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儿童视角 优化幼儿园班级阅读区环境

2022-03-27王和琴

幸福家庭 2022年21期
关键词:墙面图书创设

■文/王和琴

在学前教育阶段,阅读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幼儿园,幼儿有一个专门的阅读场所,即班级阅读区,这片区域是幼儿进行早期阅读的特定场所,也是班级必设的活动区之一。教师应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幼儿通过阅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但从现状来看,一些幼儿园班级阅读区的环境设置存在问题,这严重阻碍了幼儿阅读活动的开展。为了发挥班级阅读区的教育价值,发展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本文探讨了优化幼儿园班级阅读区环境的策略,以供参考。

一、幼儿园班级阅读区环境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材料不够多样化

幼儿需要积累阅读经验,储备丰富的知识,从而提高自主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让幼儿接触更多的阅读体裁,如儿歌、童谣、诗歌、散文、传记等,帮助幼儿拓宽视野。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幼儿园在阅读区提供的阅读材料不够多样化,以故事类童话和绘本为主,缺少散文、诗歌等类型的图书。

(二)班级空间规划不合理

阅读场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的阅读兴趣和专注度。在良好的阅读环境中,幼儿能够快速进入阅读状态。因此,教师应为幼儿设置专门的阅读场所,为幼儿提供安静的阅读环境。比如,班级阅读区应与相对安静的益智区、美工区相邻,与较为吵闹的表演区、角色区和建构区隔开。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没有对班级区域进行合理规划,导致阅读区缺少良好的阅读氛围,从而影响了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效率。

(三)阅读区功能定位单一

幼儿的早期阅读一般会经历从图画到文字的过渡,对于学前幼儿来说,他们最感兴趣的书籍就是图画书,因为生动形象的图画内容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幼儿能够提高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产生书面表达的兴趣。教师应引导幼儿学习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帮助幼儿理解日常用语,满足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然而,在很多班级阅读区中,图画书是最主要的书籍,虽然这有助于调动幼儿的阅读兴趣,但单一的图画书难以让幼儿了解其他知识,不利于幼儿语言能力的 发展。

(四)没有考虑幼儿的需求

虽然幼儿年龄小,但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在创设班级阅读区环境时,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鼓励幼儿一起参与环境的创设。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班级阅读区的环境创设缺少幼儿的参与,大多由园方领导和教师主导,他们从成人视角出发,以美观和实用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导致幼儿的想法和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比如,在完成阅读区环境的布置后,一些教师满心期待幼儿的反馈,但最终却大失所望。究其原因,教师没有询问幼儿的需求,也没有让幼儿参与班级阅读区的环境创设,导致他们对阅读区的兴趣并不高。

二、基于儿童视角,优化 幼儿园班级阅读区环境的 策略

(一)优化阅读区空间环境布置

首先,教师要合理规划阅读区位置,保障幼儿拥有安静、明亮的阅读环境。在选择和规划阅读区位置时,教师要全面掌握班级的整体空间情况,将阅读区设置在安静的活动区旁,避免将阅读区设置在过道等比较嘈杂的区域。同时,光线是否充足也是衡量班级阅读区环境创设是否合理的标准之一,阅读区的采光条件包括自然光线和灯光照明两种。教师要合理利用采光条件,打造温馨、明亮的阅读环境,以增强阅读区的吸引力,保护幼儿的 视力。

其次,教师要合理规划阅读区面积大小,以保障阅读活动顺利进行。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在阅读区的阅读行为进行判断,如果幼儿在阅读区感到拥挤,幼儿之间冲突频发,则说明阅读区面积过小。为了给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教师可以利用面积较大的拐角区域搭建阅读区,并放一块足够大的地毯,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享受阅读。

再次,教师要注重墙面环境和地面环境的创设。墙面环境和地面环境是阅读区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然而在幼儿园班级阅读区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墙面环境和地面环境的创设时常被忽视。墙面环境除了区域名称、区域规则等常规内容,还可以增加好书推荐、借书流程等内容。另外,教师可以增添垫子和毯子等,以提高阅读区的舒适性。

