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022-03-27范宁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2年2期
关键词:哲理首诗意境

范宁

在古诗词教学中,有的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让学生逐字逐词理解诗意上,教学以分析为主,把一首好好的诗分析得支离破碎。在课标指引下,古诗词教学有了很大改变,教师从传统的分析转向了以读为主的教学,充分尊重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认为,古诗词教学不应止步于此,还应注重对古诗词中美的因素的发现与挖掘,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一、注重诵读,感受古诗词音韵之美

古诗词注重平仄押韵。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教给学生划分节奏的基本方法,适当向学生渗透一些音韵方面的常识,然后让学生按照平仄押韵的形式进行诵读,可以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并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古诗词的音韵之美。

如教学三年级下册《三衢道中》这首诗,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首诗朗读的节奏进行划分: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跟着配套的音频朗读,边听边跟着音频参照着自己画出的节奏朗读。在读好节奏的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重点读好“晴”“行”这两个字中的韵脚ing,并让学生说说读好这两个字会给自己一种怎样的感受。在有节奏和有韵味的朗读中,诗中的音乐感与节奏感、韵律感等给学生一种美的愉悦感受,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更浓了。在古诗词节奏的划分上,教师可以采取由扶到放的原则,使学生在教师的帮扶作用下能正确划分节奏并达到自能读好古诗词的目的。

古诗词的音韵之美可以通过诵读传递与表达出来。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从节奏押韵等方面引导学生诵读,可以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其中蕴含的音韵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二、大胆想象,感受古诗词画面之美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古诗词的一大特点。教材中每首古诗词旁边大都配备了相应的插图,这些插图不仅为学生走进古诗、了解古诗词内容提供了条件,而且还是引导学生展开大胆想象、感受古诗词画面之美的有效凭借。在古诗词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画面之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如四年级下册《宿新寺徐公店》这首诗配备的插图主要呈现了“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的景象。教学这首诗的时候,教师可借助插图启发学生想象:在一道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幽深的小路,在这条幽深的小路旁边还有几棵树,树上的花正处于纷纷掉落时期,树上的叶子还很小,还不能成荫遮阳。有几个儿童正在捉蝴蝶,那蝴蝶突然飞进油菜花地里,再也找不到了。当学生借助插图和诗文想象到这样的画面之后,教师继续启发学生想象:当孩子们找不到蝴蝶之后,他们的心情怎样?他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有学生说这时候孩子们是“又气又急”。教师适时追问:他们气什么?急什么?是气篱落疏疏挡不住蝴蝶还是没有追上蝴蝶啊?在教师的启发与学生的想象中,他们众说纷纭,真正感受到了想象带给自己的无限快乐。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材中的插图不仅为学生的想象提供了直观的、可感的画面,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诗画结合中再进行想象,在头脑中形成一幅鲜活的美好画面,给学生们以强烈的艺术美感。

三、紧扣诗眼,感受古诗词意境之美

意境是抽象的,需要用心去感受。古诗词意境有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美。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诗眼引导学生咀嚼品味,以让学生从中感受古诗词的意境之美。

如在一年级下册《小池》这首诗中,作者主要以想象和拟人的手法描写了小池周围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该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诗中“泉眼无声惜细流”中的“惜”和“树阴照水爱晴柔”中的“爱”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在这句诗中无声的泉眼与流水仿佛是因为“泉眼”的爱惜才无声慢慢地细流。作者这样的语言仿佛把读者带入到了一种此地无声胜有声的境地。在这种境地中,一个“惜”字与一个“爱”字给了泉水和绿树以生命,初夏的美丽风光扑面而来,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诗词的后两句主要通过“露”“立”两个动词把小池的勃勃生机展现了出来。这两个动词把荷叶才刚刚露出个角就马上有蜻蜓立在上面了那種意境之美形象地展现在了大家面前。在这里,教师抓住诗眼引导学生感受意境,可以让“泉眼”“小荷”“树阴”“蜻蜓”等意象在学生眼前浮现出美好的意境,把小池的温馨、静谧、灵动与生机等尽情地展现出来。

在古诗词教学中,对古诗词美的感知贵在让学生沉浸于美的意境之中。教师借助诗眼、意象等引领学生沉入意境,可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古诗词蕴含的意境之美。

四、品读感悟,感受古诗词情感之美

古诗词蕴含着深刻的情感。不同的古诗词蕴含着不同的情感,这些情感有爱国的、赞美事物与家乡的、歌颂友情的、托物言志的、立志报国的等,学生只有反复品味这些情感才能有深刻的感受。教学的时候,教师可抓住古诗词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感悟,可以使学生从中感受到古诗词蕴含的情感之美。

如二年级下册《咏柳》这首诗主要依托柳树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感受诗词蕴含的情感。《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送别诗主要通过对西湖美景的介绍来表明自己对好友的挽留之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而且也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中所蕴含的诗人和好朋友之间深深的友情。又如,四年级上册《出塞》这首诗所蕴含的情感又与其他诗有着明显区别,与其他边塞诗中常见的边关萧条冷肃的情景不同,这首诗极力表现了作者一往无前、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与豪迈的英雄气概。

诗人创作古诗词的目的就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情感,教学古诗词的时候,把握住了情感,也就把握住了诗人的写作主旨。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情感入手品味古诗词,从而让学生受到情感美的熏陶与洗礼,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五、发现挖掘,感受古诗词哲理之美

古诗词不仅具有画面美、情感美、意境美等特点,还有着哲理美的特点,这种哲理美一般是以内隐的形式出现的,需要读者留心阅读才能发现。教学古诗词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诗词中蕴含着哲理美的地方,引领学生赏析,让学生养成全面看待问题的习惯,真正感受到诗词所蕴含的哲理之美。

如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这首诗表面看来写的是庐山的美丽景色,实际上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教学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时候,教师先让学生结合诗词前两句连起来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还要让学生借助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来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结合后两句诗的意思以及生活经验,学生才能对诗中蕴含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要想看清事物的本质,必须跳出当前局面,对事物进行全面分析、把握,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等哲理感受得更加深刻。古诗词中蕴含的哲理不是一目了然的,需要学生用心去感悟才能发现。教师要帮助学生搭建感受诗词哲理之美的支架,以促进学生对诗中蕴含的哲理有深刻的感悟。

教材中选编的许多古诗词都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发现与挖掘古诗词中蕴含的哲理,以使学生从中感受到古诗词蕴含的哲理之美。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展开教学,可以让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龙华区龙华第二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

猜你喜欢

哲理首诗意境
《上课没人抢》
春色满园
哲理漫画
漫画哲理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
一朵花的意境
漫画哲理
秋千
哲理漫画
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