了解一些生活中与自己相关的法律法规,是否懂得遵纪守法,是否具备法治意识、规则意识等;初中教师要在小学评价内容的基础上,评价学生是否懂得法律相关的基本概念,能否正確行使权利、忠实履行义务,能否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法治思维解决生活中较为复杂的问题,能否捍卫法治精神、弘扬社会正气等。

其次,要探索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第一,强化过程评价。在“双减”政策下,教师要创新通过课内外相结合的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评价等表现性评价方式,创设中小学一体化的课外活动,布置参观、采访、调研等形式丰富的、循序渐进提高学生能力的实践作业。例如,充分发挥家校联动和社区合作的效应,组织小学高年段学生到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参观和采访,组织初中生聆听法制讲座、旁听法院审判、开展模拟法庭活动等,让学生通过实践亲身感受法治权威,逐步深入了解法律,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提高法律意识,进而转化为遵守法律的行动自觉,知行合一。

第二,探索增值评价。教师可利用学生档案袋,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评价量表、学习成果和评价依据等收集起来,对学生同一年不同时期的法治学习情况进行横向比较,对学生不同年份的法治学习情况进行纵向比较,尤其要注意六年级和七年级之间的衔接,提取学生进步的部分,采取自评、小组互评或同学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增值评价,鼓励学生不断进步,增强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任重道远,既是落实国家政策方针的需要,也是改进教学的需要,更是立德树人的需要。一线教师要增强问题意识,围绕研训一体化、教学目标一体化、教学内容一体化、教学方法一体化、教学评价一体化等密不可分的几个环节,为各学段的思政课衔接教学不断探索、钻研、创新,提高教学质量,推动一体化建设。

【本文系广州市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题《党建引领思政课一体化实践研究——以南沙区为例》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19-08-15(1).

[2]郭淑清.大中小学思政课堂中法治教育一体化问题研究[J].通化示范学院学报,2020(11):106-112.

[3]中共中央 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N].人民日报,2020-10-14.

猜你喜欢

衔接思政课一体化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高一英语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
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分析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