最后,教师要投放多种阅读设施,让幼儿能自由选择阅读方式。比如,书架是教师创设班级阅读区环境必选的设施之一,除此之外,桌椅、沙发和坐垫等也十分受幼儿的喜爱。教师要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选择更加适合幼儿的阅读设施。比如,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高度合适的桌椅、卡通造型的沙发等,以增强阅读区环境对幼儿的吸引力。

(二)利用阅读材料的价值

1.结合幼儿特点投放阅读材料。第一,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人数投放适宜数量的图书,图书数量不宜过多。第二,教师可以在阅读区投放多种多样的阅读材料,满足幼儿对不同类型图书的需求,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知识。第三,阅读材料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不宜太难或太简单,要能够激发幼儿的阅读 兴趣。

比如,小班的阅读区环境风格可以以温馨为主,教师可以自制头饰、故事盒等,用于装饰阅读区。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场景为幼儿提供灵活自由的阅读方式,让他们在阅读区尽情阅读、尽情表演、尽情游戏。再如,在给中班幼儿投放阅读材料时,教师可以让幼儿一起挑选他们感兴趣的图书,以培养幼儿的合作 能力。

2.分类摆放阅读材料并做好标记。阅读区的图书摆放方式会对幼儿产生直接影响,如果阅读区的图书摆放整齐,幼儿拿取图书方便,有利于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提高阅读效率。因此,教师应对阅读材料进行分类,通过观察幼儿阅读活动情况和倾听幼儿的想法,采取不同的、适合幼儿的图书管理方式。

3.结合活动主题投放阅读材料并及时更新。阅读区活动是幼儿园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可结合活动主题投放阅读材料,帮助幼儿在主题活动中获取经验、拓宽视野。另外,教师应根据幼儿的阅读情况和材料的破损情况,及时更新阅读材料,以让幼儿能一直保持阅读兴趣。

比如,教师可投放与绘本配套的动物手偶、头饰,帮助幼儿深入理解故事内容。教师也可以带领幼儿自制绘本、故事盒等,鼓励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让幼儿在实践体验中进一步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再如,幼儿自制图书活动是早期阅读的一种综合性延伸活动,需要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创意想象,模仿图书的样式,以绘画的形式展现自己内心的想法。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开展自制图书活动,以提高幼儿对图书的兴趣。

(三)根据幼儿需要创设 阅读区空间环境

1.阅读区墙面环境要及时更新。阅读区的墙面环境能够发挥多种教育功能,但其教育功能的实现建立在满足幼儿需求的基础之上。同时,墙面环境的创设需要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进行及时更新。教师创设墙面环境的目的是引导幼儿与墙面环境产生互动,因此墙面环境要牢固、干净,方便幼儿自由地进行各种阅读活动,以促进幼儿的社会性 发展。

2.阅读区地面环境要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地位。地面环境同样能发挥教育作用,教师可在阅读区放一些坐垫,或引导幼儿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创设地面环境,以促进幼儿自主意识的发展。另外,教师可在地面增设“小脚丫”标志,引导幼儿整齐摆放鞋子,以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

3.色彩和规则要有利于幼儿安静阅读。要想营造安静的阅读区氛围,教师不仅要选择安静的区域位置,还要善于利用色彩搭配引导幼儿安静阅读。其一,在阅读区的色彩搭配上,应以冷色调为主,保证幼儿能够专注阅读。其二,教师可以设置图书管理员,引导幼儿进行自我管理,使其学会自觉遵守阅读区规则。

总而言之,早期阅读环境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阅读环境能够让幼儿在阅读活动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因此,教师要结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从空间布局、材料选择、地面环境等多方面优化班级阅读区的环境,进而为幼儿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进一步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猜你喜欢

墙面图书创设
冷暖——老旧小区改造,改变的不止是墙面
图书推荐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开关的美丽衣裳
一种墙面清洁、探伤机器人的设计与实现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