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利用绘本阅读 实施幼儿情感教育

2022-03-27朱雪曦

幸福家庭 2022年21期
关键词:绘本情感幼儿

■文/朱雪曦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学前教育的发展产生了诸多影响,也对学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儿园教师在实施教学时,既要重视对幼儿进行知识启蒙,又要重视幼儿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旨在培养幼儿热情、乐观等情绪,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绘本是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形式,绘本阅读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能力,还可以启迪幼儿的心智和情感,使其逐渐具备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应依托绘本阅读教学的优势,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优化幼儿的阅读体验,从而达到推动幼儿情感发展的目的。

本文概述了绘本和情感教育的内涵,分析了实施幼儿情感教育的意义,着重探讨了利用绘本阅读落实幼儿情感教育的策略,以期提高幼儿情感教育的质量,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一、绘本和情感教育的内涵

(一)绘本的内涵

绘本是图文并茂的故事书,图画是绘本的主要表现形式,文字是对图画的解读,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呈现一个生动的故事。绘本的构图和色彩符合幼儿的审美,其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幼儿可以通过阅读绘本故事学到有趣的知识,从而更好地认识世界。教师应当充分把握绘本的结构特点,运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呈现绘本内容,帮助幼儿在绘本阅读中收获成长。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幼儿愿意观察和思考,并进行自主表达,这能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绘本是非常有价值的教育读物,它能促进幼儿认知、观察、创造、想象等能力的发展,启迪幼儿的心智,对实施幼儿情感教育有关键的作用。

(二)情感教育的内涵

情感是与生俱来的,它强调人的主观体验,反映了人类个体的社会关系、生活经验和思维能力。情感教育是指调动尽可能多的情感素材或事件对被教育者进行一种极具情感煽动性的教育,教师积极开展情感教育,能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幼儿学习的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妥善处理好教学过程中情感与认知的关系,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通过情感交流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培养和发展幼儿丰富的情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促使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幼儿的情感会受到环境、交际和个人情绪等方面的影响,教师应当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实践教学中提升情感教育的有效性,让幼儿在学习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二、实施幼儿情感教育的 意义

(一)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

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是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教师重视并积极开展情感教育,能让幼儿在各类学习活动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验,有助于增强幼儿的判断力,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这会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促使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

人格对人的一生有很大影响,人格的发展始于生命早期,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因此,我们要重视对幼儿健全人格的培养。情感教育可以对幼儿的行为习惯进行干预,使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学会团结同伴、尊敬老师、孝亲敬老,最终形成健全的人格,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影响深远。

三、利用绘本阅读实施幼儿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选择绘本

科学地选择绘本,是增强幼儿情感教育效果的第一步。教师在选择绘本时,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他们对教学的适应性等因素,尽力丰富幼儿的阅读内容。具体来说,教师在选择绘本时,要注意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绘本的主题是否丰富。亲情、友情、勇气、智慧、热爱生命等是绘本常见的主题,能满足幼儿基本的情感需求。教师要注意选择不同主题的绘本,让幼儿通过阅读绘本,受到不同情感的熏陶和启迪,进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其次,绘本教学能否达到教育幼儿的目的。教师在选择绘本时,要考虑到绘本是否具有教育意义。最后,绘本是否符合幼儿的情感发展需要。教师在选择绘本时,应选择画面优美、文字简单、易于阅读的绘本,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情感发展需要,为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选择合适的绘本。

(二)深入挖掘绘本蕴含的情感要素

绘本是一种以图画为主要内容,并配有少量文字的幼儿读物。绘本里文字的呈现都是简洁明了的,并用幼儿喜爱的语言形式描述绘本故事。绘本的功能多种多样,通过阅读绘本,幼儿不仅可以习得一些语言表达技巧,增强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欣赏到精美的插画,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并在阅读绘本故事内容时明白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和生活常识。绘本种类繁多,教师可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发掘绘本中的情感元素,使幼儿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得到情感的熏陶。

