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小衔接背景下 幼儿自我认同的建构
——以大班主题活动“我的姓名”为例

2022-03-27林洪艳

幸福家庭 2022年21期
关键词:认同感幼小姓名

■文/林洪艳

幼小衔接阶段是幼儿身心发展的转折期,对幼儿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近年来,教师越来越重视幼小衔接工作,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带领幼儿参观小学、观摩小学课堂、体验小学生活、设定衔接课程等,旨在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但在进入小学后,部分幼儿会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出现一些不适应的现象,这表明在幼小衔接实践中教师对幼儿心理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做好心理方面的准备工作。基于以上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应从幼儿心理角度出发,关注幼儿发展的整体性、连续性,将自我认同的建构作为幼小衔接的切入点,让幼儿以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去正视小学生活,顺利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衔接与过渡。

3~6岁是幼儿建构自我认同的关键期,一个具有高度自我认同感的幼儿会正视自己、积极面对挫折、勇敢接受新的挑战,能在未来获得更好的发展。姓名是每个人的符号与标志,其中蕴含着美好的寓意,寄托了家长对孩子的爱和期望,是提升幼儿自我认同感的第一步。接下来,笔者以大班主题活动“我的姓名”为例,谈谈幼小衔接中幼儿自我认同的建构。

一、活动缘起:谈话引发的思考

在一次晨间巡班时,几名大班幼儿关于名字的谈话引起了笔者的注意,以下是幼儿具体的谈话内容。

艺萱:“希璇,你喜欢自己的名字吗?”

希璇:“我不喜欢我的名字,我的名字很难写。”

艺萱:“我喜欢我的名字,艺是多才多艺的意思,萱有美丽快乐的意思,爸爸妈妈希望我多才多艺、美丽快乐,所以给我起名艺萱。”

朝阳:“我的名字叫朝阳,我爸爸说,这是早晨的太阳的 意思。”

一一:“你的名字真好听,我不太喜欢我的名字,一点儿也不好听。”

幼儿的谈话引发了笔者的思考:大班幼儿正处于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最初阶段,进入了幼小衔接关键期,这一时期,教师需要引导幼儿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名字是幼儿认识自我的第一步,是幼儿自我认同建构的重要途径,但部分幼儿对名字的认知仅停留在字面意思和是否好听的层面,这不利于幼儿自我认同的建构。姓名是人们在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符号与标识,承载着父母的期待、希望和祝福。同时,姓名也蕴含着多元的传统文化,需要幼儿了解和传承。因此,对于名字的探讨与关注是引导幼儿认识自我的良好教育契机,教师应努力抓住这一教育契机,促进幼儿自我认同的建构,为幼儿后续的发展奠定 基础。

二、活动引入:关于姓名的亲子谈话互动

为了让幼儿了解姓名文化,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自我认同感,笔者设计并开展了以“姓名的故事”为主题的拓展活动(图1),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姓名及其基本含义,让他们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与期待,懂得自己的与众不同。

图1

笔者从亲子互动问卷“姓名的故事”出发,引入了本次拓展活动,并完成了亲情小任务:请幼儿父母讲述起名字的初衷,让幼儿感知父母对他们的希望和祝福。在拓展活动中,笔者先给家长发放了问卷,请家长填写幼儿的姓名及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和幼儿一起完成亲情小任务,让幼儿将问卷带回班级,然后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名字的含义,让他们体会父母深沉的爱,从而对自己的姓名产生认同感。通过亲子谈话,幼儿发现自己的名字背后藏着许多美好的寓意,代表了父母对自己的爱。借此契机,笔者又拓展了其他活动,以期进一步提升幼儿的自我认同感。

三、拓展提升:姓名背后的故事

为了让幼儿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姓氏文化,感知自己名字的与众不同,笔者结合《百家姓》进行了拓展活动,激发了幼儿对传统文化的探究欲。通过该活动,幼儿了解到中国人的姓名是由姓和名组成的,并了解了姓名的独特性和自己姓名的含义,从中体会了父母对自己的爱与期望。

在本次活动中,笔者先引导幼儿向同伴介绍了自己的姓名,让幼儿明白名字是交朋友时首先要了解的,然后组织幼儿开展了“找找我的姓名”游戏(图2),让幼儿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属名字,并从中初步了解中国人起名字的传统。最后,笔者组织了“姓名故事分享会”,让幼儿用讲故事的方式向同伴介绍自己姓名的寓意。通过这个活动,幼儿深刻了解到原来每个人的名字都有其特殊的含义,有的是为了纪念出生的地方或特别的日子,有的代表了父母对孩子美好的祝愿。

