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穿越文字,解读不一样的《七律·长征》

2022-03-27陈璨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2年2期
关键词:雪山首诗长征

陈璨

六年级上册教材选入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在长征胜利之后创作的《七律·长征》,与《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和《灯光》共同组建了鲜明的红色单元,旨在让学生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重温革命岁月,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里。编者在这个单元中所设置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基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内容特质以及在教材所处的单元,教师应该进行怎样的解读,才能凸显这首诗载体和范例的价值呢?

一、紧扣主题,典型事例的智慧筛选

这首诗是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完成了伟大的长征之后创作的,表现了红军毫无畏惧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正是在这一表达中心的支撑下,诗人在遴选创作素材时就有了表达的基本方向。

从史实资料来看,长征是红军为了生存和发展所作出的一次战略性转移,既是当时形势所迫之下的无奈选择,又是基于实际情况下的智慧之举。整个长征过程,路程之长、历时之久、困难之多,可谓数不胜数,但这些内容不可能全都放进这首篇幅有限的诗歌之中。为此,毛泽东同志在长征所有的经历过程中精心选择了几件具有代表性的事例,过五岭山、越乌蒙山、抢渡金沙江、渡大渡河、翻雪山等。为什么要选择这些内容来写呢?原因无外乎有这样几点:其一,长征路途中,这些遭遇和经历都是最具难度的,选择这些内容来写,可以非常形象而生动地展现红军无所畏惧的革命气魄;其二,这些遭遇虽然困难十足,但红军依靠自己的勇气和智慧,克服了千难万险,是红军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选择这些素材对于展现红军的精神气质尤其重要。

很多学生在讲述故事或者进行书面写作时,暴露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内容太多、头绪太乱,什么都想写,结果是什么都写不清楚。写作时,学生只有明确中心之后,选择最为典型的素材,才能起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二、基于格式,表达思路的巧妙构思

由于诗歌的篇幅有限,不能将更多的素材和资源融入到诗歌内容中,这就决定了诗人在创作时不仅要对内容进行精心遴选,还要对既定的内容进行巧妙的规划,形成精准而严谨的构思,让诗歌在有限的空间中呈现出最丰富、最精巧的意蕴。

如这首《七律·长征》在结构设置上就体现了两个非常鲜明的特征:

其一,所有选择的内容和素材不是一下子全部写出来的,而是对所有的素材进行了分类。诗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分成了“山”和“水”这两个维度,其中第三句中的“五岭逶迤”和第四句中的“乌蒙磅礴”这两处都指向了“山”,第五句中“金沙水拍”和第六句中的“大渡桥横”则指向了“水”,诗人有意识地将具有共性特征的内容全部集中呈现,既有助于相邻两句话的组合性表达,又能与前面的内容形成联系和对比。其二,所有内容和素材的安排,都具有鲜明的层次性。比如有时间上的顺序,依照长征的先后顺序进行安排,同时也体现了类别上的层次,先从山入手,继而写到水,而最后的大雪山,借助一个“更”字,巧妙地进行了过渡和衔接,将原本处于零散状态的事例构建、串联成为了一个有机整体。

这首诗选择典型而又具有代表性的素材,进行了巧妙的设置。在这首诗的开篇,诗人就以统领性的语句进行了概括:“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其中,这句话中“万水千山”就与下文中“山”和“水”形成了巧妙的对接,形成了面和点的匹配。

三、精确表达,关键语言的斟词酌句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语言,提升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由于诗歌的创作非常关注语言的简洁性和凝练性,所以诗歌中蕴藏着丰富的遣词造句的智慧。在解读诗词的时候,教师要关注诗词中所运用的词语,从而为确定适切的教学内容奠基。

比如为了突出红军战士不畏惧困难的精神品质,作者在第三、四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巨大困难在红军心目中是“小菜一碟”。尽管“五岭逶迤”,但在红军眼中,只不过是腾起的“细浪”而已;尽管“乌蒙磅礴”,但在红军心目中,不过是被踩在脚下的小小“泥丸”而已。从这个角度来看,诗句中的一个“细”字,一个“走”字,将红军不畏艰险、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再如描写金沙江和大渡河时,诗人分别运用了“暖”字和“寒”字,将自己内心的感受融入其中。这两个字的意思相反,“暖”字展现了红军战士成功抢渡金沙江后内心的激动、兴奋,而这个“寒”字,则与“渡大渡河”巧夺泸定桥时的惊险形成了相得益彰的表达效果。再比如在最后两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中,作者运用了一个“喜”字,与爬雪山的艰辛、困苦形成了巨大的落差,以提炼性和概括性的语言,将红军面对困难时的心理状态巧妙地揭示了出来,同时也与诗歌的开篇“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进行了巧妙的对比,形成了“点”与“面”的有机融合。

这些充满了智慧的语言,正是诗人遣词造句艺术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学生进行言语实践的重要载体。只有真正地融入到诗词的世界之中,才能真正揣摩出詩词的价值。

四、结合背景,内在情感的自然抒发

长征是我国革命历程中的重要一环,不仅事关红军的生死存亡,更为重要的是我国革命历程中的重要转折,其中的艰辛和困难难以用语言来表达。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借助诗歌的内容让学生进行整体感知,并通过资料的拓展和运用,拉近学生与诗歌之间的距离,更好地推动学生感受诗歌的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

《七律·长征》创作于红军顺利到达延安之后,红军克服了千难万阻,实现了长征战略转移的伟大胜利。毛泽东作为红军领袖,在这样的背景下意气风发,以磅礴的气势、革命的豪情,选择了长征路途中的典型事件创作了这首诗,其中对红军的盛赞之情完全显露在诗歌的语句之中,细致研读就不难发现诗句中处处洋溢着诗人的内在情感。比如第一句一个“不怕”和第二句一个“只等闲”,将“远征难”和“万水千山”所形成的困难完全视为草芥,以概括性的方式直抒胸臆,饱含着诗人内在的丰富情感。第二、三句虽然没有直接抒发情感,但情感的意趣都蕴藏在字里行间,比如“五岭”的雄伟,在红军眼中只不过是大海中所腾起的“微微细浪”而已,“乌蒙”的磅礴气势,只不过是小小的“泥丸”,红军那种不把困难当困难的豪迈之情就在这种对比感十足的冲突中彰显出来。再比如最后两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中“喜”和“尽开颜”,是对红军内心喜悦和心情开朗最直接的描写,但诗歌中的“千里雪”对于当下的学生来说相对陌生,他们无法凭借这三个字来感受翻越雪山时的艰辛。此时,教师就可以借助于资料的形式补充红军长征翻越雪山时的情形,可以是具体的文字介绍,重在展现雪山自然条件的恶劣,也可以向学生播放关于雪山的视频和图片,让学生以更加直观的方式近距离感受雪山环境之恶劣,感受红军在翻越雪山时所遭遇的困难,更好地推动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提升。

这种资料的拓展还可以运用到诗歌所描写的其他内容中,是理解诗意、体悟诗人情感的重要依托,更是教师解读诗歌的重要基础。教师将资料和诗歌内容进行有机结合,才能让学生真正读懂诗人遣词造句的精妙。

毛泽东同志在创作这首诗时体现了博大的创作智慧,而编者将其编入教材中,又赋予了这首诗更为丰富的解读资源和内容。只有将两者融合,才能确定最适切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落实语文要素、发展关键能力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浙江金华市浦江县郑宅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

猜你喜欢

雪山首诗长征
塬(布面油画)
四月风(布面油画)
《上课没人抢》
红军长征起止于何时?
智珠二则
雪山历险记
雪山历险记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
秋千