例如,《逃家小兔》这一绘本讲述了一个想要离家出走的小兔子和妈妈玩语言捉迷藏的故事,无论小兔子变成什么,在身后紧追不舍的妈妈总能抓住它。在阅读这一绘本时,教师可以向幼儿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平时有没有在爸爸妈妈面前调皮,你们的爸爸妈妈是怎么教导你们的呢?”这个时候,幼儿会回想自己平时做过的让爸爸妈妈生气的事情,并与同伴、教师分享。如有的幼儿说自己不听话时,爸爸妈妈会很有耐心地与自己交谈,有的幼儿说爸爸妈妈生气时虽然很凶,但依然会给自己买玩具和好吃的食物,等等。绘本中包含了很多正面的情感因素,会对幼儿产生积极的影响。

教师选用合适的绘本,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幼儿注意到绘本中人物的喜怒哀乐等情感,使幼儿体会亲情、友情,从而懂得感恩,并让幼儿在感受中学会大胆地表达自己的 情绪。

(三)借助绘本故事情节 创设问题情境

提问是常见的教学方式,也是一种教育的艺术。在引导幼儿阅读绘本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故事情节来创设一些问题情境,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进而表达自己的情绪体验。

例如,《拯救地球的孩子们》这一绘本讲述了十二个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幼儿共同保护环境的故事。通过阅读这个绘本故事,幼儿可以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和自己身上的责任。为让幼儿真正地读懂这本绘本,了解它的深刻内涵,教师可以在阅读结束后向幼儿提问:“这十二个小朋友分别来自哪里,做了哪些保护环境的事?”幼儿往往会一边读绘本一边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依据幼儿的回答,再提出一个问题:“这十二个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小朋友在环境保护工作的各个方面做出了各自的努力,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呢?”这种层层递进、有针对性的问题,不仅可以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培养他们的复述能力,还可以引导他们深入思考,让他们明白这本绘本的主旨,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四)围绕绘本内容鼓励 幼儿积极交流

不同的幼儿在看同一本绘本时会有不同的情绪体验,教师要为幼儿创造一个表达和交流的空间,让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达到幼儿情感教育的 目的。

例如,《爱心树》这个绘本故事讲述了一棵有求必应的苹果树和一个贪得无厌的男孩之间的故事。不同的幼儿在阅读这个绘本故事时,对绘本的内容会有不一样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讨论男孩和大树之间的感情在各个时期的变化。在幼儿结束讨论后,教师应当鼓励幼儿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观点,并引导幼儿结合故事中男孩和大树的关系,思考自己和父母之间的关系,让幼儿更好地理解绘本内容,进而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反思自己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强化对幼儿的情感教育。

(五)开展角色扮演活动

在幼儿熟悉绘本的故事情节后,教师可以开展趣味盎然的角色扮演活动,这样可以加深幼儿对绘本的印象,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例如,《悠悠的小阳伞》这个绘本故事讲述了“失忆”的小象悠悠巧妙地化解动物之间的矛盾的故事,能启发幼儿正确处理与朋友之间的矛盾,让幼儿认识到友谊的宝贵。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围绕绘本内容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选择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并根据自己对所选角色的理解进行表演。在表演时,幼儿能够自主地进行沟通,有效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角色扮演活动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丰富情感体验,还能帮助幼儿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充分发挥绘本在情感教育中的作用。

(六)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让幼儿沉浸其中,提高其感知和理解能力,并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例如,在绘本《是谁的肚脐眼》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为幼儿展示了各种蔬菜和水果的“肚脐眼”,然后为幼儿讲解这些“肚脐眼”的作用,并引导幼儿寻找身边物品的“肚脐眼”,加深了幼儿对绘本内容的理解,并让幼儿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

在幼儿情感教育中,绘本是重要的教学载体,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积极的作用。绘本阅读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发展,还能启发幼儿的心智和情感。教师要认识到绘本阅读教学的优势,发掘绘本中的情感元素,通过引导、提问和游戏等方式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让幼儿与绘本故事产生共鸣,使幼儿的情感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绘本情感幼儿
绘本
绘本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绘本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