图2

笔者还带领幼儿开展了“给未来宝宝起名字”游戏,旨在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对自己的姓名产生认同感、自豪感。在游戏结束后,有的幼儿对自己姓名的看法有了很大的转变,并表示长大后一定要孝顺父母,做一个懂得欣赏和感恩的人。

四、绘本分享:我的名字 与众不同

(一)用绘本悦心,从绘本里找到自己

优秀的绘本都有其独特的画面和表达手法,能让幼儿从中获得丰富的体验,实现自我成长。在上述游戏结束后,笔者引入了绘本《我的名字克里桑斯美美菊花》,帮助幼儿进一步提升自我认同感。绘本《我的名字克里桑斯美美菊花》讲述的是一只小老鼠从喜欢自己长长的名字到否定自己的名字、产生换个名字的想法,再到后来在教师的引导下重新认识自己、建构自我认同的故事。通过阅读绘本《我的名字克里桑斯美美菊花》,幼儿进一步体会了父母对自己的爱,意识到在父母的眼中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名字就是父母送给自己的第一份礼物,饱含着父母深沉的爱与期待。

(二)用绘本移情,学会 管理自己的情绪

幼儿的年龄小,情绪调节能力弱,容易因一些小事而情绪低落或生气,这不利于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也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于是,为了让幼儿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提升自我认同感,增强交往能力,笔者选择了《再见,坏脾气》《宝贝,别害羞》《宝贝,别生气》《别说我是胆小鬼》等绘本,并开展了图书漂流活动,引导幼儿共享绘本资源,主动参与阅读活动。在活动进行一段时间后,笔者发现幼儿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增强了,告状现象减少了,有的幼儿还当起了“小法官”,告诉发生争执的幼儿要跟坏脾气说再见。

(三)用绘本感受,产生 情感共鸣

表演是幼儿比较喜欢的活动形式,演绎绘本故事能让幼儿深刻体会故事中主人公的心理和情绪,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有助于幼儿自我认同的建构。于是,笔者选择了与自我认同有关的绘本,如《我的幸运一天》《生气汤》《猜猜我有多爱你》《小熊刷牙》等,并在表演区投放了相关的材料,鼓励幼儿尝试表演故事,让幼儿体验故事中人物的情绪情感,从而提升自我认同感。

五、艺术活动:“我的名字我做主”

在一次区域活动中,有名幼儿画了一幅以名字为主题的画,这很快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幼儿纷纷表示自己也要尝试创作。于是,笔者和幼儿一起进行了“我的名字我做主”创作活动 (图3)。

图3

在本次活动中,笔者为幼儿准备了有关汉字演变的课件,从色彩搭配、形状演变等方面出发,拓宽幼儿的想象空间,让幼儿感受汉字的艺术美。在幼儿观看课件的过程中,笔者播放了优美的背景音乐,营造了宽松自由的氛围,并鼓励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自主创作。在分享和展示环节,每名幼儿对自己的作品都有独特的解释,在创作、讲解过程中提升了自我认同感。

六、活动收获:提升自我 认同感

在本次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笔者以姓名为媒介,带领幼儿感受亲情、友情,让幼儿了解姓名是自己独一无二的代名词,蕴含着父母对自己的爱与期待。通过一系列活动,幼儿逐渐认识到自己姓名的珍贵,也发现了自己身上不同于他人的个性品质,实现了自我认同的建构。在活动过程中,笔者引入了姓名文化,并让幼儿分享自己姓名背后的故事。在此过程中,幼儿逐渐意识到自己名字的独特性,发现了自己和他人的不同之处,提升了自我认同感。

幼儿是幼小衔接的直接体验者和主要当事人,教师要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关注他们因身份转变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引导幼儿做好准备工作,帮助幼儿实现自我认同的建构,让幼儿认可自己,正视自己的不足,并鼓励幼儿以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与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在开展幼小衔接的过程中,教师要站在幼儿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关注幼儿的情绪、心理、状态等,借助一系列活动帮助幼儿实现自我认同的建构,为幼儿后续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认同感幼小姓名
梁潮印笺·姓名章戢孴
梁潮篆痕·姓名类集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姓名的『姓』字为什么是『女』旁?
浅析大学实习英语教师的身份认同感
幼小衔接,学前准备知多少
职业认同感对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基于实证的高职教师组织认同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