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英语教育教学创新与实践
2022-03-27李欣陕西开放大学陕西西安710119
李欣 (陕西开放大学 陕西 西安 710119)
书 名:新时代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作 者:任梅
出版单位: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9月
定 价:30.00元
ISBN:9787569024180
大学生英语知识水平和交流应用能力的培养,直接关系到新时代国家发展和国际间交流。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英语教学方式创新度不高,教学内容缺乏吸引力,导致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应用能力培养更是不易实现。迫切需要开拓思维,推陈出新,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在深入分析传统教学模式在英语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培养不足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英语能力要求,依托当代大学生学习新趋势和新特点,提出教学模式创新思路和实践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第一章根据英语学科特点及国内教学现状,创造性地提出混合教学模式的概念;第二章概述混合教学模式的机理与结构;第三章详细阐述英语六大要素的教学模式创新;第四章回归英语的应用功能,分析提高应用能力的方法与策略;第五章讲述英语的文化交流属性;第六章通过举例大学生在英语学习的障碍和困难,延伸加强不同学生英语能力培养的方法和策略。
新时代创新英语教学模式,首先需要雕琢教学内容。单纯依据大纲进行教学设计,完成词汇、语法、阅读等方面的教学,实际就是初高中应试教育模式的延伸,课堂气氛沉闷,教学内容枯燥,加上单一的考核机制,无法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教学效果不理想。一方面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查阅信息便捷快速,可以在课程设计中加入网络热门事件和校园身边事,构思英语特有的表现形式,以此展现在课件当中,提升课堂内容的价值性和时代性。另一方面英语教师队伍素质提升,有利于教学内容质量改善。通过举办网络培训班,严格考核培训水平,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引进外教充实师资队伍,通过课程教研活动提升国内教师业务素质,引入新思维,更新教学课程内容,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新时代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第一章,指出国内高校大课堂英语教学对学生热情培养具有很强的带动效应。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倘若内容没有设计亮点,学生投入课堂的热情会呈现带动式的减退;如果教学内容新颖,教学方式升级,再通过外教师资的加持,学生热情就会以团队效应的方式响应课堂诉求。
其次,需要升级教学模式。传统授课模式已经不能实现培育英语应用能力的目标。大数据时代,自媒体和信息平台在学生中应用广泛,将耳熟能详的媒介应用到课堂教学,实现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调整互换,结合精心构思的教学内容,促进课堂互动交流,锻炼英语口语能力,夯实词汇与语法基础,可以有效地改善当前教学模式乏善可陈的窘境。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丰富的英语教学资源,借鉴其中特色的教学方法和经验,以微课或者慕课的形式,开展课上或者课下教学,在教师的指导和串联作用下,提升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新时代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第三章,针对词汇、语法、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六大要素,分析传统教学模式与现实能力需求的客观不足,根据高校自身英语办学特色,在提高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上练内功,增强英语应用交流的勇气和信心。
最后,需要加强英语实践。通过不同场景的实践教学,体验直接的英语应用场景和交流氛围,才能从根本上检验英语的实际应用水平。在校内,通过定期举办英语角,创造教师与学生的实景交流机会,还有外教和留学生的加入,英语交流氛围浓厚,学习热情高涨;举办英语文化交流大赛,营造通过英语了解外国文化的理念,摒弃其只作为沟通工具的片面思维。在校外,全方位考察具备英语应用实景条件的企业和组织,通过对学生进行短期培训,了解专业领域词汇和常用交流语句。在教师指导下,投入到实景英语交流实践当中,体验真实的英语工作语境,促使查找自身不足,通过努力补齐短板,增强实际应用能力,满足今后工作和交流的需要。《新时代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第五章,指出过去英语狭义上的交流工具属性,在新时期代表着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流,分析跨文化交流视域下英语文化教学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只有转变思维,才能发挥其重要意义和关键作用。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新时代,对于大学生的英语素质要求更加全面,只有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实践的创新探索,才能实现对英语知识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切实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